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000首诗留儿孙

2017-03-08王竹玉

特别健康 2017年12期
关键词:蓉城硬笔书法长白山

◎王竹玉

吴登荣幼年家境殷实,长大后却历经坎坷。老人把人生中遇到的艰苦、逆境、幸运、进步,都以诗记录,真情赋咏。退休后,吴登荣又开始了硬笔书法创作,用美工笔在宣纸上写下自己的诗作。他家中挂满硬笔书法作品,“这些都要留给孩子们”。接下来,吴登荣计划完成《家史》的写作,一并留给孩子们。“我的一生算起来,‘坎坎坷坷,岁月如歌’”。

六十年攒一柜子诗

六大本厚厚的16开诗集,是吴登荣17年来整理和陆续创作的诗作。历年来的诗作、诗体小说手稿,吴登荣都收藏在柜子里,总数有5000首之多。诗集总题《六十年的沉默》,分册名为《烽火长白山》、《长白山上三十年》、《古城泪》、《天聊》等。《烽火长白山》收集、讲述了长白山林区人民的抗日战争故事;《长白山上三十年》讲述解放前一位林业工人在长白山上的苦难经历;《天聊》是非典时期创作的,那时大家怕感染不出门,吴登荣也憋在家,“对天说,对月说,对风说,对云说,《天聊》就是这么聊起来的”。一天作诗十多首,一周作了100首,五周作了500首诗,堪称非凡的创作量。

翻开诗集,从1952年在沈阳工作时作“知识求高人”,到2013年和老伴去成都旅游,赋“今日蓉城雨濛濛”,吴登荣每到一个地方工作、生活、学习,都留下了大量的诗篇,如日记一般,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串真诚、坦荡的历史印迹。

吴登荣的诗篇有个鲜明的特点:每首诗不另起名,以诗中一句为篇名,仿佛信手拈来,却又明白如话。1952年吴登荣在沈阳《空军卫士报》社任技术编选时,作《知识求高人》:志士千古存,多是布衣孙。生活与下比,知识求高人。1958年8月游山海关时高歌《壮哉山海关》:壮哉山海关,雄威赛当年。长城随岭跃,大海蛟龙翻。1974年5月登放鹤亭时问《哪有燕子楼》:哪有楼子楼?低头楚王丘。云龙美如画,户部无马吼。

1990年4月闻高龄老人再婚,60岁的吴登荣感叹《人遇风华永年轻》:时逢盛世万物丰,人遇风华永年轻。高龄老翁怀钟情,七十老太亦春浓。1987年9月6日闻兄弟过世,老人悲不自胜,写下《风华正茂竟夺生》:千里电传噩耗惊,顷刻泪水如泉涌。忠达我的好兄弟,风华正茂竟夺生。2007年“神舟七号”发射,吴登荣激动赋怀《早年飞天梦》:早年飞天梦,横世立登空。嫦娥惊相遇,月宫添新丁。2013年和老伴同游成都,正遇烟雨天,老人写下《今日蓉城雨濛濛》,表露悠闲自得的心情:今日蓉城雨濛濛,早晨旭日如橘红。早有凉意无风吹,处处鲜花尽笑容。

1930年,吴登荣出生,小时的他家境殷实,家里开有食品店和糖厂,还有一个马帮,30匹马来往徐州与济宁之间拉货,每送一趟货可赚一副金镯子。当时,吴家住在如今的解放路小学后面,兄弟仨先后都上了北平朝阳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吴登荣好学上进,1948年,平津战役打响前夕,他由北平转入济南华东大学求学,一年后被选调到杭州市览桥机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科总队学习,年底又调入长春市空军第二航空学校学习。工作五年后,1956年秋调入吉林林业厅属通化林业干部学校,学习勘察设计工作。后又调入吉林林业干部学校学习木材检验,最后在吉林省敦化林业局工作至退休。丰富的求学与工作经历也促成他诗作的多思、多产与丰茂。

准备写《家史》留给子孙

吴登荣在东北生活、工作了40年,对东北感情笃深。他的前几本手抄体诗集,是79岁的侄儿吴荣庆从东北过来看望他,帮他抄录整理的。退休后,吴登荣除了创作整理几十年来如日记般的诗作,每天上午、下午都要留一段时间进行硬笔书法创作。墙上张贴的硬笔草书作品流畅、工整,内容除了重抄多年前的诗作,还有一些是现作的。

谈到初衷,吴登荣说:“主要是写,发不发表不重要,给孩子留个遗产、念想。家中二楼全是裱好的作品,留给孩子们回家看看。”接下来,吴登荣准备花一段时间写好《家史》,已经列好了提纲,准备了50本本子,也作为百年后留给儿孙的珍贵家产。“安静下来,我一天可以写5000字。”他自信地说。几支笔一一灌好墨水,坐在书桌前,一气写下来,不能停,写作就怕打扰,无人打扰,下笔如流水。

吴登荣与老伴王月霞一生伉俪相携,两位年近九旬的老人白发熠熠,却都矍铄敏捷,跟着和气的小儿子一起住。小儿子在家门口经营一家杂货店,老年人睡眠短,老两口每天4点多就起床,帮儿子摆好摊,全当是锻炼。“精神好,心态好,身体自然也好”,一人一碗鸡蛋茶后,再吃一碗热乎乎的面条。老伴出门逛市场买菜,为儿女们准备午饭,吴登荣整理诗作,铺开宣纸写书法。中午饭后睡一个多小时,吴登荣带本小本子出门,沿河边转转,看美丽的风景,随时写下心声、感悟。

晚上,老两口亲密地坐在一起,打开电视,从当地新闻看起,接下来是《新闻联播》、战争题材电视剧,再看会儿晚间新闻,十点半老两口互相提醒,该休息啦!美好的一天结束,美丽的一天又在梦境后招手。

猜你喜欢

蓉城硬笔书法长白山
蓉城夏夜
西江月·蓉城瑞雪
蓉城立秋夜有寄
安秀扬硬笔书法
漫步四季,探索不一样的长白山
长白山册封始于金代
我的硬笔书法”情愫“
结缘硬笔书法 耕于方寸之间
硬笔书法——我生命的动力
创业视角看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