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乡村生态环境问题浅析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角的考察

2017-03-08江龙飞管锦绣

关键词:污染农民生态

江龙飞,管锦绣

(武汉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当前乡村生态环境问题浅析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角的考察

江龙飞,管锦绣

(武汉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在城镇化、工业化的带动下,农村经济也逐渐步入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农民收入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是,乡村生态环境问题,却成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严峻挑战。本文试图以当前中国乡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为切入点,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角下考察乡村生态问题的实质与根源,进而为乡村生态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

乡村生态;现状;原因;途径

生态问题,已成为了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亟需面对并应加以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这生动地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我们的党和政府要以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而开辟建设“美丽中国”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我国乡村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乡村的水污染,土地污染,生活环境恶化,城市的工业污染向乡村转移,等等。这些都为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乡村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

乡村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瓶颈。与城市环境问题相比,乡村的生态问题更为复杂。由于污染源的种类多,污染区域分布广的特点,乡村生态污染也因而呈现普遍性、多样性、多源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一)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首先是农村种植业的污染。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农药、白色地膜以及污水灌溉等问题,使得农业面源污染危害加大。据统计,尽管我国的耕地面积不足世界总量的10%,但是,我国化肥施用量却接近世界总量的1/3[2]。这不仅使农用耕地污染加重,而且造成大量的化学残余物流入水体,从而污染了农村水源。

其次是畜禽养殖业的污染。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农民为了达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节省成本,使用缺乏环保设施的简陋畜禽棚舍。畜禽养殖业中所产生的废水被直接随意地排放,导致了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同时,很少进行卫生消毒处理畜禽的粪便,由于随意存放,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病菌传染。

(二)向乡村转移的落后工业生产造成的环境问题

首先是向农村转移落后工业产能造成的污染。随着国家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城市里淘汰的粗放式生产型企业,直接建立在远离城市的偏远乡村。乡村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一方面积极接纳城市淘汰的技术与设备,另一方面却没有能力投入治理污染应有的资金和环保设施,从而造成了污染直接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的问题。这些企业在给乡村带来就业机会的同时,也给乡村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生态压力。直接排放的工业“三废”,污染了乡村土壤、水和大气。越来越多的“癌症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其次是对乡村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式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自然资源是稀有资源,大部分是不可再生的,即使是可再生的资源,由于过度的开发,而缺少保护,也会因无法修复而枯竭,从而带来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在落后产能的工业生产渗透的乡村,青山变荒山、草原变荒漠、绿野无生机的现象并不少见。

(三)乡村垃圾的污染

首先是生活垃圾的污染。随着农民的收入的增加,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垃圾也大量增加。由于环保配套不到位,使得大量生活垃圾随意堆放。“来自卫生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农村每天每人生活垃圾量达0.86公斤,全国农村一年生活垃圾量近3亿吨,其中约1亿吨垃圾随意堆放。专家指出,如今农村生活垃圾排放量比2008年时更大。”[3]

其次是建筑垃圾的污染。近年来,农村生活消费的攀比之风盛行,农民对住房的需求超过自身经济承受能力,也超过了乡村的环境承载能力。两三层楼房比比皆是,不但建筑垃圾遍地,也缺乏整体规划,这不仅污染土地,破坏植被,还直接地影响了村容,村貌和乡村居住环境。

再次是乡村生活污水的污染。乡村由于下水管道缺失,生活污水又随意排放,导致生活污水横流,污水不仅污染河水和地下水,也造成了细菌的繁衍,从而威胁了人体健康。

二、乡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与根源

我国乡村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相关原理来考察乡村生态问题的实质与根源。

(一)乡村生态环境问题实质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首先,乡村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地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矛盾。“马克思的生态观集中地体现在他的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中。”[4]人与自然的关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来讲是一种以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对象性关系。自然界作为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一方面表现为自然界是人生存的“感性的外部世界”[5],通过实践,人从自然界中获得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另一方面,自然界又是“人的无机身体”[6],自然界具有相对于人类社会的先在性,人通过实践活动,延伸了自然史,从而人类社会的历史是自然史的更高发展阶段与“现实部分”。因此,作为实践活动的“人的生产活动应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中”[7]。人的生产和经济活动,如果无视人与自然的这种对象性关系基础上的统一性,那么人与自然的矛盾将以生态危机的形式展现出来。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由于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载能力弱,资源分布不均,环境治理能力不足,等等因素,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这在乡村尤为明显。我国人口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农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自然环境依赖性强。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乡村自然资源被无节制地开采和过度地开发,乡村生态状态恶化,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植破坏,河流污染等,这些乡村生态环境问题反过来又制约着农村的发展。过度的破坏自然,一味的索取自然,却不尊重保护自然,造成的结果只能是,乡村的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形成越来越贫困的乡村。

其次,生态问题虽然表现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但是就其本质上来说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实践活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作用是通过人与人的关系来实现的,人与自然的对象化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中运行的。在私有制社会中,由于异化劳动的出现,人与自然逐渐开始分离了,自然界愈来愈作为不依赖于人的力量,变成一种与人相对立的、异己的力量,人与自然的关系异化了。”[8]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当代人与自然矛盾的社会制度根源,这表现为:在资本利润逻辑下,为了实现剩余价值的最大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采取对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疯狂掠夺来加以组织,这不仅导致了人的异化生存,也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抗。在当代,在资本利润所主宰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资本利润依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逻辑,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本收益,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制度化的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以消费异化的生活方式来扩大生产规模,这进一步加剧了人类对大自然资源的掠夺,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背后,反射出来的是人与人关系的制度问题。现阶段,我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正在快速推进,我们还要运用资本的手段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依然存在着矛盾,生态问题还比较突出。在我国农村,现代化刚刚起步,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大力推进,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乡村为了迎合这种市场需求,为了增加农产品的产量,而不断的加大化肥农药的使用剂量。同时,白色地膜的使用也是为了生产更多的农产品,但是大剂量的化肥农药,以及“白色污染”对土壤的危害是巨大的。这些市场的需求为农民创造了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乡村的生态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的局面。

(二)根源于传统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传统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以及非理性化消费的生活方式

首先是传统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在经济至上,唯GDP论等思想指导下,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而采取了“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的策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是环境问题却接踵而至。据统计,“中国在人均GDP400—1000美元的条件下,出现了发达国家3000—10000美元期间出现的严重环境污染”[9]。在传统工业文明思维及其生产方式下,我国的工业化普遍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污染,高消耗的低端产业和加工制造等传统产业比重过大,以及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

传统工业文明思维及其生产方式下,由于特殊历史原因,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并进一步加剧乡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国家发展的侧重点在城市,乡村却逐渐被边缘化,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中 “三高”企业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转移到乡村,而乡村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又忽视了生态利益,这造成了生态环境问题从城市转移到乡村,其结果是城市生态环境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而乡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恶化。

其次是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方式比较粗放,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这种农业生产方式阻碍了农业向规模化、市场化、机械化等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方向的转化与发展。同时,农村人口增长过快,造成耕地面积不断的的减少,以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等传统观念盛行,落后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以对乡村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来获益,带来的却是滥垦,滥伐,滥牧,滥用化肥农药等问题。

最后是农民的非理性化消费的生活方式。农民的消费水平与农村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农村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我国传统社会中的“面子文化”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被重新激活,在农村,攀比之风盛行,非理性消费观念蔓延,拜金主义和超前消费等不良之风逐步渗透到农民生活之中,部分农民的生活消费逐渐被异化。近些年来,农村的“洋房”,“洋车”一家比一家高级,大大超出了农民的实际需求。这种非理性化的消费,不仅给农民的经济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导致建筑垃圾随处堆放,带来了土地侵占和污染,以及植被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

三、乡村生态环境问题解决的可行对策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是,乡村生态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这反过来又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前,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提到了应加以解决的日程上来。因此,应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将乡村的生产与经济活动纳入乡村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中,从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惠农制度与政策的创新、技术进步、生活方式调整等多方面入手来探讨解决乡村生态问题的可行对策。

首先,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型向绿色型转变。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农业生产方式比较传统,对农村的自然资源依赖性强,导致农村的生态环境恶化。习近平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10],并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11]。绿色型农业生产方式,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是通过大力推动农业生产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和无害化、产业链接循环化,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从而实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的生产方式。“农业的绿色转型发展既有利于保护水土资源,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也有利于提高国人的健康水平,全面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12]。绿色农业生产方式有利于解决农村人与自然的矛盾,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从而实现农村的经济和环境的相协调的发展模式。

其次,惠农制度与政策的创新。其一是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马克思认为,城市和乡村的融合要经历三个发展的阶段:从城乡依存到城乡分离、对立再到城乡融合,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的发展生产力,才能消灭城乡差别,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马克思的城乡融合思想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导致了城乡处于不平等的发展状态,由此形成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基本制度倾向于以制约农村发展的代价来促进城市的繁荣。这就要求以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为契机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改革和完善城乡户籍制度,剥离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各种不合理的制度规定,保证城乡居民的自由流动。推进土地制度的改革,尤其是改革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在农村土地确权后设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以促进农村土地实现科学规范,有序的流转”[13]。通过土地制度的改革将加强农民对土地经营的的自主性,从而农民可以更加公平的参与市场的竞争,增加收入,摆脱对自然资源过度依赖,减少农村中的人与自然的矛盾,为乡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坚实的制度性保障。

其二是落实农村的精准扶贫政策。中国的贫困户,主要集中在乡村,解决乡村的贫困问题,正是我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工作要做到“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并将精准扶贫思想概括为“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14]。精准扶贫政策,不是简单的解决贫困户问题,而是加大对农村合理、有效的资金投入问题,从而广泛地调动农村各个阶层的积极性。这需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原则,发挥先富带动后富的优势,从而有效地解决市场自发机制造成的农村贫困和乡村可持续发展问题。落实精准扶贫政策需要在教育、创业、生态、基础设施等全方面地帮扶农村贫困户,只有为贫困户谋出路,才能解决好人与人的关系,从而更好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乡村生态环境改善的长效机制。

落实农村的精准扶贫政策过程中,尤其要加大农村环保设施的投入。环保资金的投入直接针对的是当前乡村突出的人与自然矛盾,是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保障,这需要加大环保经费对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比较配套的环保基础设施。其中,重点是加大对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完善以及生活垃圾处理等项目投入的力度,从而全面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实现村容村貌的干净整洁。

其三是完善农村环保法律制度,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通过法律的强制性力量来约束农民生产和经济行为,防范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破坏乡村自然资源的行为。一方面,要制定与农村环境保护需求相适应的专门法律,尤其是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业污染的法规。同时,要加强对农民法律知识的宣传,增加农民的环保法律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既要加强基层环保队伍建设,还要不断地更新农村环保监测执法设备,提高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的监测执法能力。

再次,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互联网+”代表着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也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新思路。“互联网+农业”模式,是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对传统农业生产、销售、融资等各环节的改造中,运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农民利用“互联网+农业”模式,通过网上海量信息的收集,一方面可以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网络上的市场需求发现商机,从而调整农产品种植种类与数量。“如果说传统的农业,落后农村,弱势农民在奔向现代化的征途上,能否有一个后发制胜的超车弯道,‘互联网+’必定是一次时代赋予的绝佳契机,以及互联网应用的迅猛发展,均为农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创业机遇”。[15]“互联网+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的创新。“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力,把这种新的生产力用于农业生产中,将会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从而有助于解决乡村社会中人与人矛盾的问题,也有利于解决因自然资源过度开采而引发的乡村生态环境问题。

最后,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修养,倡导理性消费的生活方式。农民精神文化修养的提升是解决农村攀比之风的关键。这需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和教育的投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提倡良好的社会风尚,弘扬勤俭节约、邻里和睦的优良传统,摒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培养农民理性消费方式。

[1][10]《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十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N].《人民日报》2016-05-09(09).

[2]孙建利.对过量使用化肥危害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16):278-279.

[3]农村每年产生超3亿吨生活垃圾1/3被随意堆放 [N].《经济参考报》2013-5-13.

[4][7][8]管锦绣.马克思技术哲学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80,180,181.

[5][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6,89页.

[9]潘岳.中国严峻的社会难题[J].英才,2004,(12):12-13.

[1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八、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关于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N].《人民日报》2016-04-29(09).

[12]于法稳.习近平绿色发展新思想与农业的绿色转型发展[J].中国农村观察,2016,(5):2-9.

[13]罗玉辉等.集体所有制下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新设想[J].中国农村观察,2016,(4):84-93.

[14]唐任伍.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阐释[J].人民论坛,2015,(30):28-30.

[15]王立娜.“互联网+”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契机、挑战与对策[J].理论导刊,2016,(6):67-70.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15D043)

江龙飞(1988-),男,湖北襄阳人,武汉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管锦绣(1972- ),女,湖北蕲春人,武汉工程大学副教授,哲学博士,硕导,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猜你喜欢

污染农民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
生态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