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构件与运行模式研究★
2017-03-08金胜勇李小北
金胜勇 李小北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2)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构件与运行模式研究★
金胜勇 李小北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2)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提出使得我国智库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对智库参与人员、机构设置与运行环境进行研究,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通过为政府部门提供专业性较强的参考咨询服务而参与其工作的开展,并采取一定的效益评价手段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评价,进一步保障自身的运行与发展。
新型智库;构件;工作方式;评价机制
智库,从广义上来讲是一种人类的思想库。目前国际上经常使用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迪克逊提出的“智库是一种具有特定稳定性和相对独立性的政策研究机构,其研究人员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广泛的公共政策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并在与政府、企业及大众密切相关的政策问题上提出咨询建议”[1]。其实质是公共政策与科技知识的结合点、联结处,是二者之间的一个极为有益又有效的沟通桥梁。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政策下应运而生的新举措,新型智库的提出使得智库发展进入新阶段,越来越多的社会科学研究系统的文献信息机构和高校图书馆推出了基于智库的信息服务,这突出了图书情报学在智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图书情报学界和业界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参与人员、机构设置与运行环境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
1 研究背景
2013年,习近平第一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对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这一战略规划指导下,《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和《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先后出台。2015年12月1日,中央编译局召开了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会议,会议上确定了5家智库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搭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创新。”[2]
早在2000年,图书情报学界就已经开始了对智库的研究,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图书情报学界的关注与重视。多个高校图书馆以及公共图书馆结合本馆的信息资源,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信息舆情进行挖掘抓取,推出支持决策的信息服务,为当地决策部门进言献策,助力所在地区的发展。
1.1 发展现状
以智囊机构为代表的智库在中国由来已久,但基本上都属于依附于政府的决策性机构。现代意义上的智库建设开始于改革开放之后,有学者根据其发展分成了五个发展阶段[3]:
(1)初步建立时期(1977-1987):以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为标志,政府研究机构和社科院系统蓬勃发展,智库体系初步形成;
(2)多元化发展时期(1988-1993):民间智库逐步兴起,智库体系呈现多元化发展的局面;
(3)基本形成时期(1994-2002):以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中心等为代表的高校智库蓬勃发展,智库体系基本形成,这一时期,高校图书馆发挥智库作用在高校智库建设中处于主体地位;
(4)发展转型期(2003-2012):这一时期地方社科院明确定位为智库建设,围绕地方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研究,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智库体系发展进入转型期;
(5)创新与发展的新时期(2013年至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我国的智库建设迎来了创新与发展的新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智库在类型、规模和数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的智库根据其资金来源和机构归属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政府部门下属的具有事业单位性质的研究机构,又称“官方智库”,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各级社科院下属的专业研究所等;第二类是大学附属的研究机构,又称“半官方智库”,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以及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等;第三类是民间企业注册的研究性机构,又称“民间智库”,如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天则经济研究所等[4]。
1.2 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中国智库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2013年习近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我国学者的研究内容由对国外智库发展的研究,逐步转为对国内智库的发展进行研究。
笔者选取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将各学科纳入检索范围,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为主题进行检索,得到文献1 008篇,剔除重复与不相关文献,剩余679篇。其中,最早的一篇有关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文献发表于2013年。2013年开始学者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研究逐年递增,对2013年至今五年间的文献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其研究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1)智库“旋转门机制”研究;(2)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内涵、理论基础及建设策略研究;(3)通过中外智库建设的对比而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议;(4)高校、军队等各类型智库的建设。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理念的提出,引起了图书情报学界的关注,早在2013年,图书情报学界就已经开展了与其相关的研究。对图书情报学界有关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其研究内容集中在以下方面:(1)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利用高校资源推出基于智库理念的高校信息服务工作;(2)结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图书馆进行面向新型智库的信息服务机制改革,以更好的发挥信息服务作用;(3)高校图书馆智库建设研究,高校专家、教授以本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为依托,向其他社会机构或者整部决策部门提供信息服务;(4)对国外智库发展和建设模式进行分析,进而为本国智库建设提供建议。
2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构件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构件包括智库参与人员、机构设置及运行环境三个方面。其中,智库的参与人员是智库的主体。
2.1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主体
智库的核心主要在于群体智慧的聚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成人员可以分成三类:学术型人员即各学科的专家学者,政府型人员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企业型人员即在企业工作的研究人员。其构成主体没有固定的人群,只要有想法,对问题有独到见解,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都有可能成为研究人员。
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量增多,智库组成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在海量信息中检索出有价值的信息。学术型人员作为智库组成人员的主力军,除本学科知识外,还需具备信息检索、信息挖掘与抓取等信息素养。而图书情报学界的专家、学者由于常年进行信息教育和培训,能够成为学术型人员的中坚力量。
2.2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机构设置
本研究认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机构设置应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一是研究院及下设的研究中心。在文化、党建、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下设一系列相关研究中心,构建院、联、团三位一体的模式,做到中央与地方社科院(社科联、讲师团)的有效对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各省市下设文献信息中心,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图书情报机构,为社科院的工作人员提供信息服务,加强信息流通,为研究院和研究中心的发展提供信息保障。
二是社科专家团。在优秀社科青年专家队伍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机关单位和高校优质智力资源,成立一系列社科专家团,形成社科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专家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建立专家信息数据库,不断完善和丰富专家研究成果及其关联信息。建立专家信息数据库检索系统,优化和完善信息资源组织与检索功能,提高知识信息组织体系的适用性,提升专家成果的转化率。
三是媒体资源库。《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为媒体型智库的产生和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传统型智库可以与科技期刊、报纸等媒体进行合作,利用媒体资源库的信息产品,提升自身的影响,并通过媒体资源库加强与智库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
四是智库志愿者服务团队。主要由高校中从事社科类教学及课题研究的青年教师、在读硕士生和博士生构成。在为智库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基础上,协助研究中心做好智库微博、微信、QQ平台运营以及会务服务等工作。
五是当地图书馆,包括公共图书馆以及当地的高校图书馆。图书馆有较多的课题调研成功经验,并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具备信息素养的馆员,有能力在以往的基础上,完善信息情报分析调研机制,为政府决策机构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决策信息支持。
2.3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运行环境
安淑新通过研究国外对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撑的智库,从四个方面对其运行及管理机制作了系统总结和阐述,即人才管理机制、资金筹集机制、研究过程管理机制和成果管理机制[5]。本研究认为智库的良好运行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持、管理机制的创新以及科学的工作流程。
2.3.1 政策支持
为实现“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的目标,须不断完善包括法律支持政策、财政支持政策、税收支持政策、信息支持政策以及需求支持政策在内的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6]。
第一,法律支持政策。任何机构的发展都离不开法律的支持,现阶段,我国并未出台支持智库发展的专门法律。为保障智库合法地位,促进智库发展,应加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组织法,放宽社会组织的注册条件,使民间智库在提供公益性决策咨询服务方面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为智库发挥作用提供法律保障。
第二,财政支持政策。经费是影响智库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需要保障智库经费来源的多元化,以免智库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过程中受某个资金支持者的影响过大;其次,国家应重视为智库提供财政支持,我国可采取“科技计划”、“项目支持”等方式对智库进行财政拨款,提供经费支持。
第三,税收支持政策。作为提供决策咨询的机构,智库的逐利性与一般的营利性企业相比较弱,一些国家为促进智库的发展,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予智库一定的优惠。目前,我国的税收政策所涉及的主要是数量较少的民间智库,且并没有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促进民间智库的发展,应制定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智库的税费进行酌情减免。
第四,信息支持政策。智库作为一种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机构,需要从舆情中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自己的建议,因此信息对智库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应扶持智库建设各种数据库和联机检索系统,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完善信息支持政策。
第五,需求支持政策。在智库运行体系中,政府是智库知识产品的需求者,智库是知识产品的供给者。我国应借鉴国外公共政策咨询制度化的经验,与智库建立合作关系,购买智库决策咨询服务,建立健全智库建言献策的渠道。
2.3.2 机制创新
管理机制的确立过程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规划涉及的具体政策制定和逐渐完善的过程,也是推动新型智库建设的总体思路[7]。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管理机制建设中应当注重对以下七个方面的完善与创新。
第一,激励机制。组织成员参与活动是组织运转的重要条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能够提升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促进组织良性发展。智库是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其工作重心主要为政策研究,智库提交的政策建议被采纳并在实践中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是对智库的最高奖励。应在智库组织内部建立起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既要重视声望奖励,也要完善相应的物质奖励机制。
第二,竞争机制。一个组织体系的良性运转离不开各构件的相互竞争。要提升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的整体质量,不仅要在智库间确立一个良性的竞争机制,而且要在智库内部确定相应的竞争机制。引导各类型的智库竞争政府决策咨询业务,完善智库内的专家遴选机制,支持智库内部人员之间竞争上岗,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良性发展。
第三,合作机制。智库间的竞争能够促使智库挖掘其特定的竞争优势,且智库内部成员往往来自于不同的领域,也各有其擅长的领域。建立合作机制,开展智库与智库之间以及智库内部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够有效提升智库成果的质量,促进其良性发展。
第四,共享机制。信息的交换与共享能够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避免在信息采集、保存和管理环节重复浪费。为实现信息的交换与共享,需建立信息共享系统。组建智库信息资源共享组织和管理机构,搭建智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能够打破现有智库之间的壁垒,聚合信息资源,促进信息公开,为决策咨询服务的开展提供信息支持。
第五,监督机制。智库提供的咨询服务往往涉及到某项重大政策的出台,智库管理机制中的监督机制主要发挥其规范智库发展的纠偏功能,避免智库因为利益关系而丧失客观性、公正性[8]。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建立廉政文化建设统一信息平台,定期发布廉政实力指数,对公众的诉求和意见进行及时回应和反馈,提高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公信力。
第六,人才机制。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过程中,人才是核心。在人才建设方面,采取开放竞争的人才选拔机制,选拔高端智囊人才、独立研究型人才和新型综合性人才。借鉴国外智库建设“旋转门机制”,加强智库与非智库系统的人才交换,建立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和通道[9]。
第七,资金保障机制。智库的研究经费对智库的发展及其成果的产生与转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促进智库的发展,政府可以设立智库建设专项经费,规范资金使用程序,对智库进行直接的资金支持。完善政府购买智库咨询决策的机制,为智库发展提供间接资金支持。
2.3.3 工作流程
第一,图书馆为代表的图书情报机构整合现有的信息资源,对网络舆情进行挖掘、抓取,经过筛选后提交给社科院,为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信息保障。
第二,社科院(社科联、社科团)办公室在智库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负责管理项目工程、组织调研活动、撰写调研报告、上报研究成果等日常工作。
第三,按照领导小组的具体要求,对课题研究进行全过程调度管理,确保智库专家能够结合本地实际,提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思路、有效举措和对策建议。
第四,智库研究成果经领导小组初审后,以《成果呈阅》《智库专家建言》等形式报所属地区政府领导审阅。其中能够对本地发展起到重大作用的成果,印发至基层各部门并组织基层人员进行学习。
3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运行模式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日常运作就是为了向包括政府行政机构、企业集团、科研部门等在内的社会机构提供专业性较强的信息指导与参考咨询服务,并通过效益评价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
3.1 开展工作的方式
第一,参与政府重要纲领文件的讨论和起草。智库作为政府机关的智囊团,需为政府工作提供自己的见解,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智库专家为政府部门各类规划和报告的起草提供建议,并参与到与当前决策工作密切相关的课题研究。
第二,通过各部门的内参向决策者输送自己的观点。现如今,各研究机构一般都有自己的公开刊物和内部参考性刊物。智库专家在内部参考刊物发表有关评论及观点,能够为上级决策提供参考性研究报告和论点。
第三,通过举办各种学术会议和论坛发表观点,引起决策者的注意,并影响决策的制定。智库每年都会举办具有开放性的学术会议或研讨会,参会人员可以就某一主题进行探讨,一些重要论坛会有政府部门相关领导的参与,参会人员可以通过论文及其现场发言对领导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决策。在论坛结束后,主办方会将参与人员的重要成果编辑成册,这些成果一定程度上能够对领导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第四,参与媒体举办的公开性活动,发布自己的观点,影响社会舆论及领导决策。这是当前智库专家参与决策的重要方式。专家学者参与各媒体举办的公开性活动,以发表文章、参与辩论等方式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引起社会关注,影响社会舆论,进而影响政府决策。通过媒体发布观点能够更加快速的使公众了解自己的看法,在影响一些突发性事件和应急事件的决策方面十分有效。
第五,参与决策部门组织的会谈,影响决策者的决策。一些政府部门在进行决策之前会召集有关学者专家参加座谈会,就某一主题进行探讨,听取专家的意见。同时,可能会请专家学者对决策领导面谈,以授课的方式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讲解,阐述自己的观点。这种影响决策的方式比较直接,能够确保决策者了解自己的观点。
3.2 工作内容
智库将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聚集起来,对社会舆情进行分析与研究,对政府决策、企业发展、社会舆论与公共知识传播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满意方案。
3.2.1 获取舆情
在公共政策的形成环境中,智库处于舆论聚散核心的地位。智库不仅是舆论生产的“工厂”,而且是舆论传播的核心,通过各种传播策略和传播渠道影响其他舆论[10]。
在获取舆情的过程中,智库研究人员应该采用定量调查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情报分析工具和方法,对社会舆情进行统计分析,整合并挖掘出隐藏在原始数据背后的情报信息,得出基于大量数据信息的舆情报告。智库研究人员在思想传播的过程中要重视利用自身媒介在网络环境中的影响,实现与公众的交流和思想观点的主动性传播。智库专家将舆情报告以研究成果的形式发表,引导社会舆论,为政策的制定打好社会基础[11]。
3.2.2 专家决策
专家决策是指智库成员中的从事某一领域的工作、具有专门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并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的人员,为了制定新的社会政策与法规,以解决某个或某类社会问题所进行的决策[12]。智库家专应具有广泛来源,包括某一区域内的专家以及国家层面甚至国际层面的专家。专家通过对政府当前面临的较为复杂、棘手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前瞻性、战略性的政策建议并寻求解决方案,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
3.3 效益评价
智库评价是对智库自身建设水平、运行能力、咨政效果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对智库建设与发展有重大影响[13]。智库评价要重视各类指标的总量和规模大小,包括论文、研究报告发表数量、专家队伍层次、研究经费总额等,这是评价智库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方面[14]。智库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其成果的评价还包括对其组成专家的评价。
3.3.1 产品评价
智库产品包括研究报告、学术论文、著作、会议文件等,其质量高低决定了智库声誉大小,产品质量评价是智库内部评价中备受重视的一种评价[15]。智库产品评价不仅要考虑到产品的全局性、科学性,更要考虑到产品的实证性与学理性。本研究认为,智库产品评价要考虑其思想创新性与其竞争优势。
一是思想创新性评价。智库为政府以及企业建设献言献策,应具备超强的敏锐性,能够随时提供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和新方案。其成果应具有战略长期性与创新性,能够为政府部门的建设提供新颖的高质量的策略。
二是竞争优势。智库是向政府决策提供咨询的服务,其产品是面向政策分析市场推出的,要经得起市场竞争的检验,在政策思想同行评审和同行竞争机制中会脱颖而出,优于其他方案,才能被需求方接受。
3.3.2 对专家的评价
采取对智库专家进行年度考评的方式,年底由领导小组连同高校及其他有关部门对智库专家进行年终考核。重点考察专家是否按年度计划进行研究,是否保证足够的时间进行课题研究;从事的课题方向是否偏离研究任务;是否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可行性、指导性;研究水平是否瞄准本领域、本行业前沿;是否引起省、市主要领导的关注、重视和肯定。
考评结束后,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下一步工作安排。智库专家年度考核合格的保留资格;对考核优秀的专家,下年度优先交派课题任务;考核不合格的取消资格,退出智库。同时,考核结果也可作为社科院是否追加经费和重点奖励的依据。
4 展望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在国家进行供给侧改革的环境中,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也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着手,社科院及其下属各单位充分利用各级各界的资源,科学、系统、全面地采集、整理、存储与开发社会调查数据,在提升智库研究质量的同时完善决策咨询制度,为政府提供优质的咨政服务,在建言献策、舆论引导、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6]。
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图书情报学界要紧跟形势、抓住热点将图书情报学研究热点与智库发展进行有机融合,运用自身无可比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资源优势,开展图书情报服务研究,推出新型的信息服务方式,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使智库发挥更大的效果。
[1]Paul Dickson. Think Tanks[M]. New York: Atheneum,1971:9.
[2]人民网.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2017-05-30]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518/c1024-28361421.htm/2017-4-25.
[3]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2013年中国智库报告:影响力排名与政策建议[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4]鲍宗豪.建设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J].党政论坛,2017,(3):15-16.
[5]安淑新.国外智库管理运行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1,(5):88-92.
[6]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潘华:智库建设须完善政策支持[EB/OL]. [2017-05-30]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1027/c40531-25913504.html/2017-5-29.
[7]人民网.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总体思路[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714/c40531-25277392.html/2017-4-15.
[8]黄园淅.美国智库人才队伍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J].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2016,(6):124-131.
[9]王莉丽.论美国智库舆论影响力的形成机制[J].国外社会科学,2014,(3):51-55.
[10]中国社会科学网.从“舆情研究”到国家治理:国家治理研究智库舆情研究部揭牌仪式在京举行[EB/OL]. [2017-06-10] http://news.cssn.cn/zx/bwyc/201703/t20170330_3472079.shtml/2017-6-10.
[11]李冬妮.社会工作政策法规[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113.
[12]牟岱.多维度考量并实施智库评价[N].光明日报,2017-2-9(11).
[13]高国力.智库评价须体现差别化原则[J].决策探索,2017,(2):49-50.
[14]李刚.建立智库全层次全要素评价体系[N].光明日报,2017-2-9(11).
[15]文庭孝,姜坷炘,赵阳.国内外智库发展及其评价[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6,(5):30-41,120-121.
[16]薛澜.智库热的冷思考:破解中国特色智库发展之道[J].中国行政管理,2014,(5) :6-10.
[17]人民网.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EB/OL]. [2017-06-02]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n/2015/0120/ c1001-26419175.html/2017-4-15.
Research on the Component and Operation Model of New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Jin Sheng-yong Li Xiao-bei
New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ainlyconsisted of three aspects: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think tanks in the tank, institutional settings,and the operating environment.The think tank participates in its work by providing professional consulting service for government sectors, and take cetain benefit evaluation methods to guarante the operation of themselves.
New Think Tank; Component; WorkingMode; EvaluationSystem
本文系2016年保定市社科规划课题“保定市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研究” (2016A001)研究成果。
C932.8;G359.2
A
10.13897/j.cnki.hbkjty.2017.0079
金胜勇(1971-),男,博士,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图书馆学基础理论。
李小北(1992-),女,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图书馆学基础理论。
2017-06-01 责任编辑:张静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