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腐败”滋生的政治文化根源及治理对策

2017-03-08卜万红

河南社会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微腐败腐败基层

卜万红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微腐败”滋生的政治文化根源及治理对策

卜万红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微腐败”是我国基层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它的产生与基层政治文化密切相关。宗族观念、家长制传统、官本位意识和全能主义思想等是“微腐败”滋生的文化基础。“圈子文化”加速向基层政治领域渗透,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泛化,双重政治认同的形成与普遍化,公共资源配置中的“差序格局”等是“微腐败”形成的机理。治理“微腐败”必须从加强基层政治文化建设入手,彻底肃清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影响,推动传统优秀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微腐败”;政治文化;治理

“微腐败”主要是指由小微权力引发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从涉及主体看,主要是指掌握着公共权力但在行政序列中级别较低的基层公职人员,也包括城乡社区组织的领导班子成员。从涉及内容来看,一般多是一些诸如小吃小喝、小贪小占、小卡小要等小事情,涉及财物数量和金额除极少数“小官大贪”的典型案例外,一般都比较少,有些是不涉及财物的干部作风问题。从涉及对象上看,主要是基层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从腐败后果来看,它损害了群众的根本利益,啃食了群众的获得感,侵蚀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微腐败”虽然微小,但涉及主体多,涉及对象广,涉及领域宽,社会危害大。当前,坚决治理“微腐败”,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必须解决好的重要任务。从根源上说,“微腐败”的滋生与蔓延,与我国基层政治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必须加大基层政治文化建设力度,实现传统优秀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快推进基层政治文化现代化。这是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能力,重构基层政治生态,从源头上防治“微腐败”的重大基础性工程。

一、政治文化:概念与内涵

何谓政治文化?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制度、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人们在过去的历史中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的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强制作用,政治文化影响担任政治角色者的行为、他们的政治要求内容和法律的反应”①。戚珩认为,政治文化是“特定时间和空间内通过政治社会化获得社会遗传机制并在长期政治环境作用下形成的持久影响人们政治行为与社会政治倾向的政治思想意识、政治价值评价与政治心理习俗总和”②。杨光斌认为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③。王沪宁认为,政治文化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道德、科学、艺术、哲学、宗教等观念与思想等④。

综上所述,一定时期的政治文化是这一时期政治理论、政治思想、政治意识、政治心理和政治评价的总和。政治文化具有民族性。任何一个民族的政治文化都包含和体现着该民族的政治思想、政治心理、价值追求和政治评价等多种要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政治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任何一个民族的政治文化都是从该民族传统政治文化演化而来的,包含着传统政治文化的基因。政治文化具有复合性,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都是一种混合型文化,既包括这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又包括此前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的功能具有差异性。在政治文化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该社会的主流政治文化,它主导着政治发展的方向。居于非主导地位的政治文化对政治发展起着辅助性作用,有时还起着阻碍作用,造成政治秩序的混乱。

二、我国基层社会的政治文化

基层政治文化是基层政治发展的精神支柱。从内容上看,它包含两套文化体系:一套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它居于主导性地位。另一套是传统政治文化,它居于次要地位。这两套文化体系在功能上既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又相互竞争、相互排斥。国外政治文化在基层政治生活中也存在,但其影响十分有限。

(一)基层社会中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我国基层政治文化是在对传统社会进行全方位改造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形成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就在大力推动政权下乡、政党下乡、行政下乡、法律下乡、宣传下乡和服务下乡等一系列重大社会改造工程,对我国基层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⑤。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逐渐注入传统政治文化之中,实现了对传统政治文化的渐进式改造,推动传统政治文化逐渐走向现代化。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基层政治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其标志性成就就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在基层社会确立起来,获得了人民群众广泛的认同、接受和遵循,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文化。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地位,这就是人民群众逐渐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与方法认识世界,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党的领导,这就是对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的认同与维护。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这就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制度和价值观的高度认同与维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认同与坚持。公有制观念,就是对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实现人人平等和当家做主的物质基础的认同与维护。集体主义原则,就是对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认同与遵守,自觉地用集体主义原则来协调和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自觉维护和捍卫集体利益。民主集中制原则,这就是对民主集中制作为党和国家组织原则和活动原则的认同与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这就是高度认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政治制度及其法律安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是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接受、践行和维护。

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哺育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地位在基层社会确立下来,成为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分析问题、指导实践最重要的理论工具。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道路认同和制度认同成为基层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先决文化条件。

(二)基层社会中的传统政治文化

传统政治文化是基层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可忽视的是,这种政治文化中夹杂着封建主义色彩的落后观念,这是文化改造不彻底的结果。我们党在改造传统政治文化的过程中,祛除了其中诸如君权神授、王权至上、宗法制度、等级观念等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核心观念,祛除了其封建主义的政治属性,但肃清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影响的任务没有最好完成,它对基层群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着深刻影响。

一是宗族观念。宗族观念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观念,它源于传统社会的宗法家族制度。在传统社会,血缘关系是家族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纽带,在此之上形成了人伦关系、家庭秩序和社会关系网络。在这个以人伦为基础的家族关系网络中,家族成员严格遵守“人道亲亲”的交往规则,在这个规则的主导下,就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政治共同体。在传统社会,家族及其成员之间是一种互惠关系,家族必须为其成员的成长成才履行应尽的义务,家族成员一旦走向成功,也必须承担起拓展与维护家族利益的责任。这种汲取与反馈的关系模式更加强化了人们的家族认同,形成了浓浓的家族情结。所以说,“在中华传统家族本位的社会里,一切社会组织均以家族为中心,一切人与人的关系,都须套在家的关系中;人们少有个人的观念,有的都是家族角色的观念”⑥。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社会成员的宗族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最突出的就是社会成员的认同单位从家庭、宗族认同扩展到村庄、单位认同,但其对基层政治生活依然产生着十分深刻的影响。

二是家长制传统。家长制是传统社会支撑家族运行的重要制度。在传统社会,家族成员的发展需要依赖家族资源,而主导这些资源分配的则是大大小小的族长。在家族中,族员对家族的依赖与依附事实上就转变为族员对族长的依赖与依附。族员获得的发展资源和机会的多少往往取决于在血缘关系网络中与族长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家族资源的配置模式造就了族长在家族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传统国家是在家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家族的治理模式自然就放大到国家治理之中,正所谓“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这是对传统国家结构的经典描述。在“家国同构”的国家结构模式中,血缘家族的运行规则就是国家运行规则的蓝本。相应地,家长制也就被复制到国家政治生活之中。这种制度复制造就了为官者的无限权力以及他们在政治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擅权、专制就成为一些官员思想和行为的共性特征。虽历经变迁,家长制在现代基层政治生活中依然存在并发挥影响。

三是“官本位”意识。这是传统政治生活中一种非常重要而又影响深远的政治意识。在传统政治生活中,对政治权力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读书、从商和为官的终极目标。这是因为政治权力具有神奇的魔力,“特别是在权力制约环境未得到全面优化的情况下,权力所具有的呼风唤雨、含金无价的巨大潜能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人所共知的常识”⑦。这造就了传统政治生活中的“官本位”意识。“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位就什么东西都有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⑧“官本位”意识成为传统社会的主流政治意识,对官员和普通民众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甚至引发了少数人对权力的狂热追求与顶礼膜拜。几千年来,虽然历经政治变迁,“官本位”意识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仍然是挥之不去。在基层政治生活中,“官本位”意识仍然发挥着重要影响。

四是全能主义思想。这是我国近代以来兴起的一种政治思想。在持续而激烈的社会变革中,挽救民族危机的现实需要,因全方位社会改造而对强大政府的渴求,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以及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等都是促成这种政治思想兴起的重要因素。所谓全能主义就是“政治机构的权力可以随时地无限制地侵入和控制社会每一个阶层和每一个领域的指导思想。全能主义政治指的是以这个指导思想为基础的政治社会”⑨。其基本特征概括为党、国家的一体性,政治机构权力的无限性,政治动员的广泛性,政治权力执行的高效性,意识形态的工具性,国家对外的封闭性等。全能主义政治思想造就了全能型政治,赋予权力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魔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动摇了全能主义思想的根基,但这种观念依然存在并在政治生活中产生持续性影响,这种影响也侵蚀着权力制约监督制度的整体效能。

在我国基层社会的政治文化中,这种居于次要地位的带有封建主义残余思想的政治文化对基层政治生活的影响仍然十分深刻,它直接影响着基层政治制度运转的制度绩效,是基层社会“微腐败”滋生与蔓延的文化支柱。

三、基层社会“微腐败”形成的文化机理

当前,“微腐败”是我国基层治理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在一些地方、部门、单位,基层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还易发多发、量大面广”⑩,这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微腐败”的滋生与蔓延,既与我国基层治理体系不完善、治理能力不高有关,又与基层社会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影响有关。这些封建残余思想依附于政治体系之中,影响着政治主体的思想和行为。

(一)“圈子文化”加速向政治领域渗透

“圈子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社会成员不是单个的社会存在,而是通过血缘关系、乡缘关系、学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等不同的纽带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社会交往圈。由于同一个社会成员可以参与到多个交往圈之中,这就造成了社会交往圈的交叉与重叠,无数的交往圈就形成了一个更为繁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在“圈子文化”盛行的社会中,社会成员参与交往圈的多少以及参与程度的深浅将直接决定其获取发展资源能力的大小。“圈子文化”既是传统社会的交往方式,也是现代社会的生存方式,它在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利益格局的高度分化和重新聚合,“圈子文化”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各种类型的交往圈子被编织出来并进行自我强化,形成众多或紧密或松散的社会交往圈。在基层政治生活领域,形形色色的政治交往圈更为繁密。随着实践的发展,这种圈子的消极影响开始显现出来,其突出表现就是圈子内成员运用公共权力获取和配置各种资源,形成更具危害性的利益共同体。基层政治生活中的买官卖官、拉票贿选、利益输送等各种政治现象正是通过各种圈子来完成的。“圈子文化”的盛行对政治权力的公共性带来严重冲击与挑战,甚至使公共权力沦为个人或小团体获得非法利益的政治工具,最终引发了政治腐败。“圈子文化”成为引发“微腐败”的重要文化因素。

(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泛化

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是传统政治生活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所谓特权“就是政治上经济上在法律和制度之外的权利”⑪。在传统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这种现象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在改革开放之前,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被限定在很小的范围内。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伴随着简政放权,基层党委、政府获得越来越多的党政事务决定权。在制约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政治环境中,一些党员干部开始利用这些权力为自己和特定关系人获得特殊权利,造成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泛化。这种泛化主要表现在两个维度上:一是享受特权的领导干部呈现出行政级别低化趋势,这导致那些级别较低的一般干部开始追求和享有特权。二是享受特权的领域不断蔓延,逐渐从政治领域蔓延到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泛化使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开始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追求超越法律和制度之外的特殊权利,或者利用这种特权谋取不正当利益,成为特权的享有者。更为致命的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少数人视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为正常现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种思想观念又为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合理性提供文化支撑。

(三)双重政治认同的形成与普遍化

传统政治文化中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在基层政治生活中仍然广泛存在,对基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还具有广泛的政治影响力。在少数地方,封建残余思想甚至与居于主流地位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相互嵌入、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复合型政治文化。这种复合型政治文化造就了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的双重政治认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双重认同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一方面,他们认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评价标准;另一方面,他们也认同传统社会的意识形态、制度规则和评价标准。在一些领域,他们认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基本规则,在另一些领域则认同传统社会的运行规则。在一些关键环节上,他们认同社会主义的政治原则,在另一些关键环节上则认同传统社会的政治原则。在这种双重政治认同的支配下,这些党员领导干部往往是游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时而传统,时而现代;时而民主,时而专制;时而主张明规则,时而崇尚“潜规则”。这种双重认同还造就了领导干部“两面人”的特殊人格,形成了他们对待消极腐败现象的双重态度,这就是风声紧时“零容忍”,风声过去则“全容忍”;时而支持甚至参与腐败,时而对腐败现象保持沉默;时而认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时而认可政治领域中的等价交换,追求所谓的互利共赢。这种双重政治认同既体现在基层少数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为之中,也体现在少数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为之中,成为基层社会“微腐败”滋生和蔓延的文化土壤。

(四)公共资源配置中“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既是传统社会的人际交往方式,也是政治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在现代社会,这种交往方式虽有所淡化,但对公共资源配置的影响依然十分深刻。随着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国家将越来越多的公共资源投入民生领域。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这些公共资源,使这些民生项目真正成为党的民心工程,这是对各级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大考验。在政府主导型公共资源分配模式中,权力自然成为决定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这引发了社会领域的消极腐败现象。具体地说,少数领导干部按照个人意愿而非国家既定政策分配公共资源,从而形成了公共资源分配中的特殊利益群体优先现象。这就是说,公共资源的分配以具有分配权的领导干部为圆心,根据与该领导干部关系的远近亲疏来决定获取资源的机会和数量。距离圆心越近获得公共资源的机会和数量越多,离圆心越远获得公共资源的机会和数量越少。这种现象在低保资金分配、廉租房资格认定、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等基本民生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这种分配方式下,那些接近公权力的特殊群体不但获得了分享公共资源的优先权,而且形成了能够获得这些资源是个人社会地位和整体实力的体现以及“不拿白不拿,拿了也白拿”的扭曲心态。这种文化氛围不但孕育出“开宝马车住廉租房”等怪胎,而且还催生了一批权力掮客,他们凭借与掌握着公共资源分配权的领导干部的特殊关系参与资源分配并获得不正当收益。公共资源配置中的“差序格局”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侵蚀社会公平的根基。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如果升学、考公务员、办企业、上项目、晋级、买房子、找工作、演出、出国等各种机会都要靠关系、搞门道,有背景的就能得到更多照顾,没有背景的再有本事也没有机会,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⑫。这种公共资源配置中的权力优先现象对基层政治的影响和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滋生了“优亲厚友”等消极腐败现象。

“微腐败”给基层社会带来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⑬因此,加强基层政治文化建设,肃清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对政治生活的影响,推进基层政治文化现代化,成为从源头上防治“微腐败”的重要任务。

四、治理基层“微腐败”的对策建议

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态的核心要素,是支配政治主体思想和行为的重要精神力量。防治“微腐败”,必须高度重视基层政治文化建设,尤其要在消除封建主义残余思想的政治影响方面用足功夫。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在推进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个任务,因为我们对它的重要性估计不足,以后很快转入社会主义革命,所以没有能够完成”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我们必须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治国理政的总目标,紧紧抓住思想建设和制度治党两大关键问题,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继续完成消除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影响的重大任务,实现传统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构基层政治生态,服务于基层政治发展。这是从源头上防治“微腐败”治本之策。

(一)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在谈到特权问题时,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搞特权,这是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尚未肃清的表现。”⑮这表明,要肃清封建主义影响必须从文化问题入手,这就是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全社会树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⑯。政治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首先是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改造传统政治文化,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全党全社会认识世界、分析问题、指导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是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继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教育,强化全社会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认同,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成为基层治理的精神支柱。再次是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力度,使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共识。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价值向基本制度转换,使之成为解决人民群众实际问题的基本准则。只有大力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推进基层政治文化现代化,才能为治理“微腐败”提供一个良好的宏观文化环境。

(二)培育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

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是现代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治理“微腐败”的利器。从本质上说,封建主义思想主张专制、反对民主,主张集权、反对分权,主张等级、反对平等,主张个人意志、反对程序约束,主张绝对权力、反对制约监督。因此,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是排除乃至于战胜封建主义思想影响的锐利武器。培育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就是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信仰,强化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理论认同、制度认同和道路认同,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坚守法律底线、纪律底线、政策底线和道德底线。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依法用权的观念、依程序用权的观念、依法维权的观念,教育引导人民群众认同规则、尊重程序、坚守法治精神、捍卫法制尊严。牢固树立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带头执法、带头用法、带头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⑰,牢固树立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意识,将法治精神体现和落实到权力运行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通过法治文化的培育和法治精神的弘扬,让法律至上、良法之治、权由法定、依法办事和权责一致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让法治思维成为人们的基本思维,让法治方式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在法治文化盛行的社会,封建主义残余思想自然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其影响力也必将荡然无存。

(三)实现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

制度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首先,文化是制度之母。文化既是孕育制度的丰厚土壤,又是制度的灵魂。制度的有效运转离不开文化这根精神支柱。其次,制度既是文化的外化形式,又是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载体。任何一种制度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并反映和保护这种文化。在性质相同的条件下,文化和制度都沿着同一路径,朝着同一方向演化,表现出高度的同一性。一种新的异质性制度的形成也就预示着原有文化开始走向衰落。文化的消亡具有滞后性,它不会因为原有制度的消失而立即消亡,而是长期寄生在新制度之中,并在适宜的条件下仍然发挥作用,弱化新制度的运行绩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同志强调,要肃清封建主义思想,必须在制度上做出一系列改革,切断其演化的基本路径。“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⑱制度与文化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为我们加强基层政治文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这就是要通过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切断封建主义思想赖以寄生和演化的路径。当前,需要加强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干部任期制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增加制度供给。同时还应按照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要求,将纪律挺在前面,落实“两个责任”,将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的要求落实到基层治理的实践之中,坚决斩断封建主义思想赖以生存和演化的制度路径。

(四)大力提升基层依法治理能力

“微腐败”的滋生与我国基层治理能力不足有关。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是防治“微腐败”的重要举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表现,两者相辅相成。”⑲从总体上说,我国基层治理体系由国家行政体系和基层群众自治体系两个部分组成,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既要提高基层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也要提高基层自治组织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只有这两个能力和水平都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提高基层各级党组织治理能力的关键是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切实解决各级党组织在思想、组织、制度和作风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能力,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提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治理能力就是提高基层自治组织带领人民群众运用基层自治制度管理基层公共事务的能力。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在民主集中制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在内的一整套民主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必须使这套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真正高效地运转起来,在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维护群众合法利益中真正发挥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基层治理体系的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才能在基层治理体系的有效运转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压缩“微腐败”滋生、蔓延的制度空间和制度机会,有效防治“微腐败”。

(五)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倡导和弘扬优秀家族文化对推进基层政治文化现代化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社会,国家组织结构是家庭组织结构的放大和演化,“中国的社会组织是一个大家庭而套着多层的无数小家庭。可以说是一个家庭的层系”⑳。血缘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基础,家族文化是政治文化的蓝本。“家国同构”的国家组织结构决定了家族文化在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传统政治文化建设以家族文化建设为起点,并严格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顺序逐渐展开。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社会成员的政治化和社会化的任务主要是在家族中完成的,家风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家族成员政治品质的优劣。家族文化在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的两面性:一方面家族文化因其为国家培养大量优秀人才而成为维护传统政治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家族文化因其封闭性和自利性也带来“损公肥私”甚至引发家族式腐败而成为破坏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的政治生活中,建设优良的家风,坚决打击家族式腐败成为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形成了“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㉑的经验与教训。有鉴于此,每一个政治家族都十分重视家风家教问题,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家风文化。注重家风建设既是一个优良的社会传统,也是一个优良的政治传统。关注家族利益、关注家族荣辱与兴衰,一直是中国人特有的家族情结。在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家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传统政治文化也被全面改造,但家族文化对国家政治的影响力并没有消失。在基层社会,这种影响力尤为显著,甚至成为影响基层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注重家教家风建设的优良传统要坚持下来、发扬光大。“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㉒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在肃清其封建因素的同时,努力开发和运用传统家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优秀传统家族文化的廉洁修身和廉洁齐家等正向功能,形成和保持良好家风,建设廉洁家庭,这是固本培元、有效防治“微腐败”的重要举措。

注释

①[美]加里布埃尔·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9—30页。

②戚珩:《政治文化结构剖析》,《政治学研究》1988年第4期,第31—41页。

③杨光斌:《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④王沪宁:《政治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42页。

⑤⑯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2日《人民日报》。

⑥吕元礼:《政治文化:传统与现代的会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页。

⑦马庆钰:《告别西西弗斯——中国政治文化分析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页。

⑧《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页。

⑨[美]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⑩⑬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5月3日《人民日报》。

⑪⑭《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2、335、332、328页。

⑫⑮⑱《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95页。

⑰《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124页。

⑲《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页。

⑳张东荪:《理性与民主》,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8页。

㉑习近平:《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2016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

㉒《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春节团拜会》,2015年2月18日《人民日报》。

编辑 王秀芳

On the Political Culture Roots of“Micro-corruption”and Its Countermeasures

Bu Wanhong

“Micro-corruption” is a prominent problem in the basic political life of our country.Its produc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rass-roots political culture.The culture root is the concept of clan,the tradition of patriarch,the sense of power-oriented and the idea of totalitarianism.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micro-corruption”is that the penetration of network culture to grassroots political field,the generalization of special privilege mentality and its phenomenon,the formation of dual political identity and its generalization,the differential pattern in the allocation of public resources.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micro-corruption”,we must start from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culture,thoroughly eliminate the influence of feudalism remaining thought,and promot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so as to lay the solid cultural foundation for the favorable political ecology.

Micro-Corrupt;Political Cultural;Governance

D035.4

A

1007-905X(2017)06-0063-07

2017-03-01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决策项目(2016JC004);河南大学教改项目“四个全面融入大学生形势观与政策观培养的实现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卜万红,男,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河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助理,主要从事反腐倡廉建设研究。

猜你喜欢

微腐败腐败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莫让“微腐败”酿成大祸害
治理基层“微腐败”的思考
走基层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腐败至死怎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