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定
2017-03-07肖丽君胡福军
肖丽君++胡福军
“充要条件”是高中重要的数学概念,其内容辐射面广,在代数、几何、三角函数中均有考查,因此我们必须全面透彻地理解“充要条件”. 本文从概念内涵和判断方法两个方面来进行全方位辨析.
辨清概念——掌握内涵
(1)充分条件:有甲这个条件一定会推出乙这个结果,有乙这个结果不一定是甲这唯一一个条件.
生活中的例子:只要天下雨,地就会湿. 有“下雨”这个条件就一定有“地湿”这个结果,但“地湿”这个结果不一定就是“天下雨”造成的,也许还可能有其他的原因,如洒水车洒的等等. 数学中的例子:“[x=3]”[?]“[x2-2x-3=0]”,故“[x=3]”是“[x2-2x-3=0]”成立的充分条件,但使“[x2-2x-3=0]”成立的不一定是“[x=3]” .
(2)必要条件:有甲这个条件不一定能推出乙这个结果,但乙这个结果一定要有甲这个条件.
生活中的例子:只有阳光充足,菜才能长得好. 有“阳光充足”这个条件,“菜”不一定就长得好,还需要施肥、浇水等其他条件. 但“菜”要长得好一定要有“阳光充足”这个条件. 数学中的例子:“[x2-2x-3=0]”是“[x=3]”的必要条件,因为“[x2-2x-3=0]”不一定得到“[x=3]”,但“[x=3]”一定可以得到“[x2-2x-3=0]”.
(3)充要条件:若同时有“[p?q]”和“[q?p]”成立,则称[p]是[q]的充要条件. 可以理解为[p,q]等价.
合理选择方法——步步为“赢”
1. 一口咬“定”
例1 已知[p,q]为实数,那么[A]:[q]<0是[B]:方程[x2+px+q=0]有相异实根的什么条件?
解析 由题意知,[q]<0[?][Δ][=p2-4q]>0[?]方程[x2+px+q=0]有相异实根,即[A?B]成立.
而[x2+px+q=0]有相异两实根,无需[q]<0,如[x2+5x+1=0],即[B?A]不成立.
[∴][q]<0是[x2+px+q=0]有相异两实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点评 判断[p],[q]之间的关系,只需判断两个命题[A]:“若[p],则[q]”和[B]:“若[q],则[p]”的真假. 两命题的真假与[p],[q]之间的关系如下:(1)当命题[A]真、命题[B]真时,[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2)当命题[A]真、命题[B]假时,[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当命题[A]假、命题[B]真时,[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4)当命题[A]假、命题[B]假时,[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特别注意:若[p?q],则有以下说法是等价的. (1)[p]是[q]的充分条件;(2)[q]是[p]的必要条件;(3)[p]的一个必要条件是[q];(4)[q]的一个充分条件是[p].
2. 代代相“传”
根据充要关系的传递性来判断的方法叫传递法.
充分条件具有传递性,若[A1?A2?A3?]…[?An],则[A1?An],即[A1]是[An]的充分條件.
必要条件也具有传递性,若[A1?A2?A3?]…[?][An],则[An?A1],即[A1]是[An]的必要条件.
例2 若[A,B]都是[C]的充要条件,[D]是[A]的必要条件,[B]是[D]的必要条件,则[D]是[C]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由题意得,[A?C],[B?C],[A?D],[D?B].由传递性知,[D?B][?][C],故[D][?][C]. 又[C?A][?D],故[C][?][D]. 因此[D]是[C]的充要条件.
答案 C
点评 对于较复杂的(连锁式)充要关系的判断,用连锁式的传递图示法来解答最为适宜.
例3 已知[p],[q]都是[r]的必要条件,[s]是[r]的充分条件,[q]是[s]的充分条件,那么[s],[r],[p]分别是[q]的什么条件?
解析 画出关系图,观察求解.
[s]是[q]的充要条件 ([s][?][r][?][q],[q][?][s]);
[r]是[q]的充要条件 ([r][?][q],[q][?][s][?][r]);
[p]是[q]的必要条件 ([q][?]s[?][r][?p]).
点评 通过画图,依据充分必要关系的传递性能,我更加清楚地看出多个命题之间的关系. 画图的关键是将[r]这个中心条件画在中心位置,其余几个条件都与之有直接联系,画在周围.
3. 百感交“集”
例3 已知[p]:[20≥x2-8x],[q]:[x2-2x+1-m2][≤0(m>0)],若[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析 由[x2-2x+1-m2≤0]得,
[1-m≤x≤1+m(m>0)].
则[q]所表示的集合为[A= x1-m≤x≤1+m(m>0).]
由[20≥x2-8x]得,[-2≤x≤10].
则[p]所表示的集合为[B=x∈R-2≤x≤10].
[∵][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即[p?q],但[q?p],
[∴B?A].
[∴m>0,1-m≤-2,1+m≥10.]
[∴m≥9.] 故[m]的取值范围为[m≥9].
点评 如果[p],[q]以集合的形式出现,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两个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来判断[p],[q]间的关系. 设满足[p]的对象组成集合[A],满足[q]的对象组成集合[B]. (1)当[A=B]时,“[x∈A]”是“[x∈B]”的充要条件;(2)当[A?][B]时(真子集),[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当[B?][A]时(真子集),[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4)若上述条件都不成立,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例4 对实数x,y,“[|x|+|y|≤1]”是“[|x|≤1,|y|≤1]”的什么条件?
解析 从集合的角度判断,考虑集合[A=(x,y)|x+y≤1]与[B=(x,y)|x≤1,y≤1]的包含关系.
[A=(x,y)|x+y≤1]与[B=(x,y)|x≤1,y≤1]表示的集合为如图甲、乙中阴影部分,将甲、乙两图象合成丙图.
[甲乙丙]
由丙图可以知道,[A?B],所以“[x+y≤1]”是“[x≤1],[y≤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点评 本例从代数角度不易入手,可以结合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与集合的观点判断“充分”“必要”“充要”条件,充分利用“小范围推出大范围,大范围不能推出小范围”这一通俗易懂的结论.
4. 心回意“转”
例5 若[p:x≠2,或y≠3,q:x+y≠5,]则[p]是[q]的___________条件.
解析 考虑逆否命题:[?q:x+y=5,?p:x=2,且y=3],显然有[?p??q],所以[q?p],即[p]是[q]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例6 若“[x∈[2,5]],或[x∈x|x]<1,或[x]>4}”是假命题,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解析 [∵][x∈[2,5]],或[x∈x|x]<1,或[x]>4}是假命题,
故“[x?[2,5]],且[x?x|x]<1,或[x]>4}”是真命题.
[∴][x<2, 或x>5],且[1≤x≤4].[∴][1≤x<2].
點评 对于例5、例6,若直接分析,则需分多种情况讨论,且还很难说清,因此可以考虑等价转换思想,即当某一命题不易直接判断条件与结论的充要关系(特别是对于否定形式或“≠”形式的命题)时,可利用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的等价性来解决,即等价转化为判断其逆否命题. 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1)[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则[?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4)[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