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来工子女健康成长需要我们的关注

2017-03-09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实验小学林月玲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0期
关键词:外来工子女心理健康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实验小学 林月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和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出现了大规模的务工人口,并且呈现出以家庭的形式进行流动。随着务工人口的大量流动,外来工子女教育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而早在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就转发了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求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充分挖掘潜力,尽可能多地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使政府及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明确了其职责,使民工子女都能在打工当地就近入学。如何对外来工子女实施行之有效的教育,让他们安心学习而又学有所成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外来儿童与本地儿童的融合

与本地儿童一样,外来工子女同样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也必须得到关怀、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培养。为了让外来民工子女尽快适应并融入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必须先对他们的学习状况和性格特点等进行调查了解。

通过与孩子谈话、观察、家访等方式了解到大部分外来工子弟的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水平。他们大都来自贫困落后地区,所学的教材与本地教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再加上不停地转学,不能接受系统、正规的教育;而且由于父母大都早出晚归,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加上他们的居住条件简陋,除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已做,弟妹的事、父母的事也要帮着做。因此,放学回家后没有学习的条件、氛围。在和他们的交谈中,发现他们由于远离家乡,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普遍敏感,感情脆弱细腻,内心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等感、被岐视感和对立感。他们渴望与老师、同学进行平等交流,渴望在班级中取得自己应有的地位。因此,我们应该真心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他们感到虽然与本地学生之间尽管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但老师还是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我”。

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力量的整合

外来工子女的家庭教育情况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的影响是学校教育必须要重视和引导的。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良好的学校教育要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基础上。家庭教育在外来工子女教育中无疑是最为关键和基础的,取得家长的支持就是你工作成功的一半。

1.家访

家访即家庭访问,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种延伸手段。根据科尔曼和布彻卡森的报告,有五种家庭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将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即不充裕家庭、动荡家庭、反社会家庭、虐待性家庭和不完整家庭。而外来工子女的家庭大多属于这五种类型中的某一种。因此,教师在家访中要注意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

2.家长会

家长对学生的学校生活,基本上是听学生说。为了让家长更真实地了解学生,学校可邀请家长进入校园,参观学生的活动场所,与师生共同活动,让家长和家长、学生和家长、家长和教师相互沟通。

3.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的任务,是要帮助家长树立“为国教子”的家庭教育理念;帮助家长形成“理性的”“关爱的”“民主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家长重视孩子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培养,促进家庭形成良好教育环境。把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还建立了“家访制度”“家校联系卡”和不定时地举办家校讲座。

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齐步,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育才能迎来万紫千红的春天。

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力量的整合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全社会都来关心和保护青少年的成长,已达成共识,把家长和其他有识之士纳入学校合作伙伴范围之内,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谐共育的局面,已是大势所趋。打破学校教育封闭的、一统天下的局面,积极寻求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合作,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作教育模式已成为当前教育形势下大力提倡的育人途径。可见社会教育的重要。而社会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的一切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它是子女教育过程中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延续和补充。它的教育是多方面的,是无处不在。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家庭教育配合得好,就能使学校教育的结果得到强化和巩固,使正面的社会教育作用得以发挥;配合得不好,就会大大削弱学校教育,使学校教育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教育职能,又会使负面的社会教育得以泛滥。这三者之间一定要紧密联系,相互协调、经常沟通。

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心理品质

虽然外来儿童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下,学业会蒸蒸日上,但是也不要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在教学中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自我激励教育、不怕挫折教育等;在体育课中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在音乐、美术课中启发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等。

此外,学校还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活动课,开辟心理健康教育专栏,进行心理辅导等多形式的有益活动,渗透和引导心理健康发展。还应建议家长与孩子建立心连心的沟通,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总之,只要我们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者结合起来,付出自已的真心和努力,定能让外来工儿童在充满爱的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外来工子女心理健康
外来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及其对策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从流动到留下 广州外来工融合行动进行时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