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优化

2017-03-09胡文闻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舆情院校高职

胡文闻

(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武汉 430205)

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优化

胡文闻

(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武汉 430205)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可供高职院校学生选择和使用的资讯载体越来越多。以主体多元化、传播快捷化、即时交互化为特征的自媒体,已经成为高职学生感知社会、审视自身、表达诉求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相应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舆情现状,并呈现出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和其他领域舆情的口水效应、羊群效应、轰动效应和扭曲效应。高职院校有关部门应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的引导和管控,牢牢把握主流话语权,积极稳妥地推进校园网络舆情管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优化。

高职院校 网络舆情 思想政治教育 自媒体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媒体的运用深刻地改变着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并成为高职学生感知社会、审视自身、表达诉求的重要途径。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提供的最新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7.10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51.7%。从年龄看,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所占比例为30.4%;从职业看,网民中学生群体所占的比例最高,为25.1%。[1]也就是说,自媒体尤其是网络和手机移动媒体在大学生网民中的普及率和利用率都比较高,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日益成为影响学校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高职院校有关部门应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的引导和管控,牢牢把握主流话语权,积极稳妥地推进校园网络舆情管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优化。

一、自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网络舆情机理分析

自媒体(WeMedia)就是普通大众基于互联网科技,与全球信息体系相连之后,形成的一种可以自行提供、分享他们自身事实与新闻的途径,主要以博客、微博、微信为代表,以主体多元化、传播快捷化、即时交互化为特征。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就是指在高职院校学生对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各种高校事务或其他社会热点事件中所表达和反映出来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意见、情绪和态度的集合。

(一)自媒体的表现形式与发展趋势

1、主体多元化。自媒体网络的发展形成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局面,颠覆了传统媒体的运作方式。其进入门槛极低,略懂网络的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传播工具,并进行转发、共享和评论,凸显出强烈的个人色彩。自媒体让更多的“草根”从过去单纯被动接受信息,转变成为自主寻求、解读并传播信息。

2、传播快捷化。自媒体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即时连通特性。其传播速度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的“接受-反馈”模式。如公众在自媒体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和表达的心声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放大,并且来势凶猛。任何一个小范围事件,都有可能通过自媒体网络迅速传播,最终成为社会乃至全球关注的舆论热点。

3、即时交互化。自媒体网络的拟态环境和匿名性特征消解了传统媒体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控制权,使公众摆脱了时空、角色和身份等的限制,可以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而非被一个“统一的声音”告知对错,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消除,公众从“旁观者”转变成为“当事人”,因而可以从众多资讯中对事物做出独立判断,采用更加直接、轻松而非间接的方式参与讨论。

(二)当前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呈现出的特征

自媒体网络给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自由、开放的平台,便捷的信息获取手段使得网络舆情能够更加清楚地反映校园民意,更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参与校园生活。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发生与大学生群体自身特点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其主要呈现出的特征如下:

1、群体的同质性。学生群体是同质性较强的群体,他们大多年龄相仿、经历相似,相互间交往的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相互影响大,并且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这种同质性使得他们在思想上更容易产生共振,情感上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较易形成一致性的群体意见,使得高职院校内思潮、观点的传播阻力就会变得很小,而且也极易获得学生群体的一致认同。

主要,就是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决定了目标的实现。所以,面对影响目标的众多因素,我们应该根据它们的作用,结合主体特质,判定主要因素。这样的关键因素,是决定和推动目标实现的关键。

2、行为的非理性。自媒体的传播快捷化和即时互动化特征,使信息的流动不受控制;互联网本身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信息传播带有很大冗余性和随意性。高职学生正处在一个生理成熟而心理“未成熟”的特殊时期,同时,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但还不稳定的关键时期。以上情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职学生在进行网络互动过程中,极易受到“伪科学”、“错误思潮”的迷惑,从而在真相不明、欠缺理性思考的情况下,出现情绪过激和非理性的行为。

3、周期的阶段性。高职大学生网络舆情具有周期阶段性特征,具体来说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无先兆型阶段性舆情(如自然灾害、社会不公正现象以及触动民族感情的时事),另一类是有先兆型阶段性舆情(如毕业生就业、教师评价问题),它们的传播周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会随着事件发展经历不同的舆论阶段。特别是无先兆型阶段性舆情因其发生不可预期、传播趋势难以把控,往往会在高职学生群体中迅速扩散,并极有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二、基于效应理论的高职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的诱因分析

(一)口水效应诱发道德迷失

口水效应是指在群体性事件的初期,公众因无法获得准确信息,采用网络工具自主探寻真相,这一过程在形成舆论热点的同时也生成了网络“口水”。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特的群体特征,但终归涉世未深,其自身道德标准还未成熟,再加上看待问题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调控能力较差,因而在面对混乱的“口水”蔓延时,极有可能被煽动,从而受到虚假不良信息的蛊惑和侵蚀,进而引发网络舆情的道德危机。

(二)羊群效应诱发盲目跟风

羊群效应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受到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意见一致的方向靠扰的现象。高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对社会热点事件和校园事务进行抽象思维和概括表达的能力,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我反省、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但当他们面对纷繁复杂、众说纷纭的网络舆情时,就会表现为盲目与服从。“如果互联网上的人们主要是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进行讨论,他们的观点就会仅仅是得到加强,因而朝着更为极端的方向转移。”[2]特别是当他们发现自己对于某个事件的观点、见解和大多数人不一致的时候,就极易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开始在思想上怀疑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在行动上逐步向“主流”的观点靠拢,这样就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使大学生陷入骗局或遭受失败。

(三)轰动效应诱发虚假失实

轰动效应即指通过引人注目的事件,达成轰动的社会效应。高职学生动手实操能力强,因而具有强烈的探索欲和猎奇心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往往会借社会时事热点问题进行大规模地炒作,甚至以公然诋毁我国的体制和制度的方式来宣扬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思想。还有一些爆料者利用网络的“低门槛”,编辑偏执极端的“随意性”信息,用某些支离破碎的“真相”来臆造事实,从而完成其利益诉求,满足其炫耀心理。正如约翰·赛尔所指出的:“一类话语表达的命题可以或者是真,或者是假的;另一类话语不是被用来表达真或假,而是被用来表达我们的情感或情绪。”[3](P64)但可惜的是,高职学生往往会对这些以讹传讹的表象化信息进行围观传播。

(四)扭曲效应诱发焦点异化

“扭曲效应”即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层层扭曲,以至面目全非,而且多是变得夸张的现象。高职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会通过各种自媒体表达个人立场和态度,发表对社会现象、时政热点和校园生活的看法和评论。尤其是对于与自身利益相关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校园事件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比如某些教师的言行、食堂涨价、发展党员、奖助学金评定及贫困学生认定等。在这种网络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持相同或相近观点的人会快速形成一个网络集群,与孤立、单一的网络舆情主体相比,处于网络集群中的高职学生更容易受群体行为和情绪感染而变得无所顾忌、肆意言说,严重时可引发大范围的群体舆论暴力和网络舆情危机。[4]

三、高职院校舆情管控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优化的对策建议

在自媒体上反映出来的高校网络舆情力量已成为影响高职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新兴力量,大学生成为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和表达的主力军。高职院校网络舆情信息不仅是反映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风向标。高职院校有关部门应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的引导和管控,牢牢把握主流话语权,积极稳妥地推进校园网络舆情管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优化。

(一)积极构建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高校要从学校层面进一步明确网络舆情工作机制,建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由党委、行政直接领导,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支持配合的工作机制。开展校园网络舆情风险评估,对分类舆情作出评判,并建立统一规范的预警和应急的信息服务系统,真正做到早应对、早处置、早上报,把舆情隐患处置在萌芽状态。建立舆情站(点),准确把握高职大学生网民在微博客、微信和论坛上关注的热点,及时汇集、分析和研判舆情,掌握舆情发展态势。通过整合多方力量,重点做好趋势预判及可能的后果研判,形成网络舆情工作的合力。

(二)全面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修养,引导学生自律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大学生,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规范教育等“网德”教育,提升网络道德修养,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将网络行为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一方面要培养大学生诚信、感恩、自强的人格修养和真善美的道德素养,以对自己、他人和社会负责的态度来约束自己在网络世界的行为;另一方面要提高大学生分析、研判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育大学生明确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正常的网络秩序是维护每个网民安全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提高网络安全和防范意识,才能自觉地抵制不良、有害的信息。

(三)精心培养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管控者,增强工作实效

高职院校应加大力度培育一支可靠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以保证网络舆情传播的方向性。具体而言,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他们具备较高思想理论水平,熟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可以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汇集、分析和研判,对敏感信息进行监控,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通过正面舆论引导工作;另一类是政治意识强,既熟悉网络技术,同时又熟悉网络传播规律、网络文化特点的骨干老师和学生,他们可以主要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媒体平台的建设、维护和管理,为做好网络舆情管控提供技术支持。

(四)搭建主题鲜明的网络媒体平台,发挥导向作用

建立优秀的自媒体网络平台是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控与思政教育整合优化模式构建的核心。高职院校要根据95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特性,结合当前开展的政治理论教育主题,精心设计建设一批旗帜鲜明、活泼生动、具有浓郁校园文化品牌的互联网媒体平台。比如通过将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平台、APP平台绑定链接,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关注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信息的同步共享,同时及时集聚放大积极健康、正能量的信息,切实有效地占领网络思想阵地。平台的内容建设上,要发挥微博、微信朋友圈转发评论的强大功能,增强网上评论力度,从而形成上下一致的思想舆论导向,掌握互联网舆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营造正面的互联网舆论环境,努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运用和整合优化的新局面。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t20150722_ 52624.htm.

[2][美]凯斯·R·桑斯坦.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M].尹宏毅,郭彬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3]陈波.分析哲学:回顾与反省[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4]张玉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原因与导控策略——基于网络舆情主体心理的分析视阈[J].情报杂志, 2012,(04).

责任编辑:梁世峰

G641

A

1671-2803(2017)02-0086-04

2016-12-25

胡文闻(1985—),男,湖北随州人,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助教,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舆情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舆情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