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因检测在乳腺癌中的应用

2017-03-08王晓武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9期
关键词:青海大学A型癌症

孟 玉,王晓武

(1.青海大学,青海 西宁 810016;2.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1)

浅谈基因检测在乳腺癌中的应用

孟 玉1,王晓武2

(1.青海大学,青海 西宁 810016;2.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1)

乳腺癌是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根据相关的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生虽然同时受环境因素和基因因素的共同影响,但是基因改变才是引起疾病的根本原因,本文简述了与乳腺癌发病相关的基因,以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基因检测;乳腺癌;应用

乳腺癌是在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基因突变是癌症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在发展及预后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1 基因与乳腺癌的发生的相关性

科学家们在对乳腺癌的致病原因进行研究时发生,编号为BRCA1/BRCA2的基因发生突变是导致乳腺癌的中罪魁祸首,同时它也会导致其他很多妇科疾病的产生,比如像卵巢癌等,这些疾病的发病率都要远高于正常人水平。由于基因突变或者是缺陷导致的疾病不在少数,早在2013年,国内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因为身体不适前去医院接受基因诊断,检查结果显示她的BRCA1基因患有先天性遗传缺陷,如果不采取措施处理的话将会有87%和50%的概率患上乳腺癌和卵巢癌,这将会严重的威胁到她的生命健康,因此她将自己的双侧乳腺进行手术切除,尽可能的避免患上乳腺癌[1]。这个例子向我们说明了遗传基因在乳腺癌防治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向我们显示了基因诊断的成效。

2 基因与乳腺癌的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

根据从事基因研究的科学家长期的发现,有两类基因会导致人们患乳腺癌:一类是癌基因,它包括c-myc、Int-2、ras、端粒酶、PIK3CA等;另一类是抑癌基因,它包括Rb、nm23、PTEN等]。这两类基因的致病原理各不相同,但是如果它们发生基因突变,均会导致人体患乳腺癌,这里分别就一些常见的皮肤癌疾病进行说明。

2.1 腔上皮型乳腺癌A型

据统计,在临床上有50%~60%的乳腺癌患者均是LuminalA型,它的临床表现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表达ER、PR、腔上皮细胞角蛋白CK8/18、GATA3,低表达Ki-67,不表达HER-2[2]。该类型的PIK3CA基因的突变率高(49%),TP53基因的突变率低(12%)。患有此类疾病的患者容易对内分泌治疗敏感,对化疗不敏感,常配合类雌激素类药物来进行治疗。

2.2 腔上皮型乳腺癌B型

这类型的乳腺癌患者大约占到10%~20%。它的化学特点较高,预后较差,增殖指数较高。在基因表达方面,该型有着PIK3CA基因(32%)突变、TP53基因(29%)突变、ATM基因的缺失和MDM2基因的扩增。虽然这类患者的预后较A型差,但其中17%的患者能对新辅助化疗产生反应,并且他莫昔芬和AI对他们都有效果(治疗敏感性不如A型)[3]。

2.3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过表达型

该类型的乳腺癌患者占总比重的15%~20%。该亚型的特点是过表达HER-2基因和HER-2相关基因,并有着增殖指数高、组织学分级高、预后差以及对新辅助化疗的高敏感性的特点。大量的临床数据显示,它有75%和42%的几率会导致TP53基因和PIK3CA基因发生突变[4]。这类患者可以采用内分泌治疗或者是抗HER-2药物抑或者是抑制PI3K/AKT/mTOR通路的化疗药物来进行治疗,效果比较明显,略比LuminalA型较差[5]。

2.4 基底样型

这类患者主要是由于Basal-Like基因分型导致的乳腺癌疾病,它大约要占全部的10%~20%,它明显的特点主要是增殖指数高,组织学分级高,因为它的特殊性,又被称作是“三阴性乳腺癌”[6]。该类型的疾病要以TP53基因的突变(84%)比较明显,它会导致TP53基因的功能不全,进而发生一系列的疾病,并且在实际中它还同BRCA1基因的遗传突变具有一定的关系。它的最明显的特点在于内分泌治疗效果不明显,病情容易往不好的方面发展,难以根治,因此预后也是最差的,目前常采用的是新辅助化疗来进行治疗[7]。临床数据显示,约有20%的患者有BRCA1/BRCA2的突变,它们会导致人们内的DNA修复功能受损,这就会导致基因的功能得不到很好的表达,抑制PARP1加快人体细胞的死亡,最终威胁到人们的个人健康。目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还包括有抑制PI3K/AKT/mTOR通路和RAS-RAFMEK通路,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病情[8]。

2.5 c-myc

c-myc基因属于核蛋白类癌基因。它在很多常见的癌症中都被发现出来,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c-myc基因从人体中提出到有用的蛋白质后就会与单链或双链DNA结合,将基因的功能表达出来,加快细胞的生长周期,同时抑制其他基因的表达,这有利于恶性细胞的繁殖。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有超过40%的乳腺癌患者都存在着c-myc过表达的现象,通过人为的控制c-myc的表达能够有效的患者的病情,这在未来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3 基因与乳腺癌的治疗

随着基因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乳腺癌的治疗方式更加的多样化,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对为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围绕不同的基因特点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现阶段基因诊断又取得很大的突破——嵌合抗原受体(CAR)技术,它能够针对细胞的T细胞进行作用,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免疫攻击能力较强。

根据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可知,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于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虽然目前基因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还有待提升,但其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为人类对抗癌症做出重大的贡献。

[1] 徐志巧,李 宁,帖晓静,等.浅谈基因检测在乳腺癌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6):227-228.

[2] 叶 青,江泽飞.循环肿瘤DNA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癌症杂志,2016,26(11):947-951.

[3] 周冬梅,陈 刚,师 怡,等.SISH在乳腺癌HER-2基因检测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14):2247-2250

[4] 辛 灵,刘 倩,徐 玲,等.乳腺癌基因检测与临床实践[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34(1):73-76.

[5] 钟惠玲,吴叶菊.p75NTR、D2-40和P6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HER-2基因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3(7):1316-1319.

[6] 王 炜,项晶晶,崔海东,等.乳腺癌患者H E R 2基因检测——带着问题重读《ASCO/CAP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2013,51(10):875-878.

[7] 连臻强,王 颀.遗传性乳腺癌的易感基因检测与咨询策略[J].医学与哲学,2016,37(9):11-13.

[8] 王艳英,魏秀平,李 艳,等.原代乳腺癌细胞培养体外药敏及耐药基因检测[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4(4):24-25.

R737.9

A

ISSN.2095-8242.2017.39.7719.02

本文编辑:王雨辰

猜你喜欢

青海大学A型癌症
作者声明
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
留意10种癌症的蛛丝马迹
青海大学高原医学中心介绍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DF100A型发射机马达电源板改进
A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在面部整形切口的应用
A型肉毒素在注射面部皱纹中的应用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