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孤独之轻
2017-03-09冯琳雯
冯琳雯
这是一个最热闹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孤独的时代。
当位于北戴河的“最孤独图书馆”,以其“孤独”为噱头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成了“最热闹图书馆”后,恐怕那些非为读书而来的游人才是其“孤独”之因吧。
也许,恰是因为有些人并不明白,懂得享受孤独其实也是一种可贵品质。
正如赫尔曼·黑塞在《荒原狼》中所述:“我也和你一样孤独,和你一样不能爱生活,不能爱人,不能爱我自己,不能严肃认真地对待生活,对待别人和自己。世上总有几个这样的人,他们对生活要求很高,对自己的愚蠢和粗野却又不甘心。”
他们习惯了喧嚣,内心总是无法平静,为了拒绝孤单,便总以拉帮结派时的娱乐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可在花天酒地的繁华过后,仍找不到真正的自己。
一个心智成熟的人,是在孤独中成长起来的,因为一个人只有在安静的时候,才有机会直面和审视自己的心灵。我从不认为一个成熟的人会热衷于交际和娱乐,特别是致力于参加各种炫目的活动。
比如,对于真正的作家,孤独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品质,只有远离现实功利的诱惑,把心灵还原为一个作家应有的心灵,才能写出内心想要写的文字。就像著名作家刘同在成名前只是个籍籍无名的小辈,但在依次经历惧怕孤独,忍受孤独和享受孤独后,他发现,“从负隅抵抗,到冷静旁观,才明白成长中的种种孤独,都是无形的忘我成长”。在其之后的发展中,他亦对孤独持友好态度,与孤独和解,让自我提升。这一点,在他的著作《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中可清楚感知。
读他的书时,我想写作大概也是他的“孤独”来源吧,如同一个遇险者在荒漠上挣扎,没有人能帮上他,他必须全神贯注地寻找水源和方向,独自一个人与命运对抗。只有这样,他才会从腹地中走出,完成他的思考和生命的作品。
而即便是存在这种孤独之结晶,真正愿意读它们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信息高速运转的今天,我们更倾向于立竿见影的效果,从而放弃相对孤独无趣的读书之行,尤其读书又是最难与物质成功挂钩的。
也许你会抱怨太忙,然而众所周知,电视人往往是最忙碌的,汪涵却坚持每天早上九点到十二点作为自己的读书时间。他不善应酬,不喜微博,还定期清理微信里不常联系的“好友”,只为寻求这与书为友的孤独。
也许你会不解:这“孤独”当真没有益处?不是的。还记得《我是歌手》因某歌手退赛而一度陷入僵局的七分钟吗?
当时,国内类似的节目不少,作为“大咖”陪衬的主持人总是暗淡无光,甚至靠念广告来吸引大众目光。可当机会来临之际,谁又能接得坦坦荡荡?
可汪涵能。他先以十分冷静的态度镇住全场,用自己多年的经验给观众信心。其次,他缓缓念出其余参赛选手的名字,借观众的掌声在无形中施压,避免退赛扩大化。同时,他给当事人以“新观众”的身份,让其有台阶可下。这之所以成为一次主持界“教科书”的经历,不仅源于其自身的素养,更来源于他在“孤独”中磨炼出的一份睿智与机敏。
一个人一段孤独的心路便是他的一次精神发育历程,只是我们往往因为忍受不了规避红尘的清寂而自愿放弃。或是找错了方向,宁愿在酒吧买醉消愁以求“孤独”。
其实,孤独是一个没有明确答案的名词,它是磨刀石,也是夜光杯;是走丢的叮嘱,也是静止的战争;是黑色夜晚里孕育的万千色彩,也是自己搭在自己肩膀的手掌。但无论作家还是读者,“忙”人抑或“闲”者,都应懂得孤独的意义,它不是说地理上的偏居一隅,更重要的是在心里留有自己足够宁静的时空,让你在信息爆炸性泛滥的现实生活中获得一种心灵的解脱。
突然想起林徽因的一句话: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山和水可以两两相望,日和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
孤独的时候,是一个人最好的成长的时候。每个人要想有所成就,都要能够耐得住寂寞,承受得住孤独。孤独的时候,你可以和自己对话,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成功的人我们只看到他们的光鲜亮丽,却没有看到他们成功前的孤独与奋斗。作者开头提出论点,然后以刘同和汪涵的例子为论据,有力证实了孤独对于人生的力量。单纯谈论孤独,毫无疑问是一碗鸡汤,要想孤独真的对你的人生产生作用,重要的是你有为之努力的方向,在孤独中精研专业,才会真正有所成就。
相关链接
假如你在世界上是孤独的,完全孤独的,你就把这种孤独用作你的安慰和你的力量。
——〔美〕霍德华·法斯特
另一方面,如果不让心灵成为自己的先知,不让它经过一个孤独的检验的自我恢复的过程,便让它接受别的心灵找到的真理,那么,无论那真理多么光辉,它也会造成致命的伤害。天才若对别人的天才影响过度,便足以永远成为天才的大敌,我的说法每个民族的文学都可以作证。英国的诗剧家已经跟着莎士比亚亦步亦趋两百多年了。
——〔美〕爱默生
名望就意味着孤独。名望仿佛商店橱窗里陈列的水晶,你被安置在那里展览,供人世间欣赏,马路上所有的。
——莫拉维亚
其实每人都有孤獨感,喧嚣中的人,内心可能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是与生俱来的,有人多些有人少些,但内心都渴望被安抚、理解。
——张艺谋
社交场中的闲逸令人厌恶的,因为它是被迫的;孤独生活中的闲逸是愉快的,因为它是自由的、出于自愿的。
——卢 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