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主党派助力民生建设的思考

2017-03-07周长城程红梅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参政党民主党派助力

周长城 程红梅

(1.2.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

民主党派助力民生建设的思考

周长城1程红梅2

(1.2.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

长久以来,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将就民主党派在我国民生建设事业中的功能作出阐释,提出几点原则性建议,并对民主党派助力民生建设提出新思考。

民主党派 民生建设

自改革开放以来,建设小康社会一直是党和国家不断奋斗的目标,对于小康社会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近年来,党和国家逐渐认识到建设小康社会不应该以经济增长为唯一衡量指标,也应致力于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最终实现“全面小康”。同时,改善民生已成为“十三五”规划的首要目标,要努力实现从“增长为本”向“民生为本”的转变。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2年11月15日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发表的讲话,强调指出要将改善民生作为一项重要奋斗目标。2013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进一步强调了民生建设任务的长期性。2015年5月习总书记在听取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时,再次提出要坚持经济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了我国对民生建设全面性的认识。2017年两会期间,习总书记又对我国脱贫攻坚任务提出要求和期待,强调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伟大目标。习总书记多次发表关于改善民生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民生福祉的深切关注。由此,党和国家围绕着“改善民生”目标不断取得新进展,也面临不少新的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民主党派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亲密友党,作为爱国统一战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我国民生建设贡献力量。本文将尝试对民主党派在我国民生建设事业中的功能及应遵守的基本原则进行阐释,并对民主党派助力民生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一、民主党派在我国民生建设中的功能

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战友。自建国至今,民主党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进程中积极发挥着自身的优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民主党派在我国民生建设中具有双重功能,即对其成员和所联系社会群众的利益代表功能和协助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功能。[1]首先,各民主党派来自各界人民群众,代表了各自成员和所联系群众的具体利益、愿望和诉求。在民生建设中,各民主党派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利益代表功能,密切关注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就业等民生问题,充分反映各界人民群众的需求。其次,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和中国共产党在基本目标和原则上是一致的,都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民主党派在我国民生建设上具有协助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功能。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民生建设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另一方面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更加要求民主党派不断强化其利益代表和服务公共利益的双重功能,充分发挥在民生建设事业上的积极作用。例如,在今年两会期间,中国政协便多次组织协商会议,紧紧围绕“十三五”开局起步建言献策。在民生建设方面,各民主党派结合当前社会民生现状,了解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提出了多项民生建设意见,涉及贫困地区脱贫、医疗改革、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救助等多个重要领域。

二、民主党派助力民生建设的几点建议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会上总结了政协会议在过去的一年里的工作,指出政协始终坚持履职为民、致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的工作,时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反映人民群众的诉求和利益。今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们纷纷就民生问题建言献策,涉及社会保障、医疗改革、教育公平、环境保护、住房、脱贫攻坚、公共安全以及就业和收入等各个领域。各民主党派将百姓的期待和牵挂当作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始终致力于为人民打造更幸福的生活环境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质量。

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在国际政治形势、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需要中国共产党结合形势不断调整战略、推进民生发展;同时更加需要民主党派发挥作用,同中国共产党并肩作战,通力合作。在“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关键时刻,民主党派要继续牢记自身的职责和使命,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充分发挥利益代表和公共利益服务的双重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直面挑战。在当前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民主党派需要准确判断互联网技术的利与弊,并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新的参政议政渠道。

(一)坚持党的领导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选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我们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成功。其次,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可动摇。因此,民主党派在执行自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以及政治协商的职能时要坚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这样,民主党派才能在助力民生建设的过程中始终保证方向和道路的正确性,才能不断地为民生建设做出科学务实的贡献,才能真正地做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力往一处使。

(二)坚定思想,明确职责

正确认识民主党派的政治地位和职责是提高参政议政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民主党派必须清醒地了解到自身作为参政党的政治地位以及在民生建设中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参政党,民主党派在助力民生建设中要坚定全心全意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思想,义不容辞地履行职责。具体来说,民主党派要切实增强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以国家大局为重,以民生关切为念;坚持履职为民,谋利民之策,献安民之计,促惠民之举。

(三)发挥优势,科学献策

民生决策需要对相关领域有正确、科学的认知,需要对现实情况有真切、实际的了解,需要对国家形势有谨慎、自信的把握,需要对政策前景有良好、乐观的评估。而各民主党派是由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士组成,掌握着各自的行业领域的权威性认识和重要社会资源。各民主党派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整合资源,汇聚智力,促进民生政策的科学性、创新性以及高效率,更好地助力民生建设。

例如,许多民主党派成员同时也是社会上颇具影响力的学者,他们利用自身学术优势开展对民生福祉的相关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公共政策的科学决策与改进。这种将学术研究与参政议政合理结合的方式对民主党派在民生建设中科学献策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四)团结合作,联系互补

团结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之一,团结不仅指的是人民政协利用组织上的广泛代表性,做好凝聚人心、团结力量、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促进实现广大人民的大团结、大联合。[2]同时,团结也要求人民政协内部的联合。我国有八个民主党派,它们都是参政党,不同的民主党派成员具有不同的行业性质,如中国民主建国会主要是由经济界人士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组成,中国民主促进会是由从事教育、文化、出版、科学和其他工作的知识分子组成的,而九三学社是由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及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3]因此,各党派相互之间的团结与联系有利于在民生建设的进程中优势互补、相互借鉴,对民生政策的产生、改进以及顺利实施多有益处。

(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不竭的动力源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证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水平与时俱进,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形势需要。民主党派助力民生建设需要做到两方面的创新:一方面,要创新自身组织结构水平,优化政党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创新参政议政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新途径收集民意、倾听民声。

总之,我国民生建设事业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坚持不懈的合作与努力。一方面,各民主党派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活跃地参与政治生活,长效促进民生建设的发展;另一方面,民生建设的持续发展亦将反过来巩固民主党派在我国民生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并共同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1]袁廷华.论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的双重功能[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06).

[2]徐之信.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J].人民论坛,2005,(04).

[3]曹永泰.我国各民主党派的人员构成[J].理论学习与研究,1992,(06).

责任编辑:李卓垚

��日期]2017-04-04

1.周长城(1957—),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生活质量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2.程红梅(1994—),女,安徽六安人,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D665

A

1671-2803(2017)03-0017-03

猜你喜欢

参政党民主党派助力
助力成功七件事
庆中共百年华诞 促参政党自身建设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
民主党派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安排使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发挥民主党派作用 多献务实良策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