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考生物试题引发的思考
2017-03-09鸡西市树梁中学宋景全
鸡西市树梁中学 宋景全
由中考生物试题引发的思考
鸡西市树梁中学 宋景全
每当中考结束,教师们都急于看到自己任教学科的试题全貌,都想通过试题内容先来粗略地推断一下自己的教学成效,再来衡量和思考一些教学问题。比如:教学思路是否正确?整体教学的把握是否精准?复习备考的策略是否科学?等等。因为对于初中师生来说,中考试题就是教学的“指挥棒”,虽说不能“考什么就学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但是,至少它在一定程度上调控着教学方向。通过对近两年“黑龙江东部地区(以下简称‘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生物试题”的梳理与分析,笔者得到了一些新的启发和思考,并对未来的中考试题命制提出几点个人建议,在此与同仁们交流、探讨。
一、中考试题的特点
从近两年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生物学科试题来看,其有突出的亮点,同时也有些不足,具体论述如下。
1.注重“双基”
整套试题都非常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充分体现了《生物学课程标准》确定的目标要求。注重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基础知识的获得情况以及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突出了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的考查。也充分体现了《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2.覆盖面广
整套试题涵盖了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内容的10个一级主题,覆盖了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中的8个单元内容。重点比较突出,比例分配比较合理,基本符合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生物学科考试说明中关于“试卷的主题分数比例建议”要求——生物圈中的“人”约占20%;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的多样性”各约占15%;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各约占10%;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各约占5%。
3.贴近教材
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生物学科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生物学科结业考试的考查内容要“以教材为中心侧重考查教材原文内容及书后习题,不少于50%”。从近两年的龙东地区中考试题看,生物学科非常好地表达了这一要求。试卷中源于教材文本的考查内容,以及书上的例题变型、书后的习题改编等内容都达到甚至远远超过一半以上。
4.试题难度与区分度不够
龙东地区近两年的生物试题在“难度”和“区分度”的把握上都不够理想。主要问题是试题的难度不够,又缺乏应有的梯度,因而导致试题的区分度过低。这样的考题如果仅作为学业考试无可非议,但同时作为毕业升学考试,它的选拔与甄别的功能就差强人意了。试题的区分度过低,不利于区分优生的真实水平,满分(或接近满分)的人数太多,有时可能会出现真正的优生因为某个细节的疏忽,恰恰就表现不出优势来。
更重要的是,由于中考试题具有导向作用,这一不足之处会导致初中学段的课堂教学只强调基础,不做必要的拓展延伸,总是围绕着“低起点”进行教学,进而导致初、高中教学严重脱节。比如:有很多学生初中时物理、化学、生物每次考试都不会低于80分,可是升入高中之后考试却总不及格,甚至只得三四十分,弄得学生苦闷,家长发懵,教师无语!究其原因,除了因为步入高中,个人的学习方式、方法需要一个转变和适应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笔者认为就是初中教师在教学中一味重视“双基”教学,不做必要的拓展和延伸,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为了切实做好初、高中的教学过渡与衔接,确保多数学生都能尽快适应高中学习要求,中考这个“指挥棒”应适当增加一点中考试题难度,特别是把握好试题的区分度,这是非常必要的。
5.“原创试题”比例不足,个别题干表述欠妥
中考命题应牢牢地把握其“导向性、实践性、科学性与全面性”等原则,试题可以源于教材文本、例题或习题,但一定要有一定的变式或迁移,绝不应出现不做任何改变的教辅资料中的原题,甚至是大量原题的“拼盘”。另外,试题的表述一定要力求准确、严密、简洁、流畅,切忌“拐弯抹角”“故弄玄虚”“无关修饰”等。从近两年龙东地区的生物学科中考试题看,“原题过多”和“表述欠妥”的问题都比较突出。统计显示,2016年全套试卷共53道小题,可谓原创的试题仅有9道;2017年的“识图分析”和“实验探究”两道大题中的7道小题,满分35分,几乎全部来自资料原题。再有,2016年的“识图分析题”46—49小题共20个考查点,其中有14个空可用题中标号作答,但只有4个空要求填标号,其他都要求填名称,这就大大降低了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倒是很像“填空题”了,图就可有可无了。再看一下2017年的这几道题的表述:“2.炎热的夏天吃西瓜可以消暑。西瓜的下列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18.我们的生活与细菌和真菌密不可分,下列食品与细菌和真菌的连线正确的是……”“21.广东的柑橘,其果皮、果肉及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笔者认为以上列举试题在表述上就不够准确、严密、简洁和流畅。
二、对当下教学的思考
1.坚持面向全体,夯实基础教学
《生物学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就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紧紧围绕这一基本理念去开展教学活动。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积极引领每一名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获得最基本的生物学概念,掌握最基本的生物学原理和规律。虽说学习不能死记硬背,但是,对于一些基本概念的掌握还是需要一些必要的记忆的,教师在概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只有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清楚,才能更好地去应用,去实践,去拓展。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抓基础教学,一定要坚持面向全体同学,要牢固树立“一个都不放弃”的思想意识,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
2.抓住教材文本,注重引领阅读
教材是教学信息的重要载体,是教师备课、上课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最重要依据。一直以来,学校要求教师备课要努力做到“三备到位”,其中首要的一备就是“备教材”。即教师备课必须先认真研读教材,梳理教材内容,明晰知识结构,全面系统地整合教材资源。近年来,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众多教学平台应运而生。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模拟动画、音视频等各类资源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弄得师生眼花缭乱。客观地说,教育的信息化为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创造了优越条件,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应具有较好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要具有一定的资源筛选与整合运用能力,等等。
从教学管理的角度说,在各类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上,我们不反对“拿来”,但我们更强调“整合”。我们允许教师筛选、使用网络平台提供的各类现成教学资源,但强调在使用前一定要结合学情,进行必要的个性化调整,要努力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化与最优化。同时,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无论多么优秀的资源,都无法取代教材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养成“通读教材”的习惯,要善于通过通读、细读和研读教材文本,获取知识信息。
3.联系社会生活,强化实验探究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是农林、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生物科学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产生活关系都十分密切。所以,生物课教学绝不能是单一的理论教学,更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要高度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同时,生物科学又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众多的生物学理论和事实,都是通过观察、实验和科学探究而获得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以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之,中考试题调控着学校的教学方向,关系着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义务教育领域的管理者、实践者,我们必须精准把舵,确保义务教育沿着正确、健康的轨道快速发展。
编辑/佟馨E-mail:10103812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