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探讨

2017-03-09张婕

祖国 2017年2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张婕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加强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更应该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一方面,阅读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另一方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能够开阔学生视野,为小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然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存在一定的误区,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因此,本文主要对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 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可能存在误区,直接对小学语文教学造成不良影响。通过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语文教师和学生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阻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发展进程。因此,作者认为,有必要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误区着手,以提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误区

(一)基于语文教师的问题

从小学语文教师角度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教师对阅读教学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中缺乏系统的方案预设。其次,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认识不足,由于自身并未对文本进行认真的分析,难以深入文本而挖掘其中蕴含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内容,降低阅读教学效率。最后,尽管部分教师能够重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但其培养方式过于单一,未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效率。

(二)基于学生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在阅读能力培养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首先,小学生好奇心较强,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不能全身心投入到阅读学习中。其次,多数小学生的阅读基础能力相对较弱,尤其对语言文字、语句的素材积累较少,使小学生的阅读文本理解能力明显降低。最后,小学生对阅读的学习兴趣不足,难以深入理解文章核心思想,久而久之,产生厌烦心理,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发展形成阻碍。由此可见,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教师必须解决小学生面临的诸多困扰问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激发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积极主动的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兴趣,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但是,受小学生年龄、心理等特点的影响,教师必须主动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并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例如,在《甘罗》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自古英雄出少年,同学们所了解的少年英雄都有谁呢?话音刚落,学生纷纷陷入短暂的思索中,并七嘴八舌的说出他们的名字,如小兵张嘎等。然后,教师接着说道:今天,教师带领大家深入文本,认识另一位少年英雄。如此,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其阅读兴趣。

(二)传授小学生正确的语文阅读学习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要求教师既要传授语文阅读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学习方法,以积极利用课余时间,深入阅读,强化自身的阅读能力。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在阅读文本中寻找关键句,并告知学生,关键句通常在句首或句尾。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对优美句子、带有启发性的句子进行摘抄,并加强研读,既细心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又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病房里的故事》阅读文本中,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寻找关键句的教学方式,对文章进行反复阅读,并了解主人公吉姆的故事。

(三)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环境,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教师可在业余时间,搜集有效的阅读材料,题材不限,然后在班级内部定期开展集体阅读活动,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其次,在集体阅读活动结束后,教师鼓励学生针对阅读文本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等,既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后,为增强阅读学习氛围,教师应善于营造意境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置身于画面中,赋予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在《长城》文本阅读教学中,通过阅读学习环境的营造,学生不仅为长城工程的伟大而惊叹,也为中华民族而自豪,同时还能深深体验到劳动者的智慧。在情感升华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得到明显提高。

(四)培养和提高小学生阅读的自主意识

就阅读活动而言,本身具有个性化,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不能等同于学生的认知,所以,应注重对学生自主阅读意识的培养。首先,为学生选择阅读文本材料时,可从学生感兴趣的视角着手,以调动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使阅读教学更具针对性。其次,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不应将自身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认识强加于学生,而是使学生在阅读之后,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有效的探索,以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习惯和发表独特的见解。再次,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和阅读能力,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最后,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进行平等对话,在享受阅读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且提高自身阅读能力。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在阅读教学中,受语文教师、学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通过有效策略而解决该问题。首先,激发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兴趣;其次,传授小学生以正确的语文阅读学习方法;再次,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最后,培养和提高小学生阅读学习的自主意识。

参考文献:

[1]谈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學,2010.

[2]刘黎.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误区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赵竹青.小学语文低学段童话寓言文体阅读能力培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4]刘富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