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尖上的汉字

2017-03-09邢庆霞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7年2期
关键词:字理苏教版小溪

邢庆霞

一、 盲目跟风,陷入“看上去很美”的现状

当下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但倍受关注的就是“字理识字”。纵观如今的“公开课”“家常课”都能看到其身影,但是,不是每一个汉字都一定要追本溯源,有时,这样做,会让汉字学得很累,其实并不是每一个汉字的教学都适合用字理教学。所以,要警惕“看上去很美”的现状。如教学二下《猴子种果树》一文的“肥”字,课上,就可以让同学们自己编儿歌记住。有一学生说,“肉死死地巴在了身上,所以很肥。”这是同学自己编的,虽不很高雅,但很有趣。

二、 明确字理教学的目的,傳承文化

“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造字、构字规律,通过揭示汉字音、形、义的关系,引导学生识记汉字的一种方法。这种识字方法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为基本手段,通过揭示和解析字理,使学生牢固建立字的形音义之间的联系。

汉字充满着诗情画意,而在今天有些学生的眼里,汉字或是一种无聊的方块字,或是一种枯燥乏味但又不得不面对的负担。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值得我们一线教师思考。

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老师开始尽量让课堂的每一个汉字都“追本溯源”,利用字理教学,其实殊不知增加了同学们学习的负担。我们要让学生掌握自主识字的本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因为我们的汉字很多,不可能全部在课上学完。我们应明确字理教学的目的,让字理教学发挥其最大的用处,不要为字理而字理,那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我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在教学中我们应有传承文化的意识,结合“字理教学”,最大限度发挥其长处。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汉字再怎么生动有趣,缺少了学生的参与,再美的汉字也会失去他的光彩。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字理识字”教学应坚持“让学”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破开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在教学中,老师犹如一条大鱼,学生就像是小鱼,“大鱼”带着“小鱼”在活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大鱼”有时需退一退,让一让,让“小鱼”自己探究发现,体会学习探索的乐趣,在遇到困难时,“大鱼”再跳出来带着“小鱼”,鼓励他们试一试。

在教学中,要尝试交给学生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体会到拔节的力量,让汉字的美传承于孩子心尖,在共同参与中让汉字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而不仅仅停留于课堂。

笔者认为,当前的识字教学,应该力求让“字理识字”更加生动有趣,要遵循汉字本身的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点,让识字不再成为学生们的负担。

为此,字理教学,要因汉字而异,让汉字变得更有“温度”。实践研究表明,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字理教学:

1. 图画识字。如教学苏教版一上《识字2》的“鸟”字。

师:在这幅图上,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只小鸟。

师:将鸟的象形字和鸟的图画对照着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古文字“鸟”很像鸟的样子。

师:想想看哪里是鸟的眼睛?哪里是鸟的头、身子、尾巴和爪子?

通过这样的图文对照,抽象的笔画变得形象起来,每一笔包含了新的意义,与学生的距离也被拉近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后面的象形字,就比较轻松了,学生不仅认识了几个字,还体会到象形字的基本特点。

2. 动作识字。在教学《乌鸦喝水》一文中的“看”字时,可以这样教学:“乌鸦到处找呀找呀,老师也来帮忙,注意看老师是怎么做的”,老师将手搭在眼睛上方,左看看,右看看,然后出示古体字。瞧,一个人,伸出手,用眼睛观察,把手放在眼睛上方,往远处看,就是“看”字。接着,让学生做动作看一看。低年级学生喜欢表演,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3. 故事识字。同学们喜欢听故事,教学生字时,如果将汉字结合字理编成一个个故事,同学们怎么能不喜欢那一个个汉字小精灵呢?在教学苏教版二上《云房子》一文的“及”字时,教师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先出示“及”字的古体字,然后讲述一个人在前面跑,后面一个人伸出一只手,要去抓住前方的人,这个就是“及”字。接着,出示“然”字的古体字,这个人跑呀跑,跑进了树林里,烤起了火。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写的“然”字,有火有肉,学生轻松愉快地记住了这个汉字。

4. 分解组合,教学会意字。例如,教学苏教版二下《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中的片段,“蝴蝶飞过花丛,……里来聚会”,理解句中动词“穿”“越”的意思,可以这样进行:

师:“穿”字是由哪两个部件组成?

生:“穴”和“牙”。

师:“穴”表示“洞”,所以,“穿”字的意思是“用牙把东西咬成洞。”

师:句中“蝴蝶穿过树林”是指蝴蝶从哪里通过?

生:从树与树之间的缝隙中通过。

师:再来瞧瞧“越”这个字,它是由哪两个部件组成的?

生:“走”和“戊”。

师:(呈现“戊”字的古体字)“戊”字表示宽刃的大斧,整个“越”字的意思是,走路的步子比一般人大,由此产生超出、跨过的含义。句中蝴蝶“越过小溪”是指蝴蝶在飞的过程中,遇到小溪怎么通过?

生:(伸脚做跨的动作)蝴蝶从小溪上跨过去。

师:那么,句中“穿过树林,越过小溪”中的“穿”和“越”字能互换吗?

学生理解了两个字的区别后,也对造字的规律有了初步的感知,字形与字义的联系建立起来,让识字轻松了很多。

我们要明白,“字理识字”的本质是让汉字充满灵性,让学生对汉字感兴趣,如果“字理识字”效果不是很好时,我们可以尝试用其他的识字方法。

(作者单位:南京市高淳区阳江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字理苏教版小溪
春天的小溪
“字理识字”与“俗解汉字”两种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小溪上有桥了
巧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字理,风景这边独好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小学字理识字教学的有效方法
苏教版化学必修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