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教职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
2017-03-08胡玉婷
胡玉婷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中国人民大学医院,北京 100872)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常见的细菌,全世界近半数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卫生问题[1]。国内幽门螺杆菌呈现出家庭集体感染概率大的特征,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感染率也有所增高。另外,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胃黏膜病变以及胃癌等因素也会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概率增大[2]。有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同时,导致人体出现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之中,血脂代谢异常又是非常重要且危险的诱因之一[3],但目前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中,关于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糖、血脂指标的相关性调查研究非常少[4]。本课题通过统计分析某高校进行健康体检的教职工的健康体检数据,研究分析了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年龄、性别、血糖以及血脂相关指标的关系,研究结论可用于为高校教职工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治疗与预防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6月在该校进行健康体检的教职工1201例,其中男561例(46.7%),女640例(53.3%),年龄最小为20 岁,最大96 岁,平均年龄(49.3±15.4)岁。根据13C呼气试验检测结果将受检者分为HP阴性组和HP阳性组。
1.2 入选标准
(1)年龄≥20周岁,无认知障碍;(2)无各种急慢性炎症;(3)临床资料、结果齐全者;(4)未接受过降血脂降糖药物治疗者;(5)近一个月内未服用抗生素、H2受体拮抗剂及质子泵抑制剂、铋制剂等;(6)未因遗传等因素患有严重的血糖、血脂代谢异常者;(7)未在孕期、哺乳期的受检者。
1.3 检测方法
(1)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检测
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受检者患者要求空腹6 h以上,在进行检测前一个月内未服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或铋剂等。先采集0 min时的呼气样本作为基准,然后要求检测者口服尿素13C药物胶囊,保持空腹状态30 min,然后再次采集呼气样本。尿素13C胶囊由深圳中核海德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采用养和YH08型13C红外光谱仪器测定两次的气体标本。检测者的呼气样本采用红外线光谱仪对13CO2丰度(δ‰)进行测试分析,最终用30 min的δ值减去空腹的δ值得出的差值为超基准值(delta over baseline,DOB),即检测值(DOB)=δ‰(30 min)-δ‰(0 min)。DOB值≥4 为HP 阳性组,DOB值<4为HP阴性组。
(2)血液采集
全部体检者均要求清晨空腹6~8 h的静脉血,分离出血清,测定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的具体指标。
1.4 检测分析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与性别、年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水平的差异。
1.5 统计学方法
本课题利用通用的统计软件SPSS 22.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教职工HP感染和性别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男、女性HP感染率分别为51.60%、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55,P<0.05)。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人群的感染率比较(n,%)
2.2 教职工HP感染和年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将教职工从20岁开始每20人为一段,分成四段进行比较。其中20~39岁组人群阳性率(47.8%),随着年龄的递增,40~59岁组人群阳性率(49.2%)阳性率也逐渐升高,在随后的年龄组又逐渐下降,60~79岁组人群阳性率(43.2%),80岁以上的感染率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组中,中年组(40~59岁)的感染率相对最高(x2=10.159,P<0.05)。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组HP感染的相关性(n,%)
2.3 教职工HP 感染和血糖、血脂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两组血糖血脂代谢指标比较HP阳性组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明显高于HP阴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的高密度脂蛋白(HDL)检测水平显著低于HP阴性组的统计结果,可以此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糖、血脂代谢指标相关性(±s,mmol/L)
表3 两组血糖、血脂代谢指标相关性(±s,mmol/L)
组别 FBG TG TC LDL HDL HP阴性组 5.24±0.95 1.44±1.23 4.91±0.85 2.98±0.81 1.27±0.29 HP阳性组 5.44±0.98 1.63±1.32 5.14±0.87 3.08±0.69 1.22±0.32 t -3.57 -2.57 -4.5 -2.25 3.19 P 0.00 0.00 0.01 0.02 0.00
3 结 论
幽门螺旋杆菌(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螺旋形、微需氧、寄居于胃黏膜。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能生长在强酸环境下的胃部疾病重大致病细菌,会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旦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多种胃部疾病。
13C-呼气试验(13C-UBT)、病理学检查以及快速尿素酶检测法等是目前用于HP感染的常用诊断手段。而这些试验检测手段中,病理学检查和快速尿素酶检测法属于侵入性操作,检测复杂且成本较高,一般不用做常规的体检检测手段[5-6]。与上述两种方法相比较,13C-呼气试验(13C-UBT)法为无创性检测,检测方法简单易行,而且由于13C-尿素在胃肠黏膜中均匀方法分布,因此该方法的检测准确度较高,是体检过程中常用的检验方法。
本次调查显示该校男、女性HP感染率分别为51.60%、4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于女性,与周辉等[7]报道一致,考虑是男性由于工作繁忙,多存在吸烟、饮酒和外在用餐等不良生活习惯,胃部屏障功能受损,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人群。20~39岁组人群阳性率(47.8%),随着年龄的递增,40~59岁组人群阳性率(49.2%)阳性率也逐渐升高,在随后的年龄组又逐渐下降,60~79岁组人群阳性率(43%),80岁以上的感染率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组中,中年组(40~59岁)的感染率较高,这是因为该年龄段人群,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物质经济水平的发展,会有更大的概率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在长期的外出出差活动活参与各种公共的饭局和宴请情况下,从而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和传播的概率增加,相应的检测结果中阳性率也较高。对于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组,由于老年人的生活习惯规律、注重自身饮食规律健康、社会交往较少等因素,从而阳性率有所降低[8]。
影响血糖、血脂异常的主要是饮食和遗传因素,Richy等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脂代谢有关,也有结果显示影响血糖、血脂的危险因素之一是HP现症感染,主要表现为高血糖、高LDL血症和低HDL血症。在日本对于男性的体检数据研究也得出过相类似的结论[9]。本研究幽门轮杆菌血清反应阳性者中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于阴性者,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则低于阴性者;
幽门螺杆菌感染尚无疫苗可以预防。很多研究认为,感染幽门螺杆菌最可能的传播途径是口-口、粪-口、胃镜检查及密切接触的方式进行传播。幽门螺杆菌能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加之现今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的调整,生活方式转变及社交普遍频繁,为胃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染,提供了便利条件。基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若家庭中有一位查出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建议其他成员也进行检测。还有研究表明对于根除幽门螺杆菌,经过药物的治疗后会有一定的根除几率,但是还是会存在复发的现象,所以受检者如存在Hp感染,对此类人群,则建议其接受正规治疗,并在正规治疗结束后一个月进行复查3C呼气试验检测,看Hp是否根除。因此,伴随我国人民物质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对于高校的教职工,应结合学校组织每年健康体检活动,加强提前预防,发现感染后尽早治疗,同时注重切断传播途径,不断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保持日常饮食方面的规律和卫生,这些对于减少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1]AMBERBIR A,MEDHIN G,ABEGAZ W E,et al. Exposure to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early childhood and the risk of allergic disease and atopic sensitization: A longitudinal birth cohort study[J].Clinical & Amp; Experimental Allergy:Journal of the British Society for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2014,44(4):563-571.
[2]Hou Y,Wang Q,Fuhai JI. Clinical study on muscle -relaxation effects of domestic rocuronium[J].Shanghai Med J,2013,36(4):316-319.
[3]黎运西,林超群,汤红峰,等.血脂检测评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活动性[J].黑龙江医学,2013,37(8):666-668.
[4]陶景德,谢瑞华,王少峰.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脂及炎症因子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4):12-14.
[5]梁跃雄,王自豪,李 雅.幽门螺杆菌与脑卒中相关性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9):242.
[6]王 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2,41(23):2412-2414.
[7]周 辉,陈志恒,王雅琴,等.健康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1):1660-1661.
[8]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HP 学组.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报[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8,3(6):13-18.
[9]Toth PP,Davidson MH.High-density lipoproteins: marker of cardiovascular risk and therapeutic target[J].J Clin Lipidol,2010,4:359-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