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研究

2017-03-09费英敏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信息 2017年4期
关键词:校企实训食品

费英敏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66)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研究

费英敏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66)

现代学徒制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通过分析国外高精准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开展高职院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研究。通过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变革、双师结构队伍建设--师傅队伍建设、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变革、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企业成本回收5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建立了有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社会综合评价较高,并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食品加工技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我国职业教育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中国制造2025》等文件明确提出了人才发展规划。为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工业的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需要变革,要将教育方法和岗位工作内容与企业、行业的发展高度契合,解决目前毕业生就业后不能迅速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导致就业难,或者高就业率下的低水平就业的难题。在国外,德国、英国、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家在职业教育中相继采用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使本国的经济迅速振兴,他们高精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14年6月中国政府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1],随之,教育部和人社部分别推出现代学徒制和新学徒制试点,开展了试点工作。2015年8月国家批准了第一批165家单位(涵盖了职业院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先行先试,2017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又组织了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申报及对2016年备案的第一批试点单位进行年检。 目前,现代学徒制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难题是学校热企业冷,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考虑成本回收,不愿意花费时间和投入去培养学生,使得现代学徒制的双主体育人不能深入开展,此外还涉及到师傅队伍、实训基地建设[2]、一体化育人等方面。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遵从美国著名的质量专家戴明博士发明的用于持续改善过程的PDCA循环[3],即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四个过程。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的进行,阶梯式上升。现代学徒制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实践,运行中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取得了巨大成果。但同时

还有其他未解决的问题或新问题发生,应再一次进入下一个循环,才能最终达到我们的目标。为了完善和规范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需要在不同领域、不同专业不断的研究和探索,通过持续改进,形成螺旋上升的人才培养模式。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研究, 不仅能够促进高职食品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拓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4],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具有竞争优势的高质量职业技能型人才,而且为当代“工匠精神”培育提供体制基础。2016年,李克强提出鼓励企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是职业素养,现代学徒制,构建了校企协同育人的办学机制,形成了政府、社会力量全方位支持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

1 国内外现代学徒制的研究

1.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种类型上。一是以需求为导向,德国、瑞士、澳大利亚、丹麦,有着强大的学徒培训系统;二是以供应为导向的荷兰、英国、法国,每年培训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德国“双元制”为特征的学徒制[5],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建立了以企业培训为主体,以校本培训为调节的办学模式,形成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德国关注企业的成本和收益问题研究,如冉云芳、石伟平《德国企业参与学徒制培训的成本收益分析与启示》;2009年,为了达到教育教学素质的要求,联邦职教所(BIBB)将终止了6年的《培训师资质条例》修订并再次执行;制度约束的研究,德国有严格的学徒选拔制度、责任共担技能投资制度、优势互补的技能供应制度、有效的技能评价制度。澳大利亚更关注研究就业的灵活性,由传统学徒制发展成“新学徒制”,学徒制在澳大利亚有进200年的历史,在发展中不断完善,1969年,《职业培训法》成为了学徒制培养人才的重要依据,在实践改革中,1998年实行新学徒制,依托政府培训机构,依据统一标准框架,且雇主和学徒签订合同。英国早期以《工匠学徒法》立法,1993年,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研究终身教育、统一培训标准[6]。

近十年来,国外对学徒制发展比较关注,核心发文量每年稳定在20篇以上,研究学徒制的质量和培养规模,许多国家对质量保障措施进行了研究;德国、澳大利亚、奥地利研究政府补贴对企业、岗位群的影响。如王启龙《德、奥、澳三国现代学徒制补贴政策》;Patrick Wallis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在《leaving Home and Entering Service:The Age of Apprenticeship in Early Modern London》谈到,在当代伦敦学徒年龄的下降已经对我们理解劳动力供给、培训机构、学徒制的经验和家庭经济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意义[7]。Jingjing Chen在其研究中指出,加拿大的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一种高效的校企模型,再实施的过程中提高准入门槛、拓宽途径、完善培训、体制、资金保障来解决学校、企业、社会环境之间的不匹配。Guido Baldi,伯尔尼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他研究了商业周期对学徒培训的影响。他专注于一种特殊方式的技能习得,在其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双学徒制的学徒体系,即以市场驱动。Stephen R. Burgin,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他在《Consistency of practical and Formal Epistemologies of Science Held by Participants of a Research Apprenticeship》中为了检验在学徒制研究计划的背景下学生实践和正式的科学认识论的一致性做了实证研究。Thomas Spielhofer和 David Sims 在 《Modern apprenticeships:hitting the target》中研究英国政府对增加22岁之前的年轻人进入现代学徒的努力,探讨了那些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在多大程度上重视现代学徒制并让更多的雇主参与进来的方法[8]。

1.2 国内研究现状

翟海魂《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演进》、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的专著阐述了学徒制的历史和发展等问题。论文研究主要集中在(1)现代学徒制内涵的研究。如杜广平《我国现代学徒制内涵解析和制度分析》,表明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2)国外学徒制的培养模式比较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借鉴研究。这部分比重最大,如赵学瑶等对德国学徒制制度构成、培训市场等方面的分析,得出企业学校优势互补,以国家职业资格为导向规范培训;易烨、汤百智、刘建同等研究的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的建立与实施、改革; 张璇、何阳勇论述了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等。(3)我国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与实践。理论研究集中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培养模式、双师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9][10]。实践研究主要是各院校、各地区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相关实践研究。如师伟《服务现代学徒制的“互联网+”实训基地建设》,研究利用信息化网络资源有效开展课程体系中的实训课程,减轻企业的负担。崔丽莉《试点现代学徒制,“师傅”从何处寻?》,提出聚焦人才培养质量之源,促使现代学徒制的探究与实践渐行渐好。(4)“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备受关注。如吴丹《当代“工匠精神”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培育》,杨红荃《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2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研究内容

2.1 目标

主要研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变革、双师结构队伍建设——师傅队伍建设、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变革、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企业成本回收5方面。

2.1.1 建立“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

2.1.2 建立校企合作创建专业班级实施方案;

2.1.3 建立实训基地管理机制;

2.1.4 构建现代师傅队伍建设的方案;

2.1.5 建立现代学徒制的质量控制体系;

2.1.6 形成促进企业积极参与的有效方案;

2.1.7 建立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标准,进行专业核心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

2.2 研究内容

分析企业的成本和收益,合作创建2个专业班 ,实现校企联合的招生招工一体化;建立“食品加工技术 ”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共享型开放式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媒体传输试点与探索,将食品企业的工作过程传送到课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完善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弹性学分制、典型的工作项目;建立校企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机制;研究实践创新,实训基地的构建及有效运行机制是实践课程的载体,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实训基地采用“互联网+企业”、“市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室”、企业生产基地等模式构建,确定有效运行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建立基于“PDCA”循环的现代学徒制的《质量控制体系》,PDCA循环,即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四个过程,其中的检查,既是考核,引入第三方考核,适合现代学徒制的持续改进;建立和健全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3 实施的步骤和具体措施

3.1 计划准备阶段(2015年8月-2015年10月)

查阅文献资料,开题报告,并充分调研,开展校企一体化育人的研究。

3.2 实施、检查、改进阶段(2015年11月-2016年4月)

根据调研的结果改革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并在校企联合招生、学生和企业合同签订、企业师傅队伍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实践。在实践过程中,通过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3 公开发表研究成果(2016年5月-2016年7月)

根据研究成果,发表论文,出版教材。

3.4 总结阶段(2016年7月-2016年8月)

总结课题成果,调查企业、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对“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学生综合评价,撰写研究报告,组织鉴定结题。

4 研究结果

4.1 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实现招生招工一体化

依托“食品加工技术(乳品工艺)、食品检测测技术”专业与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的校研企“1+1+1”模式, 构建与国内大型乳制品、焙烤、肉制品企业合作的“双主体办学、多元投入”模式。通过对企业成本和收益的分析,充分考虑企业需求,完善政策支持、提供资金支持,搭建服务平台;制定《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管理办法》;构建“双主体办学、多元投入”制度。建立“互联网+企业”、“市重点实验室”、“工作室”、企业生产基地互用的实训基地管理机制。

制定《现代学徒制招生招工方案》。和国家乳业工程中心、伊利集团、双汇肉制品、好利来焙烤制品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学生同企业签订学徒合同,创建“伊家”班、 “双汇”专班两个学徒班,联合招生50人。

4.2 建立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

制定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校企共建课程标准》5套;建立职业技能证书和毕业证书的双证书制度,学生毕业时,除持有毕业证书外,还必须至少持有两个工种的高级职业技能证书,工种包括食品加工工、食品检验工、乳品评鉴员和助理营销师。既有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又保证学生持证上岗的就业需要 ;校企开发教材3套;制定《企业师傅选拔、培养、考核的标准》。

4.3 建立了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

实现了企业师傅和学院教师联合教学,教学任务采用双导师制度,学习内容和工作任务保证符合现代食品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为了避免双导师选拔标准的缺失和模糊,制定了《双导师实施意见》、《校内导师工作职责》、《企业师傅工作职责》;制定了《企业师傅管理办法》、《教师挂职锻炼管理办法》;制定了《校企互聘教师、师傅的考核激励制度》,从而保证培训师的质量 。教师和现代师傅联合针对企业的市场需求开发了乳饮料新产品的1项;完善了专业建设。

4.4 构建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制度

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标准必须有统一的资格框架。制定了《现代学徒制的质量控制程序》、《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管理办法》、《学徒班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学分管理与弹性学分管理办法》、《学徒班学生实训考核办法》等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了“互联网+顶岗实习”的考评管理平台;建立行业协会参与的第三方学徒考核制度。通过这些有效的机制、制度的建立,保证对现代学徒培养的管理。

5 社会评价

自2016年3月份开始,伊利集团、蒙牛集团、完达山 旺旺、 双汇、 好利来、 北京巴黎贝甜、北京金凤呈祥、 百威英博哈尔滨啤酒等50多家企业求贤若渴,为能与通过学徒制培养的2014级食品加工技术专业120名大二学生达成就业协议,在各自的专场招聘会上,大力展示自己企业的规模实力、规范管理、发展潜力、工资待遇和员工成长空间等。最终120名学生通过双向选择签订顶岗实习协议,进入了乳制品、肉制品、面制品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带薪顶岗实习。食品工程系的这种培养模式已经得到了学生家长、企业和学校的三方认可。

5.1 用人单位评价

2016年5月,我院派出10名教师跟踪指导14级的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学生,经过2个月的调研,了解到,企业对学生的认可度较高,一些本科院校毕业的学生还不认识食品生产线的布局,管道的走向,而我院的学生进入车间就能在班组长的带领下迅速进入工作角色,充分体现了我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卓越成效。

5.2 学生家长及毕业生评价

学校同时对毕业生和毕业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电话回访,并召开了2次座谈会。 毕业生对目前所从事的工作比较满意,对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教师的教学、学校的校风等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认为,最大的收获是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基本技能与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5.3 各级部门、行业专家的评价

通过多渠道、多方面的信息采集、整理与统计分析,总体评价为:学校办学定位准确,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 工学结合紧密,学徒制的培养模式,培养了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入厂角色转变快,实践操作能力强。2016年6月学院省级“高等职业教育食品制药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团队”启动 ,教研科研成果量多质优。

6 应用和推广前景

现代学徒制是产教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破解了精准培训的难题。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下,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岗位工作能力符合现代食品企业的要求,学生毕业后均能进入大型食品企业的专业岗位,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采用“互联网+企业”的实训基地构建模式,共享开放式优质教学资源,解决实训基地建设不足及运营成本高的问题,通过搭建平台,将企业生产的实际场景通过网络引入课堂,实现系统的实训教学。 这种实训教学模式已经和黑龙江省内的几所高职院校进行了交流,高职院校均有意愿推进该模式的运行。

企业师傅的选拔标准有推广的价值。现代学徒制中双导师的师傅,绝不是在企业工作的人都能做“现代师傅”。企业的师傅,不仅要具有职业技能、知识等专业能力,还要具备独立性、责任感、灵活性,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和意愿。通过本研究,建立了《企业师傅工作职责》、《企业师傅管理办法》、《校企互聘教师、师傅的考核激励制度》,保证了培训师的质量。

[1]教育部.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2]刘桂香.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实训基地管理模式改革的难点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17,(8):98-101.

[3]郑玉清.国外现代学徒制的质量保障措施、特点及启示探析[J].当代职业教育, 2016, (5):15-19.

[4]丁雷.现代学徒制对隐性知识传递作用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9):55-58.

[5]刘邦祥,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王悦.英国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的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1:1-40.

[7]Patrick Wallis.leaving Home and Entering Service:The Age of Apprenticeship in Early Modern London[J]. Continuity and change,2010,(25):377-404.

[8]Thomas Spielhofer,DavidSims.Modern apprenticeships:hitting the target?[J]. Education +Training,2004,(46):112-118.

[9]徐国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构建中的关键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17,(1):30-38.

[10]吕丝屏.职业学院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03):239-240.

[责任编辑 宝 玉]

2017-06-12

科研项目:全国食品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编号:SH-066)

费英敏,1973-,女,满族,辽宁省黑山县人,副教授,硕士,农产品加工研究。

猜你喜欢

校企实训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