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比较分析
2017-03-08王笑寒
王笑寒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北京 100080)
对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比较分析
王笑寒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北京 100080)
在医务社会工作逐步发展的同时,医患关系的紧张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医务社会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医务社会工作中,主要有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模式:社会模式和社工机构模式。对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实务中两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工作方法,以供参考。
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比较分析
从社会医务工作与患者之间的第三方角度来说,医务社会工作者起到了与医院相衔接的作用,对于促进医院和患者更好地沟通和医务社工的角色定位起到了资源整合的作用。从实质上来看,这是对社会医务工作的服务和帮助。结合目前医院资源,患者信息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医务社工的价值。我国社会工作已发展了20多年,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必须总结符合我国社工发展的方法,提升其发展空间。
1 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实务的两种模式比较
目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种模式:一是在医疗机构中设置社会工作部或社会服务部,以北京、上海为代表。二是社工以编制外的第三方身份进驻医疗单位,由民办社工服务机构支付其薪水,以深圳为代表。
1.1 设置社会工作部或社会服务部
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其中一种模式是在医疗机构中设置社会工作部或社会服务部,由医务人员转为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医院开展服务。2000年,上海东方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医院率先成立社会工作部,设置专职人员。北京协和医院的社会工作部成立于2007年,进行了有益的初步实践,该部门的医务社会工作有:一是加强医患沟通,开展心理社会服务。二是关心本院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促进医院内环境的和谐。三是改善医院就诊环境和流程,建立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
1.2 第三方服务机构
作为第三方的由专业社工机构提供的医务社会工作者进驻到医院开展服务,现阶段最具代表性的是深圳。2008年10月,深圳市民政局、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第三方派驻形式聘请了第一批医务社工8名进入市级6家医院进行服务,2009年开始在各区推广并派驻社工至各家医院开展专业服务。这种医务社会工作有两大特点:一是嵌入式,社工以编制外的第三方身份进驻医疗单位,由第三方即民办社工服务机构起薪。二是岗位制,政府向民办社工服务机构购买服务岗位,按照“一院一社工”配置在医疗单位。在医疗机构中成立社会工作部虽然具有资源整合比较容易、病人信任度高等优势,但以第三方派驻的身份在医院开展服务的医务社会工作具有的优势更为明显。这种明显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专业性。医院中成立的社会工作部,其工作人员主要是医务人员通过学习社会工作知识,由编制内转换而来,实行“以医务工作者为主,专业社工为辅”的模式,专业社工所占数量较少,社工的理念不强。而由专业社工机构派驻在医院的医务社会工作者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更强,提供服务的专业性更强。第二,独立性。专业社工机构通过政府招标的方式,派驻医务社会工作者以第三方身份到医院开展社工服务,由社工机构支付其薪水及补贴,独立于医院的体制外。因为这种独立的性质,医务社工相关的人财物与医院不牵涉利益关系,立场保持中立,较医院编制内的社工部,更容易得到患者的认可。在考虑和解决医患问题时,医务社工不只是站在医院的立场上,也同样注重患者和院方的立场和需要,考虑更加全面。第三,费用较小。相较医院编制内执行事业单位薪酬制度的社工部,社工机构派驻人员在医院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支出费用比较小。由机构负责社工的薪酬,医院支出较少。
2 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工作方法
2.1 个案工作
由于社会工作在我国尚未达到普及状态,案主一般不会主动向医务社工寻求帮助,正在接受住院和门诊治疗的患者及其家属都有可能是医务社工的潜在服务对象,这就需要我们主动发掘工作和服务的案主对象,或由医院转介案主。在选择个案对象时,社工需要深入临床,通过与案主的对话和医院提供的资料确认是否可以开展工作。确认了案主的问题后,要与案主及其家属协商解决问题。个案工作一般程序为:开案登记、收集资料和初步评估、个案记录、工作进度记录、评估结案。在个案工作中,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心理评估与辅导、危机介入、疏导情绪、申请公共援助、悲伤辅导等方面的服务。值得注意的是,中期评估和转介服务十分重要,便于调整计划,也可将情况特殊的案主转介到相关的服务机构,以得到更好的服务与治疗。
2.2 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强调小组内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医疗小组一般都是治疗型小组,具有目的明确、系统性强的特点,成功的医务小组会对病人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有助于患者日后的治疗与康复。小组工作也可以为个案工作提供跟进服务与转介服务,社工可以在小组中发现个案案主,也可以安排个案案主加入小组接受服务。在开设活动前,社工首先要对小组的整体效果进行预估,并深入临床,以访谈和问卷的形式,收集、分析实际需求,以确定小组的目标、目的及最终效果。社工根据需求评估撰写活动方案,包括组织该活动的背景、意义、主要内容、评估方法及经费预算等。方案完成后通过督导、社工机构与医院的审核,开始招募组员,在招募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患者由于心理压力太大不愿意参加活动的情况,这就需要社工与医务人员共同努力,向病患提供实际、可靠的服务。
2.3 社区工作
由于社区工作的协调范围、服务人群都比较大,在具体操作时,社区工作的实践比较有限,工作难度大。因此,在开展医务社区工作服务时,最大的工作依据是社区相关人群的需求。应利用社区已有的资源和条件,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来统筹全局。在医务社会工作中,主要以预防宣传为主。社工可以协助医疗服务人员在社区内对传染性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社工还可以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宣传海报、手机短信等方式,加强对疾病防控知识及防控措施的宣传,提高社区居民对疾病的防控意识。由于社区工作范围较广,在设计活动时,应关注大多数人的需求和特点。比如,在针对老年人开展活动时,可以考虑老年人不同年龄阶层,以慢性病或急性病为主题。在具体的工作中,社工应注重开展的活动是否符合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3 结语
我国的社会医疗体制改革脚步在不断加快,社会医疗问题也在增多,这些问题更加复杂,不能再依靠传统的医学手段解决。一个患者如果同时存在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那么就是医患之间的矛盾,也会映射很多纠纷,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给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和机遇。通过两种模式的比较可以看出,不同的区域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方式。社工机构派驻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因为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可以借鉴上海、北京和深圳较为成熟的经验,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医务社工模式,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为医院、患者及社会大众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 郑玥.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医务社会工作实习——浅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督导与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15,(34):85-86.
[2] 刘潇雨. 医务社会工作在儿童临终关怀领域的实践——以一位血液病患儿的临终关怀为例[J].社会工作,2014,(05):111-112.
[3] 蔡屹,张昱. 定位: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策略研究——以上海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73-74.
[4] 刘芳,刘畅,屈英和,等. 结构式家庭治疗在医务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与启示[J].中国医院,2017,(05):106-107.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ractice model of medical social work in China
WANG Xiao-han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0,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ociety work at the same time, the tension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Therefore, medical social work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medical social work, there are two representative models called social model and social worker mechanism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wo modes of medical social work practice in our country, and analyzes the working methods of the third party service organization for reference.
Medical social work; Practice model; Comparative analysis
2017-02-25
王笑寒(1993-),女,硕士。
R197.1
A
1674-8646(2017)08-01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