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管理的创新路径
2017-03-08徐岚
徐 岚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图书馆,安徽 合肥 230031)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管理的创新路径
徐 岚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图书馆,安徽 合肥 230031)
图书馆管理是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其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乃至整个社会上的角色定位。面对“互联网+”所带来的挑战,图书馆必须勇于面对,大胆创新,更新管理理念,探索有效路径,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图书馆管理;读者需求;动态管理;柔性管理;扁平化管理
微观层面上的图书馆管理,是指图书馆对其馆员与读者,图书文献资源,数据资源,各种软硬件设施,理念及服务方法等,进行组织、协调、配置、决策,以此实现图书馆建设目标的活动,是图书馆建设的核心。其管理水平和质量,不仅直接决定图书馆各项功能的发挥,也直接影响到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乃至整个社会上的角色定位。“互联网+”不仅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图书馆的固有认识,创新了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给图书馆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究“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如何进行高效管理的创新路径,以期对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有所裨益。
1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馆管理的深刻变革
1.1 管理对象从图书向读者转移
传统图书馆文献资源多以纸质为载体,图书馆管理的主要工作均围绕图书而展开。尽管图书馆也开展一些诸如讲座、展览、咨询等活动,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以图书为管理对象的实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由于其连接的便利与广泛性,拓展了读者获取文献信息的渠道;加之读者阅读时间碎片化,对图书馆提出了即时满足的要求。如果图书馆不能与时俱进,势必与读者渐行渐远,从而失去其服务读者的功能价值。
1.2 管理理念由重藏轻用向重用轻藏转变
鉴于过去普遍存在文献资源匮乏,购置成本高昂,获取渠道有限,图书馆的功能重在收藏,所谓outside-in,即由外而内地集聚资源。[1]重藏轻用,重管轻用,成为传统图书馆普遍的管理理念。但在“互联网+”背景下,读者可以在移动互联网的支持下,不受时空限制地随意获取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源。图书馆如果还固守传统的管理理念,不唯读者之需求是务,一味地重藏轻用,终将为读者所抛弃。
1.3 管理态势由静态向动态转变
传统图书馆主要是单一的对纸质图书文献资源的管理,是一种静态的管理态势,当然与其“以书为本”的管理理念和以图书借阅为主要服务方式是相吻合的。但在“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相对独立而封闭的环境被打破,边界变得模糊,图书馆除对其内部系统诸要素进行静态管理之外,更要注重对其外部环境进行动态管理:对各种网络文献资源的管理,对读者各种信息的管理,对读者交互平台的管理,对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管理,对图书馆合作项目的管理,如此等等。
1.4 管理层面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
传统图书馆受制于馆藏资源和服务手段的单一性,所谓管理也无非是对馆员与图书等物资的管理。但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的管理,由于其涉及方面的增广与业务的扩大,逐步开始向多元化的方向转变。文献资源的管理方面,在纸质图书资源以外,又增添了诸如电子信息等的大量资源。馆员的管理方面,不仅只是工作效率与纪律上的考评,更应侧重对其知识的提高、能力的提升、专业素质的养成和技术的强化等方面的关注。财物管理方面,不只是管理图书以防盗、防霉、防虫等,更有设备的维护和技术的更新等。
1.5 管理架构由金字塔层级向扁平化转变
传统图书馆管理呈金字塔层级模式:馆长、副馆长——办公室、信息部——采编部、流通部、阅览部等——馆员。这种层级模式反应速度慢,效率低,远远不能适应“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以及满足读者即时获取需求的服务模式,必须削减信息传递的层级与中间环节,以实现读者与图书馆之间“零距离”接触的扁平化管理模式。
2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管理的创新路径
“互联网+”时代,基于互联网的交互性,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平台主动寻求自己所需的服务,以获取各种信息。图书馆就必须要突破传统,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走进“互联网+”,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创新,成为智慧图书馆。
2.1 创新管理理念:R2L的管理
R2L即R(reader读者) 驱动L(library图书馆)的理念。它意味着任何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图书馆,以任何方式满足自己的阅读需求。“互联网+图书馆”所颠覆的,不是图书馆本身,而是图书馆服务中低效率的流程和环节,达到利用高效率来整合低效率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图书馆核心要素的再分配,也就是对读者与图书馆关系的重构。
建立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以读者需求来驱动图书馆资源的优化配置,更需要强化图书馆应用智能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软件应用技术的整体能力,以使图书馆面对读者需求时做到反应最快,流程最简,距离最短。由此可见,“互联网+”背景下的图书馆管理,必须以R2L的管理理念为先导,才能真正实现图书馆的互联网化。
2.2 创新管理方法:物联式的管理
所谓物联网技术,是指利用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RFID)、红外线感应器、激光扫描技术等由互联网连接而形成的网络系统,以实现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连接沟通。[2]尽管在“互联网+图书馆”时代,纸质图书资源在图书馆中的主导地位有被弱化的趋势,但不可否认它仍然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基于物联网技术具有的技术性、智能性和感知性,它理所当然地成为图书馆纸质图书资源管理方法创新的应然选择。
2.2.1 物联网技术与典藏管理
现代图书馆对实体文献采取的是借、阅、藏一体化的服务及管理模式。书刊的乱、错架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对图书的整架和清点都比较困难。而物联网RFID技术的应用,只需要馆员手持RFID阅读器在书架上横扫一遍,就能读取贴有电子标签图书的全部数据,[2]快速完成图书的清点工作;同时只需要馆员在RFID阅读器中输入需要检查的号码或书刊等信息,沿着书架一次扫描,声光报警就能及时发现乱、错架的书刊,使顺架变得非常便捷。不仅如此,物联网技术的扫描装置,还能够迅速完成对贴有EPC(产品电子码)的各类图书进行信息交换和识别,并将其结果传回数据库中,建立相应的分配清单,馆员可以及时、快速地完成图书的上架工作。
2.2.2 物联网技术与图书流通
物联网RFID技术具有读取距离远、储存数量大、储存信息更改方便等优点。通过RFID技术,能十分方便和精准地寻找到相关图书文献的信息、馆藏书目数据、借阅数据以及图书当前的位置,有效实现对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的快速查找、精确定位和实时跟踪。同时,读者还可以通过物联网下的自助借阅系统,自行办理借阅、归还手续,既节约了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又节省了读者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图书借还效率。
2.2.3 物联网技术与安全管理
图书馆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对图书文献资源、数字信息资源和系统的安全管理。RFID技术可以对每一本贴有EPC图书实行精确定位和实时跟踪,能够有效地防范图书文献被盗或被毁。物联网RFID技术门禁管理系统,不仅能够对馆员和读者的出入进行控制,而且还可以实现对到馆读者的数据进行采集与统计,或进行信息查询等,有助于图书馆实现自动化管理。概而言之,物联网技术,尤其RFID技术的应用,为图书馆节约大量管理成本,简化图书馆管理流程,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有助于实现图书馆管理的高效率、自动化和智能化,因而成为“互联网+图书馆”管理方法创新的路径之一。
2.3 创新管理模式:柔性化管理
2.3.1 柔性管理的一般概述
柔性管理,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是“以人为中心”,对员工进行人性化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其关注的重点在于: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务实重于务虚。[3]与传统的刚性管理相比,柔性管理无论是在组织结构、管理决策还是激励机制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2.3.1.1 在组织结构上,传统刚性管理多采取高度集权式的管理组织结构,注重职能部门的分工,强调决策执行的统一性。
但其最大的弊端是灵活性差、反馈速度慢,难以适应信息环境下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柔性管理模式则要求组织结构扁平化,削减信息传递中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将决策权力下放给基层职能部门,使得基层管理人员具有更高的独立性和更大的管理自主权,适应性也就更强。
2.3.1.2 在管理决策上,传统刚性管理都是领导层做决策,下级职能部门负责执行,管理决策的推行也多为自上而下的强制,因而决策往往带有强烈的高层主观色彩。
而柔性管理的决策,则是在充分尊重和信任组织成员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基层管理人员和职能部门的意见,并经过民主讨论而形成,从而使得决策更具有广泛的执行力。
2.3.1.3 在激励机制上,柔性管理认为,激励机制既是对组织成员的尊重和信任,也是对组织成员的关心和奖励。
在激励方式上,更加注重非物质的激励方法,以满足组织成员对尊重和实现自我的高层次需求。
2.3.2 柔性管理模式的构建
2.3.2.1 建立刚柔并济的图书馆管理模式
作为一种非强制性管理模式,柔性管理的软肋在于约束力较差,强制力不足。特别是对于那些工作作风涣散、责任心和进取心不强或素质不高的员工,柔性管理不仅无法保障管理效果,而且还可能使管理处于无政府状态。因此,在“互联网+图书馆”建设中,必须建立刚柔并济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一方面通过柔性管理为管理人员创造一个宽松、平等、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工作氛围,激发高素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高素质员工影响和带动低素质员工;另一方面通过强化刚性管理的惩罚性措施,以刚性管理的强制来消除低素质员工的懒散与消极,并自觉适应柔性管理。在刚柔相济的图书馆管理体系中,应以柔性管理为主,刚性管理为辅。
2.3.2.2 构建柔性管理的图书馆文化
一种积极、健康、和谐、充满正能量的图书馆馆文化环境,对图书馆馆员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导向和约束作用,对转变馆员消极、懒散的工作作风,帮助馆员克服自卑的职业心理具有积极的疏导作用。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馆文化的建设对于图书馆柔性管理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馆文化一旦形成,它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能使图书馆馆员在目标建设、服务模式、管理模式等基本方面形成共鸣,达成共识,从而形成一种和谐、稳定和健康的人际关系,提升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效果。图书馆文化建设把尊重人、信任人作为中心内容,以人的管理为中心,是馆员自我激励的指路明灯。因此,图书馆馆文化的建设,不仅是图书馆柔性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图书馆柔性管理模式的建设,而且也将影响到“互联网+图书馆”目标的实现。
柔性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管理的效率和管理质量,其所倡导的“人尽其才”管理机制和决策环境,既能使员工或职能部门快速准确做出决策,适应性和应变能力更强,也能使决策得到更充分的执行。因此,它不仅是“互联网+”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最佳选择,也是“互联网+”对图书馆管理的必然要求。
2.4 创新管理结构:扁平化管理
2.4.1 扁平化管理的一般原理
扁平化管理是区别于传统金字塔层级结构的一种管理模式,是指通过减少中间管理层次,拓展管理的幅度,以使管理决策和反馈信息在决策层和基层管理部门之间快速传递,进而提高管理效率的富有弹性的新型管理模式。[4]
扁平化管理之所以能成为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其主要原因:一是传统金字塔层级管理模式决策链过长,反应缓慢,难以适应 “互联网+”时代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二是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能够使企业轻而易举地实现对大量数据信息的集中快速处理,而且能够实现信息在决策者和基层管理者之间的快速传递。三是扁平化管理模式能够切实为众多企业带来事半功倍的管理效率。也正基于此,当企业扩大规模时,减少管理层级、增加管理幅度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应然选择。
“互联网+”使图书馆管理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变革:管理理念由以“书”为中心转变为以“读者”为中心;管理对象由“书”转变为“知识”;管理主体由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或指导者;图书馆的竞争力由传统的藏书数量转变为对服务环境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网络信息技术由单一的信息处理(数字化)功能转变为具有组织信息共享、共同合作、快速沟通和快速反应的平台;馆员由消极、被动接受型转变为主动参与管理。如此深刻的变化,影响并决定了“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必然由金字塔层级结构转变为分权式扁平化管理结构。
2.4.2 图书馆扁平化管理结构建立的路径
2.4.2.1 创新扁平化管理观念
目前,我国图书馆基本上还是采取传统金字塔式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注重管理层级之间等级关系,强调以行政权力进行控制。既不能充分调动馆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也由于信息传递慢,反应不灵活,决策执行力弱,已不适应“互联网+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无论是图书馆高层决策者,还是基层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扁平化管理模式对于“互联网+图书馆”建设的重大意义,以实际行动推动和促进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改革。作为决策层要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的原则,以满足读者即时获得其个性化需求为目标,合理规划,减少管理层级,扩展管理幅度。
2.4.2.2 创建扁平化管理队伍
图书馆扁平化管理模式的成功运作,迫切需要创建一支扁平化管理队伍。图书馆必须以人为本,尊重馆员的个人价值,帮助馆员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培养馆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实现馆员个人价值和图书馆整体目标的有机结合。要注重馆员在业务能力需求上的差异性,量体裁衣地为他们制定相应的职业教育规划,努力实现继续教育培训和专业技术培训的常态化,使全体馆员都能公平、平等地获得知识更新和提升专业素质能力的机会,增强馆员的自信心和对图书馆的心理归属感,鼓励和激励馆员积极创新,开拓进取。
2.4.2.3 确立扁平化管理结构的核心
图书馆管理的真正核心是读者。“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的核心竞争优势也来源于对读者需求的敏感度和满足度。因此,图书馆要着力提升服务读者的能力,并在为读者提供服务中创造更多价值。而扁平化的管理结构只有适应这种变化的需要,才能真正实现以最短的时间、最短的距离响应读者的信息需求,实现管理效率的最优。目前,已有图书馆通过设置“三部一室”(文献资源建设部、读者(信息)服务部、技术支持部和办公室)或“四部一室”(文献资源建设部、流通阅览部、信息咨询部、技术支持部和办公室)的扁平化管理结构来彰显以读者服务为中心的管理理念。[5]也有图书馆采取采访编目、流通阅览、咨询检索合并设置,或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合并后的大部门进行了再合并。[6]由此可见,削减管理层级将是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趋势。
扁平化管理模式虽然是一种图书馆内部管理模式,减少管理的层级是为了提升信息传递的速率,扩大管理的幅度是为了提高管理的强度和效果。但不可忽视的是,实施扁平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给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满足读者即时获取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无论是管理层级的削减,还是强化图书馆队伍的建设,“以读者为中心”都是扁平化管理中必须考量的重要因素。
2.5 创新管理流程:数据化管理
所谓大数据,是指具有数据容量大(Volume)、数据类型多(Variety)、商业价值高(Value)和处理速度快(Velocity)特点的海量数据集合。[7]在“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拥有的大数据十分复杂,具有结构多、种类多、形式多等特点。
图书馆大数据管理系统,不仅能为读者提供高效的文献或信息服务,而且能为图书馆提供管理和决策依据。就管理而言,图书馆大数据管理主要包括:(1)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即反映馆藏情况的重要数据;(2)读者信息数据,即服务的基本数据;(3)基本数据,即馆内基本情况描述的数据;(4)系统数据,即数字图书馆正常运行和重新启动最重要的数据;[7](5)未数字化数据或未采集的数据,即图书馆有待收集、采集、整理和数字化的数据。[7]运用大数据对图书馆进行管理,既可以简化图书馆管理流程,又可以减少图书馆的管理成本,提升图书馆管理质量。因此,建立图书馆大数据管理系统是实现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重要环节之一。
2.5.1 创新管理理念,培养大数据管理意识
图书馆作为信息传播中心,要实现良性发展,获得更多读者的支持,就必须要创新图书馆管理理念,培养大数据管理意识。“互联网+”时代就是数据时代,图书馆管理本质上就是对数据的管理,图书馆之间的竞争将是数据的采集、开发和利用上的竞争。因此,图书馆要着力提高广大馆员的数据管理意识,以增强馆员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以便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5.2 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构建图书馆管理的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给图书馆带来的海量数据,一方面给读者获取所需信息资源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另一方面也为图书馆信息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则为新形势下图书馆管理提供了可行性路径。首先,通过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分类、整合、加工,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其次,可以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对图书馆获取的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加工和开发,分析读者的兴趣和爱好,及时组织有效的图书信息资源,指导读者快速获取所需,并且还可以向读者提供个性化推送服务,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同时,图书馆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创建异地图书馆大数据服务联盟平台,有效促进图书馆异地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智能化与可视化,实现图书馆科学管理。[8]可以说,大数据将是未来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2.5.3 建设图书馆大数据管理人才队伍
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图书馆进行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技术工作,没有专业计算机知识背景的管理人员基本上无法开展这项工作。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具有计算机技术背景又具有图书馆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是图书馆当前的重要工作之一。一方面图书馆可以通过重塑形象,优化内外部环境和提供良好待遇来吸引或引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对既有馆员进行计算机新技术包括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专业知识培训,以培养馆员的大数据意识,建立起图书馆大数据管理人才队伍。
3 结 语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的管理是一种“知识”管理、动态管理、多元化管理,管理的目标是用而不是藏,即能满足读者即时获取其个性化需求。因此,无论是管理理念的转变,还是管理方法、管理结构、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的创新都要围绕“读者”这个中心来安排和构建。管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是通过优化管理结构,节约管理成本,提升图书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并进而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使更多的读者走近图书馆、亲近图书馆、爱上图书馆。从某种层面上说,图书馆管理的水平决定着图书馆未来的命运,也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在“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管理的创新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
[1] 吴建中.走向第三代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16(6):5.
[2] 季拥政.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图书馆管理[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4):78-80.
[3] 柔性管理—360百科. [DB/OL].[2017-01-24].http://baike.so.com/doc/290606-307643.html.
[4] 扁平化— MBA智库百科. [DB/OL].[2017-01-25]. http://wiki.mbalib.com/wiki.
[5] 曾瑛.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策略研究[D/OL].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5:(6).
[6] 赵珊珊,王彦.上海高校图书馆组织结构的调查研究. [DB/OL].[2017-01-28]. http://www.docin.com/p-1274176002.html.
[7] 白光思.数字图书馆大数据分类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3):53.
[8] 黄晓斌,钟新辉.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模型构建[J].情报杂志,2013(3):37-43.
[责任编辑:王玉宝]
The Innovation Path of Library Management under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
XU Lan
(Library,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Police Officers,Hefei 230031,China)
Library management is the core work of the librar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Its management level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role of library in its readership and the whole society.Confronting the "Internet +" challenge by libraries,libraries must have the determination and courage of the warrior,the concept and path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in order to create condition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library.
library management; reader needs; dynamic management; flexible management; flat management
2017-03-20
2017-05-01
2015年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资助项目:“互联网+ 与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访策略研究”(立项号:A2015042)研究成果之一。
徐 岚(1968— ),女,浙江绍兴人,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硕士;研究方向:文献资源建设。
G251
A
2096-2371(2017)04-0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