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与居民消费倾向

2017-03-07刘禹君刘雅君

财经论丛 2017年2期
关键词:居民消费城镇居民城乡居民

刘禹君,刘雅君

(1.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2.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创新、创业与居民消费倾向

刘禹君1,刘雅君2

(1.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2.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创新、创业对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和创业水平的提高有效促进了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提升,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甚至具有抑制作用。发明专利对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据此,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应更加关注重大社会需求,鼓励原始创新、民生型创新和普惠型创新,支持创新型创业,使创新和创业成果有效拉动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

创新;创业;居民消费倾向;面板空间计量模型

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与此相矛盾的是我国居民消费率却呈现总体下降趋势[1]。消费是社会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结点,也是下一个再生产过程的起点,还是经济循环良性发展的重要环节,应当与社会再生产的其他环节相协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居民低消费与高储蓄对投资乃至经济的短期高速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较低的消费率必然制约甚至阻断经济循环,严重影响经济增长,诱发经济危机。

对居民消费率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研究居民自身状况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如居民收入水平、收入差距、收入来源、受教育状况等[2][3];第二,研究消费环境对消费率的影响,如政府财政行为、城镇化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等[4][5]。但这些研究均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即忽视了供给侧产品与服务供给及创业活动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供需两侧对接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前提。供给端生产过剩与需求端消费不足逐渐成为束缚中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高投资、低消费的发展模式使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但也导致供给侧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而需求端消费不足,居民消费疲软,供需失衡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层次与水平。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创新与创业发展,鼓励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打造创新与创业型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的重要战略选择。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发展创新与创业型经济能否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供需矛盾问题?是否能有效提高居民消费倾向、拉动居民消费需求并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下文以此为出发点展开详尽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一、创新、创业对居民消费倾向的作用机制

在理论上,创新与创业可通过多种方式或渠道提高居民消费倾向。首先,从整体来看,创新引起技术进步,能有效提高现有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产品价格降低无疑会诱发居民消费。当产品价格下跌导致消费者仅对某一产品需求增加而没有挤出其他商品的消费需求时,创新就能提高居民消费倾向。其次,商业模式创新(尤其是以电子商务、网上销售平台等方式开展的网络营销)大大拓展了营销空间,传统消费的有形边界被打破,缩短了消费者与生产企业的时空距离,消费者在消费对象的选择范围上大大拓宽,各种商品对消费者来说触手可及,交易方式随之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能有效促进居民消费倾向的提高。再次,产品创新,即企业在掌握市场对某种产品或服务潜在需求的基础上开展产品和服务的研发与创新,并将研发成果(即新产品或新服务)迅速投入市场。新产品或服务的开发与市场投放以其功能的多样性或实用性等特征迅速吸引消费者,进而形成新的消费热点,最终产品创新创造出新的消费动力。在新产品或服务的消费未对其他现有产品或服务消费产生冲击的情况下,产品或服务创新能提高居民消费率。复次,对现有产品的使用特性进行更新改造或增加现有产品的功能和提高现有产品质量,使之更加适合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能有效增强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促进居民消费率的提升。此外,依据消费者偏好对产品包装或产品外观进行更新改造,使产品外观更具有时代特征,更加突显产品优势,能有效吸引消费者眼球,提高消费者的关注度及消费意愿,进而促进居民消费倾向的提升。

然而,部分创新产品涌入市场在创造新的消费热点的同时,也会挤出消费者对传统产品的消费需求,即部分类型创新在诱发新的消费热点、满足消费者既定效用的同时,也导致消费者对传统产品的冷落,出现传统产品需求下降。消费市场上创新产品对传统产品具有“挤出效应”,新产品的投放降低了消费者对原有的传统产品消费需求。此时,该类型的创新带来的仅是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而非消费倾向的提升甚至降低了居民消费支出,最终表现为居民消费倾向的下降。其次,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在理论上存在较大争议。多数研究指出,我国居民消费倾向(消费率)并没有随着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而上升,即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经济总量的扩张导致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最后,以往研究关于创新对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已有结论,即创新总体上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和产业间收入差距,这种差距的扩大直接影响居民消费,降低居民消费倾向。创新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参照图1,从中可以看出该影响效果尚需进一步实证检验。

图1 创新影响居民消费倾向的路径

图2 创业影响居民消费倾向的路径

创业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可从以下的角度理解。首先,从创业对居民收入的影响来看,创业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扩宽居民收入来源的重要渠道。在居民处于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增的阶段,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加居民消费率。但若处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阶段,创业虽能提高居民收入,但不利于居民消费倾向的提升,反而降低了居民消费倾向。此外,收入来源的多样化是提高居民消费倾向的重要因素,非基本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创业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居民的非基本收入,从而促进居民消费倾向的提升。其次,从供给侧来看,创新型创业促进了产品选择的多样化,也繁荣了市场,居民能接触到更多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率。最后,创业意味着新企业的进入,与现有企业形成竞争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场竞争状况,生产者在市场中的竞争程度加强,在迫使生产者提供更加质优价廉产品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在市场中的地位,即消费者面临更优质的商品、更低廉的价格,拥有更强的谈判能力。在不影响其他商品或服务消费数量的前提下,创业水平的提升增加了居民对创业者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能有效提升居民消费倾向。但如果创业者提供的质优价廉的产品冲击了消费者对市场上现有产品的需求,那么创业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方向就取决于创业者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对市场现有产品或服务的替代关系或者说是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比较关系。创业对居民消费倾向的作用效果参见图2,其最终作用方向也需进一步实证检验。

二、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依据消费需求上升规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无疑会呈现上升的趋势,因而单纯研究社会消费总量未必能很好地解释居民消费行为。为此,本文以居民消费倾向为被解释变量,取对数后记为lncon。借鉴杜莉等(2013)的研究[6],我们采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占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的比重表示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表示农村居民消费倾向。

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为创新水平和创业水平。关于创新水平,国内外学者均选择从创新投入或创新产出的角度来衡量区域创新水平[7],本文从创新产出的角度,采用专利授权量(包括专利授权总量及发明专利授权量、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来衡量各省创新水平(对专利授权总量取对数后记为lnpat,对发明专利授权量取对数后记为lninv,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取对数后记为lnuti,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取对数后记为lnout)。至于创业水平,我们借鉴姜彦福等(2003)在《全球创业观察2002中国报告》中的做法[8],采用私营企业创业指数(CPEA)来衡量各省创业水平,即以每百万劳动人口中拥有近3年累计新增私营企业数量表示,劳动人口特指年龄在15~60岁的人口,创业水平记为ent。

本文的控制变量选择如下:(1)人均收入水平,取对数后记为lnpinc;(2)城乡收入差距,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表示并记为gap;(3)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取对数后记为lnind;(4)税收负担,以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取对数后记为lntax;(5)对外开放水平,以对外贸易依存度(即进出口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取对数后记为lnopen;(6)经济发展水平,以各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表示,取对数后记为lnpgdp;(7)政府财政保障性支出,以政府教育支出表示,取对数后记为lnedu。

本文选取2007~2013年31个省份的数据作为样本。除创业数据外,其他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数据库。在创业数据中,私营企业的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劳动人口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

(二)模型设定与回归分析

2018年8月20日,由人像摄影杂志社主办、新疆摄影行业协会协办的第九届中国摄影化妆造型十佳大赛复赛新疆站在乌鲁木齐隆重举办。

省级面板数据往往存在空间关联效应,因此简单地运用普通面板回归模型并不能反映经济变量之间的省际溢出效应。为此,在利用普通面板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引入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讨创新和创业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

1.当以各省专利总数作为区域创新水平的衡量指标时,本文的模型设定如下:

lncon=C+β1lnpat+β2lnent+ρTX+ε

(1)

lncon=C+β1lnpat+β2lnent+γ1Wlncon+ρTX+ε

(2)

lncon=C+β1lnpat+β2lnent+α1Wlnpat+α2Wlnent+δTWX+ρTX+ε

(3)

其中,(1)、(2)和(3)式分别表示静态面板模型、面板空间滞后模型和面板空间杜宾模型,con表示居民消费倾向,pat表示各省专利总数,ent表示各省创业水平,X表示居民家庭人均收入(pinc)、城乡收入差距(gap)、产业结构(ind)、税收负担(tax)、对外开放程度(open)、地区经济发展状况(pgdp)及地区财政教育支出(edu)等变量的向量,W代表权重矩阵。

表1 专利总量、创业水平对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回归结果

注:*、**和***分别表示10%、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下表同此。

根据表1,创新(专利总量)有效促进了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提高,而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说明城镇居民能更快地适应产品更新换代和升级,对新产品的接受能力较强,能享受到创新带来的福利,而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并没有受到创新活动的影响,农村居民对创新产品的消费不足。从创新的溢出效应来看,专利产出的溢出效应均较小,对城市居民影响并不显著,但这种溢出效应导致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降低。

类似于创新对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创业水平的提高能有效带动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提高,而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从供给侧分析,创业水平的提高在引起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产品价格下降的同时,也促进了市场产品的多样化,提升了城镇居民消费倾向。而对农村居民来说,创业水平难以提高居民消费倾向。

从其他变量的回归结果来看,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降低了城乡居民消费倾向,这种作用对城镇居民更为显著,农村居民则不显著。城乡收入差距显著降低城镇居民消费倾向,而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作用不显著。由此看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提高居民消费倾向的重要选择。工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提高能有效促进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而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但不显著。过重的税收负担降低城乡居民消费倾向,但对城市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更加明显。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抑制了居民消费倾向。事实上,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城乡居民的收入,而居民收入的增速高于消费的增速,导致居民消费倾向的降低;同时,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市场繁荣,产品更加多样化,质量水平也在提升,促进了居民消费倾向的提高。这两种作用的对比关系决定了对外开放水平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当前者对居民消费倾向的抑制作用大于后者对居民消费倾向的促进作用时,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会降低居民消费倾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提高,而降低了农村居民消费倾向,说明良好的宏观经济状况对提高城镇居民的未来经济预期具有促进作用,而对农村居民来说,越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越倾向于多储蓄、少消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的增加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而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挤入作用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教育支出的加大降低了城镇居民的教育支出,并表现为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降低。政府财政教育支出对农村居民影响较小,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政府财政在城乡教育投入上的不平等。

从空间效应来看,模型3中多数变量较为显著且拟合优度较高,说明各变量对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而对农村居民并不显著或者说没有溢出效应。从模型2、5可以看出,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溢出效应都不显著,即本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对其他地区居民消费的引领作用较弱。从模型3、6可以看出,本地区创业水平的提高对其他地区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即创业在促进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倾向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邻近省份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提高。本地区创新产出抑制了其他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提高,但这种作用非常小。其他变量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均不显著。

2.当以各省三种专利授权量作为区域创新水平的衡量指标时,本文的模型设定如下:

lncon=C+β1lninv+β2lnuti+β3lnout+β4lnent+ρTX+ε

(4)

lncon=C+β1lninv+β2lnuti+β3lnout+β4lnent+γ1Wcon+ρTX+ε

(5)

lncon=C+β1lninv+β2lnuti+β3lnout+β4lnent+α1Wlninv+α2Wlnuti+ α3Wlnout+α4Wlnent+δTWX+ρTX+ε

(6)

其中,(4)、(5)和(6)式分别表示静态面板模型、面板空间滞后模型和面板空间杜宾模型,con表示居民消费倾向,inv表示各省发明专利授权数,uti表示各省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out表示各省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数,ent表示各省创业水平,X表示居民家庭人均收入(pinc)、城乡收入差距(gap)、产业结构(ind)、税收负担(tax)、对外开放程度(open)、地区经济发展状况(pgdp)及地区财政教育支出(edu)等变量的向量,W代表权重矩阵。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变量的符号及显著性与表1类似。从创新角度考察,发明专利能有效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可见发明专利更具有普惠性,能有效挖掘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潜力。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对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不显著,而前者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提高具有反向作用,后者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并不显著。由此看来,国家应在鼓励地区和企业创新活动的同时,注重重大发明创新,引导更加普惠的二次创新,适当提高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占专利总数的比重,使创新资源投入到更加公平和普惠的方向及项目。创业对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与表1的结果类似。

表2 三种专利授权量、创业水平对城乡居民消费倾向影响的回归结果

三、简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运用静态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创新和创业对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得到了以下的几点结论。第一,创新能有效提升城乡居民消费倾向,且对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按照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细分,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对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提升作用较为显著,而实用新型专利对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提升作用显著,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创新对其他省份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较小,且大多不显著。第二,创业能有效促进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提高,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作用不显著。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某一地区创业水平的提高能有效促进其他地区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提升,但对其他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第三,从其他因素来看,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税收负担和政府财政教育支出等降低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但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不显著。工业占地区经济总量比重的提升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能有效促进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提高,但并没有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提高,反而降低了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降低了城乡居民消费倾向,需进一步发挥对外开放对国内市场繁荣的促进作用。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认为在促进创新方面要以需求为导向,加强对“民生型”创新的支持力度,降低居民对创新产品的需求弹性;鼓励包容性创新,使创新成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降低创新产品消费门槛,使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社会创新带来的福利。在促进创业方面,鼓励创新型创业,发展创业型经济;鼓励公益性创业,培育公益性组织和项目,使创业带来的福利惠及社会各个阶层;为有条件的农民、农民工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鼓励大学生、科技人员下乡创业,使创业惠及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1]刘惯超.是什么抑制了中国的消费需求[J].经济学家,2010,(11).

[2]李涛,陈斌开.家庭固定资产、财富效应与居民消费[J].经济研究,2014,(3).

[3]Christopher D.Carroll. Precautionary Saving and the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out of Permanent Income[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9,56(6):780-790.

[4]胡永刚,郭新强.内生增长、政府生产性支出与中国居民消费[J].经济研究,2012,(9).

[5]Chi-Chur Chao,Jean-Pierre Laffargue,Eden Yu. The Chinese Saving Puzzle and the Life-cycle Hypothesis a Revaluation[J].China Economic Review,2011,22(1):108-120.

[6]杜莉,沈建光,潘春阳.房价上升对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J].金融研究,2013,(3).

[7]易明,王腾,吴超.外商直接投资、知识溢出影响区域创新水平的实证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3,(3).

[8]姜彦福,高健,程源.全球创业观察2002中国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化 木)

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 and Residents’ Propensity to Consume

LIU Yujun1,LIU Yajun2

(1.School of Economics,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2.Jili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Changchun 130012,China)

This paper uses the 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propensity to consume.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ffectively increases the urban residents’ propensity to consume,while it has no obvious stimulation to rural residents’,which is even inhibited. Apart from that,the patent for invention facilitates more to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propensity to consume.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and initiate the new engines of economic growth,this paper suggests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major social demands. Original innovation,people’s livelihood-oriented innovation and inclusive beneficial innovation should be encouraged,and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should be given backing so that the achievement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an increase th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demand effectively.

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Residents’ Propensity to Consume;Panel 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

2016-06-22

刘禹君(1988-),女,河北唐山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刘雅君(1983-),女,河北邯郸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F126.1

A

1004-4892(2017)02-0003-07

猜你喜欢

居民消费城镇居民城乡居民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提高就业质量助推城乡居民增收的分析和思考
2018年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