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绿色发展背景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转型

2017-03-09李志广肖皖龙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信贷商业银行转型

李志广,张 薇,文 理,孙 辉,肖皖龙

(1.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 经济管理学院, 合肥 230012; 2.合肥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 合肥 230009;3. 霍山县住建局,安徽 六安 237299; 4.安徽广电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合肥 230088)

0 引 言

金融产业也叫“金融业”,指的是银行与相关资金合作社,还有保险业,除了工业性的经济行为外,其他的与经济相关的都是金融业。习总书记提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就是要求我们加快进行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2016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首要目标是动员和鼓励更多生产要素投入到绿色产业,有效地抑制环境污染性投资。对商业银行业而言,绿色金融改革实质上就是从提高产业素质与效率的层面进行产业升级。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和不良贷款余额逐年递增,资产利润率明显低于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迫切需要通过绿色金融改革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是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地方商业银行如何在“绿色发展”背景下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1 主要概念界定

绿色经济: 通过高效率、低排放、小污染的生产活动实现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

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方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形式。

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是适应气候变化,将金融部门纳入到向低碳、资源高效利用型经济转型过程的战略方法。[1]绿色金融也可以理解为环境与金融投资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动态平衡。[2]

绿色金融体系:是指通过贷款、债券、股票发行、保险、私募投资的金融形式对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提供金融服务。[3]绿色发展与绿色金融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绿色发展与绿色金融关系

城市政府通过法律法规规范和指导绿色金融产业的发展。商品和服务的供给方构成了绿色金融市场的卖方集合,称为绿色金融行业。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方构成了绿色金融市场的买方集合,称为绿色消费者。绿色金融行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满足绿色消费者的需求,获得利润和收益,进一步加速绿色增长,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从而获得更大政府支持,推进绿色发展。

2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和特殊群体,其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城市信用合作社、城市合作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阶段。[4]自1995年全国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深圳市城市合作银行建立起,截止2015年年底,2017年第二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236.54万亿元,其中城市商业银行占比12.6%,高达29.73万亿元。

从资产负债规模来看,2003—2016年,我国城商行的资产和负债规模已经番了近20倍。2016年其资产和负债规模分别是28.24万亿元和26.40万亿元。图2显示我国城商行总资产占银行业总资产比例和城商行总负债占银行业总负债比例几乎相等,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5]

图2 2003—2016年我国城商行资产和负债占银行业资产和负债比例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统计信息。

从不良贷款余额来看,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不容乐观。2005—2010年处于下降趋势,这是因为四大资产公司的政策剥离。2004—2008年间,国家共剥离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高达2.3万亿元。[6]2008年之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2016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已达1 498亿元。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2005—2016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

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统计信息。

从银行盈利能力来看,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利润率在1%上下波动,如表1所示。资产利润率又称资产报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实现的利润与同期资产平均占用额的比率。2016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二季度我国城市商业资产利润率低于大型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持平股份制商业银行,但大于外资银行。

表1 我国银行业资产利润率 %

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统计信息。

以上数据表明,现阶段虽然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总体处在合理区间,缓中趋稳、稳中有进、进中有创、创中有质。但是,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正在不断递增,资产利润率并不高。这说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资产平均占用额较大,资产的利用率并不高。鉴于此,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迫切需要通过绿色金融改革加强企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进而实现银行业可持续发展。

3 转型瓶颈与契机

我国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虽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适宜于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绿色金融发展战略,但大多银行和金融机构并未推进绿色金融发展。从地方政府层面来看,地方政府政绩考评却又过度依赖量化评价指标,更多关注GDP增量、人均纯收入、引进外资额度等。这就导致政府在制定决策的时候,优先考虑经济增长量,而不是经济增长的质量,更不是绿色GDP。

地方城市商业银行的优势在于根植于地方,规模小容易转型,但是这种地方性同时又制约着自身的转型。由于地方性的局限,中小银行在信息、技术、意识乃至科技型人才储备方面都相对滞后,而“绿色发展”驱动下的这种转型不是局部的,而是全方位的转型。它需要银行在观念、战略、流程、产品、技术、组织、队伍等构建一个新的体系,这对银行的传统结构冲击是很大的。在业务领域,很多地方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大都集中在本地区房地产领域,这种重资产的信贷投放造成了信贷结构的不合理,更是让其转型尾大不掉。

但是,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的逐步完善以及社会各界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金融不断被提及,并于2016年首次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纲领性文件,由理念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市场层面来看,未来五年,中国预计将会每年投入6 000亿美元的绿色投资来修补环境问题。以万亿计算的庞大环保市场对于任何一家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来说,都是一片巨大的蓝海市场。截止2015年年底,我国商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已达8.08万亿元,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已经达到7.01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9.68%。金融机构贷款支持节能项目已由2007年的2 500个上升到2015年的23 000个左右。[7]由此可见,中国现阶段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具有巨大的绿色产业融资需求。绿色金融的横空出世给地方商业银行的转型提供了新的契机和转型方向。

4 构建银行绿色金融管理体系

银行业一定要抓住绿色金融发展的机遇,尽快付诸于行动,才能切实的享受改革的红利。发展绿色金融对改善环境、节约资源和应对气候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需要通过构建绿色金融管理体系来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的转型,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改善外部环境

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不仅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更需要相关部门和行业的协同运作。其转型的首要任务就是改善外部环境,具体包括法律环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1)推动绿色金融立法,确立绿色金融法治理念,要求在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精神的指导下,完善和调整自身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形成以宪法为基础,金融法以及地方性法规为主体的完整绿色金融法律法规体系。通过法律的强制性作用,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相互补充,保证绿色金融制度的有效实施。[8]

(2)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可对发放绿色信贷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制定专门的以绿色信贷为抵押的补充贷款。

(3)在财政政策方面,伴随金融业“营改增”的税制改革,建议对积极探索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给予相应的税费优惠政策。[8]同时,以政府支出的形式扩大绿色环保的公共项目工程建设。

4.2建立绿色金融机制

城市商业银行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是绿色金融得以有效贯彻最为核心的推动力。银监会关于印发绿色信贷指引的通知中指出,商业银行董事会或理事会制定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审批高级管理层制定绿色信贷目标和提交的绿色信贷报告,监督、评估本机构绿色信贷发展战略执行情况。[9]因此,银行高管层首先应当转变自身观念,树立绿色金融的发展意识,真正从银行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到绿色金融的重要意义。商业银行应当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将发展绿色金融、履行社会责任与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相融合,确立绿色、协调、创新、共享、开放的公司管理与运营理念,进一步支持绿色环保产业、低碳循环经济发展。

4.3规范绿色金融业务管理

城市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覆盖信贷业务全部流程的相关标准,逐步建立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制相融合的机制,建立绿色信贷标识统计制度,提高绿色信贷业务的管理能力。通过不断制定并完善多个行业的授信指导方案和动态差异化的信贷政策,一方面,加大对绿色企业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引导高污染、高投资、低效率的企业转型,全面促进城市绿色产业整体发展。

4.4培养绿色金融人才

目前在我国商业银行业人才结构中,虽然经济、金融、法律、会计等专业背景的人非常多,但是,熟悉绿色金融政策和产品设计的绿色金融技术人才还非常少,然而拓展绿色金融业务就需要这样的精英人才。因此,加强对绿色金融人才的培养是城市商业银行应该解决的头等大事。银行既要积极主动与高校进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开展联合培养合作,又要指导高校制定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还要加强内部员工培训,特别是岗位实战培训,也可以吸收一些新能源、新技术、绿色环保专业背景的毕业生。这样不仅可以让银行职员快速熟悉交叉行业的市场信息,还可以帮助信贷部门降低贷款中因缺乏技术知识所带来的风险,更加安全地发挥银行资源。

4.5完善绿色金融奖励机制

政府应通过公共财政资金以信贷优惠、税收优惠、贴息的形式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到绿色金融计划当中。城市商业银行可以从资源配置和考核评价方面创建绿色金融业务的奖励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根据实际市场情况,商业银行可以设立专门的绿色信贷资金,鼓励银行职员开发绿色金融业务。在考核评价方面,商业银行在综合绩效测评标准中设立绿色信贷评价指标,向绿色金融业务表现突出的分支行和职员给予相应的费用和奖励。

4.6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目前,国内绿色金融市场主要是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商业银行可以建立绿色信贷统计制度、发布绿色信贷指引目录、引入项目环保分类、实施社会环境风险评级。对于企业客户而言,商业银行根据节能环保企业的常规性融资需求,整合现有的传统信贷产品或非信贷产品,为节能环保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如:绿色信贷、绿色柜台金融债、绿色商业建筑贷款。对于个人客户而言,商业银行可以针对个人推出零售金融、绿色抵押、绿色家园贷款、绿色汽车贷款、绿色信用卡。

综上所述,基于产业经济的视角,对地方政府而言,可以将绿色产业发展的融资需求与城市商业银行转型相对接,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从而刺激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的双向融合发展;对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应该建立绿色金融机制、规范绿色金融业务、培养绿色金融人才、完善绿色金融奖励机制、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方式,最终推动城市绿色产业发展。在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控下,既实现了助力绿色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又有效实现了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绿色金融华丽转型,最终构建起一个安全高效的银行绿色金融管理体系,如图4所示。

图4 银行绿色金融管理体系六要素模型

5 结 论

生产管理的完善可以促进奖惩机制建立和绿色金融人才的培养,进而可以帮助企业开发更多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这反过来可以推动业务管理水平,影响政府制定政策,最终促进绿色金融的发展。同时,绿色金融为促进绿色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绿色金融为促进绿色发展分散技术创新的风险;绿色金融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绿色发展。[10]总之,绿色金融市场的前景极为广阔,地方商业银行要有顺应绿色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加大对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的支持力度,提高自身的环境和社会服务水平,才能顺利完成传统银行业务的升级和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1] 帕瓦达瓦蒂尼·桑达拉彦, 纳格拉彦·维崴克, 范连颖.绿色金融助推印度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6):51-61.

[2] 李晓西,夏光,蔡宁.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J].金融论坛,2015(10):30-40.

[3] 马骏.论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J].金融论坛,2015(5):18-27.

[4] 王秀丽,鲍明明,张龙天.金融发展、信贷行为与信贷效率——基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4(7):94-108.

[5] 金凌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现状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5(1):218-219.

[6] 赵洪丹,丁志国,赵宣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真的实现“双降”了吗?——基于2003—2009年上半年的数据分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71-82.

[7] 刘立民,牛玉凤,王永强.绿色信贷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基于14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分析[J].西部金融, 2017(3):28-33.

[8] 王刚,贺章获.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 现状、挑战与对策[J].环境保护, 2016(19):18-21.

[9] 罗施毅,钱立华,王益锋.银行构建绿色金融业务管理体系需要五大支柱[J].中国银行业,2017(1):27-29.

[10] 辜胜阻,韩龙艳,郑超.绿色发展视角下的绿色金融探讨[J].社会科学家,2016(5):30-33.

猜你喜欢

信贷商业银行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