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与人文教育整合研究

2017-03-08鸡西市第十九中学田丽娟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人文高中物理物理

鸡西市第十九中学 田丽娟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与人文教育整合研究

鸡西市第十九中学 田丽娟

很长时间以来,文理分科及在教学过程中过分追求升学率,导致了“不考的内容教师就不教,不考的内容学生就不学”的现象,导致了大量学生发展片面,甚至高分低能、综合素质低下。现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已经将社会责任感、可持续发展意识、全球观念等包含人文思想的内容列入了总目标,这说明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更加关注人文教育与物理教育的结合。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其中第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人文的角度设计内容,组织相关活动。而现在的物理教学还普遍存在重视知识教学、忽视人文思想的传播与渗透的现象。也许有人认为,物理学科教学完成本学科的知识与能力的教学就可以了,至于人文知识可以交给文史类学科传授。但是,略加分析就会发现,物理学科中那些特有的思想和学科发展历程带给人们的启示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只有通过物理学科本身与人文教育进行整合才能完成。忽略了人文知识的渗透,学生学到的物理知识就是浅显的,学生不能够参透其蕴含的深意,也就无法灵活应用。而且,物理学科本身就是一个在实验基础中、在生活感悟中逐渐建构起来的文理交织、内容丰富的综合体,只是过去长时间的分科教学和片面的教学观把它人为地割裂了。

物理学科中人文教育的资源是很丰富的,大家熟悉的牛顿、伽利略、麦克斯韦、法拉第、霍金、邓稼先等科学家的身上就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和值得学习与借鉴的态度和做法,可以让学生不断受到鼓舞和启发。其中学生最熟悉的,除了牛顿之外可能就是伽利略了。物理教材必修一中多次提到了伽利略,他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所做出的贡献让学生心生敬佩。例如,我们在学习“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课时,就涉及到很多人文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感到震撼的是:之前学习的诸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都是伽利略首先建立起来的。我们都知道“万事开头难”,在人类对某种事物没有任何认知之前,要想研究它,所面临的困难是极其严峻的。我们能从这些科学家身上学习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他们在求知过程中那种探索的精神和执着的态度。对学生来说,这是极其重要的,也恰恰是最不容易具备的。

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采用两条线索设计教学活动,一个是以学科知识和能力的结构为线索,一个是以学科发展历史和人物成长历史为线索。例如物理教材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一章,在研究物体运动原因的过程中,人们根据经验引出的错误判断竟然维持了近两千年。直到300多年前伽利略创造了有效的方法,才发现了正确的线索,揭示了现象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物理学史、科学人物的兴趣浓厚,因此对物理知识的感性认识也逐渐丰富,理解能力也有所加强了,物理学史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明显。学习知识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还应该传播价值导向和人文精神。物理学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必须在学科教育中体现人文价值,在教学过程中严谨、求实、不断创新,弘扬道德、培养审美,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倡导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选择性,关注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说明中学物理教学开始逐渐从人文价值的视角来理解科学。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从学科知识的层面拓展到社会的层面,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全面地看问题,发展地看问题,避免有悖于教育目标的反作用产生。例如,在学习能源与环境的时候就将地方能源的开采情况、应用情况、污染情况、经济效益、社会作用一起作为一个研究性课题布置给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例如,布置这些任务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我们家乡的能源与环境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我们的家乡鸡西市的主要资源有煤和石墨。对这些资源的开采会为社会创造怎样的价值?资源为我们所用的过程中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在盛产石墨的柳毛矿矿区,随处可见路边的树叶上附着了黑色的石墨,在周围生活的人们几乎不穿浅色的衣服,这些漂浮在空气中的石墨颗粒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此,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单纯的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而是全方位地进行综合的思索和研究。这不但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发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学习原子物理相关知识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核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在能源核电站的上的应用,可以渗透和介绍我国自主设计的秦山核电站的意义及功能,也可以介绍由法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公司承包设计的大亚湾、田湾、岭澳等核电站的情况。当然,还必须介绍核污染、核放射对人类健康和地球环境的危害。在学习电磁场和电磁波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寻找身边电磁波的应用实例以及电磁波产生的危害,了解电磁污染产生的原因、防治办法等。这类信息的引入,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激励学生树立科技强国的理想,使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成为培养高尚情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物理学科本身也是一种美的体现。“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虽然物理表面上似乎是由枯燥的概念和公式,抽象的定理和定律组成的,但是物理学中透露出的简洁,协调,对称,统一,模型的简化,规律的简练、准确等则是物理学家不断追求的美。教师在追求物理教学科学性的基础上,还应讲究物理教学的艺术性,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之美,塑造物理科学与人文教育的高度统一。例如:许多零散的知识点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将知识点经过梳理,以知识网络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律进行记忆,便可以一举两得,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点,也明确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个过程所展现的就是物理知识结构之美。除此之外,运动与静止、上抛运动的上升和下落过程、正与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都体现了物理学理论的对称和统一之美。美在物理学中是普遍存在的,教师也应该将美育融合在物理教学中,像杨振宁教授在《美与物理学》的演讲中所表现的那样,用幽默的语言、广博的知识、新奇的设想、新颖的实验、不断创新的风格营造美的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物理学科的发展是曲折艰难的,许多科学家为追求真理付出了几十年的精力,甚至牺牲了健康和生命。比如,为了研究放射性元素镭最后身患癌症的居里夫人,为了传播和捍卫日心说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布鲁诺,模仿富兰克林做天电实验而被电死的俄国科学家李赫曼……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充满了科学家的坚持不懈、勇于探索、坚韧不拔、不畏牺牲的精神。物理学家在科学研究的同时也处处重视人的价值,追求世界和平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的典范。正如牛顿所说:如果我能看得更远,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不仅是谦虚,也是事实,是对他人的尊敬。爱因斯坦和奥本海默等一起联名反对使用原子弹,这些事例不但可以震撼学生的心灵,也将激起学生奋发图强的意志。

物理学科与人文教育的整合也将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教师不再单单通过考试成绩诊断和分析学生的进步,而是要站在一个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看待正在成长的学生,看待自己的职责,提高自己的修养。

在此,仅希望广大中学物理教师能够关注物理新课程改革与人文教育的整合问题,探索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各种有效方法和措施,使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编辑/王一鸣E-mail:51213148@qq.com

猜你喜欢

人文高中物理物理
只因是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处处留心皆物理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人文绍兴
高中物理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