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7-03-09林耀辉
林耀辉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体育部,福建 厦门 363105)
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林耀辉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体育部,福建 厦门 363105)
采取SWOT法,对当前高校龙舟运动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阐述。内部优势有:文化魅力、经验丰富;劣势为对场地器材要求高、师资薄弱、环境影响大。外部机会有:传统文化价值突出、赛事举办趋热、符合课程改革的需要;威胁是:重视程度不足、赛事体系不完善。因此,创立规范化赛事、加大宣传力度、拓宽筹资渠道、纳入课程体系、强化资源配置、推广非标运动等是推动高校发展龙舟运动的可行策略。
高校;龙舟运动;SWOT;策略
SWOT是一种分析方法,从四个方面进行科学分析,即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该分析法有两部分内容,一是SW,即从内部条件进行分析;二是OT,即从外部条件进行分析。采取该分析法,有利于科学分析既有的优势从而进行发扬,同时也发现不利之处,以加以避免和改正,找到正确科学方法,确立发展方向。当前,龙舟运动在高校开展较为普遍,也成为高校着力推动的民族体育传统项目之一。龙舟运动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具有现代竞技运动的特点,它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培养团结协作精神。[1]但是,龙舟运动当前在高校的开展还存在一定问题,采取SWOT分析法对其进行科学分析,有利于龙舟运动项目的科学化、合理化、现代化,使其更符合学生与现代体育特点,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高校龙舟运动的内部条件分析
(一)优势
1.文化魅力
龙舟运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它寄托着深厚的民族感情,而且风格鲜明,具有竞技性、趣味性、大众性、技术性等特点,同时也承载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娱乐、商业等多种功能。在高校中,龙舟运动是校园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丰富学生文体生活,并活跃文化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在高校中开展龙舟运动,还有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凝聚力,培养其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对高校自身来说,开展龙舟运动也是塑造品牌、扩大影响力的有效载体。
2.经验丰富
作为传统体育项目,龙舟运动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检验,在民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校龙舟运动虽然从总体上看开展得较晚,但作为个别特色体育项目学校开展已有较长时期。而且,从全国和区域性的角度看,各类赛事举办的较为频繁,而且具有较高的规格与较大的规模,这为进一步推动龙舟运动的开展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二)劣势
1.对场地器材要求高
龙舟运动是一种群体性、大规模的水上项目,该项运动开展得好,对于振奋精神,鼓舞斗志,以及扩大学校影响力具有积极作用。但是,龙舟项目对场地和器材要求较高,投入较大,日常训练竞赛的费用也较高,许多高校无力承受高额的投入。龙舟运动的场所一般为自然的湖泊和江河,虽然南方高校所在地的水系较多,但一般较远,运动训练存在难度。[2]
2.师资薄弱
在体育文化全球融合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龙舟运动的发展,必须与现代运动相结合,利用现代化思维、模式、理念对其进行改造与发展。但是,目前在这方面研究还不多,专业性的师资力量还非常薄弱,制约了龙舟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3.受环境影响大
龙舟运动要在水面上进行,在冬季不宜开展,而且在雨雪天气以及极端天气条件下不宜进行。而且在适宜季节期间,学生的假期较长。这些因素都不利于运动的日常化、常态化。
二、高校龙舟运动的外部条件分析
(一)机会
1.传统文化价值突出
当前,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党和国家对传统文化高度重视,要求通过各种方式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并在政策和资金上不断加大扶持力度。2011年,赛龙舟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龙舟运动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瑰宝,而且这个项目寄托着深厚的文化蕴藏,如对屈原的纪念、对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寄托等。开展和普及龙舟运动是响应国家号召的重要载体和方式。
2.赛事举办趋热
1985年,我国成立龙舟协会,之后每年举办屈原杯全国赛事,当前举办赛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达到30个。1991年,国际龙舟联合会成立,目前成员国已达到60余个,国际性赛事发展较快。2001年始,我国每年举办大学生龙舟赛,并成立了大学生赛艇与龙舟协会,使高校龙舟运动有了组织支持。同时,国内外高校龙舟运动交流日益频繁,推动了龙舟运动的快速发展。
3.高校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大力推动阳光体育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校深入开展了体育课程的改革,并加强课外体育运动的推广与普及。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体育运动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前,课堂体育教学项目无法满足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而发展龙舟运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项。
(二)威胁
1.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龙舟运动对资金投入、师资配备、场所建设要求较高,许多高校由于经费负担问题,发展该项运动的积极性不高。又因为龙舟运动在高校评估体系中不占重要位置,许多高校缺乏根本动力。[4]
2.赛事体系不完善
当前还缺乏较大规模的正规性赛事,仍以邀请赛为主,高校龙舟运动缺乏全国性、权威性的组织体系。另外,与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赛艇相比,龙舟运动发展的空间不大,这也限制了龙舟赛事规格和规模的提升。
三、推动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的策略
(一)创立规范化赛事
作为民族传统文体项目,龙舟运动要得到快速发展,必须培育专业化的竞赛和训练体系,训练专业化运动人员,确定科学的竞赛和训练周期,增强传统体育运动的曝光率,实现宣传效应。有关管理部门要以战略的眼光,把龙舟运动由群众性体育项目转变为竞技性体育项目,充分借鉴先进的组织形式、组织制度,发掘其竞争和积极向上的价值核心,在与现代体育运动接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推动其走上国际性、正规化的赛事舞台。[5]要加快国家级运动队建设,积极申请加入全运会的赛事项目,自上而下带动省级专业队伍的发展与建设。国家有关部门应在当前大学生赛事的基础上,加强指导与扶持,帮助赛事扩大规模、提升规格,并推进国际化进程,使世界认识到龙舟运动的魅力。
(二)加大宣传力度
作为高校,尤其是南方高校,要认识到龙舟运动在体育中的价值和文化功能,不断加强宣传推介,把龙舟运动纳入到体育文化发展战略体系。通过举办赛事、知识讲座、网络宣传、组织外出观赛等方式,引导师生充分认识到龙舟运动的价值与文化内涵,激发其参与龙舟运动的积极性。
(三)拓宽筹资渠道
在当前高校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为推动龙舟运动发展,可以走多元化筹资的路子。当前,高校要抢抓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机遇,以校区建设为契机,结合课程改革的要求,确立龙舟运动项目发展体系,建设训练教学基地,走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内外水上项目训练场所,将龙舟运动与其他水上运动项目相结合,借助外部资源优势,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也可以利用市场机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利用社会资金发展龙舟运动。
(四)纳入课程体系
龙舟运动要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被纳入到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因为龙舟运动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大,高校在开展龙舟运动教学,应着重考虑气候、气温、天气等因素。为突破这种局限性,可以把龙舟运动与其他体育教学项目进行结合,使之成为必修课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一方面满足了学分制教学的需要,一方面还能够防止龙舟运动受外部环境影响。在教学中,龙舟运动应与健身项目结合,利用一部分课时开展力量和徒手训练,在适宜的条件下开展水上教学。也可将龙舟运动项目作为公共选修课之一,把课时安排在适宜的季节。
(五)强化资源配置
针对当前龙舟运动理论研究不深入、不系统、不广泛的问题,应组织专业力量加强技术研究和教学方法的探讨,尽快建立起高校龙舟运动的课程资源体系。进一步加大高校教练员、裁判员的培养力度,通过聘请专业教练、专业裁判对校园师资进行常态化的培训,或通过以教带培的方式,不断提高高校师资水平。定期开展龙舟运动技术研讨会、发展研讨会等专业性学术研究活动,推动教学方法与训练方法的发展。通过综合施策,建立起科学的、符合高校实际的龙舟运动教育课程体系和优秀的师资队伍,为龙舟运动的科学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资源保障。
(六)推行非标运动
标准化龙舟因为体型庞大,使许多高校的训练和教学场所无法满足。再加上标准化龙舟价格高,配件多,使其投资较大,许多高校因为资金问题限制了龙舟运动的发展。对此,可推行非标龙舟运动的开展,如八人制龙舟运动、十二人制龙舟运动等。这种非标龙舟造价相对较低,高校容易承受,而且对场所器材的要求不高,大部分高校利用现有的水上运动场所或基地就能满足要求。同时,由于规制较小,学生参与也较为灵活,便于龙舟运动的普及。
四、 结语
龙舟运动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体育项目,它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寄托着人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南方高校开展这一运动项目,一方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一方面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对于增强学生体质,培养民族精神,增强团结协作意识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利用SWOT分析法可知,高校龙舟运动具有较大的优势,如文化魅力强,经验丰富等;但也有明显的劣势,如投资大,师资弱,受环境影响大等。另外,从内部因素看,该项目存在文化价值高、赛事趋于活跃、符合课改要求;同时也面临着重视不足,赛事不规范等。因此,要推动高校龙舟运动发展,需要从规范赛事、加强宣传、筹集资金、课程建设、资源配置、运动创新等方面入手,针对性的发挥优势,化解不足,推动发展。
[1] 李兵.高校龙舟运动的开展对传承龙舟文化的影响研究[J].时代文学,2010(12):174-175.
[2] 王超聪,伍广津,王龙,等.广西高校龙舟运动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5(16):176-177.
[3] 朱建高.我国高校龙舟运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探析[J].亚太教育,2015(1):130-131.
[4] 刘强,郭劲雄.高校龙舟运动发展及龙舟运动课程建设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14):108-109,111.
[5] 张永虎.南舟北移背景下京杭运河城市龙舟品牌赛事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5(2):102-106.
责任编辑:仲耀黎
2017-03-10
林耀辉(1982—),男,福建泉州人,讲师,研究方向:龙舟、搏击、舞龙、舞狮、武术。
G642;G87
:A
:1671-8275(2017)05-007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