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孝”观念“由道而德”的演变和发展
2017-03-09黄天芳
黄天芳
(湖北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论“孝”观念“由道而德”的演变和发展
黄天芳
(湖北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孝”观念是不断演变和发展的,由“善事父母”的孝,到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伦理规范意义上的孝道文化,再“由道而德”发展到以孝德为基本道德规范以及成为社会主义新风尚重要组成部分的孝德文化。“明德至善”的孝德文化的繁荣顺应了当今时代的要求。
孝道;孝德;文化发展
“孝”是在人类血缘亲情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它是人世间一种高尚而美好的情感,它的本质是爱心和感恩,它的作用是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在家庭和社会中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孝”作为一种道德,是在-定的社会人际关系中产生的,而且离不开道德主体的主观需要和社会需要。传统的“孝”源于原始氏族社会中的血缘亲情,“孝”观念最早产生于母权制度向父权制度过渡的原始社会末期,那时男子开始在氏族中居于支配地位,妻子随夫而居,辈分从父系计算,财产由父系继承。由于血缘关系的明确和私有制的产生,子女可以从父母那里直接继承财产,后代为了表达对父母及长辈的生育抚养之恩,便产生了“孝”的观念。
一、孝和孝道
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我国的“孝”观念有一个不断演变和发展的过程。“孝”字最早见于殷卜辞,从青铜器上刻着的“孝”的象形图看,老人弯腰弓背,手拄拐杖,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上老下子作服侍状,这表明“孝”是子女对老人的一种善行和美德。关于“孝”的涵义,我国古代最早解释词义的《尔雅》一书在《释训》篇中讲到“善事父母”为“孝”,从现有资料看,“孝”最初应用于金文“天子明哲,觏孝于申(神)”上,殷周以来的祖先信神,金文中的孝观念,还没有完全演变到伦理层面,其意义是介于宗教与伦理之间。西周时人们尽孝的主要方式是祭祀,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当时“孝”还有另外一种意思,那就是传宗接代,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春秋时代,孔子在继承商周时期的伦理思想外,还凸显伦理规范意义的“孝”,他把“孝”作为礼的一项重要内容,并认为“孝”是“仁”的根本基础和发展前提,创建了独特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强调“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还讲,只要人人做到“孝悌”,天下就会太平。从汉朝开始,统治者以孝治天下,将“孝”演化成为治国方略。后来儒家把这种孝道观扩展到人世间一切事务、一切德行,并推广到了全社会,使孝道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1]
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要求子女尊敬、关爱和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的一种基本道德规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的涵义极为深刻和广泛,它是思想,是态度,是素养,是行动,是文化,也是文明;孝道是一个不断递进由个体到整体的体系,即从修身到齐家再到治国平天下。长期以来,孝道文化造就了许许多多的孝子贤孙,它在家庭和睦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在研究和宣传孝道文化中使用“孝德”一词的比较多了,那么,孝德与孝道有着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二、由孝道而孝德
孝德和孝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看孝德与孝道的联系。例如《周礼·地官司徒师氏》中记载的“三德”(即至德、敏德、孝德)和“三行”(即孝行、友行、顺行),就是周代社会道德教化的核心内容。后来孔子把孝作为道德的根本和教育的源头,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南宋时的朱熹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道家和佛教的思想,建构了一套系统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他提出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规范,强调无论小学大学,都以“明人伦”为目的。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道德规范。以上这些事实表明,从文化传承上看,孝德与孝道在内容上是紧密联系的。
其次,孝德与孝道的意涵又是有区别的。先说孝道,早在春秋时代,“道”的观念就已形成,人们凭借经验观察,意识到万事万物在其生成变化过程中皆有某种固定的节律和轨迹,犹如人按照一定的方向在路上行走一样,故将其称为“道”。古圣云:天无道不成天,地无道不成地,人无道何为人。《论语·述而》中说“志于道,据于德”,《孝经》中说“父子之道,天性也”等,其“道”就有方向、道路、道理、规律的意思。另外,孔子所讲的孝道还有引导、治理的意涵,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这“道之以德”是强调道对德性的教化引导作用。再说孝德,“德”字最初指古代部落共同体所共有的某种天性,后来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德”字解释为“内得于己,外得于人”,“内得于己”是使个人内心获得善之品性,“外得于人”是用内心所具有的善性品质指导自己的行为并去惠泽他人。因此,“德”一般是指人好的品行及德性修养,说一个人好,即德性好。南宋时朱熹在总结儒家教化之道的艺术时说:“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己之所独得。”他进一步讲到:“道者,古今共由之理,如父之慈,子之孝,君仁、臣忠,是一个公共底道理;德,便是得此道于身,则为君必仁、为臣必忠之类,皆是自有得于己。”这就是说,“道”乃是古往今来人们应共同遵守的基本道理、准则,其内容便是父慈子孝、君仁臣忠等原则。“德”则是人们对道理的领悟、获得,并使其成为人们自身的行为准则,做到为父必慈,为子必孝,为君必仁,为臣必忠。由此看来,儒家的德性教化艺术十分强调由外在的“道”进而转化为人们内在的“德”[3],即教人懂得道理进而化为好的品行。这也正是当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为什么“孝德”一词使用得较多的一个重要原因。作者提出孝德与孝道的异同,是要说明由“孝”到“孝道”再到“孝德”的演变,它启示我们在研究深厚的孝文化遗产时,既要看到“孝德”与“孝道”的联系,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两者的区别,只有深入研究它们的区别,才能对传统孝道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推动孝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三、“道之以德”与孝德文化
文化对广大民众具有教化、引导和熏陶的作用,孔子讲“道之以德”正是强调孝文化的这种作用。孝德文化是整个传统文化的基础,孝德的培养与践行是提高人们道德素质的起点和根本,在当今人们的道德操守底线遭遇严峻挑战的情形下,孝德文化的蓬勃发展顺应了时代的要求,这也正是孝文化与时俱进地向前发展的反映。
孝为入德之门、美德之首,德是做人、成事之本。孝配德的意思原指尊祖爱亲的品德,后来形成了一种以事亲行孝、念慈感恩、明德至善为特征的传统美德,我国最早的文化典籍《尚书》中《尧典》和《舜典》就有关于孝德的记载。[4]《尧典》中讲,部落联盟首领尧请四方诸侯之长为他推荐接班人,众人说,东夷有一位出身穷困、孝心醇厚名叫虞舜的大孝子,于是,尧帝将两个女儿娥皇与女英下嫁给舜,以考察舜的孝德,历史上尧是有文字记载的首位以孝德选才育才的领导者。另外,《舜典》中记载舜“慎微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说舜认真地履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规范,还使人们都能遵守这五种伦理道德规范。据《史记》记载,舜接尧禅让的帝位后,针对当时社会上“百姓不亲,五品不逊”的现象,任命契担任司徒“敬敷五教”。这里的“五品”即是前面提到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孝德品性,而“五教”则是用这五种孝德品性来教化广大百姓。舜帝不仅自己以身作则践行孝德,而且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五品”孝德,故《史记》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因此,自虞舜以大孝的名望得到尧的禅让而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后,孝德便在中华大地普遍受到重视。虞舜是中国孝德文化的首创者,其精神之魂被称为“德为先,重教化”。后来,周文王和周武王也推崇并践行孝德,提倡“以德配天,以孝配德”,这在典籍史料中均有记载。东汉时期的王充指出“养善心,修贤德”是孝德的精髓。南宋时的朱熹提出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孝德观念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便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道德理念与体系,这里的主要内容就是“三纲五常”、“四维”、“五伦”和“八德”,其核心是“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而“八德”中居于首位的则是孝德。
四、孝德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孝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石,孝德文化的内涵包括事亲行孝的为人之本,念慈感恩的人生信条,明德至善的道德理念,爱国为民的责任担当等。[5]在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孝德文化对于人们修身养性、和睦家庭、敬业报国、发展经济、促进文明和塑造文化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于人的价值观、风俗、伦理、道德等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脱离经过几千年积淀形成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是由文化的传承性决定的。[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突出了道德价值的作用,是当今时代对传统孝德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北京大学的讲话《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讲到:“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他还讲到:“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来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他再次强调“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7]由此可见,孝德文化中所蕴涵的价值理念和传统美德,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基础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正是对孝德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五、结语
文以化人,文以化天下,孝德文化对广大民众具有极大的教化、引导和熏陶的作用。例如,《孔子家语·屈节解》记载:宓子贱担任单父县的县长时,大力推行孔子“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道德教化要求:“躬敦厚,明亲亲,尚笃敬,施至仁,加恳诚,致忠信,百姓化之”,千方百计引导百姓提高道德自觉性,三年后孔子派巫马期到单父县微服私访时,发现宓子贱切实做到了使人民“有耻且格”。又如,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他把“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种德行作为新加坡政府的“治国之纲”和每一位公民都必须具有的道德品质,在新加坡取得成功。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着独特的文化基因。在世界所有的文化里,无论是西方的传统文化,还是印度等国的传统文化,他们对人格成长的教化,主要是靠宗教信仰,而中国人有自己独特的路子,即“道之以德”,“由道而德”,那就是走人格修养的途径,靠中国文化德性修养的传统使人产生内在的道德力量。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于诸子百家,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是孝德的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根植于民族之中的孝德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民族,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价值。”[7]孝德文化中蕴含着“真、善、美”的价值理念和丰富的道德资源,它是当今“立德树人”以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源泉。文化传承着历史,文化牵系着未来,孝德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当前道德素质教育方面,我们要大力培育“孝亲敬老、崇德向善、爱国为民、乐于奉献、追求和谐、自强不息”的新的孝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具有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孝德文化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 韦政通.儒家与现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58.
[2] 孔子.论语[M].杨伯峻,注释.长沙:岳麓书社,2000:8.
[3] 张应杭.由道而德——儒家的管理智慧[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50-51.
[4] 张馨.尚书[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3-11.
[5] 张显树,陈志夫.传统孝徳文化对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指导作用[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6(1):132.
[6] 肖季文,欧凯.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文史杂志,2012(3):4-6.
[7]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96.
(责任编辑:祝春娥)
On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Filial Piety from Law to Virtue
Huang Tianfang
(SchoolofLifeandScienceTechnology,HubeiEngineeringUniversity,Xiaogan,Hubei432000,China)
The concept of filial piety is always evolving and changing, from “treating parents well” to the filial piety culture, became the social ethic standard in ancient China, and then developed to the basic moral norms through “from the Law to the Virtue”, and changed int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ist new trend. The prosperity of piety culture “Matilda aimed at absolute perfection” complies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piety virtue; filial piety; cultural development
2016-10-14
黄天芳(1940- ),男,湖北孝感人,湖北工程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B823.1
A
2095-4824(2017)01-0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