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意义研究”专栏主持人语
2017-03-08高一虹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高一虹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死亡的意义研究”专栏主持人语
◎高一虹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死亡,作为状态,是人生的终点;作为过程,是人生的最后历程。无论是否愿意,我们都是向死而生的。在此意义上,死亡并非生命的对立,而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在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许多文化中,死亡都是语言文化禁忌,被避讳谈及,但是随着社会变得越来越开放,资源越来越丰富,人们越来越大声地呼唤各种“我的人生我做主”时,对于死亡的理解、接受和把控,作为对于生命意义和质量的追寻,便逐渐从禁忌走向公开。死亡正在成为一个可谈论的话题。对于死亡意义、死亡话语的探索,也理应成为社会语言学、话语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事实上,我国的相关研究却还很少见。2016年第2期的《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曾刊发我们有关“死亡话语研究”的一组专栏文章,包括文献综述和相关案例的话语研究。此次《话语研究论丛》主编和编委会给予我们机会继续相关探索,实在是很难得。此次专栏关注死亡的意义,包括四篇文章。由于意义存在于语言的概念化和话语表述之中,我们以话语分析为贯穿性的方法,结合其他的意义研究方法,针对不同人群,对死亡的意义进行考察。
第一篇论文是聚焦于医院情境的叙事分析。王景云的《从“治疗疾病”到“照顾生命”的职业认同定位变化——关于病人临终和死亡的医生叙事分析》考察了肿瘤科医生的叙事个案,在医生关于病人临终和死亡的叙事话语中,探究了其职业认同定位的深刻变化。医生感受到陪伴病人走向死亡的经历是巨大的“礼物”。该研究对于更加人性化的医患交流和临终关怀,对于医护人员的职业成长,具有实践性启示。
第二和第三篇论文尝试采用定量研究与话语分析的混合方法,考察死亡相关概念的心理意义。陈艳清、高一虹的《大学生与家长对“尊严死”“安乐死”的态度——基于联想组合分析和话语分析的考察》以基于词语自由联想的“联想组合分析法”为主、访谈语料的话语分析为辅,考察了百余对大学生及其家长对“安乐死”以及正在国内得到提倡的“尊严死”的理解。研究发现,两代人的生命观存在一定差异。大学生比家长对“安乐死”“尊严死”持更宽容、接受的态度,而家长对“尊严死”的法律和伦理则更为关注。这似乎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有关死亡方式之观念的代际变化。高一虹、张雨涵的《“自杀”对大学生的心理意义——基于语义区分和话语分析的考察》聚焦于大学生群体,以“语义区分量表”为主、访谈语料的话语分析为辅,考察“自杀”的心理意义。研究发现,自杀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意义整体上是负面的,并区分了不同维度,从一个侧面回应了当前社会上有关大学生生命观的争鸣。该研究还考察了人口学变量、成长环境对“自杀”态度的影响,对于预测未来大学生对自杀的态度变化趋势以及相关的生命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最后一篇研究论文考察高校生死教育实践。孟玲的《有关“自杀”的多元声音对话与生命意义建构——高校生死教育课话语分析》是一篇民族志,聚焦于某高校生死教育课中有关自杀问题的讨论。研究通过课堂讨论和访谈语料的分析,揭示了有关自杀的多元声音及其开放性互动,以及在此对话性的建构过程中生命意义如何被丰厚。如果说前两篇有关“安乐死”“尊严死”和“自杀”的研究可使读者对自杀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意义有基础性的了解,这篇民族志则提供了生动的案例,让我们看到生命教育具有巨大的意义开拓空间。
本组研究仅呈现了死亡意义探究的几个小小的侧面。它们显示,死亡是可以被诉诸言语,可以被谈论的,其意义是非常值得考察的。这组研究也各具现实启示,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宏观社会文化中有关死亡的传统话语。期待今后的研究进一步拓展相关意义探究和对话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