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品德与社会》体验式教学运用策略
2017-03-08吉林省和龙市松下坪学校韩正学
吉林省和龙市松下坪学校 韩正学
体验式教学就是把学习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运用协作探讨的方式,在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中进行体验、感悟,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的一种教学模式。《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体验性学习,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而现代教育学的研究也表明: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的方式传授给少年儿童,但远大理想的孕育,良好情感的萌生,高尚情操的养成,都必须经过体验才能完成。教学中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关的情境,社会实践,问卷调查,课堂活动等途径来激发学生的社会觉色体验,情感交流体验,人际关系体验,生活意义体验,生命价值体验等,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自我感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道德学习本质上就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孩子是在生活体验中长大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体验教育应伴随着少年儿童道德认识和践行的全过程。教学中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和感悟中强化和内化这种观念,最终促进少年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与探究。
一、创设能引发学生主动体验和交流的情境
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内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事物的兴趣。因此,教学中我根据课程标准和特定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创设有趣的情境,使学生融入到创设的特定氛围中,激起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触动自己的情感之弦。如教学《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一课时,根据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从小到大这一成长过程中父母对自己所付出的爱,体会“爱”的含义,并从中感悟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教学时首先创设这样两个故事情境:1、小红帮妈妈做饭受到爸爸妈妈表扬;2、小明在同学家写完作业而回家晚了受到爸爸责备的情景。这样的情景有些同学是身有体会的,结合视频故事和学生已有生活经历,使学生产生共鸣。第二步要求学生讨论对两个故事的看法。第三步让学生回忆自己曾有过的经历,当时的感受,第四步进行评价,学生纷纷表达自己曾经的经历和感受,最后达成共识:爸爸妈妈的表扬和责备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进而从情感上感悟到父母和家人对自己的付出是一种无私的爱,激发孝敬父母的情感和行为。通过创设情境,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参与学习体验的热情,通过体验和感悟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
二、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实现自主体验
通过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和实践获得真实的感受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的基础。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必须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研究学习,让学生自己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其自身体验找寻自己的答案,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做学习的主人的快乐。《生活处处有规则》一课,要求学生理解生活处处有规则,按规则办事的重要性,怎样才能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各种规则以及这些规则的作用,纸上谈兵是不行的,我设计了三步走方案:第一步,让学生了解规则的含义;第二步让学生寻找校园和家庭生活中的规则;第三步让学生到社会中去找规则。如乘公交车、看电影、公园游览、过马路等,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方式和目标,以一个小记者、小观众、小游客的身份去了解、调查和体验,然后把体验结果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交流、分享。在此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亲身体验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和这些规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学生有了自由活动和亲身体验的机会,处于主动实践,积极思考的探究状态,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去感受、去发现、去评价,从而不断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和判断,逐步发展体验学习的能力,最终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三、在合作互动中体验、在合作交流中感悟
小学生道德学习和形成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体验内化的过程,而互动是体验式学习的基础。互动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这是一种可变动的、多向的、多中心的互动关系。在教学中,巧设活动情境,通过师生共同参与,互相作用,让学生得到充分的体验,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大家都在学》一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调查和访问知道自己周围的人都在学习,感受这是一个学习形社会,理解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课堂上我创设了这样几个互动情境:一是交流、展示课前在家中采访家人学习的情况;二是师生互相采访;三是交流、汇报和总结性评价。学生在交流内心感受时,说出了对终身学习的认识,从而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学生更应努力学习,回报父母,回报社会。通过充分发挥作为共同活动的师生群体的交互作用和创造力,使课堂充满生气与乐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强化了体验和感悟。
四、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拓展生活体验
《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社会生活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陶行知先生就认为:幼年人不是孤立的,他是环境当中的一个人,学校的教学任务就在于把学校与社会,教育与学生密切地联系起来,还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加以巩固,深化。为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和社会活动等,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体验现实生活。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尝试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获得人生的体验,这种体验使学生或茅塞顿开,或豁然开朗,或悠然心动或浮想联翩或百感交集。体验给孩子带来了快乐,填满了孩子知行脱节的鸿沟,促进了知行统一,塑造了学生良好的人格。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次亲身体验。”教学中教师只有和学生们同学习,同体验、同探究,共同融入到生活中,才能构建一种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支持,鼓励学生亲历实践的过程,就能触动学生的情感,激活他们的思路,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进而通过反思而达到明理与情感的升华,润物细无声的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实现品德教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