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主党派内新阶层人士的政治诉求
——以湖北省九三学社为样本
2017-03-09李坦李晖
李 坦 李 晖
(1.2.九三学社湖北省委会,湖北 武汉 430064)
参政党理论研究
论民主党派内新阶层人士的政治诉求
——以湖北省九三学社为样本
李 坦1李 晖2
(1.2.九三学社湖北省委会,湖北 武汉 430064)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在我国社会转型、经济转轨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的,目前已形成为发展趋势明显、功能作用显著、游离于传统体制之外的一个重要群体,是社会和谐稳定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新阶层人士在民主党派组织成员中的占有比例不断提升,对党派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湖北省九三学社新阶层人士为样本,对他们的政治态度、政治诉求的调研表明,他们总体上能够理性看待社会问题,积极参与政治,但也存在政治信念、政治参与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对民主党派中的新阶层成员的政治参与应加强管理引导,强化能力,使他们成为助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新的社会阶层 政治诉求 调查分析 九三学社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的一些新的社会群体的统称。他们既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在当前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除了追求财富上的目标以外,还迫切希望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畅通政治诉求和利益表达的渠道。
近年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民主党派组织中的比例不断提升,是民主党派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一支新生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主党派组织中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思想状况如何,反映在政治诉求上与之前相比产生了哪些变化,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分析,将有助于对民主党派组织中这一重要力量加强管理与引导,有助于思想上坚定、履职上坚实、组织上坚强的参政党建设,有助于协商民主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和完善。
一、基本情况
(一)关于新阶层人士的内涵界定
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新的社会阶层”这一概念。2006年,胡锦涛同志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新的社会阶层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主要包括“六种人”,即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而在2015年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中,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并列作为统战工作对象。并明确指出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包括以下四个群体: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
我们的理解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因为其重要性、群体数量的壮大性而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独立出来,但实质上还是从属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因此,在我们的调研中,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的“私营企业主”与其它四个群体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合并在一起考虑,并统一简称为“新阶层人士”。同时,因为党派成员发展的层次性要求,本次调研党派成员中没有“个体工商户”。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结合实际研究需要,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基本情况、政治思想状况、伦理思想状况、社会思想状况和个人价值取向等五个部分、60个问题。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就湖北省九三学社社员中新阶层人士思想状况采集数据信息。调查范围覆盖全省9个市级组织和50个省直基层组织。调查实际收回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95份,有效率为97.5%。
本次接受调查的社员中,男性144人,占73.8%;女性51人,占26.2%。男性比例远高于女性。
从受访者的年龄分布来看,30岁以下的社员有6人,31岁到40岁的社员有69人,41岁到50岁的社员有83人,51岁以上的有37人。调查结果显示,50岁以下社员占总数的81%。
从受访者的学历分布来看,博士4人,硕士56人,大学学历104人,大专及以下为31人。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本科学历以上比例达到了84.1%。
从受访者的社龄来看,有5年以下社龄的社员共101人,占51.8%;有6到10年社龄的有63人,占32.3%;11到15年社龄的有17人,占8.7%;16年以上社龄的社员有14人,占7.2%。结果显示5年以下社龄的社员超过一半,10年以下社龄的社员达到近85%,这表明近10年来,新阶层人士加入九三学社的人数日益扩大。
从受访者的政治安排和社会职务来看,只有13人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占受访者总数的6.7%。
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湖北省九三学社社员中的新阶层人士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一是41~50岁的人数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年龄结构较合理,中青年社员人数较多,是富有朝气的一个群体;二是知识结构呈现高学历倾向,符合九三学社的界别特色;三是新社员比较多,新阶层人士加入九三学社的人数也逐年增多。新社员在给九三学社带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给九三学社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提出了挑战。
二、调查结果
(一)新阶层人士的政治态度
1、对政治的参与意愿较为强烈,但实际参与并不多。从参与政治的愿望方面看,23.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有强烈的参政愿望”,有43.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有参政的愿望”,还有33.7%的受访者表示“无所谓或没有需求”。从所关心的内容方面看,26.7%的受访者认为自己“非常关心国内外大事”,50.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比较关心”,20.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很少关心”,只有2.1%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从不关心”。对于目前的参政情况,12.3%的受访者表示经常参与, 25.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对政治的参与比较多; 39.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很少参与;22.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从不参与。这说明绝大多数新阶层社员有参与政治的意愿,但经常参与的比例(38.1%)与有参政愿望的比例(66.3%)存在较大差距。
2、对自身政治地位基本满意,但青年社员满意度有待提高。调查显示,对自己目前的政治地位表示“非常满意”的受访者占9.7%,表示“比较满意”的占64.1%,表示“不太满意”的占24.6%,表示“很不满意”的占1.5%。说明了受访社员对他们自身的政治地位持满意态度的占多数。
但是在分析中发现,在选择“非常满意”的受访者中40岁以下的人数(2人)只占这一部分人数(19人)的10.5%,选择“比较满意”的受访者中40岁以下的人数(42人)只占这一部分人数(125人)的33.6%,说明中青年社员对他们的政治地位不是非常满意,中青年社员有强烈的政治诉求,这一情况值得关注。
3、对当前的政治生态基本认可,但还需改善。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认识,85.8%的受访者认为该制度适合或比较适合中国国情。其中,26.8%的受访者认为“非常适合”,59.0%的受访者认为“比较适合”,只有14.2%的受访者认为“不适合”或“说不清楚”。
调查显示,有40.6%的受访者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表示“非常关注”,47.3%的受访者表示“比较关注”,11.2%的受访者表示“有点关注”,只有0.9%的受访者表示“不关注”。
对比各个年龄段与不同社龄的社员对政治生态的认识,调查结果发现并没有明显的区别。这说明,新阶层社员对于当前政治体制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大多数新阶层社员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于中国的政治文明发展也持比较积极的态度,但是希望能有更快的发展。
(二)新阶层人士的诉求途径
1、参政渠道还不够畅通。有2.0%的受访者认为“非常畅通”,有52.6%认为参政渠道“比较畅通”,有32.1%认为“不畅通”,有13.3%认为“不清楚”。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参政渠道畅通或者比较畅通,说明九三学社社员能够顺利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同时,有将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不畅通,说明有许多参政渠道在某些环节出现“梗阻”,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去打通这些“梗阻”。
2、参政形式以组织为主、个体行为为辅。新社会阶层社员对参与政治形式的认识比较多样化。在受访者中分别有30.1%和19.1%的人认为通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方式参政比较有效,有20.8%的受访者认为通过民主党派的提案和建议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另有30.0%的受访者认为也可以通过媒体和网络以及个人间接参与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调查表明,70%的受访者认为通过人大、政协和民主党派等组织形式进行参政是比较有效的;对人大、政协和民主党派的参政认知度是比较高的。
3、利益申诉重视法制,看重舆论。当被问及“权益受到侵害会以何种方式解决时”,42.6%的人都想到通过法律途径解决,37.3%的人想到通过找网络或媒体曝光来加以解决,向党政机关及相关部门反映的人占11.6%,另有5.8%的人设法找有权势的熟人来摆平,1.5%的人采用联名上访形式,还有1.2%的人选择忍气吞声。调查表明,在利益受到侵害时,有80.4%的受访者选择了通过法律和网络媒体的途径来解决,其中50岁以下的受访者占总数的74%,有17.4%的受访者选择了向党政部门反映和找有权势的人来解决,这说明有知识的中青年新阶层人士的法律和社会舆论意识较强。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通过法律途径和媒体网络曝光是新阶层社员最主要的申诉手段,社龄在5年以下的新社员更愿意选择通过网络与媒体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向政府及相关部门反映问题的比例远低于前面两种方法。而年龄在50岁以上或社龄在15年以上的新阶层社员通过网络申诉的比例明显低于其它两种方法,也明显低于年轻社员和社龄较短的社员。
(三)新阶层人士的政治诉求目标
1、参与政治的目的是回报社会,实现价值。新阶层社员中很多人热心公益和慈善事业,对于参与政治的原因,65.2%的受访者表示是为了“回馈社会”,38.6%的受访者表示是为了“支持国家”,46.5%的受访者是出于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意识,25.1%的受访者表示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9.2%的受访者属于非自愿参加。
当被问到“参与政治的目标是什么”时, 26.2%的受访者是为了“国家兴亡”而参政, 23.2%的受访者认为参政是为了“实现崇高的社会理想”,34.7%的受访者认为参政的目的是“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价值”,10.2%的受访者认为是“出于自身的兴趣”,另有5.7%的受访者认为是出于“从众心理”。
总的看来,新阶层社员能够理性地、批判性地看待社会问题,能够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他们不仅关注社会问题,还愿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关心弱势群体,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尽自己所能为社会做贡献,展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对参政中遭遇阻力的原因归纳为能力不足、制度限制。有48.8%的受访者认为虽然国家规定了多种政治参与方式,但还是感觉它们距离自己太遥远,探寻其原因,选择自身不积极或者自身素质所限分别占到了32.8%和31.5%,有30. 4%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时间和精力不够,而导致自己较少参与。由此可见,制定、寻求切实可行的参政方式、途径和提高新阶层社员自身的参政能力是今后主要的工作方向。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通过对此次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新思潮、新观念,不可避免地冲击和影响着新阶层的社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少数社员对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认识模糊
新阶层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力量,受到传统社会结构排异性以及社会评价延续性的影响,其政治地位提升短期内难以同步于其经济地位,其政治素质和参政能力也跟不上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技巧。
调查显示,14.2%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或者表示不清楚;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个问题,29.6%表示“部分同意”,12.3%表示“不同意”和“说不清楚”;23.5%的受访者认为我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不太适应。这说明新阶层社员中有一部分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发展而逐步得到完善、参政党将越来越显示其重要作用没有正确的认识,缺乏远见和坚定的信念,表明这些社员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较广的知识面,但是政治素养还有待加强。
在九三学社的思想建设中,还需要加强对社员政治理论的教育和培训。同时,协商民主的实践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一些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还有待于解决。所以,新阶层人士社员参与协商民主的道路不可能一开始就会达到理想的境界,而会呈现出种种阻力和困难。
(二)部分社员加入社组织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希望表达利益诉求的内容和形式有待改进
应该看到,新阶层人士有利益表达的需求,希望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表达自身的利益要求。但是,新社会阶层心态和动机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经济利益是他们政治参与的核心主题。因此,新阶层人士加入民主党派的动机也呈现出一定的功利性。部分新阶层社员加入九三学社组织最直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为社会作贡献,而是在于广交朋友,维护自己的利益等等。在加入组织后,最大的收获是拓宽了交际面,扩展了知识面。
不可否认,这种功利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新阶层人士参与政治协商的效果。同时也不可否认,当前新阶层人士参与协商民主的领域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在渠道和方式上还处于散乱和单独行动的状态。
(三)部分社员存在消极思想,体制外表达诉求的现象令人关注
新阶层随着经济地位的持续提高,很自然地对政治上的公平发展、政治待遇的有效提升、以及政治参与机会的更多满足满怀期待。如果这种政治需求无法纳入体制内、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和有序疏解,就有可能通过体制外的渠道加以解决,进而影响到社会稳定。
调查发现,部分新阶层社员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在于社会名望的高低和拥有金钱的多少;关于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有36.6%选择“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有24.4%选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关于生活方式的选择,有43.0%的受访者表示“与世无争,知足常乐”,有11.8%的受访者表示“顺其自然,无所谓”。
目前,由于协商民主的实践尚未进入充分状态,绝大多数新阶层人士对协商民主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理解,要么因为政治意愿得不到满足而陷入政治冷漠状态或焦虑情绪,要么通过非协商途径来实现集团或自身的利益。如何最大程度地使新阶层实现体制内政治参与,仍然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究的重大课题。
四、对策建议
湖北省九三学社新阶层人士的政治思想状况及政治参与情况具有代表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民主党派这一方面的整体状况。因此,应当针对上述状况,对民主党派内的新阶层人士的政治诉求作出恰当回应。
新阶层人士有其两面性,一方面,他们是中国颇具民主精神的阶层,是推进民主政治进程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他们又存在着弱点和缺陷,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毋庸置疑,协商民主的发展离不开新阶层的广泛参与,我们要积极保护新阶层人士的政治热情,主动帮助,认真引导,进一步发挥他们在协商民主进程中的作用。
(一)把握尺度,扩大新阶层人士参与政治的范围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和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政治参与得到了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扩大新阶层的政治参与虽是当前民主政治发展的趋势,但不能忽略对“度”的把握,要兼顾和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和机遇。尤其是在当代中国,社会仍处于剧烈变革之中,公民政治参与不足将会妨碍民主政治的向前推进,而公民政治参与过度又可能会带来激进的民主改革,引起社会震荡。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诫我们:要把新阶层的政治参与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度的范围内,这个度就是不危及政治的有效性和制度化,需要在执政党的领导下渐进有序地加以推进。要使金钱和权力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钱权结合滋生腐败。私人资本对于政治发挥作用必须要在法律和政治惯例的约束下行事,否则就要接受相应的惩罚。
(二)注重有序,拓宽新阶层人士的参政渠道和政治诉求途径
尽管我国在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实践中早已渗透了协商民主的内涵和精髓,但协商民主理论在我国的兴起还是近十年的事。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断优化协商民主的形式和程序,尤其在引导新阶层参与协商民主方面,要大胆探索,积极推进。
首先,要加强制度机制建设,促进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发展。在公共事务领域,与新阶层利益相关的决策,都应该重视新阶层的直接参与,提高协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其次,要拓宽协商民主的渠道和途径。目前,新阶层参与协商民主的途径和渠道远远不能满足新阶层参与协商民主的愿望和要求。必须建立多层面、多形式、多渠道的协商民主构架,真正将新阶层导入政治体系,使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动力量。
再次,要拓展协商民主的内容。协商民主应涵盖更丰富的内容和更宽泛的议题,除了能够对国家地方各类事务发表意见,对公共权力部门的行为进行建议、监督和批评之外,在重要人事任免、重大公共政策决策过程中,要能够吸纳新阶层广泛参与、深度介入。
(三)扩大规模,积极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提升新阶层参与协商民主的组织化程度
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协商民主的实践中发挥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民主党派能够吸纳整合新阶层人士,解决其“有组织”参政的问题。新阶层人士可以经由民主党派进入制度化的参政渠道,民主党派也可以通过吸纳新阶层人士,优化成员结构,提高履职水平。
目前,在民主党派吸收新阶层人士问题上仍有不同意见,但从协商民主的要求来看,通过民主党派对新阶层人士加以吸纳,使他们能以参政党成员的角色进入协商民主体系,有利于将新阶层的参政需求和民主冲动纳入到现行体制框架内来有序释放,有利于让新阶层在平等对话、讨论、商谈的参政平台上表达政治意图。因此,扩大民主党派在新阶层中的发展规模,不但不会改变民主党派的性质,而且对于提高新阶层参与协商民主的组织化程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四)加强引导,增强民主党派新阶层人士成员的认同度和归属感
首先,要注重加强传统教育。在新阶层中的中青年人才被吸纳进组织后,应结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采取报告会、座谈会、参观考察、举办学习班等形式活泼、互动性强的活动,对他们进行历史教育和传统教育,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提高他们对组织的认同度和归属感。
其次,要注重对新阶层人士成员的国情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敏感性,保证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要以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为契机,以统一战线的重大事件为重点,引导青年成员深入了解国情。要创造条件让青年成员全面接触社会,组织青年成员考察社会存在的问题,虚实并重、育导结合、情理相济、切实有效地培养青年成员全面的、理性的、科学的分析能力,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形势,提高政党意识。
(五)强化能力,提高新阶层人士成员的履职水平
参政党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为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参政党的思想建设必须与参政议政相结合,以思想建设促进参政议政能力的不断提高。
要在思想建设中发现和培养新阶层人士参政议政的骨干队伍。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参政议政骨干队伍,既是参政议政工作的需要,也是参政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要努力把理论学习与参政议政实践相结合,自我教育与组织培训相结合,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结合,将思想教育与多种形式的实际锻炼相结合。要将思想建设的内容与参政议政结合起来。发动和组织新阶层人士成员积极参与参政议政工作,可以有力地促进他们对现实社会的正确认识和思想觉悟的提高。结合每年各级政协全会的提案、专题协商会、社情民意信息以及民主党派省委会的重点调研选题等工作,鼓励广大新阶层人士尤其是青年成员结合自身的特长,对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执行、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等问题开展调研,撰写建议材料。在参政议政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觉悟,在思想建设中发现和培养参政议政的骨干队伍。
总之,作为经济主体与社会主体多元化的产物,新阶层人士的崛起必然伴随着新的社会存在而生长,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未来。我们应从现实国情和历史出发,开发政治资源,不断引导新阶层人士有序、有效地参与政治,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新阶层人士的价值观和政治诉求也就是研究中国政治文化的未来走向。对新阶层人士价值观和政治诉求的研究将有助于非公有制从业人员建立归属感,有助于推动中国的第二次改革,因而具有重大的意义。
责任编辑:王相红
D621
A
1671-2803(2017)02-0003-06
2017-02-20
1.李坦(1956—),男,安徽合肥人,九三学社湖北省委会原专职副主委;2.李晖(1969—),男,河南温县人,九三学社湖北省委会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