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护理应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对其康复的影响
2017-03-08侯嘉庭
侯嘉庭,冯 琰
(1.新疆昌吉州中医医院皮肤科,新疆 昌吉 831100;2.新疆昌吉州中医医院内二科,新疆 昌吉 831100)
穴位按摩护理应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对其康复的影响
侯嘉庭1,冯 琰2
(1.新疆昌吉州中医医院皮肤科,新疆 昌吉 831100;2.新疆昌吉州中医医院内二科,新疆 昌吉 831100)
目的分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用穴位按摩护理对其康复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0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将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而实验组则实施穴位按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疼痛频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疼痛频率都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用穴位按摩护理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值得运用和推广。
穴位按摩护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康复;影响
对于患者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情况,主要指的是带状疱疹发生皮损的情况,患者在愈合之后仍然需要持续一个月左右疼痛综合征[1]。在临床中的特征疼痛具有持续性,而且有的患者会出现阵发性加剧的情况,例如感觉到痛如锥刺、烧灼以及电击等[2],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情绪以及家务劳动等[3]。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积极进行创新,缓解患者的疼痛。本研究中分析穴位按摩护理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康复所产生的影响,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0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将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50至80岁,平均年龄是(63.2±1.6)岁,病程是30至105 d,其中三叉神经痛有15例,肋间神经痛有20例,骶部神经痛有15例;常规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52至77岁,平均年龄(63.2±1.5)岁,病程是35至101 d,三叉神经痛有14例,肋间神经痛有20例,骶部神经痛有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性(P>0.05),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而实验组则实施穴位按摩护理,具体的方法如下:第一,评估患者的疼痛部位以及性质,然后对患者的穴位按摩皮肤进行清洁;第二,向患者讲解按摩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提升患者的配合积极性;第三,协助患者而找到舒适的体位,如在冬天对于暴露按摩的局部需要加强保暖工作;第四,根据患者的疼痛部位而实施按摩,如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则取颈部的夹脊穴进行按摩;肋间神经痛则取胸背部的夹脊穴进行按摩;而腰骶部的神经痛则在腰骶部进行夹脊穴,同时控制好力度,以感受麻、酸以及胀为宜,每次大约10 min,2次/d。
1.3 观察指标
疼痛频率评价:分为不发生、偶有发生、经常发生、发生频率高;疼痛程度评价方式:0分表示无疼痛,1分表示极轻度疼痛,能忍受,2分表示一般疼痛,3分表示中度疼痛,4分表示重度疼痛,难以忍受。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号(%)表示,而组间差异通过t检验;而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方差表示,并用x2检验,将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频率
实验组患者不发生疼痛28例(56.00%),偶有发生疼痛12例(24.00%),经常发生疼痛8例(16.00%),发生频率高2(4.00%),常规组不发生25(50.00%),偶有发生疼痛10例(20.00%),经常发生6(12.00%),发生频率高9(18.00%)实验组频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
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0.80±0.6)分,常规组(1.80±0.5)分,实验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带状疱疹主要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的病毒而引起一种急性的水疱性皮肤疾病,在儿童中首次感染主要是由于水痘引起的[4],而成人则基本是带状疱疹,在临床中主要的表现是沿着一侧周围的神经群而集米粒大小的水疱以及局部疼痛。在护理工作中,穴位按摩作为中医护理的主要技术,可以结合手法而作用在人体的特定部位以及穴位,并能够刺激患者的局部,进而使得患者的经络得到疏通,进而达到活血去瘀、调和气血、解痉止痛、平衡阴阳合调整脏腑的功能[5],从而更好地缓解患者疾病所带来的痛苦。这种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在护理工作中能够独立操作,有广泛的范围,而且还有见效快特点。本研究结果如下: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疼痛频率都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用穴位按摩护理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值得运用和推广。
[1] 俞 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变化[J].浙江医学,2016,38(15):1257-1259,1262.
[2] 陈 琼.观察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护理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03(34):6787-6788.
[3] 赵向琴,多维度协同护理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负性情绪、疼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1):5407-5409.
[4] 胡宝婵,.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多维度协同护理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6,14(11):1114-1116.
[5] 郑文亮.早期给予盐酸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对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7,07(4):93-95.
R473.75
B
ISSN.2095-8242.2017.39.7648.01
本文编辑: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