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2017-03-08詹玉华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政治课应用型政治

詹玉华

(合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 230601)

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詹玉华

(合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 230601)

提高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已经成为思想政治课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应遵循主体性、可操作性、有用性等原则,通过依托实践教育基地、与服务地方相结合、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来拓展途径,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应用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实效性

1 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研究的必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问题。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强调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1]只有依托实践性教学,才能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培养他们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的方法。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是指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程为依托,遵循教学特点和规律,组织学生了解社会、开拓视野,使大学生在参与中验证书本知识、理论学说,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体验式教学。学生在实践中相互交流并运用所学理论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分辨是非,坚定信念,完善自我,是一种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主动探究生活中的问题,以达到思想政治课教育目标的教学方式。思想政治实践课教学能够把理论与实际、教书与育人、学习与研究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满足了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能够真正实现教学目的和要求,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将进一步助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的深化与发展。[2]

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制定了多个政策文件,早在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就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3]; 2015年,教育部进一步强调要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并要求落实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4]在中央关于开展好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精神指引下,各高校实践教学已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然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比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离,教学组织不规范等。与传统高校办学定位不尽相同,应用型高校办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包括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构建科学的实践导向型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提高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已经成为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坚持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

2 增强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原则

2.1 主体性原则 人的全面发展是主体性的发展。主体性是指人在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特征。传统的教学理念是将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无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坚持主体性原则,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其主体地位,激发其主动参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大学生各自的优势,鼓励他们之间相互帮助,任务由学生分工协作完成。让他们根据所学的知识,自行组织团队,自主选择课题,自行设计论证社会实践方案等,在互助中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促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实践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既能体现学生的需求和关注点,又能增强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其系统思考能力和科学判断能力。教师在此期间可以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增强体验,从而真正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提高教育效果。

2.2 可操作性原则 能够推广是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价值目的之一,而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具有可操作性是其可成功推广的基础。可操作性是评价一个模式、方式方法优劣的重要标准。所谓可操作,是指实践教学在内容上易把握,在形式上易践行,只有操作性强,才有可能把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落实到位,提高实效,课堂实践教学工作才有可能广泛开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是实践教学得以运行的有力保障。由于种种原因,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在一些学校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对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工作积极性没能被调动起来。其原因之一就是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可操作性不强,实践教学过程复杂,一些经验不足的教师可能会因畏难情绪等因素而导致教学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实践教学易操作可避免因教师队伍的水平高低不齐而导致的实际效果悬殊过大,使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刚上岗的青年教师,都可以取得相近的教学效果,能充分调动思想政治课教师参加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同时,老师结合课程教学情况,把实践教学活动安排得简单易行,在活动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认识。

2.3 有用性原则 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如果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就只能是空谈,有用性是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内在因素。要想使大学生喜爱思想政治实践教学课,就必须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它有用,能够满足其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因此,让学生理解其有用性是探索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又一价值取向。“只有当一个事物被判定为同主体的需要和价值目标密切相关时,它才容易被确定为深入观察和加以改造的对象。”[5]实用有效是实践教学工作连续运行的根本保障,教师需要将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目标有效转化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具体需求,将思想政治课本中的原则立场、方针政策等,通过实践教育有效转化为学生对价值信仰的追求、对形势任务的把握。只有实现了这种转化,学生才会认为思想政治实践课与其成长成才有关,进而产生浓厚兴趣,而不是习惯的排斥和抵触情绪。思想政治课必须在思想上能为学生释疑解惑,在实践中能为学生提供指导并得到验证,否则,学生就会认为无用、无聊。大学生已经基本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不能简单地进行知识灌输,而是要注重通过实践引导学生自己想明白,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改变原有的错误观念,进而把对国情、民情的认知内化为思想政治素养,达到实践体验、内化践行以及学以致用的目标。只有将中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需求,实现执行中央要求和关注学生内在需求的统一,才能使学生真正觉得思想政治实践课是有用的,进而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标要求。

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真切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注重授人以渔,引导学生独立分析、独立判断,只有从知识传授向引导大学生独立思考转变,让他们明白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有什么用,才能实现大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构建的是大学生学习参与机制,让大学生通过实践,领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独立思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最终建立起科学理性的价值信仰体系。这种模式实现从强调信仰灌输向养成良好思维习惯的转变,有助于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去体会和感受思想政治课的意义,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通过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既要让大学生明确知道自己的需求究竟是什么,又要让大学生明白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在理论知识的扩充、知识结构的完善、科研能力的提升、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6]当思想政治课经过学习、研究、生活的反复实践和检验,满足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他们才会感觉到真管用,才会真心喜爱这门课。

3 增强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3.1 依托实践教育基地 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走出课堂,融入社会,才能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实践教学基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平台,高校与地方有关单位应该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建立多种形式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充分利用系列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让大学生把学习到的思想政治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通过自己的行动去感知、历练。例如,组织大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走入工厂、社区,了解国情,感受变化,或是深入贫困地区,以实际行动为农民的脱贫致富出一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以往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场所数量少,组织成本高,可以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与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基地相结合,在开展专业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开展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育,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同时也就成为了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基地,既解决了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基地数量不足的问题,又可以节省经费,提高实效。可进一步分类整合,形成不同主题的实践教学基地群,如:道德法制教育基地、改革开放教育基地、科技创新教育基地等,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教学目标、特点,让学生参加主题各异的实践活动。学生返校后制作PPT等汇报资料,相互交流,使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升华和巩固,这样的教学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又可以使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品格,锻炼其意志,学会协调人际关系并逐步养成合作意识,拓展其知识视野、丰富其人生阅历。

3.2 与服务地方相结合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生力军,其办学定位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服务社会意味着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是公民的重要品质。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终反映在培养的人才成为地方的行业骨干,成为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离开了社会实践,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服务地方的学习不仅仅是灌输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在实践中加强大学生品质的培养,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生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实践的程度,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努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学生在服务地方中增进了对国情、民情的了解,提高对国家、对社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更能激发他们成为社会积极贡献者的愿望。同时,地方的需要也为大学生施展才华、回馈社会提供了机会与平台。应用型高校和当地企业、社区和农村等建立思想政治实践育人共同体,有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专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统一。[7]

社会需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巨大动力,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服务地方相结合,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开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合肥学院将服务学生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在服务地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应用型高校发展之路。学院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和完善师生志愿服务体系,积极鼓励师生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定期带领大学生义务服务,鼓励教师到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挂着锻炼。利用暑假期间,组织师生深入农村,通过“三下乡”等服务方式,结合所学的专业,培养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地方特色相融合,通过实践体验社会,提高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实现了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有机结合,培养了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本领,为大学生将来毕业、创业做好必要的准备,从而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目的。

3.3 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实习结合。专业实习应是专业技能修养与职业道德修养的结合。但长期以来,专业实习过分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职业道德教育往往被边缘化。学生专业不同,其知识结构各异,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只有同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起来,才更能提高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实习的结合,要求教师在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熏陶。实习结束后,学校对他们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双重考核,从而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与科研相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实际问题分析的一种方法。这种实践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表现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搜集资料、调查研究、分析归纳以及撰写论文的一种实践过程。在全面讲授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结合当前社会上的一些热点、疑点以及大学生关注的问题,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专题,确定研究目标。例如:生化专业的学生可以就走绿色发展之路展开研究,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可以就大学生恋爱交友、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深入调查等。先确定课题,然后到社会实践中去调查研究,收集有关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加工,了解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对策、建议的活动,然后写出专题的调查报告。指导大学生申报学校、省市各级科研课题和创新创业项目,教师开展的科研课题也可招聘学生参加,课题完成出色的,作为评选优秀学生的重要条件。通过这种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调查和研究能力,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实现科研育人的目的。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与勤工助学相结合。对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学生,可根据学校用工需求,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及特长,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如实验室、办公室、公共区域等,并与校外企、事业等单位合作,拓宽工作岗位渠道。通过这种方式,既可发挥学生专长,又可让学生早日接触社会,感受到学校和社会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关爱,了解付出与回报的关系,培养锻炼综合素质和能力,既实现了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目的,又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实现勤工与助学互动。

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学校有关部门的重视、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1]只有把政府、社会及高校结合起来,各方面力量相互支持,形成合力,才能形成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张俊,龙兴跃,蒋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4):45-47.

[3]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2005-02-07.

[4]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通知[Z].教社科 [2015]3号,2015-09-10.

[5] 王颖.回归“思想政治”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86-89.

[6] 王永友,史君,孟鹏斐.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价值理念重构[J].思想理论教育,2016(1):68-72.

[责任编辑:李德才]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pplied Universities

ZHAN Yu-hua

(College of Marxism, Hefe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China)

s: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urgent need. To meet the need of new trend, principles of subjectivity, operability and usefulness should be followed. New practical education channels could be expanded by establishing practical education bases, serving local economy and provid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opportunities together with the full use of social resources. With these practices, a long-effect practical education system is expected to be established.

appli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2017-03-16

2017-04-12

安徽省高校教研重点项目“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研究”(2016jyxm0878)、合肥学院教研重点项目“构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资助。

詹玉华(1976—),男,安徽合肥人,合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文明建设。

G641

A

2096-2371(2016)03-0122-06

猜你喜欢

政治课应用型政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