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发展的几个关键点分析
2017-03-08王晨俊
王晨俊
(太原科技大学图书馆 山西 太原 030024)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发展的几个关键点分析
王晨俊
(太原科技大学图书馆 山西 太原 030024)
学科服务的本质是根据高校学科发展而开展的创新型知识服务。通过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新形势下学科服务的现状,找出困境所在,从团队建设、个性化服务、制度创新、智慧服务几个关键点进行研究,探索其发展策略,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学科服务;团队建设;个性化服务;智慧服务
学科服务自1998年被清华大学图书馆引入国内已快二十年,是图书馆实现服务突破和形象重塑的重要手段。学科服务是一种以知识服务为目的的创新型服务,是传统参考咨询服务的延伸,借助先进的技术,发挥馆员的智慧,为用户提供比传统基础服务更深层次的服务,提高用户获取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学科服务的开展有利于改变图书馆传统的被动服务方式,重塑其文献信息的中心地位。
国内学科服务的实施主体是学科馆员,即一种受过专门训练且具有丰富学科知识的馆员,主要负责图书馆某一学科专业文献的选择和评价,也负责学科信息服务和书目文献的组织[1]。《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 》规定:高等学校鼓励图书馆专业人员同时掌握图书馆学和一门以上其他学科的知识,重视培养高层次的学科专家[2]。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新形势下学科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到学科服务的发展困境,从团队建设、个性化服务、制度创新、智慧服务几个关键点进行策略探讨。
1 现状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旧金山大学国际管理和行为科学教授H.weihrich提出,是在综合和概括组织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组织具备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运用系统分析法将各因素相互比较和研究,制定符合组织发展方向的策略。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建立一个分析框架,分析图书馆所处的新形势,发挥优势、转变劣势、抓住机遇、避开威胁,探索选择最合适的发展策略,推动学科服务的可持续发展[3]。
1.1 内在优势
①先进的发展战略。高校图书馆经过多年发展积淀,与其它高校图书馆甚至国外图书馆联系密切,有明确的办馆理念和先进的发展战略,能保持与时俱进。
②多样的馆藏资源。高校图书馆馆藏积累多年,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十分丰富,除常见的图书、报刊外,还有各类数据库、特藏文献等资源。同时,高校图书馆间通过联盟、馆际互借等手段实现资源共享,为学科服务带来极大便利。
③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近年图书馆员的入职要求都在硕士以上,且专业范围拓宽。一些图书馆在人才战略上重视专业学科馆员的聘任,一些还聘用学院教师作为咨询专家,从职称、学历、专业、资历等因素综合考虑,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结构是较为合理的。
④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新形势下各图书馆引进自助借还机、自助阅读器、智能检索终端等设备,基本配备了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可更方便、快速地处理文献资源、交流信息知识,馆员得以更高效地开展学科服务工作。
1.2 内在劣势
①观念落后。不少馆员固守传统图书馆的工作理念,对学科服务缺乏清晰认识,观念劣势不可小觑。学科服务需要学科馆员用心激发、捕捉用户需求,而图书馆一直以来缺乏主动意识,习惯坐等读者上门,很容易造成半途而废。
②工作热情低落。除必备的工作能力外,学科服务更需要馆员具有高度的热情投入实践。高校图书馆存在着机制不完善、业内认可度不高、职称评聘无望等现实问题,导致馆员难以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
③人才缺乏。2014年一项统计发现,211高校的学科馆员总计为653名[4],且我国图书馆馆员尚无资格认证制度,不能准确评估馆员的专业水平。现实中学科馆员能力参差不齐,很多馆员不能把握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④管理与制度不足。学科服务尚处于不完善阶段,没有专门的管理组织机构,无明确的规范标准、职责定位、制度约束,图书馆对学科馆员制度也不够重视,缺乏针对性的规划,尤其激励机制的缺位容易使学科馆员丧失工作积极性。
1.3 外在机遇
①高校科研的需求。高校越来越注重科研,而科研过程越来越倚重信息的获取与分析,一些教师和研究人员由于信息素养或时间、空间的限制,难以深入进行文献检索、科技査新、资料分析、知识发现等工作,这为图书馆学科服务提供了有所作为的空间。
②职能部门的支持。学科馆员需要主动争取职能部门的支持。如图书馆可以与科技处合作,对科研成果定期汇总和深度分析,重大项目可以直接定向服务;还可以为一些科技竞赛类的学生活动提供信息指导等,这些—般都能得到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
③网络技术的进步。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为学科服务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工具。当前备受关注的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即时沟通软件、虚拟社区等,涉及信息链的整个环节,为图书馆带来了多元化创新发展的机会。
④信息环境的改变。E-Knowledge、E-Science、E-Learning、E-publishing等新兴的信息环境,为学科馆员的角色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发展空间[5]。在这些环境下,学科馆员扮演着用户知识管理助手、科研人员合作伙伴、宣传推广者等角色。
1.4 外在威胁
①搜索引擎的强大。搜索引擎是目前用户获取信息的首选渠道,其功能日益强化,能够使用户获得更加满意的体验。例如,Google Scholar能够检索外文数据库的期刊文献,Google Books可以查找数千万计的出版物的书目甚至全文。搜索引擎资源丰富对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和服务形成挑战。
②咨询公司的兴起。信息咨询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各类信息服务,甚至提供解决方案、策略规划等深层次服务,商品化的运作方式能够使其业务不断拓展和深化,是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潜在威胁对象。
③用户需求的升级。用户一方面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期望提高,一方面又不信任图书馆员的工作能力,低估学科馆员水平。用户对学科服务的需求强度大、个性化,从“Reader”到“Customer”的转变促使图书馆重新审视其与用户的关系,无疑是巨大挑战。
④学科服务本身的挑战。学科服务本身对图书馆人力资源是个挑战。学科服务对馆员的要求较高,需具备信息获取能力、研究探索能力、科学管理能力、专业创新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还要求学科馆员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素质。
2 发展困境
基于以上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发展困境。
(1)浅层次服务关注度降低,深层次服务基础薄弱。浅层次学科服务如培训、检索等受到冷遇,可能是由于用户自身信息素养提高而固有的推广模式吸引力不足,服务内容缺乏系统性,过分追求大而全;深层次服务由于所需资源和工具都是高端产品,相应服务人员素质要求更高,时间要求紧迫,导致其起步和深化困难。
(2)学科服务支持体系孱弱,后继乏力[6]。学科服务往往需要借助于集成化程度很高的数字化资源、大型综合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分析和挖掘工具、可视化工具、知识管理系统等,但是各高校图书馆财力不均,无论是学科导航、学科服务平台还是信息共享空间建设都存在后继乏力倾向。图书馆顶层设计仍未将学科服务作为核心服务,导致服务责任不清,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用户的需求和问题。
(3)学科馆员个人能力赶不上用户需求,力不从心。认知观念的落后、工作的热情度不高、人才缺乏等都是学科服务人力资源方面的劣势,然而最根本的还是个人智慧与服务能力的不足[7]。现实工作中存在着照抄照搬、盲目跟风的现象,服务内容单一化、服务对象个别化、服务主体孤立化,这些都偏离了学科服务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初衷。
(4)缺乏嵌入用户环境的学科服务机制。学科服务仍以物理的图书馆为阵地,以方便管理为原则,致力于宣传推广本馆的资源和服务,对学科资源进行简单堆砌,很少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挖掘,未立足于用户的需求,更没有超越图书馆的限制。
(5)读者使用学科服务频率较低。学科服务由于图书馆人力、财力、物力的限制而常有推广不利、浮于表面的现象,导致很多用户对学科服务了解不多或满意度不佳,搜索引擎、咨询公司的出现更使得学科服务的吸引力降低。
3 策略研究
3.1 团队建设——人力资源
人才困境是制约学科服务发展的首要因素,学科服务的团队建设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科服务是否能顺利开展。学科服务不仅是一个业务岗位,更是图书馆整个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宣传、联络、培训、跟踪、反馈等多个环节,需要一个分工明确的团队协作完成[8]。因此,为保证学科服务的深入性、针对性、专业化、知识化,图书馆首先要建立一支既能分工合作又能独立担当,既具有专业信息素养又能鼓舞士气的学科服务团队,实现学科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学科馆员的职责与条件要求,通过对外招聘、内部选任等多种渠道,图书馆应不拘一格地聘用具有学科背景、较高学历、具备一定专业资历、工作经验丰富、职业道德修养高的复合型人才,鼓励用户参与。学科馆员的数量要适宜,有规模才有效益,根据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逐步增设岗位。团队成员中,学科馆员要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还要包括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数据库商、书商等多来源的非学科馆员[9],形成层次分明的梯队,职责分工各异,并且团队成员因主客观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学科馆员要有相对独立性,保持用户视角和用户思维,始终代表用户的利益。
图书馆应为学科团队成员创造学习交流、培训发展的机会,提倡学科馆员以内部交流、讲座学习、会议讨论、出国深造等方式不断开阔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同时,学科团队要制定共同的发展目标,加强业绩考核,实施相应的绩效评定及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团结创新、优胜劣汰。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图书馆要与自身情况相结合,加强馆际协作,与其它团队协同作战,选择最合适自身的方略。
3.2 个性化服务——用户需求
学科用户已不能满足于一般程度的信息服务,他们有自己的兴趣和个性,信息需求也存在差异性。大数据驱使图书馆分析挖掘用户信息行为,为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学科馆员可以对用户的资料数据进行深度统计分析,生成用户个体特征,找出不同用户的兴趣,透视隐藏在这些数据之后的用户兴趣模式,而后针对不同的学科用户采取不同的服务策略,提供深层次的个性化知识服务。
只有细化用户群体,根据不同用户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才能进一步满足用户在科研、学习中的信息需求。根据高校用户的特点,可将学科用户分为3个需求层次:学习型、教学型、研究型[10]。学习型用户主要为本科生和学习阶段的研究生,可以提供信息素养方面的培训,提高其信息能力;教学型用户主要为授课教师,可以提供文化熏陶、人文素养、教学技巧等方面的服务;研究型用户主要包括教授、学科带头人和研究生,可以提供文献检索、科技查新、课题追踪及统计分析等服务项目。另外,图书馆的基础用户群也数量可观。
个性化服务同时也是一种培养个性、引导需求的服务。因此图书馆不但要根据用户的特性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内容,更要培养引导用户的需求,如此双方互相进步、相得益彰,共同加深服务深度,才更有利于学科服务的长足发展。
3.3 制度创新——制度体系
学科服务开展多年,由于缺乏考评激励机制与动态竞争管理机制,导致学科馆员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学科服务制度的创新势在必行,应该从规划、培养、考评、激励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规划:图书馆应强调学科服务是其核心工作之一,严格选才,明确职责,建立合理的考评体系,使每位学科馆员都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前进路径;培养:图书馆可提供场地和机会,加强相关的技巧培训、智能训练,鼓励馆员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考评:可按照学科服务、科研参与和学术成果等层面灵活制定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对学科馆员进行年度考核,促使馆员业务能力和学术能力的提升;激励:应鼓励竞争与创新,使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挂钩,奖罚分明,对认真负责、成绩显著的学科馆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考核不佳的学科馆员予以批评指导并制定一套培训方案,从而带动整体共同提高,逐步建立高素质团队。
每一位学科馆员都有义务做好本职工作,把学科服务清楚地列入个人年度工作计划,进行考核评价,以此作为人员升职、调转、培训的依据之一,从制度的角度激发学科馆员的工作热情;而学科服务的长足发展更多依靠的是学科馆员的自觉性,馆员应意识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自觉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在转变图书馆地位进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4 智慧服务——突破超越
学科服务延续着传统图书馆增强用户智慧的目的,以更主动的方式加快用户的学习和科研进程,为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知识服务,从根本上促进用户智慧的养成和提升[10]。图书馆的核心宗旨是智慧服务,即实现图书馆人员、资源、空间三个要素的智慧交融,是未来图书馆服务突破的应然趋势。
在大数据新形势下,智慧图书馆通过智慧馆员为用户提供智慧服务,将是学科服务甚至是图书馆本身服务质量的超越。智慧馆员是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前提,智慧馆员的角色定位基于学科馆员又高于学科馆员,智慧馆员要比学科馆员有更多的智慧、更高的素质、更具多面性的工作能力,深入挖掘用户潜在知识,为用户提供主动、优质的智能服务[11]。知识管理是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基础,此处突出显性知识的提纯和隐性知识的挖掘,学科馆员要从专业知识角度分析显性资源,以更专业、更深入的智慧能力剖析信息内涵、整合信息资源,形成具有实用价值的信息资料;采用知识挖掘技术并结合馆员智慧能力,将隐藏于显性知识中的隐性知识揭示出来,是更有意义的信息资料[12]。网络工具是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助推器,恰当地利用微博、微信、维基等知识交流与分享平台进行智慧服务,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用户需求、制度体系等都是学科服务发展的关键点,图书馆要在这方面下足功夫,才能获得突破性进展,而智慧服务将是图书馆长期探索的发展目标。
[1]陈英.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能力提升策略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16,(1):63-65.
[2]郎玉林.高校图书馆联盟环境下的学科馆员发展策略[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31):20-23.
[3]罗亚泓.广州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SWOT分析和策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12-116.
[4]王永芳.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实践分析及发展对策[J].河北科技图苑,2014,(27):38-41.
[5]王丽萍.研究型图书馆学科服务可持续发展策略[J].情报科学,2015,(33):98-103.
[6]郝晋清,王珺,王娟萍.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239):104-106.
[7]燕辉,魏小盈,杨华.学科服务背景下“智慧与服务”新解读[J].图书与情报,2014,(1):122-127.
[8]刘丽萍.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发展策略[J].图书馆学刊,2014,(2):57-59.
[9]万文娟.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建设问题与策略分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5,(98):63-69.
[10]于曦,高洁.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策略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37):73-76.
[11]侯明艳.智慧图书馆环境下高校馆员的角色转变[J].现代情报,2015,(35):165-167.
[12]贾凤旭.构建网络时代的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J].图书馆学刊,2014,(2):98-100.
The Research of a Few Key Elements ofSubject Service Development in University Library
Wang Chen-jun
The essence of subject service is carrying out the creative knowledge service based on subject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uses WOT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ubject servic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nd finds out the difficulties, explores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 from team construction, personalized service, system innovation, wisdom service, thus providing the reference for subject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Subject Service; Team Construction; Personalized Service; Wisdom Service
G258.6
A
10.13897/j.cnki.hbkjty.2017.0009
王晨俊(1989-),女,硕士,太原科技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
2016-11-15 责任编辑:张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