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法论和基本原则:十八大以来党创新社会治理的生命力逻辑

2017-03-08欧阳兵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欧阳兵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03)

“用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1]来思考和把握未来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并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向全党提出的明确要求,意义重大。“宽广”和“长远”内涵丰富。从微观考察,至少包含哲学意蕴和实践意蕴两种解析。哲学意蕴指的是事物发展犹如生命之长河、树木之年轮,代代演进,生生繁息;实践意蕴指的是人们的一切活动都属改造世界的范畴,人们的一切认识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哲学意蕴是二种解析之“母”,实践意蕴是二种解析之“归”。因而,从哲学意蕴来说,社会治理创新是生命的代际相传;从实践意蕴来说,社会治理创新更是“操作面”与“设计面”的集合:前者着眼于政策选择,即我们正在做的事,其中与社会治理密切相关的,可以说是新型城市化的推进——作为上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引擎[2],新型城市化带来了人口流动、身份置换、职业转换、层级升降等社会重构,拓展了治理的空间;后者着眼于战略选择,即通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人民走向复兴,实现全民族的强国梦。

“实践总是走在理论的前面。”[3](P336)然而,发展起来的理论又会担负起回应实践的使命,“反过来又在实践中(‘通过对活生生的内容的精神提炼,通过创造和交流’)为人们服务。”[4](P75)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的创新就是不断地加强“为人们服务”来完善自身的过程。用上述“宽广”和“长远”进行解析,就是在与实践联姻中紧扣生命的成长脉搏,通过强引擎和强国梦,进而由点及面地展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不懈开展社会治理创新的生命力逻辑。

一、从生命系统考察党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创新的发展轨迹

通常理解,作为无机物形态的社会治理可以视作归属于社会理论及实践,但它创新的成长是遵从生命系统发展规律的。

综合已有认知,笔者认为,生命系统是一个从微观的分子水平到宏观的群体水平都有着不同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富有层次,能独立与其所处的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内部的有序性、发展与繁殖的多维组织。它无时无刻不依赖于阳光、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理养分,完成生长、发育的过程。可以说,生命的实质就是不断创新。

一夜春风孕物来,创新之花其后开。建国以来,我们党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成功后社会民主建设的原则,致力于废除旧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制度,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继往开来、大胆实践,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思想,确立了包括社会救济、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以及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家—单位(集体)保障等在内的社会运行体系。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对新条件下社会运行的本质和规律,又开始着不惧艰辛的探索,深化着求进求真的认识,展现着与历史同行的脉络。以2004年9月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为标志,党首次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5]的命题,要求全党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开启了我们党社会治理理论的崭新构建历程。在形成社会管理共识的基础上,到了十六届五中全会,“社会治理”作为我党社会理论发展的重大成果被正式提出,社会治理体制、社会治理精细化、社会治理格局、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等一大批新理念、新思想也相继诞生。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虽一字之差,但凝聚了全党思想理论的升华,开辟了与时俱进的境界,规定了治理政策职能的走向,意义非凡。其后十七大“四位一体”的社会建设思想(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中全会“统筹协调”的城乡社会和谐思想,都是沿着从“管”到“治”的思路而“瓜熟蒂落”的。

在社会建设思想生命力延续的基础上,十八大在把社会治理推向更快成长期的同时,更是加速了社会治理的创新。一方面,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成长为“五位一体”(即社会建设再加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明确要加强社会治理,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改革,重点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6]。特别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深化改革处发力、从国家长治久安来布局社会治理的统揽下,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社会治理的总要求是“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7],改进社会治理的方式是坚持“四大治理”,即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第二方面,社会治理的“骨骼系统”愈加四立八稳,结构也更为丰满: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引入社会治理,既突出社会政策制订的合序、合法,确保民生措施的公正、公平,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五中全会则把社会治理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远景目标,确立了社会治理的“五年规划”,强调社会治理的分期操作和按步施工,从而使社会治理变得更微观化、更具可操作性。

到了十九大,党对社会治理的创新又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一是郑重提出“为谁”而创新治理的大问题。告诫全党必须始终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社会治理是有立场性的,就是要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这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社会治理创新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由此,社会治理创新实现了由“物本”到“人本”的跨越,更实现了由工具属性到价值属性的飞跃。二是倡导“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口接着一口抿”的社会治理新“愚公精神”。敦诫全党保障和改善民生要防止“行百里者半九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由此,实现了社会治理的二个“不断”、三个“更”,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三是厘定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下社会治理的长、中、短三期项目,由此实现了社会治理向更高精准度的提升。从长期看,要重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而且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作为要“坚决打好的三大攻坚战”加以明确,意义深远。从中期看,要把社会保障体系之网织得更牢,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四个完善”,即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短期看,打出两记“治理重锤”,以起到“一锤定乾坤”之效,一是“治房子”——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房子回归本位;二是“治身子”——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正式取消药品加成、以药养医,构建医养结合、养老敬老孝老融合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让身子硬朗无忧。

生命在于奋进,创新源于活力。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间,党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创新,犹如一具生命之躯,既有血有肉、肯綮相连,又栉风沐雨、茁壮成长:由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到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最终到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显现出“年轮”上的富有层次性和有序性;而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把社会治理蓝图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勇于改革、大胆攻坚,继往开来、永不停歇,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荜路蓝缕、砥砺前行,又给予日益成长着的、首先展现着思想理论形态的社会治理创新以无穷的养料和生机,再“新陈代谢”为创新的生命之活力,其中集典型描述意义者就是作为源动力的方法论和作为引航仪的基本原则的创新。

二、以强引擎为载体对社会治理方法论的创新

不难理解,用特定的“程序”来连结固定的对象和要达到的目的,这种做法一般可谓之为方法。可见,方法所指的对象是具体的,方法的内容是可操作性的。以此观之,可与社会治理方法论的创新相“捆绑”并激发出创新潜能的对象(载体)也许不止某一个,然而,强引擎应该是这些载体当中最为理想者之一。

(一)新型城镇化的契机

作为强引擎的新型城市化,为中国带来了充满活力的显著变化。一方面,新型城市化极大地改变着21世纪华夏大地的面貌。首先,城市数量结构和人口构成发生着深刻变化。据相关资料,我国城镇化从1978年起步,到2016年,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718个,建制镇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20个,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8亿人,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6.8%,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特别是近三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累计提高了5.5和3.62个百分点,仅2016年就进城落户约1600万人,成为城市创客和创业大军。其次,新型城镇化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释放。从新世纪年初提出做大做强城市以来,农村人口迅速向城镇聚集,城市不断在“长大”、“长胖”、“长高”。1978年,我国仅有城市193座,2010年则达到658座;而10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1978年为0,2010年则达到6座。经济学讲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在新型城市化中也同样如此。城市人口扩大,必然导致城市的公共服务半径、范围、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扩增。现在,我国有地铁的城市已达到23座,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0.8平米,城市居民的用水普及率和用气普及率分别接近100%。因而,人口红利正在变为发展动力。再次,城乡差距正在快速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大,城市农村两天下”是二十年前——确切说就是城市化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真实写照,但如今城市化所到之处,目力所及,农村和城市连成一体、几无界限的地方比比皆是,一派繁荣,举凡高楼大街、宽带煤气、居民小区、休闲养老等等,早已不是城里的奢饰品。外在变化带来的是人的更深层次的变化,包括思想、观念、素质、气质等。因而,数量巨大的进城农民在城市化政策鼓励下,在拥有了城市购房置业机会的同时,正积极地向真正的城市市民“华丽转身”,新一代市民正以惊人速度崛起。

(二)新型城镇化的挑战

另一方面,不可否认,这些积极的变化也向管理者提出了三大挑战。一是城市社会治理问题。城镇人口激增,市区面积扩大,交通“堵”、市容“乱”、街道“脏”、周边“嘈”、房价“高”、就业“挤”、就医“难”、学费“贵”等威胁就会接踵而来,不超前治理就会演变成真问题。二是村落萎缩治理问题。村落是留住乡愁的最后希望,城市文明不能把村落文化排除在外,而需要浓郁乡土情的滋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保护村落列入21世纪重要议题,但城市化在某些地方不合理的操作使不少村落濒临消失,古道乡情不再,现实已经提出了如何在发展和保护间寻找平衡点的严峻课题。三是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城市化能拉动产业发展。有研究指出,城市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即可带动1200亿的居民消费总额增长、解决2000万人进城就业[8],但“利好”面前有些地方就会“剑走偏锋”,搞过度城市化和过度开发,破坏了社会运行生态,因而生态环境也需要进行社会治理。

(三)社会治理政策革新

服务于强引擎,围绕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党领导的社会治理作出了从“源”到“流”、环环相扣的一系列方法论上的革新,取得了以一当十、四两拨千斤的政策功效:

1.从质量效益突破,确保实现科学合理的人口城市化

力避传统城市化的“摊大饼”、“大跃进”,坚持高质量、有效益的新型城市化打开了社会治理走向通捷、顺达的另一扇大门,可谓把长期桎梏社会治理的“限制性因素”来了个釜底抽薪,解决得快捷而彻底。一个颇具说服力的例证是,中央决定在2020年前实现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5%的目标[9]。这是一个适中、温和而符合当下国情的正确选择。实现这一目标,也即让进城农民进得去、留得住,原市民与新市民共驻一城、安居乐业、和谐相处,美美与共、其乐融融。

2.从“居者有其屋”着手,让住房政策阳光福惠民众

政府扮演“守夜人”角色,主动承担政府之责,尊重住房刚需,灵活调控楼市,用政府“有形之手”抑制楼市逐利本性,放大楼市公益作用,设计出多套住房政策方案,开发出经适房、廉租房、公租房等多种户型,让“蜗居”变安居。自2009年以来启动的多轮城市棚户区改造,成功阻断了棚户区演变为“贫民窟”之路。上述系列“组合拳”紧抓城市化中社会治理“人无居所,势如丛林”这个“牛鼻子”,分清轻重缓急,有效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积弊,可谓拳拳“到肉”。

3.从扩大就业解题,让稳就业成为社会的“减压阀”

国家从两大人群着手,紧紧扭住“就业是第一大民生”这个中心,针对农民工,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举办市政项目,兴办劳务市场,严禁企业欠薪;针对毕业大学生,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行就业援助工作指导、志愿服务西部、下派大学生村官等措施,激活就业之源。这些创新举措突出了尊重就业心理、释放人性需求的特点,把过去推崇的“就业不等于创业”、“先就业,后择业”的求稳就业手段,一下子作了适度提升,开启了“快乐就业”、“幸福谋生”的新模式。

4.从满足基本公共服务下药,医治就医“难”的顽症

中国大力推行健康中国计划,大刀阔斧进行医疗体制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向“以药养医”开刀,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开展“医药进社区”活动,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城市”。在农村,“新农保”的实行,为广大农民带来了福音。不仅如此,国家还积极实现两大对接,即“新农保”与养老保险对接,医疗保险在农村和城市间对接。这些创新举措突破了“刻舟求剑”式的就医论医老架构,根据变化了的时代环境,畅通“医”和“养”、“治”和“保”间的资源交换(比如以往患者都是有病才看医,且都是个人现金支付),走出了就医格局治理的困境。

5.从实施城市公交优先战略切入,打通交通治理的“肠梗阻”

城市交通“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以此为理念,在科学规划城市布局、疏解部分特大城市功能的同时,国家狠抓公共交通建设这个“棋眼”,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全力提升城市公交服务品质。政府购买城市公交服务等重点领域的制度建设和落实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规划引领、智能公交、快速通勤、综合衔接、绿色出行和都市圈交通一体化,“治堵”之路正向打通“最后一公里”延伸。这些创新举措的意义在于,不是消极地以限车限行治堵治壅,而是以新概念交通(地铁城铁)、新网络交通(共享网约)、新设施交通(高架运圈)等新技术、新工具对交通堵塞实行大开大合的治理,取得了一个个城市交通漂亮攻防战的胜利。

方法是完成任务的保障,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10(]P32);而党的十八以来针对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治理在方法论上的创新,正是实践着毛泽东同志的“过河”思想,努力探求,不断打造出更好的“桥”和“船”,来跨越社会治理之“河”。

三、以强国梦为旨归对社会治理基本原则的创新

相较于方法,原则更带有战略性和宏观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社会治理基本原则管导向选择、管价值评判的重要性,因而在社会治理的施政思想和主张中,社会治理基本原则无异于是和强国梦并蒂同生的两个范畴:前者服务后者,后者丰富前者;前者的创新,推进后者的实现;后者的引航,保障前者的方向。

需要指出的是,对社会治理基本原则存在着狭义和广义的二种理解,目前理论界的看法实为狭义理解,归纳起来有二种,一种认为社会治理最基本的原则是法治[11],另一种认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是促进、服务、合作[12]。实际上,狭义理解更接近于属性中立和静态描述,广义理解则倾向于属性分析和动态描述,同时兼有前者的某些特征。笔者对社会治理基本原则创新的讨论,则属于后者。

十八大以来,党托举起强国梦,不拘一格,创造性地借鉴、移植其它领域的已有成果,实现了社会治理基本原则的三大创新:

(一)坚持群众路线原则,助圆强国梦

坚持群众路线原则就是要营造让每个社会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社会氛围,凝聚力量共识。

1.实现群众获得感,增强百姓满足感

视民生为首要、民益为紧要,大力补齐民生短板,把广大群众对于改革开放的美好精神感受,变成同奔强国梦的强大物质力量。在八大上,党就确立了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社会建设思想;改革开放初期,又确立了“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社会运管思想;十四大到十七大,民生为本理念在社会治理中的权重不断增大。在这些已有基础上,十八大至十九大,党进一步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建设和发展思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了百姓,解决民生在社会治理中的力度空前加大,“五险一金”、“财政兜底”、“全面脱贫”、“藏富于民”等福利大包广惠民众。党的十九大进一步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 矛盾”的新论断,牢牢坚持人民的幸福感,把人民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强国梦的感召下。马克思讲:“人们为之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3(]P82)群众的生活更殷实,强国梦的群众基础也就更夯实。

2.积极开展社区、基层自治,努力建设舆情通达的现代公民社会

“办法就在群众中”[14(]P153),社会治理创新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群众思想,把治理重心层层下移到社区和基层,问计于众、求策于民。加大对社区和基层组织建设投入,选派高素质的干部充实到社区和基层一线,通过居民自治,拓宽民主协商渠道,扩大公众社会治理参与,把社区和基层建设成聚民智、搭桥梁的居民之家、百姓家园。大力建设市长热线、民声通道。这一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与民众沟通媒介,其初衷是为了及时倾听、收集百姓民生诉求,但十八大五年多的实践下来,其在规划、建议、草案等的征询和修改方面正越来越发挥着社会治理传舆情、启民慧的积极作用。

3.狠抓社会风气治理,广大民众的强国热情奔腾澎湃

百姓民众是托起强国梦的坚固底座,是实现强国梦的主体力量,抓好社会风气的治理,就是要疏渠浚道,让民众的强国热情犹如黄河之水,一泻千里而势不可挡。社风又深受党风影响,有什么样的党风,就有什么样的社风,因而党在社会风气治理过程中狠抓“关键的少数”,使党风吹“绿”拂“清”社风,是十八大以来党开展社会治理创新的一个重大特点和宝贵经验。乾坤浩荡风清气朗,民心思齐排山倒海,去除了特权腐败毒瘤、密切了干群关系的党风建设,激荡起百姓民众更为炽烈的家国情怀,号召起最广大群众凝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旗帜下,为强国梦的实现而添砖加瓦。

(二)坚持底线思维原则,助力强国梦

坚持底线思维原则就是要时刻绷紧“问题意识”之弦,在“安全死角最小化”治理中行稳致远。

1.彰显“整体化”治理,严防犯系统性错误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社会矛盾呈现日益复杂之势,社会治理也愈益涉及庞大系统,各系统与系统间、系统与子系统间、子系统与子系统间渗透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往一个小错,就铸成系统性大错。十八大之后,党创新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贯彻稳中求进的方针,更注重底线思维中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联动,未雨绸缪,预防在先,在最坏开始处着想,在最好结果上使劲。底线思维基本原则折射出东方太极哲学“戒急用忍”的大智慧,其精义在于,看似不动,实则灵动;看似小动,实则大动;以阴制阳,以静制动;不露圭角,不露锋芒;看似朴素,实则深刻;处多变而游刃有余,遇险环而持胜有加。总之,底线一明了,“拳脚”也就更有施展的空间。

2.追求“精细化”治理,加大防灾、减灾、救灾力度

国之强者,精也;“精细化”的社会治理,乃强国梦所必需,而“精细”所至,就必然会发现瑕疵、察觉隐患,织密社会治理的有形大网,有效地保护、发展好改革发展和社会建设的珍贵成果。十八大以来,“灾害学”在党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中占有极重的份量,突出表现在决策层不盲目乐观,持稳见重,以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从自然风险、人为风险、其它难预料风险的防范上,加大保险系数,审慎部署社会治理的每一个具体项目、谋划每一个实施步骤,科学应对各种天灾地祸(如九寨沟7级地震提前71秒预警,极大减小伤亡[15]),有效降低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应急管理、风险治理的能力和一系列防灾、减灾、救灾的成绩相映成奇,得到了国内、国际的广泛认同。

(三)坚持协同共享原则,助推强国梦

坚持协同共享原则就是要构建命运共同体,形成利益同心圆。

1.主体协同,三大部门良好关系作用显著

现代国家运行体系下,政府、市场、企业构成了社会的三大主要部门。三者关系如何,决定了彼此间能否形成运行合力的分水岭,也是作为善治社会的晴雨表。为此,十八大以来党开展社会治理创新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以主流媒体为载体,通过公民引导、志愿服务、社区宣传、团体活动等行动策略,很好地将圆中华强国梦融入到每个社会成员和组织的血液之中,又通过收入分配调节、税收、脱贫及医保、养老保险、社会救助等多种民生工程,最大限度地熨平各阶层间的“利益皱褶”,充分发挥了社会治理“稳定器”、“降压计”的作用,并在政府、市场、企业乃至处于这三者外的公共领域、私人领域之间,搭建起了互信、互通的桥梁,构建了良好的政—商、政—企、商—企关系。比如推行行政管理体制的“放管服”改革,就通过“去部门利、计天下利、予民以利”,健全、巩固和完善了以政府为主导,各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公民积极参与的协同助推强国梦的运行机制。

2.成果共享,齐手擘画强国的美好蓝图

中国共产党一直视成果共享为社会善治的根本特征,“一五”时期,党就把“缩小‘剪刀差’”作为治理的施政理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把“共同富裕”作为治理的施政理念;十三大以后,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治理的施政理念;十六大以来,又把“统筹协调”作为治理的施政理念。十八大之后到十九大,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治理的施政理念,明确提出“改革发展成功的标准是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求全党警惕一部分人的“获得感”建立在另一部分人的“失落感”甚至“被剥夺感”基础上,造成社会群体对立、甚至社会被撕裂。同时立说立行,创设了一整套共享机制和途径,如规范限制企业高管年薪、大力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幅削减“三公经费”、向公众开放各机关事业体育健身和卫生公用设施,等等一批有力度、有内容、见得着、得民心的具体措施横空落地,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泼墨挥毫强国梦蓝图如椽大笔的行列中来。

四、党对社会治理创新生命力的新释放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讲话中提出的“三个事关”,指明了谋定而后动对于改革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十九大报告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对社会治理创新提出了全局性要求,更是指导今后我们党开展社会治理创新的纲领性文献。生命力不息,创新力不止。根据上述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业已确立的形势下,对社会治理创新生命力上述逻辑的演绎,亦为未来几年处于全生命周期的党领导的社会治理再创新,打开了一扇展示之窗。

(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

当前自然灾害风险、金融风险、国家个人信息安全风险、生产责任安全事故风险等处于隐患积聚的较高水平,有些甚至已经位于临近爆发的“窗口期”。除了防范化解自然灾害风险主要靠专业力量提高预报准确性外,其余风险要靠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来加以最大限度的防范和化解,其中动员社会组织、志愿团体科学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提高大众预警、报警意识,消灭风险于社区和基层,将是下一步社会治理创新应开发的空间;在精准脱贫上,因病返贫是农村二次贫困的重要原因,占了致贫原因的一半,“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是民众害怕疾病的真实写照。今后要加大健康扶贫力度,建立起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四道医疗保障线,织牢织密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网,防止病根变穷根;在污染防治上,目前PM2.5浓度和农村小流域污染不容忽视,单方面防治难度都很大,唯进行社会综合治理创新方有望突围。可以说,将新能源汽车、淘汰过剩产能、推行“河长制”等措施通过某种机制“聚指成拳”,是社会治理创新今后将努力的一个方向。

(二)解决民生问题

实现百姓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八个方面,总书记实际上为下一步社会治理创新点了题,无疑是未来通过社会治理创新而要加以解决的重点,下一步就是要结合十九大精神,将之再细化。比如,在实现更好的教育上,将公办、民办并举,解决“入托难”,合理设置农村中心小学,解决农村儿童上学点稀路远问题,城市还要继续解决择校、农民工子女同等待遇入学问题,大幅提高农村贫困子女进入“985”高校的录取比例等;在实现更稳定的工作上,将推动建立更为互信健康的劳资关系,加大社会对劳动保护法的宣传、普及和监督,通过就业职介中心等组织,帮助社会成员提高择业质量等;在实现更满意的收入上,除了健全完善职工工资收入与CPI、财政收入联动机制外,还要制定配套工资政策,优化企业环境,降低企业负担、用于增加职工和低工薪阶层收入等;在实现更舒适的居住条件上,要加大公积金对购房者的支持力度,治理房地产市场“轻租重售”、倡导“租售同权”,开展农村集体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弘扬“工匠精神”,为民众提供更多质优的精品工程住房等;在精神文化生活上,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图书馆、博物馆、农家书屋,治理文化市场,摒弃“三俗”,矫正“重流行,轻传统”、“重恶搞,轻经典”、“重口味,轻高雅”倾向等。

(三)更好地发挥“三风”建设与治理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作用

这主要体现在“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的社会治理创新上,因为以上“三风”构成了一个社会的整体生态。当前,全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廉洁严谨的家风、淳朴敦厚的民风、清正节俭的社风,都对全面从严治党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近几年各地的实践都充分证明了家风、民风、社风和党风的这层关系。关于这一点,今后“三风”建设与治理创新的重点有可能集中在:在对家风的治理上,会更突出家规意识的教化,因为遵守家规是养成敬重规矩和行为约束习惯的“第一粒扣子”;在对民风的治理上,会更突出君子之交的教化,因为清淡如水却不失交情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强化党内正常的同志式的关系;在对社风的治理上,会更突出助人向善的教化,因为困难之时施人以援手的博爱之心是升华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的通道。由此,由“三风”建设带动的社会治理也将任重而道远,其创新的生命力也将生生不息。

[1]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7-07-27.

[2]林火灿.新型城镇化将成扩内需强大引擎[N].经济日报,2014-03-27.

[3]列宁全集:第二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列宁全集:第五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5]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04-09-20.

[6]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开幕[N].人民日报,2012-11-09.

[7]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3-11-13.

[8]祁京梅.提高城市化是扩大消费的重要途径[N].中国日报(英文),2010-11-15.

[9]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确保如期完成户籍人口城镇化目标任务[N].人民日报,2017-07-08.

[10]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1]李强.社会治理的最终原则是什么[N].北京日报,2015-09-28.

[12]张乾友.论政府在社会治理行动中的三项基本原则[J].中国行政管理,2014,(6).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4]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5]李岩.提前20秒预警可降63%伤亡人数[N].北京青年报,201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