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让科学教学真正放光彩
2017-03-07贡惠珍
贡惠珍
【摘要】随着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在注重科学探究的科学课程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在导入新课、突破教学难点、增加教学信息量、再现实验等方面,让小学科学教学真正放光彩。
【关键词】提高教学效果小学科学课多媒体教学
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放大微观世界,能动画模拟一些三维结构,能生動有趣地使许多抽象和难理解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能进一步发展远程教育和互联网教育,能共享教学资源,能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能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料,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因此多媒体教学对小学科学教学的辅助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导入新课,增加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提供愉悦情景,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而兴趣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动力,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例如教学《油菜花开了》一课,我首先结合课文内容播放录像,那黄灿灿的油菜花在阳光照耀下晶亮耀眼,一眼望不到边,再配上众鸟纷飞、百鸟争鸣的生动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对于小学科学教师来说,传统教学方式“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很难突破重难点。但多媒体技术能把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不易实现的实验等进行信息处理展示在屏幕上,图文并茂,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小学科学教学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从而轻松突破这些课程的重难点。例如教学《食物的消化》一课,仅反反复复讲解理论学生都很难理解,我通过多媒体播放食物从口腔经过食道推送食物进入胃,食物在胃里变成糊状,再由小肠进一步消化成被人体吸收的养料,被吸收进入血液,剩下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变成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人体食物的消化过程,这样本课的难点学生就懂了。再者多媒体还可多维度显示动画形式,使微观放大,宏观变小,化暗为明,变不可见为可见。如教《火山和地震》一课时,在课堂上火山喷发和地震这种自然现象在课堂上看不到,学生难理解。运用多媒体播放火山喷发和地震的视频,教师及时提问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学生从视频中看到地面冒出大量水汽和烟尘……接着老师又问火山喷发时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怎么样?岩浆怎么会从地球深处喷发出来?学生从观看的过程中就明白了火山喷发和地震形成的原因,进而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 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靠的是老师的一张嘴,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都需要老师一一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做会严重影响到教学进度。而多媒体教学容量大,能加快教学进度,如教学煤的形成要经过数亿年的复杂过程,通过多媒体播放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不仅让学生完成了学习目标,而且拓宽了其视野。其实,在科学教材中,如三年级的《水流产生力量吗?》,四年级《植物向哪里长》,五年级《研究磁铁》《通电的线圈》都可以在多媒体播放,学生观看到生动、形象的画面,学生对学习知识也就轻松掌握了,这样增加了教学信息量,提高了科学效率。
四、 再现实验,提高复习效果
科学实验是科学复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教师进行复习时把教材的实验再演示一次肯定影响教学进度,而用多媒体播放再现实验过程和现象,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容量,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从而提高复习效果。
五、 收集资料,培养探究能力
实践活动是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改变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
从校内拓展到校外科学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主题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有价值的事物进行探究。教材中很多地方都可以这样处理,如探究我们的校园有多少种植物?班上有多少学生近视眼及原因?探究学校周围环境污染的原因?四季变化有什么秘密?。另外,课内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没有探究清楚,课外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借助计算机探究,在网上收集资料,这样不仅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而且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我还创设大课堂情境,引导和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实际,与社会交流融合。例如确定以“我们来养蚕”为主题实践活动之后,学生先讨论制定实践活动计划,如确定哪个学生弄蚕卵和桑叶,确定饲养的方法,要求饲养过程中每个学生给蚕宝宝记日记,制定小组饲养成员合作抽丝计划,制定养蚕经验交流会的计划等。学生在网上找了许多信息。如“怎样养蚕”“我国桑蚕的悠久历史”“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等。学生用“图片展示、文字说明、动画演示、图表比较”等在校内外来宣传,这样学生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提高了学生探究能力。
总之,多媒体辅助科学教学,能集声、光、动画、文字、影像于一身,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转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优化科学教学,让小学科学教学真正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