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避谈身后事,中国人更新遗嘱意识
2017-03-09汉娜·嘎登纳
畅谈 2017年2期
汉娜·嘎登纳
中国,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坐拥最高的储蓄率和迅猛增长的财富。然而,这个国家却几乎没人会立下遗嘱来交代如何分配遗产。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后,第一代受益者正开始走向人生终点,因财产继承纠纷而反目的家庭骤增。该问题已变得非常严峻。新华社警告称,不立遗嘱导致的子女争夺遗产现象不但损害家庭关系,还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按最乐观的估计,中国2.2亿老人中仅有1%已立遗嘱。个中原因与中国文化有关:谈论身后事是禁忌,立遗嘱无异于诅咒自己。即便是富有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人亦不例外。众所周知,山西省“焦炭大王”阎吉英去世已引发其家人争夺财产,甚至导致其企业停止支付工资。当地官员试图参与调解但无济于事。
“中国正进入关键时期。如果我们无法找到合理转移财富的方式,就将影响社会稳定。”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家胡星斗说。有数据显示,在北京各法院受理的继承纠纷案中,七成源自缺乏遗嘱;而在遗嘱遭受质疑的诉讼案中,六成为无效遗嘱。为解决该问题,中国政府正要求全国各地有关部门为60岁以上的老人设立免费法律中心。
民间律师陈凯曾在2013年创立公益项目“幸福留言(中华遗嘱库)”。如今,他在京津穗宁等城市的登记中心已为人们免费登记4万份遗嘱,而位于北京的首个登记中心的预约登记服务已排到今年9月。老年人在这里将他们的遗嘱意愿口述给律师,律师将遗嘱打印成文,后经精神病医生诊断证明其意志清晰后,在两位独立证人见证下,用视频录下证词,最后由立遗嘱之人手抄下最终文件。
陈表示,这表明如果老人能够找到可以信賴的帮助就会立遗嘱,“我想帮助老人知道,他们是自己财富的主人,他们有权决定自己辛苦赚的钱怎样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