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义理性思辨

2017-03-09肖家芸

新作文·高中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乐师道义理性

开栏语:理性思辨决定一个人思维的高品质,而思维的高品质决定他为人处事的高境界。为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我们的高考试题也一直注重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今后这一趋势会越来越显著。

本栏目旨在通过简约清晰的梳理和深入浅出的例析,以例话与操练的方式,通俗而有趣地启迪读者,什么是理性思辨,怎样用好理性思辨以进入语文学习和高考作文的卓越境界,同时提升为人处事的品位。

肖家芸,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曾获全国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上海教育年度人物、上海市育德之星等称号。出版有《理性思辨与高考作文修炼》《理性思辨例话》等著述。

以社会主义核心道义法则为出发点,思考、判断、推理、取舍,称义理性思辨。道德法则体现在社会各个侧面: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与道相连的是义,包括正义、情义、举义、侠义、义务、义勇等。义是爱的基础,义是勇的力源,义是恒的保障,义是人的脊梁,义是国的支柱。

义理性思辨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义先思辨,行义思辨 。

一、义先思辨

(一)义重于生

1.面对敌对势力,义重于生。为了正义(保家卫国、捍卫真理、争取自由,争取民族解放与国家新生),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舍生取义。这是仁人志士、英雄豪杰固有的特质。每个时代都有义先思辨的人,所以每个时代各有各的英雄。

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正是无数英烈将义看得重于一切,舍生取义,我们的国家才巍然屹立,民族大义才源远流长。

2.面对众生临危,义重于生。为了大义(博爱),即便同样需要求生,也要首先想到更需要救助的人(儿童妇女),舍己救人。

泰坦尼克号船即将沉没前的刹那,最有机会和能力逃生的船长,组织妇女儿童最大限度地逃离,而自己最终与船一同沉没;在逃生的最后时刻,几位演奏家依然激情地演奏着动听的音乐,给那些惊恐的人们以精神安慰,也为罹难者有尊严地死去,自我做出牺牲;还有几位杰出的邮递员,为了遵守自己的职业准则,为了保护数万封邮件,主动放弃逃生机会而与邮件一同长眠。

3.面对岗位意外,义重于生。在岗担道,守岗有责,即便意外使自己的生命行将逝去,也应为了保护身边的人,尽最后力量。毫不迟疑地最后一搏,往往就能保住众多鲜活生命和圆满的家庭。

2015年5月13日,海军航空兵学院飞行教员姜涛和飞行学员鲁朋飞,在飞机突发故障将要坠落的最后17秒内,不是跳伞逃生,而是向右转向180度,使飞机成功避开了人口密集区域,坠向地面一片树林,献身于火海。 他们被授予英雄飞行员称号。

(二)义重于利

1.总统可以舍弃,国家大义须保

华盛顿拥有全美最高的拥戴,他完全可以连任总统,享有权力的最大荣耀。然而,为了美国的“民主理想”,他义无反顾地主动“让”出总统。

华盛顿的“让”开辟了美国执政的民主先锋,为美国后来的兴盛奠定了政治保障,给全美人民带来了深远的福祉。

2.工作可以不要,人格国格不可受辱

1995年3月,为惩罚“违规”(岗位上睡着)的中国女工,外商女老板金珍仙让正在拼命干活的中国员工集合,大发雷霆地要求每人举手投降,就地跪下,声称若有一人不从,就罚其余人“永远跪着上班”。来自河南南阳的打工仔孙天帅昂首挺胸,不要饭碗,毅然离开。

孙天帅,这位“不跪的中国人”,从此成了千千万万打工族传颂的英雄,被亿万同胞所称道。

3.殊荣可以不要,道义不可不担

去南极探险,最早到达南极点的是挪威人阿蒙森。他在那里插上了挪威国旗,虑及归途可能遇到不幸,于是留下一封信,请求第二个到达南极点的人将这封信交给挪威国王,以证明是挪威人首先踏足南极点。紧随其后来到南极点的竞争者英国人斯科特,可以轻易毁掉阿蒙森的信,换上他自己的信,拔掉挪威国旗,插上英国国旗,从而获得殊荣。但他强忍无法接受的侮辱与折磨——要用自己的失敗来反证成功者,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对手的请托,献身于归途中,他的伙伴最终完成了使命。斯科特虽然不是第一,但他恪守道义,甘做胜利者陪衬的宽广心胸,令国王为之下跪,让世人无上敬仰。茨威格专为其立传赞颂,斯科特永垂青史。

中国古语曰:“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人们对卓越的判断,一向不以简单的拥有为尺度,而把最高的礼赞敬献给主动失去的“义”者。功利的竞争,不能超越道义的底线,可以失名失利但不可以失义。勇于竞争,更应勇于承认失败,敬畏对手,向胜利者致敬。斯科特的伟大与高贵在于:为人类做出了表率。

(三)义重于情

1.舜有一个弟弟叫象。象是一个阳奉阴违的小人,表面上很尊敬哥哥,内心却总想害死哥哥。有一次兄弟二人去挖井,等哥哥进去后,象把井堵死,以为舜必死无疑。不料舜大难不死,从井的另一个出口早早脱身回到家里。象刚进屋门,听到舜在弹琴,象只好尴尬地说:“我正惦着你呢。”舜顺水推舟地说:“多谢你的美意,你真是我的好兄弟,以后你协助我一起管理臣民吧。”

古人云:“人既不善,胡足效哉!”以怨抱怨,恶之大矣;以德报怨,善莫大焉。舜明白,与小人交往不必锱铢必较,只要明察秋毫,多些警惕就行。舜从义理思辨出发,没有报复小人,他不动声色的善意之举,反而显示了自己的强大,更让他弟弟良心不安。

2.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源自爱国激情,却发展成暴力排外。日本驻北京使馆的书记员杉山彬被清军残杀,成为第一个死亡的外交人员。随后德国公使克林德当街被清兵枪杀。沉浸在快意中的人们,没意识到随后发生的八国联军进京,同胞之害更加惨烈。

纵情忘义的“爱国”宣泄,只能让外交被动,为贼人利用,使同胞遭殃。《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捍卫祖国的核心利益,首先是道义(正义与否)的较量。大时代需要大国民,理性爱国,才能真正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动辄任情绪使然,诉诸武力对抗,无疑是最下下策。

二、行义思辨

(一)提防义举不义

1.助人勿损人

“爱心超市”之所以比直接捐赠更受人欢迎,是因为“爱心超市”的运作方式,正好为赠受双方提供了一个自愿、自由、舒心的环境,解除了双方的顾虑。赠受双方不见面,赠者不以物少而为难,受者不以获知赠而窘迫。逛“爱心超市”就像逛商场一样自在。

我们的“义举”,喜欢搞捐赠仪式,却不太顾及受赠人的颜面。电视新闻里常会出现这样的画面:当人们带着生活用品去看望贫困户时,那些说起贫困状况不由掩面而泣的老人;或是躲在屋子的一角闷头抽烟不言不语的男主人……当媒体报道这种救助“义举”时,那些受救助者的尊严则如同阳光下的残雪,正慢慢地被消融殆尽。

2.施德勿缺德

春秋战国时代,鲁国有这样一条法规:凡是鲁国人到其他国家去旅行,看到有鲁国人沦为奴隶时,可以自己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待回鲁国后再到官府去报销。官府除了用国库的钱支付赎金外,还给予这个人一定的奖励。一次,孔子有一个弟子到国外去,恰好碰到有一个鲁国人在那里做奴隶,就掏钱赎出了他。回国之后,这个弟子既没有到处张扬,也没有到官府去报销所垫付的赎金和领取的奖励。可是,那个被他赎回的人,却把这个情况讲给别人听,人们都称赞孔子这个弟子仗义,人格高尚。孔子知道后,不但不表扬,反而严厉批评。

鲁迅先生曾说:“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两利,才有存在的价值。”孔子这个弟子不去官府领奖被赞“高尚”,反推—— 到官府领奖励的人就成了“低俗”,久而久之,谁会主动去做这样的好事呢?孔子批评弟子的“高尚”,因为非理性的“高尚”往往会扼杀理性的“高尚”,使“高尚”脱离实际,成为空中楼阁。“高尚”,切忌刻意。

3.同情勿扰人

一个叫谭嘉雯的女孩,只有9岁,外公是公厕管理员,祖孙二人挤在杭州某公交站对面不到3平米的公厕隔间里。网友的一条微博让她成了红人,引来无数热心的市民,还有架起“长枪短炮”的媒体。“我有工作,我可以养活小家伙。”小嘉雯的爷爷不止一次地婉拒了帮助。但仍然有人好心地劝解:“不要紧,我很有钱。”这种强加于人的同情和善意让小嘉雯不知所措,笑容不见。

不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用同情扰乱了他人的生活。每个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都不相同,若因为自己不同的观念,而用同情把一个原本对生活充满幻想和希望的小女孩变得敏感、沮丧、处处低人一等的话,则实在是好心办坏事、有失道义。

(二)守义人之天职

1.守义守信

燕昭王求贤时,态度虔诚,郭隗在“市马”之议后,又建议说:“重用我这样的人,天下有贤能的人,就会前来投靠您的。”燕昭王接受了他的建议,又在易水旁筑高台、积黄金,招揽天下贤士。由于信布天下,如邹衍、剧辛、乐毅这些贤士也纷纷来到燕昭王手下,燕国很快就强盛起来。

守义突出表现在守信上,义理思辨也突出体现在诚信思辨上。李白曾赞曰:“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簪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诚信”作为治理天下的主要手段之一。

2.守义守格

《论语·卫灵公》中较详细地记载了孔子对待盲人乐师冕的细节。盲人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前,孔子告诉他:“这是台阶。”走到座席前,孔子提示他:“这是座席。”大家落座以后,孔子又告诉他:“某人在这里,某人在这里。”乐师冕出去以后,子张问道:“这就是与乐师交谈的方式吗?”孔子说:“对。这本来是帮助乐师的方式。”

在当时,乐师的地位是相当低贱的。孔子对乐师冕如此无微不至的关心,难能可贵。由子张的疑惑可以得知,当时一般人对盲人并未给予足够的尊重,而孔子能为之,正表现出孔子在人格上对弱势群体的一种尊重。

(三)理性满足需求

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外出旅行,走到一条洪水泛滥的河边,站在岸上无法过河。有个经常背人过河的人,见他在那里为难,便走过来把他搁在肩上,很友好地背他渡过了河。他很感激这个人,站在河岸上抱怨自己貧穷,无法报答行善的人。当他正思索这事的时候,看见那人又在背别的人过河。第欧根尼走上前说:“对于刚才的事我不必再感谢你了。我现在知道,你不加选择地这样做,只是一种怪癖。”

这故事说明,对于任何人都不加审慎地满足行善,他们得到的不是赞誉,而是愚蠢的骂名。因为,对好人好,这是行善积德。对坏人好,这是纵容坏人作恶,是姑息养奸,是养虎遗患。对待好人可以一视同仁,但是有好人与坏人时就要区别对待。

1.面对社会的大义与个人的生存、利益、情感、趣味的冲突,当以社会的大义为先,思考取舍,这是义理性思辨的守则。

2.面向他人和社会,尤其是面对弱者行善尽义,当思行道义是否合道义,这是义理性思辨的焦点。“了无功利”是常观的道义本色,“尊重弱者”是常持的道德价值,“包容宽大”是常取的情怀功效。

1.阅读下面的材料,立意自定 ,题目自拟作文。

昨天是9月9日,全美国的民众都在为15年前的“9·11”事件悼念。在沃尔玛与可口可乐卖场,人们看到这样壮观的情境,即在最醒目处将可乐瓶堆成双子塔,以作悼念。在世界各地,双子塔及其衍生作品的热销,成为主要的纪念活动。(摘自2016年9月8日《全球财经连线》)

你对此如何看?

2.阅读下面的材料,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作文。

世界之巅与他只有短短两米,只要前跨几步即可成为世界第一,而这几步,对于谁来说都是易如反掌。此时这位从新西兰来的攀登者对向导说:“这是你的家乡,你先上吧?”那位老实的夏尔巴人并没有听清楚戴着氧气罩的朋友的话,只是从他的表情和手势中明白了他的意思。向导向前走了几步,登上了世界之巅,成为人类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攀登者随后跟上,他们在世界之巅紧紧拥抱,他们高呼着:“我们成功了。”

攀登者名叫希拉里,向导叫单增,冲顶时间是1953年5月29日。身居都市的希拉里知道这几步对于自己的意义,他最大的理想甚至是活着的最大希望就是能够第一个登上顶峰。

猜你喜欢

乐师道义理性
王根保藏枪
道义
欲望膨胀
吉光片语
滥竽充数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乐师
理性思考严谨推理优先概念
婉歌何寄
富翁和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