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与责任体系的构建

2017-03-09张雪峰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信息 2017年4期
关键词:办学现代化体系

张雪峰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66)



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与责任体系的构建

张雪峰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66)

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明确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与构建合理的责任体系,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高校的使命要求我们必须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落实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综合改革为着力点,不断优化教育结构体系,才能推动教育内涵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提升高校的综合办学竞争力。

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责任体系;构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因此,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必须自觉围绕并服务于这一总目标与总要求,逐渐完善高校治理体系,从而打造高水平的教育治理能力,进行全面深化改革。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应该明确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与构建合理的责任体系,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教育质量。

2014年我国第三十个教师节这天,习近平同志来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现场,并且向全体师生提出:希望广大教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这一理念,不单是对我国教师的殷切希望与嘱托,也是向全国人民描述了教育事业在实现 “中国梦”奋斗目标的坚毅力量。为了实现这一梦想,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把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作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当下,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处理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就要结合我国教育事业的现状和发展,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要实现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和构建责任体系就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 完善高等教育制度

高等教育制度作为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其目标就是要以制度管校,通过管理体系来管理人及财物而不是靠个人管理,这就要全面梳理当前高等学校内存的种种规章制度。在保证各种规章制度的时效性和合理性的同时,还要保证它们之间的和协与兼容。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有一个根本的界定,即“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这种轨制框架适宜公共治理的理念和需求,亦然是从利益主体、工作职责、职权形式差别界定了大学在内部分散化治理的根本框架。党委指挥和校长负责各自指向虽有所不同、各有偏重,但目标一致,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例如大学发展远景、规章制度的执行等。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是高等教育制度的两个重要基点,但两者之间并不是构成高等教育制度的全部要素。因此,我们不必要纠结于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应从整体发展的宏图来考虑,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相互关系中的关系。针对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等而言,高等学校已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了工作任务和奖惩标准,使教师们明确努力目标,工作热情高涨,进而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全面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高校工作氛围。民主管理就要求我们明确行政与学术的内涵关系,推进和扩大高校内部的公共决策,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学校重大事务的决策,从而健全完善沟通机制、健全民主协商和共同决策机制。

从高等学校层面出发,着重健全和完善党政联席会议、校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和专家教授委员会等组织机构,明确党委、行政、学术、民主的权限分工。针对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力进行了深化改革:修订学术委员会的章程,赋予学术委员会更充分的权力,凡涉及校内学术事务的,都要向学术委员会咨询。我们必须尊重学术权力,这样才能使教授治学的主观能动性更强,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列出了高校必须向社会公开信息的 10个大类50条具体项目,涉及“招生考试、财务、资产及收费、人事、学术不端”等多项敏感信息,并对以上信息的公开方式做了明确规定。落实以上信息公开的任务,不仅有助于提高信息公开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还有助于推动高校建立自主办学的机制,以期达到积极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信息公开化制度,就要保证各项重大决策——“议题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等原则,提高、完善高校信息教育工作透明度。

2 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高校内部应该全面实施学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制度,把学校管理重心由职能部门转交至二级学院或各系部。高校要通过制定总规划和总目标,即优化资源配置、确定各部门绩效指标、实施绩效考核、制定管理制度等项目,进而对高校实行宏观管理。各部门在学校将会承担明确的责任和义务,负责学校的办学绩效,行使学校人、财、物的支配权,成为办学实体。由于高校给予了各部门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使各部门的办学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在申办新专业、人才引进、教育教学、职称评聘、社会服务等方面都会有新的突破。比如,就黑龙江民族学院而言,在领头人遴选、职称聘任等各方面,实行师德师能一票否决制,加强了教师平时教学质量权重,明确规定必须进行教学技能测试;在改善教育教学方面,全面推行项目化教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项教学技能大赛,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荣获奖项名列全省前列。学生工作方面,推行了上早操和上晚自习制度,学习风气大为好转,使夜晚的教学楼不再是漆黑一片,代之的是灯火通明。思想建设方面,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四进”“四信”常态化建设、历史纪念活动等重点工作。教师福利方面,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出台分配制度改革意见及配套政策,教职工普惠性增资,职工待遇步入高职院校的中上游水平;社会服务方面,落实精准扶贫,加大教育扶贫攻坚力度,认真做好经济困难学生奖助贷勤补工作,为孤儿大学生免除全部学费,一系列师生关切的热点问题得到及时回应。这一年,积极开展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与实践,以“龙江最美人物(教师)”秦桂芝老师为代表,大量“为天使缝补翅膀的人”不断涌现,都教授、秦妈妈……,这些个不胫而走的昵称,给了我们满满的爱意和稳稳的幸福。

3 提高外部治理能力

高等教育的外部治理包括:高校外部的功能性治理、处理高校外部的资源配置与分配。高等教育作为集体组织、社会家庭的一部分,注定了它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政府和社会通过外部环境的资源配置方式,改变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高校受到的诸多外部环境影响中,最主要来源还是由政府和社会构成的,政府方面的力量,主要来源于法律、法规、政策、财政体制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分配;社会方面的力量,主要指家庭、社区、社会文化和其他功能群体所产生的影响。综上所述可以得知:高校外部的功能性治理主要依靠在政府、社会和市场三者相互影响的过程。

4 教育纳入法制轨道

2014年袁贵仁部长参加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在此次会议上提出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特别强调实现国家现代化,教育要率先实现现代化,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治理必须率先实现现代化,特别强调了“法制”在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地位。在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先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制订学校章程,把高校教育教学的常规性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形成自主管理的制度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校不单是办学方式﹑管理方式,更是治理方式。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基础上,充分实现高校的办学宗旨及培养目标,监督高校依法办学程序,保障并维护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施教﹑依法行政,使得高校的办学宗旨﹑教育教学活动与制度章程都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形成 “依法决策、依法民主、依法办学和依法监督的教育治理新格局”。依法治校是党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并且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也充分体现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法治作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式,减少了外界对于高等教育的干扰和矛盾,有利于维护高校的稳定及社会和谐发展。

只有加强对高等教育制度体系的理论研究,才能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的体系,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发掘各级高等教育学术组织的优势,积极参与﹑建言献策,为制度建设合理化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氛围。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必须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注重对基层改革发展的关切,为实践创新提供有力的保障,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每一个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的光荣和使命。

今年是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践行“三严三实”全面推进党风建设的重要一年,我们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落实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综合改革为着力点,推动内涵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综合竞争力,优化结构体系,明晰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与责任体系,加快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院校的建设步伐,为早日把学院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高等院校而努力奋斗。

[1]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910/c70731-25629122.html,2014-09-09.

[2]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吉林大学,2014-02-13(01).

[3]庄西真.论学校的治理[N].当代教育科学,2009(14).

[4]瞿振元.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目标、价值与制度[J].中国高教研究,2014,(12).

[责任编辑 丁岚峰]

2017-06-09

张雪峰,1975-,男,哈尔滨市人,生物科技系主任,经济学博士,农业经济与农业推广研究。

猜你喜欢

办学现代化体系
边疆治理现代化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