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天的校长不缺什么

2017-03-08聂细刚

师道 2017年2期
关键词:成功感教育家办学

聂细刚

有媒体刊载一文:《今天的校长究竟缺了什么?》,读后颇有感想,于是想到该写一篇“今天的校长不缺什么”的文章。

1. 今天的校长,未必接受你说的“缺”

该文是从“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的角度看今天的校长的,所以看出了4个欠缺:使命意识,傲骨清风,人文情怀和“道”的坚守。而且,它所针对的是“今天的校长”,言下之意,这是有别于“昨天的”校长的。

至于“教育家型校长”又是什么样的校长呢?该文虽然没有明说,但由此可以推知,就是不仅没有这样4大欠缺,还把它们发扬光大了的校长,也就是“昨天的”校长里的许多杰出者,他们汇成中国昨天教育银河里灿烂的星辰。

该文如此热情地呼唤理想主义的中小学教育及其主持办学的精英校长,谁也不该有异议,它无可厚非。但是,这样含蓄地来个今天与昨天的对比就有些简单化了,难免遭人质疑或非议,这是很冤屈的不是?

是的,如果让今天的校长来回答他们缺了什么,他们未必会接受该文的观点。虽然该文言辞委婉,说今天校长“是否缺了一点什么什么”,可这“一点”究竟是多少呢?而且既然你说只缺“一点”,还值得大惊小怪、小题大做么?仅此一点,今天的校长会接受你的观点,会买你的账?

再说一点,你以“教育家型校长”的标准,真的来对照今天的校长,或者用向这个方向“成长”所需要的潜质来要求人家,这个标高是否不切实际?虽然很多人已经在以“教育家型校长”自诩,或者相互恭维了,但那是谁也不当真的。实话实说,如果今天的校长真的都成了“教育家”,或者都向“教育家型”成长,我们的中小学校这个庙是不是太小了,“养”不起,也留不住吧?

2. 今天的校长,不缺“责权利”

之所以要从今天校长的“责、权、利”说起,是因为这三者是校长之所以是校长最必要的基本条件,而且说到“缺”,校长们最要吐槽的也就是这个了。其实,身为校长,承担的“责任”并不缺,还有加大;缺的是“职权”和“利益”,它们与“责任”不相对应和对称。可是,今天的校长真的缺“责、权、利”么?不缺。

作为公办学校,上级政府及其教育部门对学校的管理,特别是对校长的“人财物”三权的管理,从来也没有今天这样严格和规范。虽然这样严格的管理,让校长感到诸多不便和掣肘,有憋屈,有不满,对此可能谁都有话要说。可是换个角度看,这又不能不说上面实行严格的源头管理措施,是对校长职位安全最大的关心爱护。我们自己终于做上了校长,上级终于培养出一个校长,于公于私,容易吗?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个道理不难懂。退一步讲,让校长从学校某些经营活动里抽身出来,聚精会神办学校,专心致志搞教育,这不是很合理的制度设计么?

可是因为这个“安全感”的保护需要而导致“责、权、利”受限,到底让相当部分的学校和校长有点想不通,有点“精力过剩”。是的,毕竟是一校之长,是办学法人代表,这“责、权、利”的感觉怎么就这样窘迫和卑微呢?于是,风起于青萍之末,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上,在办学特色的尝试上,在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上,就渐渐开始有动作了,结果搞得如火如荼,方興未艾,且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了。

君不见?仅仅一门学科的教法改革,前年是浸入式,去年是情境式,今年是绘本式,后年不知是什么式。单单一个语文教学,就生出主题阅读、主体阅读、生活语文、生本语文、绿色语文、国学课堂、论语课堂,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与这些改革创新相配套的,自然少不了教辅、教材和教具等,少不了跨校跨市跨省的交流观摩和比赛活动。这里面自然开发出一份“人财物”的不断投入,这个投入是否值当,可以忽略不计,但不缺“安全”,且可以释放“过剩精力”,获得一份“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责、权、利”的兑现。说来,这应当是一种司空见惯的集体无意识,是很真实的存在吧?试问,昨天的校长有这样做的么?

3. 今天的校长,不缺成功感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教育风景、校容校貌,也就有一个时代的校长职业形象。今天的校长确实在 “使命意识”“傲骨清风”等职业个性的张扬上,不会那么突出,可能与昨天校长里的典型人物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身为校长,他们今天同样不缺成功感。成功感对于一个人的存在价值来说,很重要,所以两相比较,今天的校长确实不缺什么,什么也不缺。

今天的校长办学必须依法治校,依规办学,必须坚持科研兴校和文化立校。昨天的校长办学,则侧重于校长个人人格魅力、道德修养、学问功底所产生的领导力、凝聚力和说服力。二者之间差异性极大。

我们诚然要对昨天校长所代表的师风师德表示崇高的敬意,他们确实始终坚守着我们民族教育的优秀传统精神和信仰,坚守着今天校长也不敢缺失的教育忠诚和情怀。 “昨天”的校长以清高和谦逊自律,以宁静淡泊为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和“带着一颗心而来,不带半根草而去”,举不胜举的教育箴言名句,确实是他们具有“使命意识,傲骨清风,人文情怀,道的坚守”的真实的人格写照,是“昨天”校长最大的成功感和烛照千古的精神遗产。

今天的校长不缺成功感,而且这个成功感很具体,很实际,是因为今天大凡成功的校长,都能够也必须和全体师生,乃至于与学区居民对孩子的教育期盼,做到“上下同欲”,“内外一心”。他们的成功感植根于自身所成长和工作的具体学校、具体的教师群体,并且能够从中获得持续不断的信任和拥戴;还表现为与时俱进,连年获得上级教育部门和社区民众的首肯。这就够了,还缺什么呢?

4. 今天的校长,在缺陷与追求中前行

迄今为止,我们还片面地相信“有什么样的校长就带出什么样的教师队伍”,也就办出什么样的学校——这样的思想观点,今天的许多校长可能还没有感觉到它的不能承受之轻。

关于校长与教师和学校的关系,真正完整且准确的表述,还得再加上:有什么样的教师队伍,就造就出什么样的校长,也就办出什么样的学校。试想,俗称的“校长是学校办学的灵魂”,这个“灵魂”焉能游离于肉体,即学校教师这个群体?

说今天的校长缺什么,还是不缺什么,甚至什么也不缺,这样的讨论势必见仁见智,结果莫衷一是。校长也是教师,至少是从教师群中走出来的;校长还是学校教育的一个观察视点,是各级政府领导教育事业建设发展的风向标和基层执行人。所以,我们看今天的校长,是非褒贬,说长道短,都是在说我们的学校、教师和教育管理部门的作为。研究中小学教育问题,拿校长来说事,其实并非都是校长惹的祸。

学校教育,乃至社会生活的一切,都是在缺陷和追求中前行的。

(作者单位:深圳市书香小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猜你喜欢

成功感教育家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感赋
颜回之乐
自信心和成功感是学生搞好学习的根本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琴童》顾问阵容
生物教学中课堂展示的形式与实施策略探析
阅读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