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子生物学与中医药学结合研究发展概况

2017-03-07朱建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9期
关键词:藏象医药学基础理论

朱建美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山东 枣庄 277300)

将分子生物学应用到中医药学的研究中,充分利用分子生物学的相关技术和知识来研究中医药学,能够有效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促进传统医学的现代化发展,让我国中医药学得到全世界的认可。虽然分子生物学和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有所不同,但是两个学科都是对生命活动进行的研究,因此将分子生物学应用到中医药学中研究是可行的。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分子生物学的中医药学的结合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分子生物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结合研究

当代科学技术在快速发展,人们对学科的交叉研究和融合研究非常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发展的关键,以往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从物理学、自然学以及哲学等角度对中医理论进行研究,都没有很大的突破,直到人们利用分子生物学来研究中医基础理论,才有所突破。近年来生物医学的发展非常快速,利用生物医学的先进技术和平台来研究中医基础理论,实现了生命科学和中医学的相互渗透。藏象学说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基础理论最核心的部分,藏象学说将中医整体理论都体现在了人体中,通过四肢、五窍、五脏六腑的联系在人体中体现中医的基础理论。人们对中医的藏象内涵和实质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够利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来解释中医学。

中医藏象学说中指出“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有学者通过相关的研究发现,“脾为后天之本”与分子生物学中关于抗氧化酶活动以及含量能够维持生物膜的正常功能的认识是类似的。目前人们研究最多的是肾和基因的关系。分子生物学指出,人类的生长发育、生殖、衰老和死亡都是通过基因来决定的,而这和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肾主生长发育”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人们认为肾主生长发育的实质就是基因调控,从分子生物学的基因调控和基因表达角度来解释了中医理论中关于补肾能够延缓人们衰老的机制[1]。相关的研究还有很多,这些研究都说明了对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藏象学说,很多都和分子生物学中的理论和结论有相似之处,因此人们认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来研究中医藏象学说是可行的。

此外,中医基础理论中所说的“精”与“气”,人们通过相关的研究,认为和分子生物学中的基因和蛋白质是对应的。人都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父母的精气包含了人的全部信息,而从微观分子的角度来看,人体的内在根据是基因,很多学者也都认为,中医学中的精和分子生物学中的基因组的功能是一样的,而蛋白质的功能则和“气”的功能是一致的。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同时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这和现代分子生物学中“核酸和蛋白质是地球上众多生物的构成本质”是一致的。另外,也有学者认为,对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应该是和分子生物学中的基因组功能相似。很多学者认为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属性”和分子生物学中的“基因组学”是对应的,两者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按照基因的功能可以将基因分为调控基因和结构基因,而调控基因会对结构基因的表达造成影响,因此调控基因为机能活动属阳,而结构基因可以为调控基因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也能够合成特定的蛋白质,因此结构基因为物质属阴[2]。分子生物学解释了相关的中医基础理论,而中医基础理论的整体思维对于基因组学说来说也是有所启发的。

2 分子生物学和中药方剂的结合研究

中药方剂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中医学中的中药资源非常丰富,在中医学中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理论,中药方剂的应用也有规范的方式。将分子生物学和中药方剂进行结合研究,研究的重点就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来对中药材进行鉴定,对中药方剂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解释。将分子生物学应用到中药方剂的研究中,可以从中药单体的药性和中药复方的机制进行研究。首先,利用分子生物学来研究中药单体的抗病机制。中药之所以能够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主要是依赖于中药材中的一些生物活性成分发挥相应的作用,而中药复方中往往同时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利用分子生物学就可以从分子水平来对中药作用的原理进行探究,这样可以促进中医药理论的发展,使我国的中药方剂得到世界的认可,同时在中药的开发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分子生物学在多种中药单体中都有所研究,相关的研究表明,中药单体能够参与到细胞内相关因子和受体的mRNA转录中,最终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例如云芝多糖、人餐三醇皂苷等都具有调控细胞相关因子和受体的作用。

中医药学中涉及到很多的中药复方,中药单体的作用有限,而通过中药复方的形式,就可以更好地发挥药效。中药复方很关注不同药物的配伍,一个药方中常常有君药、臣药、使药和佐药,不同药物发挥协同作用,共同发挥药效,从而更好治疗疾病。中药复方的机理比单味药要复杂很多,研究起来也更加困难。从分子水平来对中药复方的作用进行研究,主要是对复方中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这些有效成分能够调节机体的生物分子网络,包括蛋白质、基因以及小分子代谢产物等。有学者认为,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研究应该从那些入血的成分中研究,就是只有进入到人体的血液循环中的成分才是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方剂中药材中的鉴定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中药方剂大多都需要经过加工和炮制才能发挥药效,而经过这些处理之后,药材也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形态。对于中药材的鉴定,以往是根据动物形态、植物形态来进行鉴定的,鉴定过程中,从植物、动物的理化特征、性状以及显微特征等方面进行鉴定,但是采用这种鉴定方法的效果不理想,不仅鉴定的时间长,同时还会发生鉴定错误的情况。而充分利用分子生物学来进行中药材的鉴定,利用一些先进的技术,包括DNA测序技术、PCR反应等方式来进行鉴定,能够有效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并且鉴定过程也大大简化,对于动物形态或者植物形态已经遭到破坏的中药材鉴定效果非常良好,并且这种鉴定方法需要的样品非常高,不会受到样品自身形态因素的干扰,具有很好的前景。此外,也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基因遗传工程技术来对一些野生药材和稀少药材进行遗传形状的改变,提高有效成分的含量,对药材的品质进行有效改善。

3 结 语

分子生物学和中医药学的结合研究对于促进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至关重要,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分子生物学已经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制剂等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可以推动中医药学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分子生物学和中医药学的研究成果还非常有限,为了促进我国中医药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研究人员加强研究,得出更多的成果。

[1] 周忠科,刘家强,张承舜,等.结合分子生物学创新中医理论的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0)∶2646-2647.

[2] 欧佩琪.分子生物学在现代中医药卫生发展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5(11)∶1839-1839.

[3] 刘燕君,佟 丽,曹敏敏,等.分子生物学与中医药学结合研究发展概况[J].中医杂志,2015,56(2)∶169-173.

猜你喜欢

藏象医药学基础理论
藏象辨证体系的理论构建研究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中国民族传统医药学现代传承与高等教育
论蒙医药学的挖掘与展望
中医药学术语系统研究概述
中医基础理论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理、情、技”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运用
中医基础理论说课设计体会
藏象学说本质研究概述
中医藏象学说中肺相关术语的英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