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华文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7-03-08孙宜学

海外华文教育 2017年7期
关键词:华文中华文化华人

孙宜学

(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中国上海20009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华文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

孙宜学

(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中国上海200092)

海外华文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虽然目前中国的海外华文教育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形成了以华文教育理论研究为先导,以多层次华文教育实践为基础,以各方协作网络为机制,以重点品牌活动为突破,以多渠道资金筹措为保障的新格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国家的战略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在“一带一路”新的历史机遇期,如何在已有的华文教育理论与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海外华文教育对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资源优势,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海外华文教育,为传承中华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新贡献,是目前一项亟需研究和推动的工作。

“一带一路”;海外华文教育;战略目标;软实力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开始和平崛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这是海内外所有中国人共同创造并推动实现的伟大梦想,包括海外华侨华人。海外华侨华人独具的经济、科技、跨文化资源,也是“中国梦”为世界所了解和理解的重要桥梁。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海外华文教育是中华民族根系中一条跨洋越海、绵延不绝的特殊之根,是沟通中国与世界、使中国融入世界的重要途径,所以,被视为海外华侨华人通过学习汉语传承中华文化,保持民族特质的“留根工程”。因此,从中国政府、社会到海内外华侨华人,都赋予华文教育一种特别庄严、伟大的使命感,付出了很多心血,并寄寓了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殷切期望。

华侨华人身份具有时代性,这种身份的或隐或现,也就是他们与祖国关系,或者说祖国与世界的关系起伏不定的表现。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最终目的,不是要强化海外华人的身份,而是要使他们更本土化,是推动他们融入所在国的文化,直至华人身份的消弭,一如滴水汇入大海。这滴水的文化基因,也就融入了大海,成为世界文化大海中不可见但实实在在存在的文化因子。而这也是我们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最终目的:推动世界一体化,实现世界各民族文化和谐、和平。

华文教育是维系海外华人中华文化之根的主要方式,历史上一直受到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制约,发展坎坷,甚至屡遭取缔。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海外华人获得越来越多来自祖国的直接或间接的支持,各国华语政策越来越宽松,华侨华人和华语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华语在各国社会生活和国际交流中越来越具有通行语价值。

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华文教育既获得了新的历史机遇,也可能会加剧自身的危机。为此,我们必须实事求是、科学分析和规划,厘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华文教育的现状,找出目前仍存在的问题,采取具针对性的对策,使华文教育成为“一带一路”战略所致力于实现的世界和平与共赢的抓手和推手。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华文教育的现状

(一)华文教育处于发展机遇期

“打断骨头连着筋,五缘文化根盘根。”海外华侨华人一直牵挂着党和政府的心,加强海外华文教育也始终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任务和实际工作抓手。海外华侨华人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的重要媒介和桥梁,既是实施的对象,也是实施的主体。这种特殊的双重身份,使华侨华人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作用独特,是天然的文化沟通之桥,牵一发而动两端。这对增强世界范围内汇聚各处的中华文化力量,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向世界讲好中国历史与当代故事,吸引海外华侨华人参与“中国梦”的建设,无疑是一项事关中国国际形象的战略工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在这个伟大进程中,广大海外侨胞一定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广大海外侨胞有着赤忱的爱国情怀、雄厚的经济实力、丰富的智力资源、广泛的商业人脉,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只要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起来,有力出力,有智出智,团结一心奋斗,就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梦想的强大力量。[1]

的确,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国发展同忧同喜,同进同退。改革开放以来,华文教育工作日益成为国家战略任务之一,管理体制日益完善,资金支持日益雄厚,资源配置日益科学合理,对侨务工作和华文教育的定位也与时俱进,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更具国际视野,更能体现国际规则,更能实事求是。

(二)华文教育规模逐步增长

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教育。大至学校,小至家庭,有华人繁衍生息,就有华文传承。也就是说,当第一个中国人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时,海外华文教育就开始了起航之旅。

中国经济的崛起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促使世界范围内华文教育逐渐复苏并呈当前的蓬勃之势。很多国家对待华文教育的政策也逐渐宽松,很多还立法支持。菲律宾、马来西亚、缅甸、越南、老挝等国的华文教育迅速回暖,不但延续了以前华文教育的传统,而且在规模和层次上也越来越“高大上”,越来越形成独立的教育体系,并且在所在国的语言教学中,所占比重和所起作用也越来越大。而曾取缔华语教育的国家,也逐渐调整华语教育政策,不但鼓励恢复华校,而且还在国民教育体系内增加汉语课程,或直接将华文学校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华人教育历史悠久,密集分布,星星点点,但蔚成浩瀚华文世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点点星星,都是可以燎原的火种,只要齐心合力,海外华文教育定能积跬步成千里,积小流成江海;而中国政府和相关机构也要充分认识到每个华人都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分子,内外相助,虽事繁而心齐,虽细草而成绿,从而有效助力汉语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三)华文教育逐步纳入所在国国民教育体系

最初华侨华人创办华文学校的目的是传承母语和中华文化,但作为各国教育体系内的必要成分,以及华人子弟谋生发展需要,华文教育与所在国国民教育一直在趋于同流,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使华文教育在保持相对独立性的同时,也日趋本土化,在教学语言、教育政策、考核标准等方面,都越来越趋于所在国的国民教育。而所在国政府和教育机构也越来越认识到华文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世界性竞争力和多元文化需求具有独特的价值,可为所在国培养双语和多语人才,因此,也通过政策和法规,将华文教育纳入本国教育体系,如泰国、马拉西亚等都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教育体系。

这样,通过华文教育,华侨华人融入当地政治文化与经济生活的需求与政府对华文功能的诉求就达成了一致,这也意味着华侨华人已经成为所在国国民的一分子了。这种演变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日益增强的中国综合国力推动的结果。

纳入所在国的国民教育体系,意味着华文教育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提高了,但也产生了“削足适履”的效果。华文学校汉语教学的自由度也在一顶程度上丧失了,因为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汉语教学必须接受教育部门的统一安排,在课时、教材使用等方面,都得服从学校的统一规定。华文只是课程的一个科目,成为华人子弟的第二语言,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部分了。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华文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多语教育体制下华语教育的瓶颈

华文教育纳入所在国国民教育体系有利于华文教育融入当地社会文化,使华文成为所在国多语文化生态环境下的客观自然的存在,这对营造华语以及华侨华人的生存空间,推动华语在各国公共领域和国际贸易方面发挥主动或主导作用,无疑是积极的。但在各国国语和英语的压制下,目前华语在多语教育体制下实际上并未成为主导语言,仍只是作为选修外语之一,要实现华语的普及,面临的问题更大。即使华人子弟,当把华语作为第二外语学习时,他们所持的心态和学习汉语的态度,与非华裔子弟并无差异。对外语语种的选择,也首选英文而非华文。对他们而言,华文已非母语,也不存在通过学习汉语维持民族之根的焦虑和必要。而且,在其中一些对华不太友好的国家,华人身份实际上意味着歧视。华人子弟也并非如父辈一样对华语满含深情,甚至特意通过华语学习和华人身份表达对民族歧视的不满。华人身份反而会造成他们身份选择和社会融入时的困惑,产生身份焦虑。一些华人父母也因此不反对子女放弃华文学习,以免孩子将来在社会上受到歧视。另外,华语的独特性使学习汉语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即使华裔子弟也难免漠视华语学习,客观上造成一部分新生代华裔逐渐脱离华文教育,新时代的下一代偏离华文会更远。长此以往,华文教育之前奠定的根基,就会松动。

客观地说,华侨华人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化都有强烈的学习和传承愿望,但现实就是现实。作为所在国的少数民族语言,华语当然只是一种方言,而且在人口上也不占优势。在主河道旁流淌的小溪,莫不受到吸引而愿融入主流以成其大,所以,华人融入住在国主流社会的主观愿望也是强烈的。全球化造成的压力,也使他们在同等条件上会优先选择更具有世界性的英语等。

(二)华文学习者缺乏主观动力

海外华文教育起点以汉语培训为主,且多由华侨华人自发组织,教育场所、内容、师资、教学方法等方面都缺乏系统和规范,也缺乏科学规划。这种先天不足,虽然后来有所改善,但痼疾仍在,而且目前仍是华文学校普遍面对的困难。因为最初华校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出于传承民族语言和文化的朴素动机,学生没有凭依升学就业的压力,即使在目前“汉语热”的大背景下,学生在多语制下选学汉语,也缺乏足够的主观动力。如何将华人子弟的华语学习与其个人发展和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华语学习获得更多个人发展机会,并进而激发民族身份意识,进而通过华人身份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和发展机会,形成华语与个人发展的良性互动,将是华文教育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三)孔子学院与华文教育资源不均

目前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客观上为华文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营造了环境,拓展了空间,但“汉语热”的兴起是基于中国政府的主动推广,如创办孔子学院,但这种推广的对象是外国人,而非海外华人。结果,孔子学院发展越快,影响越大,越挤占华文教育的发展空间,甚至从华文学校吸引了一些汉语学习者,包括华人子弟。由于孔子学院等汉语国际传播机构和华文教育机构之间缺乏沟通的渠道,更缺乏经常性的合作,甚至造成了两种同一目的的机构相互矛盾的社会印象,对汉语和中华文化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该如何平衡海外汉语传播的两条主渠道之间的分流所造成的矛盾而形成合流,使汉语国际传播的资源在孔子学院和华文学校之间合理分配,资源共享,形成合力,达成共赢,需要突破很多政策上的局限。但必须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这对华文教育的未来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汉语国际传播这一伟大事业,也是必要的。

孔子学院与华文教育的目的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传承并向世界推广中华文化。孔子学院是要实施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战略,是要满足世界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需求。而海外华人社会则是推动实现这一战略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每一步,尤其是筚路蓝缕的初级阶段,往往是海外华人提供场地、资金、宣传、介绍,他们是实实在在的文化载体和传播载体,是汉语和中华文化融入所在国的主要助力。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孔子学院和海外文化机构主动推动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化,另一方面也要更加关心、支持海外华侨华人和华文教育,让华人教育更多分享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同时通过顶层设计海外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政府资源的配置机制,使海外华文教育机构和孔子学院相辅相成、优势互补,成为海外中国形象的双子星座,从而不但能保证华文教育的中华文化之根扎得更深更密,也能切实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传承中华文化优秀基因。

(四)华文教育教材缺乏统一标准和大纲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海外华文学校的教材建设,先后组织专家,根据海外华文教育的现状和教学需要,经过大量实际调研,编写形成了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以及一些大学汉语教材的完整体系,内容涉及到汉语知识和中华文化知识。同时还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和网络学习网站,开发出了具有一定针对性的系列华文教材。另外,作为华文教学辅助读物,国侨办在提供人力财力支持,推动本土化华文教材研发的同时,还组织修订、编写了《中国历史常识》、《中国地理常识》、《中国文化常识》等系列文化读物,而且保证供应。

但华文教育本身是复杂多变的,不同国家,甚至不同社区的华文教育,都在“华文”这一总称下,包含着各不相同的特殊性。学习对象,国别语言政策,汉语在华人所在国的使用情况和实际地位,汉语与其他语种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决定了海外华文教育不应、也不可能使用统一的教材,也难以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

目前,海外华文教育所用教材堪称“百花齐放”。有简体字版,也有繁体字版;有普通话版,也有方言版;有汉语拼音,也有注音符号……这些教材的最大问题,就是未能“本土化”,内容脱离海外华人实际,不能反映华人当前真实生活和关注的热点,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华文老师的实际教学需要,所以,很多华校的主要教学用书,仍得自己编写。而在有些国家,如越南,所有教材、教辅用书都由政府严格管制,若要自编教材,必须得到教育部的批准。而由越南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华文教材又不系统,也没有统一的质量考核标准,难免会影响华文教育的质量。

目前,要求编写海外华文教育统一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做出回应,并出台建议性大纲和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并以此作为提供资金支持和其他资源配置的根据。该大纲和标准必须符合国际通则,且要充分考虑到相关华文学校和机构所在国的特殊法律和国情,不能将国内的教育评估方式适用于华文学校。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实际上也给华文教育提供了一个汇聚和统一标准的机遇。我们可以根据“一带一路”的战略设计目标,编写“一带一路”汉语教材系列,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本语言和文化政策,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实际情况,在编写相关多语种汉语教材时,在教材中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内容,突显“一带一路”色彩,并以教材为核心,编写相关中外文化读物,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华文教材达成和谐平等,这对通过华文教育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华文教育与所在国教育的融合与交流,应该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五)华文教育师资缺口大合格率低

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华文教育因历史原因,最初对师资的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和文化传播能力并无严格要求和统一规范,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华文教育纳入本国国民教育体系或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华文教育就有了法律保证,也成了汉语学习者升学、就业的途径,这就要求华文教育的师资必须具备专业化的要求,必须满足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目前,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5000万,已有100多个国家超过2500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开设汉语课程。另外,美国、英国、瑞典、爱尔兰、塞尔维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颁布将汉语教学纳入本国国民教育体系的政令。由于生源充足,对外汉语教学师资队伍急剧扩增,其中包括大量非专业出身的从业人员,他们迫切需要通过专业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和学位层次。近年来海内外各种社会培训机构不断增加,就是这种需求的产物。但培训机构资质不一,培训师资的师资本身就不够资质。加上从业者的商业动机大于服务动机,造成了这一领域的混乱与无序,客观上削弱了师资的培养质量,使相应的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远远满足不了形势的需要。目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人数不足,拥有《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只约占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教师的1/5,师生比达1:1000,缺口巨大。甚至在河内外国语大学这样的语言类大学,汉语课师资都严重缺乏,师生比竟在1:50左右,而且师资自身的学历和职称都不高。另外,现有的华文师资还存在着性别比例失调问题,女老师过多,男老师稀缺,尤其是青年男教师,这对华文教育的质量,也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即使这样不足的师资队伍,目前也处于不稳定状态,很多老师时刻准备择良木而栖,认为华文教育从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方面看都不是理想的职业。

师资缺乏,尤其是合格师资的缺乏,现在已成为制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华文教育发展的瓶颈,这个问题不解决,华文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就不会获得实质性的提高,因此,也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华文教育的对策

(一)细致调研,摸清海外华文教育的家底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华文教育要发展,先要摸清现在已有的基础,并依此制定新的发展规划。因此,要政府主导,借助海外华侨华人,细致调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华语教育的家底,要对沿线国家华侨华人的构成、华文教育机构的分布、与所在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关系、不同华人社区华语使用和教育的差别、当地关于华侨华人、华语教育的政策等进行详细分析,尤其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障碍。只有清楚了华文教育所依托的海外华侨华人的基本构成和与所在国其他族裔、其他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华文教育规划,并对华文教育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尤其是对非华裔学生的引导;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针对华文教育所需师资、教材、教法、考核标准等,制定出更具实际的措施和方法。这对我们借助海外华文教育摸清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所要面对的所在国的语言和文化障碍,进而采取有效应对策略,制定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战略,也具有基础价值。

(二)海外华侨华人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先驱和先锋

海外华侨华人是其他族裔的人借以认识中华文化的载体。他们生活在海外,本身就是中外文化冲突、交汇、融合的主体,也是中华文化在其所在国是否得到认可的试金石,也是中华文化传播是否深入其所在国的晴雨表。因此,华文教育、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否成功,能否持续成为世界文化中的活跃一份子,华侨华人的作用至关重要。我们在主动推广中华文化的同时,一定要发挥海外华人华侨的先驱和先锋作用,只有他们更懂得如何以当地文化所能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讲中国故事,更好地做到中华文化传播的“润物细无声”,从而使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道路更加通畅无阻。事实证明,也正是通过广大的华侨华人,中国才真正实现了与世界各国、各地的无缝对接。而以他们及其后代为对象的华文教育,则是各个华人个体力量的汇聚之地,在汉语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自然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带一路”战略也引起了海外华侨华人的关注和支持。事实上。目前已达数千万的海外华侨华人,在知识结构上越来越成为所在国的重要智力资源,他们了解住在国的语言、文化、政治、民风、社会、法律和族群关系,知道如何融合中华文化与住在国文化,这种独具的身份优势,决定了他们将为“一带一路”的顺利实施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宽泛实用的人脉网络。因此,华侨华人既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际设计者,也是具体实施者,是“一带一路”的桥梁和隧道。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留根活动

华文教育的目的是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齐心协力沟通中华文化与世界交流的桥梁。

华文教育的对象和未来是华人后裔,他们也是中华文化之根在海外扎深和延伸的载体和主体。因此,如何通过各种文化亲情活动,让华裔子弟发自内心认同血缘文化,加深中华民族大家庭意识,获得民族身份认同,进而提高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华文教育的组织者和推动者都应思考的问题。目前,我们为华裔青年举办的中华文化体验活动主要有“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以及地方文化特色的夏(冬)令营等;另外还有文化主题的各种活动,如中华文化大乐园、中华文化大赛、世界华人少年作文比赛、中华才艺交流汇演等。这些活动都得到了海外华裔青少年的热烈欢迎,每年都有数万名华裔青少年参加。在“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的大背景下,这类活动应充分“借势”,形成“一带一路”特色,进而形成文化留根活动的品牌,从而使留根活动得到“天时地利人和”,获得更广泛深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支持。

(四)华文教育应形成众筹经费体系

华文教育需要政府资金支持,这是保证华文教育方向的基本前提。如意大利的一些华侨华人聚居的城市,至今都无华文学校,其中缺乏办学经费是主要原因。实际上,迄今为止,海外很多华文学校,尤其是欧洲一些华文学校,都始终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华校工作人员多义务,甚至老师都只有象征性的报酬,而得不到应有的工资。虽然有些国家为华文教育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华文教育自身的复杂性和分散性,决定了只靠政府的力量难以保证华文教育的正常运行。所以,中国政府和华文教育所在国政府应积极发掘民间基金,形成以政府主导、相关政府机构为主体、海内外民间资本为主流、华文学校收入为基础的华文教育基金体系,开门办华校,众筹募资金,尤其是要充分发挥海外侨团的社会影响和财力支持,以“寻根”为动议和动力,真诚纳人纳财,共同推动华文教育事业发展。同时,要重点支持具有全球示范效应的华校,打造精品华文课程体系,形成可推广的华校发展经验和模式,尤其是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打造能够体现中国发展的时代特色和要求,在经费、技术、教学体系和文化传播途径等方面具有崭新中国特色和世界文化交融特色的新型华校。

中国经济力量的崛起为振兴华文教育提供了强力经济后盾,也推动了海外社会力量对华文教育的支持意识和力度。在时机成熟时,中国政府应协调成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华教基金会,充分发掘海内外各种社会资源,广开渠道,筹措华教基金,推动成立类似于新加坡“中华语言和文化基金会”这样的民间组织,为华文教育的教学、创新研究和合作交流,提供源源不断的经费支持。

目前,民间力量仍是海外华文教育的主体力量,如何充分有效集聚海内外社会资源助力华文教育,是中国政府和研究机构一直在研究和推动的工作,如在国内高校和地方部门设立华文教育基地,积极推动国内相关企业、社会团体、知名中小学与海外华文学校合作,为海外华文教育培养师资、提供学术资源,或在海外创办分校,合办国际学校,实现国内外华文教育资源一体化,并鼓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合力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大发展,新发展,快发展,稳发展,且始终保持根系一处,浇灌同以华人心。

(五)建立“网络华校”,实现华文教育资源共享

华文教育分布广,教育对象成分复杂,学习需求多样,教学目的层次不一,这决定了华文教育协同创新和合作难度大。但所有华文学校又都具有同一教育目标:传承汉语与中华文化。这说明,围绕这一核心教学目的,可以通过顶层设计,主导开发和推广一些教学资料、网络课程、文化活动,而现代教育教育和互联网技术,则为这一打破时空现状、国别限制和区域文化限制的网络华校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平台。

“网络华校”可按照常规华校的体系设计和维护,但以服务为目的,不但会汇集世界华校最优秀的课程,更重要的是根据虚拟课程体系,提供全方位的资源服务,既是数据库,又是课程包,还是中华文化大观园,并可设自由讨论区,华裔少年寻根区等,让天下华校都能成为这个虚拟学校的分校,同时也是分校舵主;都有发言权,也都有使用权。这所虚拟华校应成立董事会,董事由世界各华校推选产生,然后由董事会成立学校管理机构,或委托基金会或文化机构负责网校的日常运营和管理,政府则负责筹措维护基金并对网校的运营与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并负责监督网校的运行。

(六)海外华文传媒应成为华文学校的后盾

海外华文媒体与华文学校都是海外华人为了维系华人文化血脉而创立的,华文媒体不分大小,不分国别,都记录了一部分华人在海外挣扎、奋斗、斗争的历史,是华人精神和心灵凝聚的桥梁和载体,也起到了维护华侨权益、表达华人呼声的作用。同时也是让所在国其他族裔借以了解华人、了解中华文化,实现各族裔平等相处的纽带。因此,借助华文媒体介绍中华文化、中华历史,应该成为华文学校的主要教学内容。

话语权的占有率,决定了文化的普及率和影响度。我们应通过华文媒体营造有利于华文教育的宽松的政治和文化环境,培养华文教育的潜在对象;通过华文教育,培养华文媒体的作者和读者,以为华文媒体的未来积聚更具有本土性和世界性的人才,实现华文媒体和教育的协调一致,可以更有效地推动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效率,塑造正面中国形象;同时形成所在国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发展的态势,推动所在国的国际化,这对所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也是必要的。

在语言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在语言实力就是文化实力的象征的今天,除了要充分梳理和发掘当前各国华文媒体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的媒介作用,还要在有条件的国家或地区创办新的华文媒体,包括报纸、电台电视台华文节目,中文网络等等。

(七)创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文化资源数据库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相关机构应将沿线国家的语言生活状况进行科学归类、分析,建立语言文化资源数据库,并根据目前世界华文教育的大致层次,分层级设置词汇、语篇、语法、文化热词、中介语、教材、案例、试题等数据库,既保存华文教育的历史,也为华文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料基础。

数据库还可更好地服务于世界华文教育教学与研究,推动开发华文教育的产业价值,实现华文教育资源的自我开发和自我服务,这对缓解华文教育的经费困难,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数据库还应提供世界各国语言国际传播的标准以及各种成熟经验,如托福考试、德福考试、雅思考试等,为华文教育的语言教学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提供借鉴和启发,从而推动华文教育不断创新模式,助力汉语与中华文化在世界语言文化传播的激烈竞争中起到引领作用。

(八)华文教育纳入中国文化产业海外输出规划

任何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都与本国语言与文化的宏观战略密切相关。在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日益成为一门产业的同时,发掘汉语与中华文化的产业价值,不但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产业在国内外的布局和发展,并形成世界所公认的“中华文化品牌”,而且也可以形成汉语与中华文化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在文化本身已经成为一种产业的情况下,就文化言商并非不可告人。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认真研究国际文化市场,充分尊重外国受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和方式,讲述中国自己的故事,并把中国故事,打造成适合世界的文化产品,积极出口能满足外国受众欣赏口味的文化项目。

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必须走市场之路,主体当然不能是政府,而是既懂文化,又懂经营,懂外语,会外交,熟悉国际文化市场运作规律的文化商人。目前,不但中国极为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世界上专营中华文化产品的国际经纪机构和经纪人也十分缺乏。所以,中国政府和相关机构、高校应放眼世界,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尤其是中外合作培养模式,培养出越来越多具有深厚的中外文化修养和宽广的世界视野,熟悉世界市场规律,具备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的复合型、外向型人才。而海外华人因为具有跨中外文化的优势,可以成为中华文化产业的海外代理人,而华文学校则成为培养专门中华文化产业人才的基地。华文学校可针对所在国家的目标市场,设立专门的学历教育专业,或进行职业培训,对象既可是华人或华裔后代,也可是非华裔。以文化产业人才为指向的相关华文教育一定会受到海外侨胞的欢迎,推动当地的汉语教育。

海外华文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具有远大市场前景的文化产业,而且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持续提升,华文教育的市场会越来越大,会越来越得到所在国政府和教育机构在经费和政策上的支持,从而形成:跨国市场人才需求——华文教育跨国市场人才培养——华文教育自身发展三位一体、相互依存的自足发展,最终使华文教育摆脱之前主要依赖于华侨华人社团支持的模式,从非盈利性教育机构发展成独立的自给自足的机构,既是教育组织,也是产业机构。不但独立的华校如此,所有的华文教育机构都应将华文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事业和文化产业经营,成为独立的实体,从而获得自我发展的经济自由。

汉语要产生产业价值,必须按照产业的运行和运作模式予以产业化。我们可以根据汉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业的结合度,优选与汉语相关的部分产业,试点建设汉语产业园区,这样既可发挥汉语的集约优势,加深所在地文化产业的中国属性,推动中国相关文化产业与当地文化产业的结合与融合,同时也可充分发掘汉语本身的产业特性和经济价值,培育新兴汉语文化产业,甚至可以借以创新文化产业的结构和生态链,形成具有“一带一路”汉语特色的产学研产业模式,把语言文化的软实力转变成经济硬实力,再以“硬化”的汉语文化产业,“软化”相关文化产业进一步强化所需要的文化环境,从而实现汉语产业所特有的“软硬兼具”优势,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汉语传播和经贸发展,提供新模式。

(九)创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华文教育智库

华文教育涉及国别多、族群广,与语言政策、政治外交、经济、教育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应及时创立相关智库,全面梳理“一带一路”发展历史上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经验,加深对“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理论和实践的历史渊源的深度理解,并从战略层面探索“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困境及对策,为中华文化国际化政策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还能应用于汉语国际传播战略研究、国际汉语教材编写、教学法研究和国际汉语师资培养、中外学生融合发展研究等,全面推动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工作。

智库还应基于当代教育技术,研发各种实用性的华文文化产品,如新教材、新教学课件、新教学软件、留学生汉语文化水平测试、文化读本等,使研究成果成为中华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在产生社会价值的同时,也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

智库还应服务于华文教学,创新具有普遍性且可普及的华文教育理论,在时机成熟时指导编写标准化的华文教材、文化读物、华语词典、教学课件、数据库,助推世界华文教育更好地适应中国发展的新形势和世界发展一体化的大趋势。

(十)创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华文教育资源协同协调中心

华文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特殊教育,若要有意识地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华文教育进行整合、资源共享,单靠中国政府或任何一个国家相关部门的协调,都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中国政府应该主导成立一个超越国家和地区的华文教育协调机构,并且赋予其自主权,开放权,以吸引更广泛的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华文教育事业中来,以实现政府机构、华文学校、华语教师、华人企业等有一个平等合作交流的平台,并参考“联合国”的组织架构,由沿线国家轮值并负责运行费用,主导轮值期内的华文教育发展诸事项,以保证协作平台的可持续良性发展,这样可充分调动沿线国家华文教育力量,汲取各国华文教育之长,并使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成为常态,最终受益的,是华文教育这一事业,以及以华文教育为纽带实现“天下华人一家亲”的中国梦,并推动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

(十 一)重视华文教育学科体系建设

完善的学科规划是华文教育发展的前提,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海外华文教育事业日益壮大,学科建设的迫切性也日益明显。

华文教育理论研究目前严重滞后于海外华文教育实践。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内,世界范围内的汉语学习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并将拉动汉语持续快速走向世界,只有依托华文教育理论研究,华文教育传播工作才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华文教育作为汉语国际传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充分体现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与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相呼应。因此,抓住当前汉语国际传播的历史机遇,准确定位,及早建立华文教育学术话语体系,并进而建立华文教育这一富有特色、充满希望的研究型学科,可以有力推动华文教育工作,提升华文教育的国际地位,促进华文教育工作更加科学、健康、持续发展。

作为一门学科,华文教育是以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为基础的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的创新学科。它的建设将解决当下以母语或第一语言非汉语的海外华人、华侨为主要教育对象的海外华文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而有效整合国内外各种资源,提高华文教育质量,完善学科特色优势,提升学科地位,促进相关学科理论与应用研究。

华文教育学科的建立,将以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汉语与中华文化的世界化为目的,从战略高度审视全球汉语与中华文化热的现实,以全球化的眼光、国际化的思维、创新性的行动理念,集中国内外优势学术力量,凝练具有深远发展前途的学科研究方向,努力提高华文教师队伍教学与科研水平,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精心培养华文教育教学与研究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华文教育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注释:

[1]“习近平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新华网,2014年6月6日。

郑通涛、蒋有经、陈荣岚:《东南亚汉语教学年度报告之一》,《海外华文教育》,2014年第1期。

郑通涛、蒋有经、陈荣岚:《东南亚汉语教学年度报告之二》,《海外华文教育》,2014年第2期。

郑通涛、蒋有经、陈荣岚:《东南亚汉语教学年度报告之四》,《海外华文教育》,2014年第4期。

郑通涛、陈荣岚、方环海:《两岸华文教育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的建构机制与运作模式研究报告之一》,《海外华文教育》,2015年第1期。

郑通涛、陈荣岚、方环海:《两岸华文教育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的建构机制与运作模式研究报告之二》,《海外华文教育》,2015年第2期。

郑通涛、陈荣岚、方环海:《两岸华文教育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的建构机制与运作模式研究报告之三》,《海外华文教育》,2015年第3期。

郑通涛、陈荣岚、方环海:《两岸华文教育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的建构机制与运作模式研究报告之四》,《海外华文教育》,2015年第4期。

王义桅:《“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

赵世举、黄南津主编:《语言服务于“一带一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

王 辉主编:《“一带一路”国家语言状况与语言政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汪应洛、黄 伟、徐立国主编:《“一带一路”国家国情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年。

严晓鹏:《孔子学院与华文学校发展比较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

The Chinese Education along‘The Belt and Road’:Actuality,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SUN Yixue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 China)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 is a long-term,strategic and fundamental work for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which is one of themain ways of international spread of Chinese culture.Although China's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 has done a lotof useful attempts,and achieved some success,for example,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education theory,the activities of multi-level Chinese education practice,themechanism of collaborative network,the breakthrough of key brand activities,the Multichannel financial support pattern,and so on.Meanwhile,there is still a big gap from the country's strategic objectives.‘The Belt and Road’is a new historical opportunity for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therefore,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education,it is urgent for China to explore how to further explore the advantages of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 and serve to the international spread of Chinese and Chinese culture,effectively promote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 and Chinese culture,enhance the soft power of country,and promote 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The Belt and Road;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strategic objectives;soft power

H195

A

2221-9056(2017)07-0893-10

10.14095/j.cnki.oce.2017.07.002

2017-02-28

孙宜学,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海外华文教育。Email:syx2001@hotmail.com感谢《海外华文教育》匿名审稿专家的宝贵意见,文中不妥之处概由本人负责。

猜你喜欢

华文中华文化华人
何为“华人”?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华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华文智慧教学探索
杭州特产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