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色彩启智教学法

2017-03-09山东省齐河县特教中心宰德龙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0期
关键词:智障图画障碍

山东省齐河县特教中心 宰德龙

智力障碍(MR)又称智力缺陷、智能障碍,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智力障碍儿童智力水平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智力水平(智商低于平均值的两个标准差),也就是我们常说智力商数为70分以下的人,同时伴有适应能力缺陷。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培养二十一世纪新人提出的总目标。作为有特殊需要的智障学生,同样面临新世纪的挑战。提高中、重度智障学生的生活、社会适应能力及生存能力,为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打下基础,是培智教育的重中之重。赫尔巴特首先提出,“经验基本散片可能和谐地合为整体”“统觉过程是把许多感觉散片结成整体”,形成了“关于注意和整合作用的见解”;接着,斯宾塞在1855年发表的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心理整合论,即伴随着有机体神经系统和心理的复杂化而来的是“越来越高级的机能整合”。整合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当代课程设计领域的主要趋势。智力障碍儿童比正常儿童发展迟缓,智障儿童感知速度慢、范围窄、信息容量小、观察力不精确;专注时间短,记忆速度慢,遗忘快,机械记忆多。思维主要以形象性思维为主,不善于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难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语言发展晚,简单贫乏,缺乏连贯性。智力障碍儿童更容易患有视觉损伤,甚至不能辨别多种颜色,但他们对鲜艳的颜色、色彩鲜艳的图画有着较高的兴趣。色彩启智教学法是基于课程整合,将生活语文课与美术、美工课整合在一起,用贴近生活的、色彩鲜艳的图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手操作来丰富课堂。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语文,培养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提高智障生发现、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色彩启智教学法的基本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起兴趣

布鲁纳曾经说过:“任何教学形式都没有情景教学来得直观深刻。”对智障学生来说,情景化的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在情境中,学生的情感参与了认知活动,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生动的情景所吸引,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创设情境有六条基本途径: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在培智儿童的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吸引学生注意的要点就是要不断变化教学的方式,经常给学生“耳目一新”的刺激。在以上几种教学方法中,对于智障孩子而言,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是最受他们喜爱的方法,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色彩鲜艳,吸引注意

正色彩是一种奇怪的东西,它是美丽而丰富的,它能唤起人类的心灵感知。智障儿童喜欢色彩,因为它璀璨而又缤纷,能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表现的欲望。赤、橙、黄、绿、青、蓝、紫,他们认知世界就从这缤纷的色彩开始,色彩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虽然智障儿童很容易患有视觉损伤,甚至不能辨别多种颜色,但他们喜欢鲜艳的颜色、色彩鲜艳的图画。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大量使用色彩鲜艳的图片,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勤洗手 勤洗澡”一课中,用色彩鲜艳的图片、动画来直观的演示相应动作,然后让学生跟着学动作。虽然智障儿童好动、注意力短暂,但鲜艳的色彩能很好的吸引他们,动画能直观的演示这一过程,学生能自然而然地跟着学习,完成了学习目标。

(三)具体操作,康复肌体

智障儿童的康复主要是语言康复和运动康复,语言康复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小肌肉群康复是运动康复中的难点。在色彩启智教学法中,通过让学生给图画涂颜色、折纸、粘贴等方式,达到小肌肉群康复的目的。例如,在“交通工具”一课中,让学生给交通工具涂上喜欢的颜色,说一说给什么交通工具涂的什么颜色,并把涂好颜色的图片贴到黑板上相应的词语下面。这样既让学生认读了词语,也达到了语言康复和运动康复的目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多元评价,分析效果

及时分析每一节的教学结果,不仅有助于教师分析自己的教学成功与失败,而且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面对个性差异十分明显的学生,采用单一的测试和评价显然是不合适不科学的,智障儿童的语文学习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而且还包含学习的态度如何、情感情绪是否能很好控制,学生交往能力是否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意志力等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多少,只有综合方方面面才能作出综合评价。因此,需要展开多纬度、多视角的多元化评价,有利于综合衡量智障儿童的发展现状。课堂上,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教师若能把自己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就会朝老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要比较多地会用言语、手势、眼神、微笑把期望、鼓励、赞美传递给智障儿童,对于他们的积极表现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肯定他们的表现,真诚地称赞他们。在一节课的学习任务结束时及时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老师讲的知识听懂了吗?谁上课最认真?谁还要努力?……接着教师要及时选出典型进行表彰,同时指出不足,激发学生向身边榜样学习的斗志。

猜你喜欢

智障图画障碍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跟踪导练(四)2
跨越障碍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