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霍奇金淋巴瘤化疗的药学监护
2017-03-07贾志强
贾志强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山西 大同 037000)
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是对放化疗比较敏感的恶性肿瘤之一,5年总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但治疗相关并发症愈发突出[1]。在保证疗效的情况下,如何制定化疗方案,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就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阐述1例行ABVD(多柔吡星+博来霉素+长春新碱+达卡巴嗪)方案化疗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药学监护的全过程,探讨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工作的模式与方法。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32岁,体表面积1.33 m2,无特殊诱因出现前胸壁疼痛,后发现局部隆起,约拇指指甲大小,质硬,有压痛,与体位变化无关,伴盗汗,无发热、无体重减轻。行胸部CT检查提示双侧胸廓入口区、双侧腋下、纵隔内、左肺门、双侧内乳区见多发淋巴结肿大,大小约3.3 cm×2.0 cm,胸骨破坏,并见软组织肿块包裹,较大层面范围约7.8 cm×5.1 cm。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右侧腋窝淋巴结活检,病理提示:结节硬化型经典霍奇金淋巴瘤。无不良嗜好和特殊家族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已行两周期化疗,化疗方案为多柔吡星+博来霉素+长春新碱+达卡巴嗪方案,期间配合保胃、保肝、止吐、保心等对症支持处理。本次为行第3周期第1日的化疗再次入院。
入院体检:体温:36.5℃ ;KPS(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卡氏功能状态评分):80分。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侧腋窝见一长约3 cm的手术瘢痕,无压痛,胸前壁肿物消失,胸骨无叩痛,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及包块,双下肢无水肿。入院诊断:霍奇金淋巴瘤Ⅳ期;骨继发性恶性肿瘤。
辅助检查及检验: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范围心电图。生化及凝血4项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示:粒细胞计数1.51×109/L↓。胸部CT检查提示双侧胸廓入口区、双侧腋下、纵隔内、左肺门、双侧内乳区见多发淋巴结肿大,大小约3.3 cm×2.0 cm,胸骨破坏,并见软组织肿块包裹,较大层面范围约7.8 cm×5.1 cm。右侧腋窝淋巴结活检,病理提示:结节硬化型经典霍奇金淋巴瘤。
2 主要治疗过程和药学监护
该患者诊断为结节硬化型经典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多见于青年,常以无痛性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进行性肿大为首发症状,目前ABVD方案是其标准的化疗方案,与其他含博来霉素的化疗方案比,肺、骨髓远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化疗前2日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 μg,ih,qd处理患者骨髓抑制情况。该患者选用ABVD方案化疗:多柔吡星35 mg d1、15+博来霉素15 mg d1、15+长春新碱2 mg d1、15+达卡巴嗪500 mg d1、15/Q28d,同时给予泮托拉唑钠保胃、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保肝、磷酸肌酸钠保护心肌,并于化疗前30分钟给予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止吐,化疗期间同时进行心电监护,并针对患者胸骨转移灶,应用唑来膦酸进行抗骨溶治疗。
2.1 化疗方案选择
霍奇金淋巴瘤(HL)是来源于B淋巴细胞的一类特殊的恶性淋巴瘤。Thomas Hodgkin1832年首先报道此病,有研究表明:ABVD、Stanford V和MOPP/EBV/CAD的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89%、76%和94%,5年无失败生存率分别为78%、54%和81%,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90%、82%和89%[2]。目前ABVD方案是治疗霍奇金淋巴瘤化疗的标准方案。
该患者分期为Ⅳ期,给予6~8周期ABVD方案化疗,4~6周期后评价疗效,达CR或CRu者再给予2周期的巩固化疗,伴有巨大肿块者给予巩固性放疗。该患者已行2周期ABVD方案化疗,疗效评价为不完全缓解(CRu),应继续行原方案化疗。
2.2 化疗药物的药学监护
2.2.1 心脏毒性的药学监护
多柔吡星主要不良反应为心脏毒性,可用表柔比星替代多柔吡星以减轻心脏毒性。多柔吡星累积剂量超过450~500 mg/m2时须谨慎用药,心衰可在用药后几周出现,且可能对治疗无反应,一般认为QRS波降低是心脏毒性较为特异的表现。该患者化疗期间,使用磷酸肌酸钠保护心肌,同时常规监测心功能、心电图及血清酶学指标。
2.2.2 神经毒性的药学监护
长春新碱主要不良反应为剂量限制性神经毒性反应,以周围神经病变为多见,主要表现为四肢麻木、感觉异常、全身乏力、腱反射迟钝或消失等。长春新碱单次最大量不超过2mg,其神经毒性与累积量有关,该患者已行2周期ABVD方案化疗,所以本次化疗时关注患者神经毒性表现。对于神经毒性,尚无有效的治疗,出现神经毒性时可考虑剂量调整,或予维生素、甲钴铵进行神经保护[3],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
2.2.3 肺毒性的药学监护
博来霉素可致肺毒性,常见症状为干咳、呼吸困难、疲乏不适感、发热等。博来霉素总剂量不可超过300~450 mg/m2[4]。出现肺毒性症状,不能排除或证实与博来霉素相关也应立即停药,必要时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处理,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化疗期间注意肺活量、动脉内氧气分压等指标。
2.2.4 其他不良反应的药学监护
联合化疗方案中,达卡巴嗪属于高致吐风险化疗药物,依据2013NCCN止吐指南治疗原则,推荐为三联止吐方案,结合患者前两周期消化道不良反应情况,予“地塞米松+托烷司琼+异丙嗪”进行止吐治疗,止吐效果可达完全缓解。托烷司琼可引起便秘,嘱患者多饮水、适当运动、进食高纤维素食物,患者化疗期间未出现便秘。长春新碱可引起脱发,但一般是可逆的,嘱患者不要惊慌。该化疗方案中,多柔吡星及博来霉素均可引起骨髓抑制,一般出现在给药后的7~10 d,嘱患者出院后必须定期监测血常规,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告知医生。
2.3 对肿瘤溶解综合征(TLS)的药学监护
TLS肿瘤细胞快速溶解后细胞内各种电解质离子、核酸和蛋白质及其代谢产物大量、突然释放入血并超过机体的自身稳定机制所引起的代谢紊乱综合征[5],其特征为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病死率较高,常见于对化疗敏感的快速增长的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等肿瘤,应及早发现并积极防治。
2.3.1 高尿酸血症的控制
水化是预防高尿酸性肾病的主要机制之一,在患者抗肿瘤治疗前24~48 h开始水化治疗,持续至化疗后48~72 h。嘱患者多饮水,并行静脉水化,每日补液2500~3000 ml/m2,使尿量维持在100~150 ml/h。该患者治疗用药及辅助用药输液量可达1.5L,予“5%+0.9%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普通胰岛素4 U”500 mL进行静脉补液,监测24 h尿量,保证患者出入量平衡。
肿瘤细胞溶解后,核酸及其他代谢物终产物均为尿酸,尿pH为7.0时尿酸溶解度是pH为5.0时的10~12倍,应碱化尿液,预防高尿酸血症的发生。选用碳酸氢钠片1 g po tid碱化尿液,同时监测尿液的pH、血清碳酸氢钠和尿酸水平。选用别嘌呤醇200 mg po tid,减少核酸代谢产物向尿酸的转化。
2.3.2 处理电解质紊乱
监测血钾含量,限制食物中钾的含量,当血钾高于5.5 mmol/L或心电图发生高钾改变时,应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以保护心脏[6],静脉输注10%葡萄糖500~1000 mL加普通胰岛素10~20 U,必要时可选排钾利尿药治疗高钾血症。该患者血钾为4.9 mmol/L,位于正常参考值范围。
2.4 抗骨转移治疗的药学监护
该患者胸部CT检查示胸骨破坏,需要针对骨转移病灶进行治疗。唑来膦酸是第三代双膦酸盐类药物,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成熟分化及聚集而发挥作用,用于恶性高钙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和实体瘤骨转移的治疗。有研究表明,患者对唑来磷酸的耐受性好,接受2次唑来膦酸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可达76.2%[7]。相比其他双膦酸盐类药物,唑来膦酸半衰期长,3~4周给药1次,肾功能损伤较小,且静脉用药安全性高。患者用药时,保持静脉滴注时间在15 min以上。唑来膦酸静脉注射可引起发热,当体温>39.0℃时,可予药物降温处理。
3 讨 论
该患者晚期HL患者,入院后行ABVD方案化疗。临床药师参与用药方案的评估,重点关注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肿瘤溶解综合征等急症的防治等,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和用药教育,从而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使患者用药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1] 孙三元,于大海.晚期霍奇金病72例治疗分析[J].肿瘤学杂志,2003,9(3):179-180.
[2] 全香花,王龙源,汪 川,等.临床药师对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药学监护[J].中国药房,2013,24(6):572-574.
[3] 吴翠芳,刘玉兰,贾素洁.长春新碱化疗方案引起神经毒性反应3例[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9,11(5):362-363.
[4] 刘品一,马显军.化疗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6):136.
[5] 周小钢,于亚平.肿瘤溶解综合征诊断及治疗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6):1230-1233.
[6] 任宝芝,李春燕.肿瘤溶解综合征患者的药学监护[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172-175.
[7] 李素女,庞素秋,杨昌云.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转移性骨疼痛疗效观察[J].2013,29(6):855-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