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研究

2017-03-09吴淑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心血管病医护人员心血管

吴淑芳

(宁德市闽东医院,福建 宁德 355000)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研究

吴淑芳

(宁德市闽东医院,福建 宁德 355000)

我国当前的老龄化在不断的增强,老年人患心血管的人数也在逐年的增加。因为老年人的生活活动在不断的减少,因而,随着老年人的年龄不断的增大,其机体的抵抗力也在不断的降低,病史的时间不断的增长,基础疾病出现的概率不断的增大,且大部分都为器官功能退行症,故其预后恢复并不是非常的好。此外,因为患者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心理问题相对较多,因而也给护理的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这一文章主要对老年人心血管患者护理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对护理的一些经验进行总结,提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方式,希望有利于对改善老年人心血管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同时减轻对社会的负担。

老年心血管病;护理;对策

1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特点

因为患者的年龄相对的较大,其抵抗力也会随之降低,且病情相对较重,进而预后效果并不是很好,故死亡率进也就随之升高了,又因为患者对于疾病的反应相对的迟缓,因而家属本身对预后就抱着非常大的期望,由此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因为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大,进而患者一般都长期的卧床,生活难以自理,且还经常伴随有脑梗、糖尿病以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因而,在对老年人心血管病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要求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要非常的全面,且需要掌握各种的技能,善于发现病情出现的变化,其能及时的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2 护理方式

2.1 仔细观察病情

对患者死亡主述进行及时的了解,如患者出现了胸闷、胸痛以及心急等现象,对其他的部分进行详细的观察,且对无法解决的情况及时的通知医师采取有效的措施。且对一些病重的患者,还需要进行心电以及呼吸和心压的监护。

2.2 了解心理特点

心血管疾病发病相对较急,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一定的危及,且患者还没有做好应当疾病的心理准备,而某一部分患者的病程则相对的较长,经常是长时间的卧床不起,病人对患病后的生活有所担心,怕自己的疾病会对家人以及子女造成影响,而某些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的患者,患者患病之后,其家庭所需要承担的负担在不断的加重,而一些老年患者患病之后因为害怕对子女造成影响,进而整日胡思乱想,不积极的配合治疗,这时就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了解,根据他们的情况情况,制定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

首先,医护人员要给患者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对待每一位入院治疗的患者都要面带微笑,并考虑到他们各自的顾虑对其进行接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受教育的情况和兴趣爱好等,对患者的病室进行合理的安排,且还需要对病室的清洁进行严格的监督,使患者可以在一个舒适整洁的患者之下进行就医,使患者能在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之下进行治疗,使患者有一种温馨的感觉。其中,医护人员需要掌握非常强的专业知识,对工作可以有条不素进行,对紧急情况可以及时的进行处理,通过娴熟的护理技术取得患者的信任,对患者的不安情绪进行打消,使患者能尽快的进入角色,使其可以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此外,医护人员还需要对患者人的生活进行细致的护理,耐心的倾听患者的叙说的同时,对患者的心情进行理解。

2.3 生活护理

在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的时候,生活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农村的心血管患者而言,他们的饮食一般都是偏咸的,而在对他们进行饮食指导的时候,应该要他们在饮食的时候尽量的减少盐的食用,在此过程之中就需要医护人员耐心的对他们进行指导,将饮食习惯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向他们解释情况,这些患者都是长时间的食用相对偏咸的食物,一时叫他们使用盐较少的食物,他们一般难以接收,在这一时候,就需要医护人员进行耐心的指导了。此外,老年人的牙齿大部分都发生了松动,故而他们应当食用纤维含量较多且较新鲜的食物,这些食物相对的好消化,避免出现便秘的情况,如果发生这一情况,患者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缓泻剂。对于心梗患者,医护人员需要嘱咐其在进行大便的时候不应当过于用力,以免对病情进行加重。老年人心血管患者用药的量和中年人心血管患者用药的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在对老年人进行用药的时候,需要对老年人的排泄能力以及肾功能进行分析,严格的对用药的量进行控制,对患者的血压以及尿量等进行观察。

2.4 沟通的技巧

医护人员除了对患者身体进行护理之外,还需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护理,因而,医护人员还必须对沟通的技巧进行学习和掌握,如此才能真正的将本职工作做好,才可以满足病人身体和心理上的需求。在和老年人心血管患者进行沟通的时候,语言要亲切,且称呼等也要得体,给患者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在和老年心血管患者进行交流的时候,避免出现直呼其名或者用床号对其进行称呼的情况,这些都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在和患者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尊重患者,不对患者的自尊心进行伤害的同时对患者的询问要积极热情的回答。此外,还需要对患者的隐私进行保密,真诚的对待患者,使患者能从医护人员身上感受到对他们的关怀。

3 总 结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现象的不断增强,老年人患心血管病的概率也在不断的增多,对这一方面的护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医护人员就需要对自身的护理素质进行提高,给患者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3]。

[1] 毛祚燕.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中医情志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22).

[2] 陈星慧.中老年心血管病人的情志护理干预[J].当代医学,2012(22).

[3] 景 艳.对于12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心理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1(24).

本文编辑:吴 卫

R473.5

A

ISSN.2095-8242.2017.23.4546.02

猜你喜欢

心血管病医护人员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