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分析及防治探讨

2017-03-07苏权厚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肥胖者电刀普外科

苏权厚

(呼和浩特市第三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分析及防治探讨

苏权厚

(呼和浩特市第三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目的分析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并结合原因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5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探讨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体型肥胖者、使用电刀、切口暴露时间>30 min、糖尿病等类别患者的液化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未使用电刀、切口暴露时间<30 min、非糖尿病患者,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因素包括有体型肥胖、使用电刀情况、切口暴露时间、糖尿病等,在临床上应在术前做好预防工作,并于术后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促进患者脂肪液化症状能够得以有效改善,促使切口尽快愈合。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原因;防治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普外科腹部手术较常出现的一种临床并发症状,也是导致术后伤口愈合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因素。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致病机制为脂肪组织出现浅表性损伤亦或是脂肪细胞变性。造成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较为多样化,需在临床上对此加强预防重视。在本次研究中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所确诊的57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了造成患者在术后出现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具体原因,现将具体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57例,本组研究所选取的病例数中男性30例,女性27例,年龄23~77岁,平均(46.9±5.5)岁,其中体型肥胖者26例,非肥胖者31例;使用电刀27例,未使用电刀30例;低蛋白血症4例,无低蛋白血症53例;糖尿病29例,无糖尿病28例。患者腹部切口大多于术后1周内出现脂肪液化。

1.2 方法

依据患者切口浅表范围缺口大小及渗出液量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可分为:①针对缺口≤1/3,渗液量≤5 mL,缺口愈合良好者,先行减掉2根缝合线,而后于切口中置入采用盐水浸泡过的纱条并实施引流处理,待渗液完全引除后换药。②针对缺口面积≤1/2,渗液量为5~10 mL者,剪断2跟缝合线并通过细管负压引流,直至渗液完全排除后换药;③针对缺口面积>2/3,渗液量>10 mL者,将所有缝合线全部剪开完全敞开切口,在完成引流处理以后采用庆大霉素盐水纱布进行外敷,定期换药;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在新肉芽长成后于Ⅱ期采取缝合处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做细菌防范处理,按照医嘱服用有关抗感染药物并滴注抗生素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所有患者的的肥胖程度、电刀使用情况、切口暴露时间、糖尿病情况等指标。并对比在不同指标下患者腹部手术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发送率情况。脂肪液化诊断标准为:①术后切口恢复状况不佳,皮下有渗液,且多为脂肪粒漂浮形式出现;②术后6 d左右切口部位出现大量渗出物,且多呈黄色,患者无其他感觉出现;③轻压患者腹部切口部位无明显痛感且渗出物增多。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1.0软件对上述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以(%)表示计数资料,通过卡方值x2进行组间对比验证;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液化发生例数:体型肥胖者22(84.62%)例,非肥胖者9(29.03%)例;使用电刀19(29.03%)例,未使用电刀7(23.33%)例;切口暴露时间>30 min12(70.59%)例,切口暴露时间<30 min15(15.00%)例;糖尿病23(79.31%)例,非糖尿病8(28.57%)例。其中体型肥胖者、使用电刀、切口暴露时间>30 min、糖尿病患者患者的液化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未使用电刀、切口暴露时间<30 min、非糖尿病患者,且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2=17.610,P<0.05;x2=12.674,P<0.05;x2=17.061,P<0.05;x2=14.784,P<0.05)。

3 讨 论

⑴体型肥胖患者的血供较差,手术操作将会导致原本的血液循环供应系统受到损坏,进而之时腹部手术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现象。⑵在普外科手术中经常要用到高能电刀,具备高温与热辐射特性的高频电刀在于脂肪组织接触时,有可能会造成部分脂肪出现变性现象,电刀热能将传导到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中,进一步将会引发栓塞现象,进一步加剧血液循环障碍。⑶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脂肪组织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以及受到挤压影响极易导致无菌性炎症并引起脂肪液化。⑷体质情况相对较差的中老年患者,常同时存在有糖尿病情况,这一类病患也是发生脂肪液化的高危人群。

综上所述,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因素包括有体型肥胖、使用电刀情况、切口暴露时间、糖尿病等,在临床上应在术前做好预防工作,并于术后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促进患者脂肪液化症状能够得以有效改善,促使切口尽快愈合。

[1] 朱细平.皮下血浆引流管防治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4,17(10):809-811.

[2] 张 良,史红霞,刘婉丽等.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36例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4):31-32.

R619

B

ISSN.2095-8242.2017.46.8973.01

本文编辑:王雨辰

猜你喜欢

肥胖者电刀普外科
医用高频电刀波峰因子质量检测及其应用研究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中年肥胖者应常食红豆
肥胖者保持健康的秘密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减肥能改善睡眠
强生ENSEAL® G2 高级双极电刀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