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学写,让习作像呼吸一样自然
2017-03-09黄丽芹
黄丽芹
一、 紧扣特色,在阅读中领悟表达方法
写作能力的根在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们要根据读写结合中“阅读”和“写作”侧重点的不同,明确不同的指导方向。进行阅读教学时,还要善于从语言的角度,去发现其中蕴含着的表达因素,让阅读教学成为领悟写作方法的过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语言特点等。
1. 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遣词造句的能力一直是他们薄弱但又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关键词,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咀嚼,品出语气神韵,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领悟语言运用的技巧。例如,《穷人》这一课中的“忐忑不安”和“熬”,作者用词十分巧妙:“忐忑不安”这个词,把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5个儿子,想想自己生死未卜的丈夫,紧张、担忧的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熬”字,说明了丈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这些关键词,都说明了穷人有着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品质。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文本,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使学生的语感得到强化。
2. 领悟作者“构段”的方法。学生开始写作,对于句子与句子的关系很难把握,因此,我们要通过引导学生领悟典型的课文的构段方法,逐步形成段的概念,提高构段的能力。
构段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有总分式构段,如《索溪峪的“野”》的第二、三、四、五自然段,都是围绕第一句话写的,先概述,再具体描写。写索溪峪的山,先概括地指出山有野性的美,接着从山具有“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三方面来具体描写;写游人,先概括地指出游人渐渐地变野了,然后通过写姑娘大嚼玉米棒、老人蹦跳于石块间、许多游人光着脚踏水,具体写出了游人的野。还有并列式构段的,如《山中访友》描写落花、落叶、石头这一段落。更有因果关系构段的,如《惊弓之鸟》最后一段。对于这类构段方式典型的段落,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绝妙的构段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构段能力。
3. 领悟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一篇习作要写得精彩,巧妙的构思、新颖的形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一些构思新颖独特的课文,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巧妙的布局谋篇的方法。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我认为这一课可以这样教:首先,教师提取课文中描写圆明园美丽的一面和圆明园被毁灭后的景象的词语,让学生比较这两组词有什么不同之处,在学生发现一组词是写圆明园的美丽,一组词是写圆明园的毁灭之后,再让学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哪几段写了圆明园的辉煌,哪几段写的圆明园的毁灭,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而作者却花了大量篇幅写圆明园的辉煌,只有短短的一段文字写圆明园的毁灭,这是为什么呢?学生通过讨论后得出结论:作者巧用对比烘托的方法,用辉煌的过去来烘托出毁灭的痛惜,激发了读者的惋惜与痛恨之情,真是所谓“美得让人心醉,才能毁得让人心碎”!这样,学生无形中就领悟到了作者独具匠心的谋篇布局的方法。
4. 欣赏作者的“语言风格”。从课文的语言特色考虑,每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语言个性和风格,我们要关注这些独特的语言个性和风格,引导学生领悟欣赏作者的语言风格,这也是选择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路径。例如,四年级上册第四组的课文都是大家之作:《白鹅》一文语言幽默风趣,并且善用反语来表达情感;老舍先生的《猫》一文,平实无雕琢的语言风格,使人倍感亲切;《母鸡》一文在语言运用上,更是老舍先生一贯的无雕饰的生活化语言风格,全篇都是群众口语,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来让人感到亲切。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范读、引读,再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通过阅读,学生深刻感悟到了名家之作的语言风格,并主动借鉴运用到自己的语言实践中。
二、 重視运用,在实践练习中提升表达水平
每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教师都要从课文的表达功能出发,带着学生挖掘课文的匠心独运的表达方法,并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习得方法,提升表达能力。我认为,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运用语言文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练习。
1. “造句”练习。句子是文章的基本结构单位,句子通顺、规范、连贯、精美了,写成的文章才能吸引读者。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充分重视造句练习,培养学生表达情感的能力。而阅读的课文中就有许多经典的句子,是学生学习造句的好例子,在每课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经典句子反复品读,体会其妙处,再进行练笔。如,课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夸张句、比喻句……先让学生自由朗读,交流阅读体验,再仿照句子练笔。这样,既加深领会了作者的情感,又落实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2. “构段”练习。课文中,有一些典型的构段方式,教师要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明白该段落构段的独特之处,总结出作者构段的方式。然后,让学生对典型段落进行阅读练笔,从而提高学生的构段能力。例如,《山中访友》第五自然段是围绕着第一句话:“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写的,这是一种总分构段方式,写“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内容一致,结构相似,又是一组排比句,这种典型的构段方式就是构段仿写的好范例。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仿照这一段的总分、排比的构段方式写一段话,可以写课外活动景象、动物园的景象、乡村田园景象等等。学生的选材多种多样,语言优美流畅,仿写效果很好。
3. “篇章”练习。篇章练习包括写作顺序的仿写和布局谋篇的仿写,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色,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索溪峪的“野”》一文,采用先概述、后具体描写的谋篇布局的方法,在概括地介绍索溪峪的“野”的特点后,分别从山、水、动物、游人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在指导学生领悟了课文这种“先总后分”的布局格式后,教师可进行全方位仿写训练,写“我的家乡”或者玩过的一处景点。这种以仿带写、以仿促写的形式,很好地体现了当前读写互动的理念。培养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是一项复杂而长远的工作,教师要长期坚持,才会取得成效。
4. “语言风格”的练习。阅读教学中,教师对课文中经典、规范、生动、丰富的语言,一方面,要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摘记背诵等方式,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另一方面,又要及时地给学生创设活用语言的机会,让他们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山中访友》一文有着诗一样的韵律和情怀,飞扬着作者丰富的想象,从文字背后透射出诗人一般鲜活的气质和性情。因此,教学本文时,我重视朗读练习,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像第五自然段,作者采用“第二人称”跟山中的“朋友”打招呼,我让学生模拟当时的情境,也跟山中的朋友打打招呼,文章所特有的那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韵律,诗一样的情怀,都可以在学生的朗读练习中体现。然后我又设计了“你好,,
你。”这样的句式,
让学生仿写,为学生创设了活用语言的情境,让学生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总之,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在一课一课的学习中,慢慢地领悟,渐渐地实践积累。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课文这个例子,关注课文的表达方法,领悟作者独特的写法,读中学写,习得其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写作能力,以读促写。除此之外,还要注重运用,课课实践,日日练习,让习作像呼吸一样自然,让学生在实践练习中提高表达水平。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桂林逸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