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三躁”乱心神
2017-03-09姚志华王宇航
☉姚志华 王宇航
别让“三躁”乱心神
☉姚志华 王宇航
随着军队改革的持续深入和全面铺开,观念的落差、利益的得失、进退的抉择,不断冲击着官兵的心理,思想浮躁、工作急躁、心情烦躁随之而来。若任“三躁”蔓延,难免会引起官兵心理失衡、言行失态、道德失范,势必会影响改革热情、动摇改革信心、涣散改革力量。可见,克服“三躁”、宁静心态不仅是修身养性之要,更是应对改革之需。为此,在改革中,广大官兵需要及时调整好心态,提高对“三躁”的免疫力。
心无旁骛戒浮躁。古人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可见保持专心致志安心务实的心静状态至关重要。心浮气躁坐立不安是干工作的最大敌人。浮躁的心态在当前许多官兵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因为家庭原因分心走神,有的在个人进步问题上左思右想左顾右盼等等,很是劳神费力、煞费心思,既影响心情,更影响工作。所以,面对改革,每名官兵应该加强修养、坚强定力克服浮躁,踏实做好部队正在做的每一件事情,这既是推进改革的需要,也是稳定部队的需要。应该扎扎实实静下心来、耐下性子,把部队改革和建设统一起来抓,不能因聚焦改革而轻视、停滞其他工作,甚至把战备训练工作放在一边。对日常教育、训练、管理等工作要凝神静气、一如既往地抓,尽好应尽的责,干好应干的事,凡事有人去管、去盯、去促、去干,切实把工作干好干实干出色,这样才无愧于自己的努力付出和辛勤汗水。
蹄疾步稳戒急躁。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有时心态往往影响着人的状态,工作越是急于求成,偏偏越难成。时下,一些官兵要么对渐进式改革缺乏耐心和信心,要么把复杂的改革过分简单化,期望能“一步到位”“毕其功于一役”,这些冒失躁进的心态都无益于改革。殊不知,改革既不是坐过山车、忽高忽低,也不是坐电梯、直上直下,而应该是坐平板车,徐徐缓行,平稳前进。所以,我们既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也要有清醒的“过程意识”,脚踏实地,稳步推进,做到“堵”与“疏”结合、“破”与“立”并举,既要胆子大,敢闯敢试,体现推进改革的非凡勇气;同时要步子稳,谋定而动,减轻改革的震荡,体现把握改革节奏的高明智慧。毫无疑问,任何情绪化的看法、急躁化的态度,只能成为干扰改革的噪音。
平心静气戒烦躁。越是影响历史的改革,越会带来深刻的利益调整;越是改革的深入推进,越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冲击。改革必然带来利益关系的调整,不可能皆大欢喜。当下,有的官兵为人员精简,军装能不能再穿而烦;有的为单位撤降,分流能不能适应而烦;有的为岗位调整,素质能不能胜任而烦;有的为部队移防,家庭能不能照顾而烦,等等。这些烦躁虽然发乎自然,是人之常情,但却是官兵应对改革大考必须迈过的一道坎。为此,一方面,需要教育引导官兵认清以变革求强盛是强军的内在规律,眼前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会随着配套政策的出台、硬件建设的完善得到有效解决,使官兵坚信改革只会越改越好。另一方面,应该在政策规定和条件允许范围内,积极协调地方有关部门,做好官兵本人和家属推荐安置工作,解决好家属随军、子女入学、家庭住房等困难,帮助官兵解除顾虑、调整状态、迎接挑战。
【作者系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讲师、92330部队军务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