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能力的路径研究

2017-03-09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社科社会科学产学研

司 楠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教研部,河南 信阳 464000)

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能力的路径研究

司 楠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教研部,河南 信阳 464000)

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离不开高校这一主阵地,哲学社会科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要落地、发挥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高校需克服认识不清、实践性不强、成果转化率不高等不足,转变观念,科学定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功能,提升其社会服务能力,全方位开展社会服务。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

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的基本功能,这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做出的明确定位,对高校服务社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重要认识工具的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着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使命,承载着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

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存在的问题

高校集教学、科研于一身,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改革开放 30多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高校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荟萃,门类齐全,优势突出。

然而,在看到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所存在着问题与不足,突出体现在认识不清、实践性不强、能力不足、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普力度不够等方面。

1.认识不清

《纲要》明确高校服务社会的目标定位:“主动”“全方位”。目前来说,高校“主动性”不够,“全方位”不足,这主要源于人们的思想认识不明确。传统观念认为,社会服务乃自然科学之专利,与哲学社会科学无关,哲学社会科学只需做好文化发展与传播、人才选拔与培养、意识形态导向等事。这反映出人们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性质认识不清,对其服务社会功能的特点缺乏应有的了解。

就社会服务功能而言,哲学社会科学因其独特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服务社会功能的独特性。(1)服务方式间接化。“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方式多以观念形式体现”[1],通常以理念等形式对人们施加无形的影响;(2)社会效益隐形化。与自然科学不同,其成果转化与效益呈现难以客观量化;(3)社会价值远期化。事实上,哲社科之重大理论成果经历形成、发展、完善到社会认可,需要较长周期和多次反复的过程。

一直以来,不少人在“要不要”“能不能”问题上感到很迷茫,罔顾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之间“源”与“流”的密切联系,割裂了学术研究与社会效益、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内在关系,这就产生了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

2.实践性不强

服务社会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重要体现,是对作为重要认识工具的哲学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社会转型,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广泛参与,需要其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服务。“作为重要生产力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通过理念引领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推动着人类社会进步。”[2]这意味着高校科学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功能与实践性特征,改变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服务社会不均衡现状,从整体上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更多、更好地参与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

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着“重基础”“轻应用”的不良倾向,完全背离社会实际,背离了学术研究服务国家与社会的根本宗旨,应引起学界和管理阶层的重视。学术研究不应停留在理论层面,应落地于社会实践,应注重社会效果的客观产生,应真正其服务社会、服务实践的功效。

3.能力不足

当前高校对社会形势关注不够、反应迟缓、其服务社会能力明显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整个宏观形势和现实需求缺乏必要的关注和了解,导致其为国家和社会的宏观决策提供理论指导的准备不足,服务政府决策的能力明显不足。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侧重理论方面的发展与研究,其在与地方的合作中不能很好地与地方实际结合起来,导致这种合作缺乏应有的长期规划和战略部署,凸显了其战略谋划能力的严重不足;对区域特色与区域发展的实际了解不足,对区域的人才需求类型研究不足,从而导致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与地方严重脱节;对地方发展实际认识不清,无法把握地方需求人才的属性和动向,致使哲学社会科学在设置专业、设计课程、内容教学等环节处于盲从的状态,缺乏针对性与时效性;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甚了解,导致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无法与现实需求实现有效对接。

4.成果转化率不高

近一个时期以来,我们一直在倡导产学研相结合的理念,理念很契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却没有真正得到有效的贯彻和实施,致使科技成果转化率依旧不高。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选题没有立足于社会实际,远离市场,致使其成果转化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二是技术研发遵循既定的程序,循规蹈矩,缺乏适度而必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不愿也不屑于着眼经济社会的现实需求做出适时适度地调整,产学研用相分离,致使科研成果不能现实地转化为生产力,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产学研相结合的理念难以有效的贯彻实施。

5.科普力度不够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离不开一大批有影响的思想界、理论界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名品、精品,离不开该学科领域的大众化普及。实际情况却是大众化不够,普及化不足,大众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有待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文明传承、文化引领的功能没能得到应有的发挥。目前,我们出版市场的现状令人堪忧。据统计,美日等发达国家大众读物的贡献率超过60%,而我国却不足30%,如此悬殊的差距,不能不令人反思。究其原因有两点:其一,当前学科专业化过强,通俗化读物严重不足;其二,成果的公众普及度不足,社会认可度不高。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受经济利益驱动,不少学者不屑从事通俗读物的创造,甚至认为,专注于科普会的创作会贬低自己的身份,名利无收。这直接导致了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力度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影响到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能力的有效发挥。

二、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能力的有效路径

1.破解认识不清难题

高校集教学、科研、文化传承与创新于一身,必然要聚焦社会服务之功能。唯如此,才能发挥大学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引领作用,凸显大学的重要价值。就哲学社会科学贡献率而言,现阶段我们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这与公众的思想认识密切相关。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各有分工,自然科学施职专职社会服务,哲学社会科学专职人文社科大众化普及、文化传承、人才建设以及正确舆论导向,这种认识在公众心目中可谓根深蒂固,这直接导致了公众对哲学社会科学定性不清、定位不准,对其服务社会功能缺乏了解。因此,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破解思想认识不清难题,需要公众转变观念,关注现实,融入社会服务,走出御用哲学的误区,务求学以致用。肩负传承中华文明重任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理应将知识分子的理想、信念与学识落到实处,聚焦在调研报告、决策建议中,协助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理性地面对现实、提出科学的应对政策,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2.坚持实践导向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根本动力和源泉来自社会实践。独特的学科性质,决定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于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现实需求,指导社会实践,真正地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哲学社会科学价值的实现,来自社会效益的取得,认可度的广泛认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亦如此。服务社会,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关注并研究重大现实问题。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哲社科工作者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诸如,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当以何种姿态应对这一严峻形势,如何化解资源、能源与人口的矛盾;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双重压力: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振兴传统产业,实现其升级换代,发展并繁荣新兴产业,诸如此类,都迫切需要哲学人加以考量和探究。严峻的形势,哲学人需激流勇进,承担起神圣的时代使命与历史责任,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实践的社会功能。

3.注重能力建设

破解能力不足问题,就要大力加强组织建设与管理,积极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大格局。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能力严重不足,这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视专业组织管理机构的设置,注重与社会、组织的协调与对接,落实其服务职能,充分做好服务社会的顶层设计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工作。

一要立足地方与社会实际,加深对区域和社会环境的认识,增强职能管理部门的顶层设计和宏观调控能力,以进一步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能力;二是职能部门扩大对外联系的力度,切实做好与社会各层级的交往与联系,做好与各层级的对接工作。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管理部门及专家走出象牙塔,走向基层,走向鲜活的现实,深入实践,指导实践,服务地方,服务社会。

破解能力不足问题,就要努力构建好平台,切实加强哲学社科队伍建设,着力培育服务社会的核心力量。以科学视角看待哲学社会科学,重视其应用价值;做好领域内理论学术研究督导与评价工作,积极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倡导先进思想与理念、引领学术研究、引领社会风尚;注重哲学社科核心力量建设,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竭力打造一支团结奋进、锐意创新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为哲学社会科学永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4.产学研用结合

创新产学研用理念,加速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其实现理念创新,实现与实践接轨,推动其成果的应用与转化,注重社会服务。目前,部分高校仍存在着重研究与成果,轻应用与转化的不良倾向,这一局面必须改变。 “产学研用”理念的提出,恰逢其时,只一个“用”字,恰到好处,促成了“产学研”理念质的飞跃,真可谓是画龙点睛,也彰显了市场需求对技术进步的内生动力。“产学研用”新理念引入买方因素,更突出了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

“产学研用”不应仅停留在理念层面,需要着力于生产力的现实转化。当然,哲社科研究成果对接精英文化,其衍生的文化产业则对应着大众文化,二者并不矛盾,可实现良性转化。产学研用结合,关键在于“用”之环节,实现哲社科成果的产业转化,关键在于其成果之核心价值,面向市场需求,树立版权意识,多渠道推进文化产业之开发。一方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为文化产业提供原创内容与原生动力;另一方面,良性发展的文化产业提供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转化的多元产业路径。问题是原创性产品与商品、市场与需求间缺乏沟通的桥梁,这就需要我们要找到成果与市场的最佳结合点。因此,高校理应面向市场、立足市场,利用市场平台,建立“产学研用”之文化产业基地,多途径推广成果,实现成果的产品化,推进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5.普及哲社科成果

普及哲社科优秀成果,重在公众文明素养之提升。公众科学与人文素养的提升,哲社科的兴盛与繁荣,客观上需要培育、造就众多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需要多出精品、名品。针对当前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普及力度不够的现状,需要更多优质的哲学社会科学通俗读物面世,将深奥的哲理通俗化,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阐释其深厚的理论内涵,便于公众理解并接受,并将之内化为其强大的思想武器,为其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现实地改造世界,从而进一步彰显哲学社会科学的巨大的社会价值。

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参与文化产业建设,引领文化事业发展方向。激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走入基层、走向社会,通过媒体访谈、社会讲堂等形式,积极融入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实践中。社科工作者要利用业余时间多参与地方科学文化知识普及、民众素养提升等活动,推动优秀成果的公共产品化、大众化,引领当代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改变着人们的行为及社会风尚,引领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

[1] 应望江,李庆豪.人文社科类大学的社会服务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7):62-65.

[2] 马瑞萍.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J].理论前沿,2008(23):35-36.

[3] 刘延东.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大会上的讲话(2009年12月30日)[N].中国教育报,2010-03-24(1).

[4]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发言摘要[N].中国教育报,2010-07-29(4).

责任编辑:之 者

2017-03-18

司楠(1978—),男,河南信阳人,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521;G459

:A

:1671-8275(2017)05-0031-03

猜你喜欢

社科社会科学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社科成果展示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