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017-03-09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向阳乡中心校冯晓芹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0期
关键词:汇报学困生图形

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向阳乡中心校 冯晓芹

在“三板块五环节”高校教学模式课堂改革的实施中,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已经建立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开放的课堂使学生变得敢说、敢问,教师经常被学生“问倒”,课堂中即兴的灵感和许多创造性的火花随时闪现。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手脚”,而新课改则给教师提供了广大的空间,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但在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走形式,效果差

我们有时对新课程理解得不透彻,存在着走过场的现象,讲公开课时做给听课老师看,过后又回到以往传统的讲课方式上,没有真正将新课程落到实处。语文课学生课前必须查资料,把问题记下来,课上才能回答。在课堂教学中看似课堂气氛挺热闹,有读一读、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一会儿小组讨论、一会儿提问汇报、一会儿质疑,但整堂课下来,发现教师不用讲了,学生只是按学习目标学,真正学会了多少呢?没有新生成的东西,作者的写作意图、语法、写作方法等都没有渗透。比如,我在教学《昨天,这是一座村庄》时,学生按我设计的阅读提示:【(1)本课是一首( ),可以分为( )和( )两部分。(2)“这儿”指的是(),“这儿”的昨天是什么样,今天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看到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感受?(3)体会下面诗句的含义。①小孩子在稻草堆里打滚儿,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②再不是只求三餐眼看脚下,探寻的目光已越出国界投向四方。】回答了问题,然后就做了知识点,学生不会去深入理解课文,教师对文章的明线与暗线也没有渗透,我觉得虽然这节课完成了学习目标,但语文素养的培养是有缺陷的。而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现,学生课前即使预习了。课上表面看是在自主学习、讨论,回答时,只有几个同学,甚至一两个同学发言。到检测时,全班只有少数学生全对,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有时全班几乎没一个全对。在教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时,出示34页例2,让学生看后交流汇报,可是等了很长时间,只有一名学生用切割法说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即使,我一再引导,最后只有一个学生说出根据长度单位导出体积单位。这样的效果,难道是我们数学老师想要的结果吗?难道这是新课改后的成果吗?

二、走过程,无实效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教师有意识的把这种学习方式引入到自己的课堂当中。 但在教学或听课时,我发现,教师提供的问题没有合作学习的价值,有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后完全可以解决,并马上回答出来,老师却花大量时间让小组合作讨论,那么课堂宝贵的40分钟时间,一部分花在无谓的“讨论”上,是不是一种浪费呢?这不就是为合作而合作,什么样的课、什么样的问题都合作。还有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看起来在争论,场面非常活跃,其实偏离了主题,达不到增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效果。合作学习成了优等生表演的舞台,学困生被撇在一边,无人过问,成为合作学习的牺牲品。

三、参与少,不全面

问题一出来,爱动脑筋、爱回答问题的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积极发言,可是一节课总是这几个学习好的同学汇报,课堂活动仅局限于固定的几位同学,没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就得不到老师的“关照”,这些同学完全没有学习和展示的机会。于是,这些同学在一次一次的默不作声中情绪更消极,最后干脆无动于衷了,整节课都呆若木鸡。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觉得可以采用以下几点方法及改进措施。

一、把课改落到实处

课堂改革为了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应注重课堂效果,要照顾全体学生,让每个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不管课上学习了多少,只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语文课要在学生汇报相关的问题后,教师适当讲本课的结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等;数学课上,对新知识必须进行重点讲解,可以适当引导学生举例,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使全体学生都受益,提高课堂效果。

《数学课标》总目标指出:“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第二学段也指出:“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 基本特征,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变换,能初步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测量(包括估测)、识图 、作图等技能。”在学习利用平移解决问题,《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课前我没有特意布置预习,因为四年级学生有预习习惯,另外我也不想让学生预习,谁愿意预习谁就预习。课上,我先用求正方形、长方形面积导入,然后出示学习目标,再出示自学提示,接着每组发一幅事先打好的图(例题图),让学生自己求这幅图的面积,要求不许看书。学生拿到图后,都行动起来,观察、研究、动手,我巡视时也没有插言。学生们有的用剪拼,有的用画补、有的用剪加,有的用数一数,方法不一。这不是我正想要的结果吗? 可是学生刚刚汇报完,下课铃就响了,没有巩固,觉得很遗憾。但转念一想,看似不完整的一节课却让学生经历了探究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而且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不正我所要的结果吗?

二、老师要精心设计需要讨论的内容

课堂上需要讨论的内容最好是开放性、有争议的话题。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认真准备教具,尽量减少干扰因素。特别合作学习的内容要精心设计,太简单了,没有合作的必要,太难了学生解决不了。能自学汇报的尽量让学生汇报,减少不该耽误的时间。教具也要认真准备,尽量减少教具学具的缺点,使它们能真正帮助学生学习。

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回答问题效率

汇报时,要关注到每个学生,如果只给部分学生锻炼和表现自我的机会,而另一部分同学长期被冷落,那么久而久之,被冷落的同学就会逐渐对该老师和该科失去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和自悲心理。对简单的问题或复习题找稍差的学生回答,新知识或比较难的问题找优等生回答。学师可以讲给学友说,不明白的老师再讲。

四、注重全体,照顾学困生

对待学困生要个别辅导。在课上和课后,老师和学生能有个别交流,了解他的学习困难,进行指导,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在有效学习当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猜你喜欢

汇报学困生图形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电视汇报片的艺术表达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我每天都得“早请示、晚汇报”
分图形
找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