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用菌无害化栽培技术要点

2017-03-09李云龙

黑龙江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培养料菌种食用菌

李云龙

(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黑龙江 加格达奇 165000)



食用菌无害化栽培技术要点

李云龙

(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黑龙江 加格达奇 165000)

食用菌产业作为一项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产业日益壮大,如何在保证高产的前提下种植出无公害的食用菌,成为所有菌类生产者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了相关的栽培方法,供食用菌生产者参考借鉴。

食用菌;无害化;栽培技术;要点

食用菌在生活中很常见,根据2000年时的统计数据,我国食用菌多达938种,其中人工栽培的有50多种,最为广泛栽培的食用菌有香菇、蘑菇、银耳、平菇等七大类,这些食用菌生长在不同环境、不同地区中。我国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为一体的经济发展项目,并且食用菌还属有机、保健、营养的绿色健康食品。近年来,人们都在追求食用绿色产品,所以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国民的消费方向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农民致富较好的途径。

1 食用菌的概念

食用菌是指可供人们食用的大型真菌,过去常常生长在山区、南方的部分湿地、山区高寒地区等。野生食用菌产量少、收获困难,其产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栽培食用菌成为最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农业生产途径之一。

2 食用菌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第一,鲜食价值。食用菌有着鲜美可口的特点,人们喜欢鲜食食用菌。从食用菌的市场需求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平菇、鸡纵菌、牛肝菌、茶树菇、金针菇等食用菌非常受人们的欢迎。第二,副食价值。人们不仅喜欢新鲜的食用菌,也喜欢以食用菌为材料开发的副食。比如:将部分食用菌晒制成干货一年四季品尝;将食用菌加工成粉类代替味精、鸡精等调味品;将部分食用菌加工成罐头、酱类食品,使食用菌产品保质期延长且便于保存。第三,药用价值。经科学研究证明食用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多种氨基酸、各种微量元素及丰富的植物纤维。常食食用菌可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肿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菌消炎等效果,同时还兼具其他各种保健效果。无论是食用菌本身,还是从食用菌中提取的物质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3 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优势

第一,栽培途径灵活。许多食用菌的生产对时间和地点没有严格要求,农民可在完成农业生产后,利用空闲时间完成食用菌的栽培。农民栽培食用菌可以灵活安排自己的劳动时间和控制经济成本,使农业生产效率达到最大化。第二,栽培材料易取。食用菌的栽培材料价格低廉,农民把农产品生产后随处可得的富含木质纤维的废弃产品当作栽植器材即可栽培食用菌,它所需成本极其低廉,需投入的成本极微。第三,栽培技术简单。目前食用菌已经形成一整套选种、控温、出菇等模式化栽培的流程,农民只要根据自己的需求依照栽培流程进行操作就可获取栽培收益。这套栽培方法极其简单,对文化程度要求不高,农民栽培食用菌时几乎不会出现知识障碍。第四,栽培方式灵活。食用菌栽培既可以使用大规模、大面积的栽培方法,也可以在农闲之余利用现有的材料小范围地进行栽培。由于食用菌栽培需要的成本少、环境条件要求不高且市场需求量大,因此只要栽培食用菌就能获得经济收益。

4 食用菌无害化栽培技术

4.1 选择菌种及接种

菌种培育环境的要求。第一,保持通风。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氧气,吸入氧气并释放出二氧化碳。虽然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对一些种类的食用菌生长有好的作用,但也有很多食用菌会出现一些问题,如:食用菌长期生长在大量的二氧化碳之中会停止生长,浓度过高的二氧化碳有时甚至会导致其死亡。所以菌袋一定要经常通风,把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保证空气质量,这样才能够确保食用菌的产量。第二,空气湿度。空气湿度是影响菌袋生长的重要因素,如果培育菌袋环境湿度过低,袋子表面的水分就会加快蒸发,那么它基质中所含的水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进而影响出菇的产量;如果培育菌袋环境湿度过高,菌袋表面的水分蒸发就会很慢,水蒸发的作用也就不会那么明显,菌体内营养运输时就会受到阻碍,使菌体没有办法呼吸而停止生长。如果培育环境的空气湿度一直处在偏高的状态,菌体也会因水分过多而出现腐烂现象,甚至还会有大部分菌体出现细菌传染。第三,光照因素。很多食用菌在快要出菇时都需要光照刺激,只有很少一部分在出菇时需要强光照射。一般情况下,光照越强时菌袋的颜色就会越深,光照比较弱时颜色也就浅一些。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根据种类的差异对菇棚的光照进行适当调节,一般都会采用草帘或是遮阳网来调节室内的光照。

工作人员在选择菌种的时候,须选择优良的菌种来培养,还要根据拟栽培食用菌的生长特点和适合生长的环境选择适宜本地生长的优质、高抗、高产的菌株。另外,在选择菌种时须认真查看,并且在接种之后的第一时间把装有菌种的袋子放在空气适宜、没有污染的培养室内进行发菌培养。

4.2 培养料的配制

在进行食用菌养料配置时,须注意三点问题:第一点要先把原料的干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搅拌,需要加入的一些微量元素事先须先用水溶解后再添加到食用菌原料中去,然后接着进行搅拌,把没有搅开的配料全部搅开,保证原料的均匀程度。第二点是培养料的含水量,培养料的含水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菌丝的正常生长,大部分培养料的含水量保持在55%时为最佳,如果培养料的含水量比要求的含水量低的话,出菇的产量就会大幅下降,如果含水量过高,也会导致下面的菌丝缺氧而不能正常吸收原料,原料就会浪费。因此,水量的多少一定要严格按照培养料原料的多少来确定。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是根据木屑质地的软硬、粗细以及空气的湿度等情况来配比含水量。第三,培养料配置工作完成后,须及时装入袋子,装进袋子后须在第一时间灭菌。灭菌时一定要先把装在袋子里的培养料放在锅里,猛火加热到100 ℃,然后使用冷气阀把温度降到0 ℃,继续加温到100 ℃。灭菌时要确保温火保温,猛火加热,及时检查灭菌锅的温度,避免出现漏气,否则无法达到灭菌的效果。在完成这几个阶段之后,食用菌培养料的配置就已经完成了,培养料的配置对于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高产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4.3 使用无污染的肥料进行施肥

4.3.1 人粪和人尿的喷洒

人体排出的粪便是一种天然的肥料,但在对食用菌进行喷洒时一定要注意加热,最合适的时间是煮够20 min,然后兑水,一般是按1∶10或1∶20来喷洒。另外,新鲜的牲畜尿液也是很好的,但也须煮熟到没有泡沫,然后加入水,大部分是按1∶10或1∶17就可以了。

4.3.2 米醋

在食用菌生长的最后阶段,须按1∶300的比例进行米醋喷洒。在进行采摘之前的1~3 d,每天必须喷洒1次,这时喷洒米醋可使食用菌产量提高6%,颜色也更加有光泽。

4.3.3 豆浆水的喷洒

豆浆水对于食用菌也是一种很好的肥料,把1 kg黄豆磨成豆浆,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喷洒在食用菇的表面,但喷洒后须再洒一遍清水。

4.3.4 喷洒酵母膏和蛋白胨溶液

使用3%的酵母膏与1%的蛋白胨溶液喷洒在食用菌的表面,可使食用菌的体积变肥变厚,能够更好地转潮,温度保持在14 ℃~16 ℃为最佳。

5 合理科学的管理方式

工作人员可通过前人总结出的栽培食用菌的经验,结合具体情况,运用最科学、最适合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另外,也须以绿色健康和无公害作为前提,使用没有危害的措施治理害虫,进行培育工作的人员及栽培工具在进出大棚时一定要做好消毒和清洁工作。根据食用菌具体情况以及周围环境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调节室内采光、通风、通气条件,控制好室内温度和湿度。在已经完全培育好后,采摘时也要做好消毒措施,须用正确的方式及时进行采收。

[1] 吕作舟.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张婧,杜阿朋.我国林下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研究[J]. 桉树科技,2016,(04):55-60.

Main points of pollution-free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edible fungi

LI Yun-long

(Daxinganling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Jiagedaqi 165000,China)

As an industry that adap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market economy,how to cultivate pollution-free edible fungi 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high yield has become the concern of all fungus producers. In this paper,the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pollution-free edible fungi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lated cultivation methods were summarized for reference.

Edible fungi; Harmles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Main point

2017-01-17

李云龙(1971-),男,本科,工程师。

S646

B

1674-8646(2017)06-0048-02

猜你喜欢

培养料菌种食用菌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草菇出菇为何怪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不同含水量培养料栽培银耳期间料理化性状分析及对银耳质量影响初探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
不同菌种发酵黄豆酱的氨基酸态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