APP下载

让课堂阅读教学成为课外有效阅读的钥匙
——《生命 生命》教学案例

2017-03-09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第二中心小学邝毅鸿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0期
关键词:杏林课外课外阅读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第二中心小学 邝毅鸿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课外阅读则是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对课外阅读量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

《生命生命》是台湾作家杏林子写的一篇散文。这篇课文含义非常深刻,短小精悍,从飞蛾求生、瓜苗破土、静听心跳三件小事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意义,传递着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作者的独特生命体验和感悟。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品词析句,读出自己的感受,引发孩子们对生命的感悟。课堂是阅读教学的主阵地,“讲是为了用不着讲”“教是为了用不着教”。教学前,我在思考:《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有不少关于这类的课外读物让学生阅读,能否把课堂的阅读教学引向课外阅读,让学生的课外阅读与我们的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激趣导入、学习事例、推荐好书、读书交流四个环节,收效显著。课前布置了收集有关生命的名言和杏林子的相关资料,课上进行交流,从而认识一位坚强、热爱生命的作家。课中学习“飞蛾求生”时,抓住重点句“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和重点词语“极力”,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与想象,体会飞蛾想逃生的欲望,急切的心情。随后进行学法迁移学习其他的事例。学生得渔,便向学生推荐有关热爱生命的作品,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个读书交流活动。教学实践证明,我们是可以把本来阅读面狭窄的孩子们带到一个更广阔的阅读天地,让课堂阅读教学成为打开课外有效阅读之门的钥匙。

一、课堂前置阅读,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在不同的材料中适当地引入背景知识或相关知识,看似离逸了课文得主线,实际上更好的突出了课文得主线,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生命生命》这篇课文,杏林子用三个事例展示生命的意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近作者,亲近作者,更准确地解读文本,引导学生搜集、阅读与课文、作者相关的阅读资料,让名家名作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扎根。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有意识行为,主动体验的过程,自由而轻松的精神生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课前,我布置学生去收集杏林子的相关资料。当我看到学生们拿着的参考书、网上下载的资料以及各种图片、照片时,不由得大吃一惊。我引导学生通过实物投影用简练的语言介绍自己收集的信息,如杏林子的简介、名言、作品等。“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们争相发言,积极性很高。此时的课外信息呈现完全源于教材,又超越了教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二、课堂指导阅读,习得课外阅读的方法

做任何事情,掌握了恰当的方法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伏尔泰也认为:“对学生的读书指导与读书本身一样重要。”我们在阅读课上及时指导学生将课内归纳出的各种文体的一般阅读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同时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阅读方法。教会学生把一般方法和“个性”方法有效融合在一起,再根据不同文章采用适当的方法阅读。让学生用方法去阅读,又从阅读中领悟、总结出新方法。这样,不断循环往复、相得益彰。学生在长期的阅读体验中逐渐找准并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提高阅读效率,丰富语感积累。

三、课堂推荐阅读,拓宽课外阅读的视野

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既能使学生在课内掌握的知识得到巩固,在课内培养的能力得到锻炼,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课即将结束时,向学生推荐一本好书,感受一段人生。如杏林子的《向生命求索》《杏林小记》《和岁月较量》;海伦凯勒的《我的生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张晓峰的《敬畏生命》、毕淑敏的《我很重要》、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霍金》等。以课文内容为基点向课外延伸,架起课内阅读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我愿读”的欲望持续与浓厚,从课内走到课外,再由课外影响课内,让课内课外形成一个互惠互生的磁场。学生在《生命生命》中体会了杏林子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更从身残志坚的人——保尔、海伦、霍金等身上深刻感悟“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绝不让它从我心中白白流失”。认识到我们这些健全人没有理由去挥霍生命。学生读有兴趣,读有目标,读有收获。

四、课堂交流阅读,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益

小学生好表现,课外阅读后,总想把感想、体会表达出来。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安排一节课外阅读交流展示课,如交流好书推荐卡、读书资料卡片,剪贴报,记录本、资料袋等。在阅读交流中,学生被霍金那种乐观、感恩的心深深地感动了,被不断求索的精神折服了;他用一个常人不能想象的毅力和感恩的心战胜病魔,教会了我们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不能放弃,要坚持到底。保尔·柯察金在劳动、战斗、工作各方面刻苦学习和严格要求自己,终于锻炼成具有崇高理想、坚毅的意志和刚强性格的革命战士;我们从中学会了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勇敢的人的道理……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及时展示课外阅读成果,为他们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真切感受到读书的益处,保持良好的课外阅读态势。

“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课外阅读,建立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链接点,立足课本但又不囿于教材,以课内阅读教学为桥梁,以课本为中心,向课外辐射,以一篇带多篇甚至多本;以课内带课外,以精读带博读,进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不断开阔学生视野,迅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努力使课内外阅读形成合力,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用课堂阅读这把金钥匙打开课外阅读之门。

猜你喜欢

杏林课外课外阅读
小满课外班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杏林组曲·蜀医经
杏林组曲·天使赞
杏林组曲·寻原曲
杏林春满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