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形战机冲击波:歼-20列装的震撼

2017-03-08袁和平

国防科技工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隐形科目战机

袁和平

国庆68周年前夕,国防部发言人宣布;“国产隐形战机歼-20已列装人民空军”。这是国防科技工业献给共和国生日最盛大的礼物之一。它所带来的震撼,被外媒称为“中国隐形战机冲击波”!国产隐形战机歼-20从首飞到正式入役,它标志着我军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支拥有隐形战机的精锐之师。

回眸歼-20隐形战机成功首飞

2011年1月11日,当时的互联网上热传着“军迷”网友们拍摄的“中国歼-20隐形战机首飞”图片。众多的跟帖者特别热烈,万分活跃。而众多媒体中最先披露“歼-20首飞成功”的,竟是境外媒体新加坡《联合早报》。该网站称:“据成都网友目击,中国歼-20隐形战斗机已于2011年1月11日中午12时50分左右进行首次升空飞行测试,13时11分成功着陆。整个首飞过程是在歼-10S战斗教练机陪伴下完成的,历时大约十八分钟(12:48~13:16),取得成功。”

在歼-20成功完成首飞落地后,试飞现场内外欢呼声一片,机场外的围观民众也接连放起鞭炮庆贺。

这个特有价值也能吸引受众眼球的新闻,抢先播发的时间竟然是在隐形战机首飞试验落地后十分钟内。

此后,有关中国歼-20隐形战机更为详细的报道铺天盖地,各种信息嘈杂。舆论普遍认为“空战中隐形性左右胜负——世界迎来隐形战机时代”。

歼-20隐形战机首次试飞后没过几天,一向盛产“中国军事威胁论”的美国五角大楼传出这样罕见的声音:“对中国歼-20战机的报道有些过头了……我们的F-22数量足以应对涉及中国的任何情况。”

在欢呼与质疑相互“网上叫板”的时候,国际防务专家则更多地把视角转向研究“中国告别战斗机仿制时代的历史动因”“是什么引起中国战略思维的最大转变”“最近的战争如何影响了中国空军”等战略课题。普遍一致的观点是:促使解放军将重心转向空军的重大事件,至少有两个。一个是海湾战争,另一个是影响更为深远的科索沃战争——世界第一场完全依靠空军打赢的战争。这两场战争都显示出,与集中的地面部队相比,空军的常规作战能力是那么的强大。这极大地震动了中国高层领导人,促使整个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总体战略。

歼-20首飞

F-22隐形战机

专家坦言,海湾战争后,科索沃和阿富汗战争进一步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训,让中国意识到,必须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高科技武器的研究与开发。

回顾国外隐形战机发展历程

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F-117战机服役以来,对隐形战机的渴望就已成为各国空军梦想中的终极设备。F-117战机目前已经退役,取而代之的是新一代B-2隐形轰炸机和F-22隐形战机。

按照美国军方考核隐形战机的几大指标,F-22战机必须具备“4S”能力——隐形、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短距起飞。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通过科学的战机外形隐身设计实现波束控制,让照射飞机的电磁波在敌方雷达上只是闪烁不定的散信号,不容易被探测、识破和跟踪。

美国的小跟班日本近年来总想买F-22,但美国从垄断高技术武器的战略考虑出发,只允许卖给它F-35。日本采取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策略,自主研制“心神”隐形战机,已投入开发资金1800亿日元。2016年才勉强实现首飞。“心神”外形借鉴F-22,机体表面采用三菱重工研发的“灵巧蒙皮”技术,所谓的隐形与此蒙皮技术有很大关联。

如此强调隐身性能是因为现代空战中特别强调“先发现先摧毁”。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提供的评估数据,敌我双方迎面对飞状况下,隐身制造的F-22可提前数十秒至两三分钟时间发现对手,因而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抢占有利战术与攻击位置,这样获胜的几率增大。加上配备有“射后不理”功能的空空导弹被隐身探测的距离缩短后,那就可以更好地获得空战主动权。

F-22有两台超大推重比F119发动机,无需开加力就能实现超音速巡航。其装备的AN/APG-77雷达不仅可以满足超视距空战中对目标探测距离的需要,而且还可以保证机载雷达在探测时不会破坏飞机的隐形效果。这方面美国人是有教训的。当初设计F-117的雷达RCS较小,但试飞时仅仅加装了一个数英尺长的空速管,就被E-3预警机探测到了。说明战机所有翼面边缘设计不仅要朝斜掠45°形成少数几个平行方向以达到波束控制,而且其机载设备、武备系统也要尽量避免缝隙、鼓包。而俄罗斯的隐形战机发展,可能是受制于苏联解体后科技人才的流失,财政支持难以为继等因素影响,总是显得跌跌撞撞、力不从心。

F-117隐身战机

按理,研制隐形飞机技术难度这般高,应该是世人鲜有问津才对。但天底下的事就是这样,谁都愿意“攀登世界技术高峰”!除了美俄日之外,在隐形战机开发上跃跃欲试的还有韩国、印度。

十年磨砺终成重器

对于网上热炒歼-20首飞成功,中国官方媒体迟至2012年7月26日才以大篇幅予以深度报道,这是依据国际军机研制惯例的正确做法。歼-20实体直到2014年第九届珠海航展才公开亮相;再到2016年第十一届珠海航展“闪亮飞掠”;再到建军九十周年朱日和沙场点兵接受三军统帅检阅,这时的歼-20至少经历了十年磨砺,才终成“国之重器”。业内人士深知,一种新型飞机的研制必须要经过论证、设计、制造、科研试飞四大阶段。目的是验证飞机是否达到或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军机试飞,在基本飞行特性方面,有飞机操纵性、安定性测试;在飞行性能方面,有高空的最大允许马赫速度测试、低空的最大允许表速测试,飞机的最小允许平飞速度测试,飞机的升限测试;飞机的爬升性能、盘旋性能、加/减速性能、发动机性能测试;在显示信息方面,有航电综合显示系统性能等测试。通常的军机试飞大致分常规科目和风险科目,隐形战机应该还有更复杂、更缜密的科技考核科目。

作为四大阶段最终的验证环节——科研试飞非常重要。其目的是根据国家认定的设计定型试飞大纲,对新机的飞行品质、性能、强度、操控、发动机、环控、电子通信、机上成品、机载武器等数十项甚至上百项科目进行严格的空中飞行试验,以考核它们的可靠性、实用性、战术性,然后为部队飞行员划定一个飞行、作战的安全包线。在新机的科研试飞中,要进行一系列高风险科研飞行试验,如国际公认的风险科目:失速、尾旋、颤振、空中停车、低空大表速、低空小速度、操稳、强度、发动机、电子火控等。如歼-10的科研试飞包括了起飞、爬升、平飞加减速、转弯上升、俯冲——跃升等15个科目及高速摇摆、半斤斗倒翻转、“眼镜蛇”式螺旋跃升三代机特殊科目;这些验证飞机极限的重要环节都圆满完成后才可以说新机拿到了“准生证”。

“如果一切顺利,歼-20将会在6~8年后开始部署,形成大规模作战能力估计要到2025年。”2012年,国防大学教授张召忠在一次电视访谈节目中如是说。

时光如白驹过隙,就在庆祝建军九十周年的阅兵盛典上,国人终于看到了歼-20英姿勃发、翱翔晴空、拱卫蓝天。其实让我们更为期待的,还有2014年11月9日第十届珠海航展上首次以实体形象亮相的、曾经在网上被热议的中国第二款隐形战机歼-31(又称“鹘鹰”战机)。有记者报道:“这次歼-31发出的强劲轰鸣促使它奋力飞行。横滚、侧飞、大过载机动等飞行动作层出不穷,着实满足了在场观众优先的享受感。”此前人们所看到的,只是2012年端午节前夕,有网友在西安阎良街道上拍摄的“疑似小四代隐形战机”视频,它也因其全身裹着棕绿相间的伪装网而被戏称为“粽子机”。第十届珠海航展上,歼-30、歼-31双双公开亮相,并且多次升空飞行,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轻重搭配”“高中配置”的两款隐形战机。

对此,《日本经济新闻》评论说,中国未来5年内会量产歼-31,还可能把它装在航母上。因此,日本媒体酸溜溜地宣称,针对中国“要下决定购买美国F-35战机,同时考虑开发国产心神战机”。美媒承认:“目前,美国F-22已不再是全球唯一投入实战的隐形战斗机了。中国人正在大步地追赶上来。”

猜你喜欢

隐形科目战机
前方高能!战机怼睑
次世代战机
多科目训练见招拆招练硬功
战机在叙被击落惹恼俄罗斯
高考“新科目”
隐形药水
“0感无暇” 隐形妆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重、难点讲解(unit 12)
隐形杀手
捕捉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