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刻奇”现象及其在当前文艺领域的呈现

2017-03-08古雯业

河北传媒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现象公众艺术

古雯业

(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71)

一、刻奇内涵辨析

刻奇是一种不同程度存在于文艺中的现象。这个名词源于19世纪欧洲,或认为它源于英语sketch,即素描[1]145。还有人认为源于德国慕尼黑方言Kitschen,指“从街上捡垃圾”。而各种词典的解释亦侧重贬义。如《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的释义为“庸俗的艺术作品,无真正艺术价值的作品,品位不高的伤感作品”[2]。《现代德汉汉德词典》的释义是“拙劣的感伤文艺作品,庸俗的艺术作品”[3]。其实自从这个概念产生以来,学术界各执一端,见仁见智。或从社会学视角,认为刻奇为美学不充分;或从美学视角,认为刻奇是浪漫主义的衍生物。

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美术理论界的知名学者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是首先从社会、历史视角对刻奇做讨论的人。格林伯格认为艺术的品质存在于艺术自身,刻奇则抹掉艺术特征,以程序性的、机械的方式,借鉴传统典雅艺术的方法,形成生产流程、追求消费回报。“刻奇是间接经验和冒充的感受……是我们时代生活所有那些赝品的缩影”[4]。当然,也有学者基于伦理角度就刻奇展开讨论。如赫尔曼·布洛赫认为刻奇所表示的是“伦理贬值”。布洛赫认为,刻奇是在符合具体环境消费需求的前提下才存在的。他认为“在宽泛的意义上,艺术总是反映了当代人的镜像”[1]148。当代学者昆德拉对刻奇的见解颇受布洛赫影响。他对刻奇的界定不同于格林伯格所言之“浅薄、俗气”,也有异于布洛赫所说的“唯美”。

从词源学上看,刻奇的直接含义有“矫情”之意。昆德拉侧重于这一含义,引申出刻奇是“一种感情被提升到价值和真理的位置”[5],正如浪漫主义流派过度崇尚情感。昆德拉生活于苏东剧变前的环境中,特殊的语境使他不认同将世俗生活的情感上升到恒久价值层面。他对“社会革命”的激情持否定态度,认为“在刻奇的王国中,实施的是心灵的专制”[6]。昆德拉称情感有主观性、模糊性,不宜把伦理阐释过度。

在我国,韩少功将Kitsch译为“媚俗”。以往人们在讨论中,较多采用这一说法。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刻奇内涵丰富,对这一概念的阐述也见仁见智。但刻奇却是一种在文化艺术界有较强反映的一种现象,有必要在理论层面厘清并在实践领域疏导。在简略综合专家学者对刻奇的阐释后,笔者做出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刻奇是公众出于时髦、偏好,或片面追求感官刺激或谋求消费回报而在文化艺术界产生的现象。其特征是内涵相对肤浅、形式趋同,甚至带有庸俗化倾向,但在特定时间范围内被公众接受并广为流传。

从上述理解引申,刻奇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虽未必有益但可能无害的文化现象。

二、现实生活中刻奇现象分析

刻奇现象在不同时代和社会环境中,成因和表现形式都有较大差异。具体到我国,1949年以前广大劳苦大众备受煎熬,在内乱外侮的恶劣环境下,很多人为生存而挣扎。求温饱尚难,遑论文化娱乐。文艺的消费对象主要是相对富庶、安定地区的公众、城市的居民。乡土文化艺术姑置勿论。在流行的文化、艺术作品中,诸如电影、流行歌曲、言情小说、武侠小说、茶楼酒肆中的说唱艺术……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刻奇现象。原因很简单,文艺工作者(作家、艺人……)创作、演出主要是为了谋生;公众欣赏文艺作品(读书、看“节目”)目的在于排遣郁闷、寻求快乐。创作表演都要迎合受众欣赏需求;受众(观众、读者)要达到怡情悦性或开心解闷的目的。受具体社会环境影响,多数受众的心理状态、价值取向都较难志存高远,多数公众的文化素养也不过粗通文墨。“鸳鸯蝴蝶派”、剑侠小说的广泛传播;靡靡之音的流行歌曲大行其道;格调不高的电影成为银幕上的主要内容。这就是当时刻奇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先进意识形态未占据统治地位、社会又比较混乱之际,多数公众无非是祈盼平安,很难有高雅、高尚的追求。

1949年后,中国大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急剧变化,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同时并举,全部的社会变革不仅有疾风骤雨的声威,更有水银泻地般的力度。革命的意识形态迅速深入到公众生活的各个领域。基于动乱终结,公众的心态既有感恩之情,又有求安之意,普遍地对新社会持拥戴态度,因而对文艺界的“改造”也卓有成效。庸俗、迷信、封建、腐朽色彩的文艺作品被次第涤荡;应运而生的大都是歌颂新时代、弘扬主旋律的作品。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看,这是符合规律的正常现象,但是也出现了某些不足:在产生某些精湛文艺作品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形式上较粗糙、内容上过度直白干瘪的作品;再加上意识形态过度介入,传统的一些内容上“无害”而形式上精湛的艺术作品也被摒弃。如戏曲中的《锁麟囊》《清风亭》被禁演;流行文学中的张恨水、秦瘦鸥等人的小说作品不再发行……都属于过度介入的例证。

1949年以后,在文艺领域,低俗、浅薄的作品大都销声匿迹,基本倾向是积极、健康的,但仍存在不够理想之处。从创作角度看,因为过度倚重意识形态标准,致使不少作品存在主题僵化、语言简单、形式俗套的不足。从公众角度看,强力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一批先进的公众认同了革命文艺,而一般公众大都是为了在劳作之余解闷,因此,受众普遍认同当时的文艺形式,不存在多元竞争。

创作的高度政治化和欣赏的惯性,使文艺领域出现了新的窠臼,致使艺术领域的刻板、同质化愈演愈烈。这种现象就是当代刻奇的根源,可以说,这是一种高度大一统环境中文化艺术的高度同质化。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再一次出现了重大转折。随着80年代的百废俱兴,文艺领域也焕发了勃勃生机,僵化、刻板的艺术品很快被淘汰,文化、艺术各领域相继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不仅有公众喜闻乐见的影视剧,更有发人深省、震撼心灵的文学作品。其中有的作品走出国门,博得世界声誉。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商业大潮带来的“拜金主义”倾向对文艺界产生了负面影响。对政治倾向错误的个别作品另当别论,值得注意的是大量出现迎合观众的低俗作品大量出现,而且这类作品往往大行其道。如某些格调不高的小品大受欢迎;一些仅靠炫耀技巧、插科打诨的演员竟被公众奉为“大师”。网络的普及,也衍生了一些刻奇现象。如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中外经典文学著作较为陌生;而对流行于网络的玄幻、言情小说趋之若鹜。网络产生的负面效应呈现“国际化”趋势。国外研究者分析指出,“……他们所掌握的公民学和历史知识几乎为零,但涉及名人生平趣闻、流行音乐以及My space资料收集信息时,他们都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7]116。在美国,这样高度商业化的国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美国青少年……远离书籍,陷入青春期娱乐活动的漩涡”[7]69。总之,人类正在或即将步入一个平均化时代,不仅物质财富,甚至文化知识资源也在社会各阶层间平均化。常识高度普遍,公众对各领域的专业知识都相对匮乏,所以容易出现群体性盲动。这是当前文艺界刻奇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

简单勾勒当代刻奇现象的轮廓,说明这种现象始终存在于文化艺术界。这种情况提示人们,此种现象在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将伴随着文化传播存在下去。如果说,计划经济时代的刻奇现象是由于意识形态全面强势介入生活领域,以及公众对此的顺从而习以为常,那么在当前则源于拜金主义的泛滥和官方对文化艺术界管控策略的调适。既然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种社会现象,单纯否定或回避都未必恰当。正视事实、因势利导,净化文化艺术环境,促进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才是适宜的选择。

三、面对刻奇现象的文化传播策略

因地制宜地制定策略,是人们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门。西方学者对刻奇现象的分析是一家之言。无论格林伯格式或布洛赫,无论站在精英立场贬斥大众文化,还是布洛赫基于伦理价值对刻奇的批判,都是西方自由主义政治环境中的话语。昆德拉生活于上个世纪东欧特殊政治文化环境,对意识形态强度统摄生活身领实受,对片面、夸大的“高、大、上”有先入为主的拒斥。他对刻奇的理解是刻意“躲避崇高”。上述论述虽说蕴含着“深刻的片面”或“片面的深刻”,但因与现实国情大异其趣而至多有参考价值。应对刻奇现象的策略,首先宜基于同情。哥德尔定理证明,任何理论体系或方法,其合理性、有效性都有一定的边界条件[8]。

以下,对应对策略的现实边界条件试做分析。

从我国社会环境看,市场经济虽有待完善,但不可逆转。这种体制的优长与不足,在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改变。从技术环境看,现代通讯技术的改进日新月异,网络传播必然高度普及,网络传播的效应会更加强劲。所以说,文化传播的社会条件不会有重大变化。刻奇在文化传播中的显现也将长期存在。

从刻奇现象可能的影响看,文化艺术工作者出于追求消费回报的目的,必是得到相当公众欢迎的作品,并在一定范围内流行。依照法治精神衡量,只要没有违反我国现行法律,公众的文化生活不应该受到限制。况且,公众在劳作之余,参与排遣郁闷、无碍他人的文化活动,不仅无可厚非,而且还有可能愉悦心情。从这个意义上讲,刻奇现象在当代虽未必有益,起码是基本无害的。在一个正常社会环境中,基本无害的事物可以有一席之地。

但刻奇现象也可能产生某些消极影响。如果长期听任一些媚俗的文化产品过度流行,有可能妨碍主旋律的传播,对社会凝聚力产生消解作用。因此,适度地抑制刻奇现象,因势利导使之与主旋律契合,是近期未来应对刻奇现象的理想选择。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宜关注以下方面。

第一,调整观念。人们常谈“转变观念”,其实“转变”意味着重大改变,文化传播宗旨岂是常人可以讨论的,遑论“转变”。我们谈调整,意为在遵循现行文化方针的前提下,对某种事物转换视角,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重新给予恰当的评价。就对刻奇的认识而言,宜做以下调整。

首先,恰当界定政治标准。思维定式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思维方式。由于既往长期浸润于革命化的话语中,“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往往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对认识事物而言,则往往是“先进—落后”“革命—反动”……殊不知评判事物并非如初中生语文教学判断反义词那样简单。以色谱为例,在黑与白之间,尚有一个广阔的“灰色地带”。铁灰、兰灰、浅灰……常见的灰色即有十余种。过度强调“政治正确性”(Political Correctness)是个国际化现象,西方国家知识界也有强调“政治正确”的现象,如“非裔美国人”“残障人士”都是某些国家称呼特定类型人士的规范称谓,稍有差讹,即有“歧视”之嫌。其实这是一种“矫情”现象。凡事“过犹不及”。即使是宣示“革命话语”也应适度。马克思曾指出:“过分的严肃就是最大的滑稽,过分的谦虚就是最辛辣的讽刺”[9]。对不违背“大政方针”、含糊的社会现象,不妨稍加宽容。对一些“不好不坏”的事物,只要不大肆泛滥,也可以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其次,校正雅俗观念。雅、俗从来是相对概念。《诗经》是中华文化经典,可以说雅,但其中包括当时“采风者”收集的民歌。京剧现在被称为“国粹”,但清初“四大徽班”进京之初,被当时戏曲主流——昆曲所不齿。甚至被市井讥为“乱弹”。话剧在西方国家被视为 “高雅艺术”,但传入中国之初被称为“文明戏”,在某些低档剧场,相声演员亦可“客串”。笔者列举上述情况,意在说明古往今来,“草根”文化虽然“俗”,经过大浪淘沙,取其精华亦可能升华到“雅”。京剧在入京之前,已经臻于成熟,是一个精湛的剧种。但进京之初未被当时的公众接受,也有过边缘化的经历。可见雅与俗不仅有相对性,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使是当代流行歌曲、电影歌曲,有些广为流传,看似普通,其实紧扣时代脉搏,且蕴含深意。如孙川、闫肃等人创作的《雾里看花》,本是“3·15”应时之作,但旋律奔放、歌词意蕴深厚,道出了世人在转型时代祈盼真情、厌恶虚伪的共同心声。此歌不仅成为某位歌星的成名作,更广为流传、历久弥新。这是一件现实中歌曲由通俗升华为典雅的鲜明例证。以上事例说明,文化艺术品的产生、发展、延续,有其自身规律。“风物长宜放眼量”,对艺术作品只要没有大的“违碍”之嫌,不必急于判定雅俗,不妨把对艺术品的鉴定、评价留给时间和公众。调整观念有助于人们心平气和地看待艺术。如果公众普遍以平和心态参与文化艺术活动,自然会形成宽松、健康的发展环境。

第二,制定适宜的策略。在高度行政化的大环境中,行政系统的措施对事物的发展趋势有很大影响。对文化艺术领域的刻奇现象可以依据社会状况、某种艺术发展普及程度及现实影响,适当推出策略,因势利导。以下提出两点构想。

首先,倡导健康文化生活。文化生活属于公众私生活,行政系统不宜干涉。然而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适度介入是可以的。比如组织歌咏比赛,倡导公众咏唱一些格调高雅、健康的曲目。通过社会团体,举办阅读活动,由文化机构编纂推荐节目,倡导公众阅读,并在公开出版刊物上设置“书评”“影评”等专栏,吸纳不同层次公众参与讨论。通过弘扬先进文化,促进生成健康的文化氛围。

其次,在高等教育中注重文化、艺术熏陶。现在提倡“博雅教育”或曰“通识教育”。这种模式要求增设若干“选修课”,可以在选修课中添加艺术鉴赏、经典阅读……之类的课程,鼓励学生选修。高等院校的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相对优秀者(从参与高等教育筛选角度看),将来步入社会很有可能进入精英群体。当下对大学生的教化和引导,对可预见未来社会风气走向有一定影响。在大学生团体中培养高雅情趣,对当前和可预见未来抑制刻奇现象是有益的。

四、结语

刻奇是一种文化现象。步入工业社会以来,随着教育普及和大众文化流行。这种现象将长期存在。从文化角度看,文化归根结底就是一套价值体系。在文明社会,不同地区或群体也可能形成自己的亚文化。文化虽然可能影响社会行为,但也不是绝对的。

对刻奇这种文化现象,宜辨析其成因及当前表现形式,在承认其存在的同时抑制其泛滥。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现象将与商业社会共始终,应对的策略也宜不断调整。浅见只是引玉之砖,尚祈方家校正。

[1]景凯旋.刻奇:美学的还是伦理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2).

[2]〔英〕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M].王玉章,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116.

[3]窦学富,等.现代德汉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408.

[4〔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前卫与媚俗[J].秦兆凯.译.美术观察,2007(5):121.

[5]〔捷克〕昆德拉.雅克和他的主人[M].郭宏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2.

[6]〔捷克)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M].许均.泽.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299.

[7]〔美〕马克·鲍尔莱恩.最愚蠢的一代[M].杨蕾.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8]许纪霖.大时代中的知识人: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2:176.

[9]〔德〕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

猜你喜欢

现象公众艺术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纸的艺术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