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与佛山产业转型对接研究

2017-03-07苏日娜

商业经济 2017年2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

苏日娜

[摘 要] 区域性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国家和地区战略共识,但转型的关键依赖于人力资本效能的发挥,在于构建一个产业结构与人的价值互溶共存的利益综合体,从而成为解决一个国家或区域产业转型难题的关键所在。为了主动适应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时代的变化,佛山的职业教育应进行变革:人才培养观念将一次性职业教育转到终身性职业教育;人才发展战略应从着眼于区域产业经济转到面向全国乃至全球产业经济;培养目标从培养单一型技能人才转到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专业与课程设置转型从制定单一企业用人标准转到与产业转型目标市场需求人才对接等。

[关键词] 高职教育;佛山产业转型;对接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07 [文献标识码] B

一、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十几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现代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找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外驱动力及发展各因素的耦合度至关重要。纵观各国实践,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驱动力根本在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和人才支持,而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否合理,职业教育能否与产业发展匹配,直接关系到这个地区和国家的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地发展。2011年,教育部提出力争十年内建成完整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宏观层面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总体目标和要求。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如何从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合理的角度,包括从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面考虑与地方经济社会及产业转型对接,构建形式上层次分明清晰、内容上有机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各级政府和中高职业教育机构及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议题。高职教育通过怎样的有效路径驱动其产业转型对接?目前还缺乏一般理论的专门的、系统的论述,所以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对高职教育今后可持续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十二五”期间,佛山职业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成为广东省首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试点项目获“2015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范例奖”。“中高职贯通分段培养”、“专插本”、“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互衔接贯通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打通了中职到高职、高职到普通本科院校的升学通道。实施“普职融通”,普通高中学生和中职学校学生可申请在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之间转学。成立校企合作联盟,促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据佛山教育局2014年底统计:佛山的中等职业学校有48所,在校生9457万人,当年毕业生3112人;高等职业院校有6所,在校生29942人,当年毕业生9211人。这样的中高职学生群体将为佛山制造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支撑。但是从佛山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高素质、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来看,近三年来用人的稀缺度还是比较严重的。2016年底佛山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就《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十三五”期间佛山政府要千方百计促进创业就业,完善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同时组织举办体现佛山产业特色的12个工种的职业技能竞赛,打造职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平台。同时为提高城市人才竞争力,2015年佛山市委全会还提出打造以“工匠情怀”为内涵的佛山特色专门人才特区。这说明政府层面上已将职业教育的改革放在了议事日程,提出职业教育要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亟待构建佛山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门要为中等职业教育通向高等职业教育的各种创造条件,将中等职业教育终结性教育发展为阶段性教育及终身职业教育,为中职学生提供继续接受高一级职业教育的机会,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地区产业顺利转型升级的诉求。

二、佛山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佛山政府提出以工匠精神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佛山的新兴产业、战略性产业、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的同时,高素质、技能型对口人才却相对稀缺,这对佛山职业教育提出严峻的挑战。近十年,佛山的职业教育发展虽有成绩,但存在不少问题和难点:佛山职业教育在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办学定位、办学模式、专业结构、课程体系等与产业结构转型不适应的矛盾日渐凸现:一是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譬如佛山制造业中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曾出现过比较严重的人才短缺,佛山现代服务业中也缺乏大量技能和高技能人才;二是佛山地区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数量、结构和质量不能很好满足佛山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也没有很好对接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

(一)从政府层面上对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重视不够

政府层面上没有大力推进、狠抓职业教育的研究,真正研究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关系的文献在我国比较少,有限的文献只是论述职业教育对总体经济的贡献率问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等。而针对佛山政府和教育专家研究维度的整体角度来看:将职业教育上升到系统的教育体系中横向对比、纵向评价等研究做得还远不够,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政府及教育机构没有充分認识到职业教育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对职业教育纵深发展没有提升到战略高度来给予重视。

(二)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人才需求衔接不到位

研究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要辩证地看待问题,产业结构影响着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反过来与地区产业结构特点相适应的专业结构必然会为产业发展提供适合的人才,从而推动地区产业发展。从另一个更深层次的视觉看,产业技术结构决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反过来职业教育又影响着产业结构重构的效果。进入21世纪,职业教育中产业技术及人才需求缺乏精准的对应性,突出表现在:第一,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具有发展过程的阶段性特征。近十年我国持续的经济增长创造了很多“生产性”岗位以及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岗位,而对知识及技术密集的“服务性”就业岗位的拉动及牵引作用较弱。第二,从对职业教育本身背后的成因看:包括关门办职教,职业教育太过于封闭,教育内容的滞后,师资水平偏低,与经济社会联系不够紧密;政出多门,中高职学校各方协调和合作没有很多有效渠道;行业协会、企业组织对职业教育的参与度不够;普通教育对职业教育形成相互挤压等问题比较突出。另外,在新经济形式下的人才需求看,由于之前的产业处于低端水平,产业价值也锁定在低端;从人才供给看,由于企业人力资本形成于低端、导致职业教育资源不充分,劳动者的价值基本也锁定在低端。两个低端锁定形成技能型、高素质人才远不能充足供应和满足产业升级对人才需求的状况,当然更谈不上人才的精准供应。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还远不尽人意

为了进一步了解佛山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满意度,以佛山五区为样本,本人对佛山地区(禅城、顺德、南海、高明、三水五区)10家旅游企业,包括:2家五星级酒店、2家四星级酒店、2家国际旅行社、2家国内旅行社、1家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就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满意度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50张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7张,有效问卷45份,无效问卷2份。从调研的整体情况分析来看,目前佛山地区各家旅游企业对中高职毕业生知识应用及创新能力最不满意,如下表所示。

佛山五区旅游企业对高职毕业生满意度调查表

注:“知识应用及创新能力”从四个方面考虑: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工作中的应变能力、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三、职业教育与佛山产业升级对接的策略研究

(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念要创新,以不断提升人才质量为出发点

首先,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念必须要创新,要认识到中高职职业教育必须把一次性职业教育转到终身性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首先要观念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其次,职业教育要以提升人才质量为出发点,提供产业转型有效的人才供给为目标,这样的职业教育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在新经济形势下才能与国家与地区经济改革发展、创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相匹配。再次,职业教育从发展战略视角上,从着眼于区域产业经济应转向面向全国乃至全球产业经济,达到全国或全球中高技能型人才资源“出口”或“进口”的配置。

(二)优化专业配置,从制定单一企业用人标准转到与产业转型目标市场需求人才对接

当前,地方产业转型发展急需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功能就是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足够人才支持。职业教育的改革通过专业体系设置、专业结构有效调整为本区域产业人才需求提供服务,职业教育的改革出发点在于产业结构调整:从培养单一型技能人才转型到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来设置专业和课程体系。目前,佛山地区职业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要尽快适应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要做到人才培养层次与规模要尽快适应本地区产业发展人才的需求才能真正体现职业教育办学的宗旨。因此,佛山职业院校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探索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在优化专业配置方面要狠下功夫,应对产业转型及行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对学科、专业及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

(三)各级地方政府应承担起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及必要责任

地方经济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不对路,已出现毕业生就业难、择业更难的不正常现象。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地区就业市场的教育,它不是一种纯粹的市场行为,从全社会的利益看,职业教育公益性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地方政府因为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而将它完全推向市场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十三五”期间,佛山政府要能够为职业教育机构、毕业生的创业提供政策导向、政策扶持、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为中高职毕业生充分就业及创业提供宽松的环境及适时的政策,这样才能实现佛山政府提出的“创新型佛山人才计划”的目标,能够支持和引领佛山产业未来的发展。

(四)完善保障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建设

世界各国促进职业教育最普遍、最重要的手段是立法。要扭转我国职业教育屈居次要和弱势地位的现状,就要改变忽视、歧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高度重视并致力于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建设。严格执行已有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亟待制定、完善及颁布新的有利于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促进劳动者就业和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的法律法规,借鉴发达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各职业教育相关者的责任与权利、义务与利益的做法,形成一套涵盖内容齐全、操作性强、保障有力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从而达到促进职业教育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五)提升职业教育目标,创新职业教育模式

职业教育迫切需要探索趋同创新、政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覆盖全体、类型多样、层次完整、载体多元、管理规范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认证制度,对通过认证的企业赋予教育权和职业教育责任义务。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政府引导、行业指导、校企共建、市场运作建设教产融合的公共实训中心,实施“学校+公共实训中心+企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支持职业教育第三方机构指导和服务职业教育发展。职业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教育对象的特点,从理解理论知识的能力、应用能力、判断能力及逻辑思维方面区别于本科院校来设置。抛弃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束缚,做到理论知识及相关教学内容重心要下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重心要上移,从而达到有效供给中高级技能性人才和技术性人才的目标,提供好培养产业转型需求的精准人才。

(六)高等职业教育要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保证人才供给质量

职业教育要保证人才供给质量才有可持续生命力。在中高职教育中,学生通过在校三年学习学会了具体岗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虽然保证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但学生就业往往是消极、被动的,重新再择业由于能力与知识水平的问题而放弃。教育供给改革鲜明地提出:要使学生将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意识,职业教育要注入创业教育的理念,鼓励一部分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职業创业者需要具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适应能力、社会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而高职教育要根据创业能力的需求设计相应的创业创新教育课程,政校企相互合作提供创新创业发展的平台资源,为职业院校学生造就良好的创业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上述的各种综合能力、提供创业知识、培养创业能力、真正达到学习成效。可以说,创新创业教育将成为今后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后发力。

[参 考 文 献]

[1]郭书维.创新驱动背景下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对接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5(8)

[2]王琴.我国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职教论坛,2010(4)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茅及源.按照职业能力结构设置课[N].中国教育报,2007-03-10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S].2010-2020

[7]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S].

[8]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S].

[9]佛山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征求稿)[S].

[10]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S].2011-2020

[11]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S].

[责任编辑:高萌]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新视角下的高职酒店职业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高职软件技术实训考核评价标准构建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营改增”对高职会计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