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丽塔
——历经创伤的悲剧人物

2017-03-07郭建飞

关键词:洛丽塔继父父爱

郭建飞

(吉首大学国际交流与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洛丽塔
——历经创伤的悲剧人物

郭建飞

(吉首大学国际交流与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洛丽塔》是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流传最广、最具争议的小说。不同学者对其主要人物之一——洛丽塔——的悲剧人生根源的探讨有不同的理解。从创伤理论视角来看,洛丽塔只是美国青少年集体创伤的个体创伤代表,故,挖掘洛丽塔的创伤根源、探索人物试图走出创伤的种种疗伤方法以及最终失败的根源所在,对理解二战后美国青少年的集体创伤有重要作用。

洛丽塔;个体创伤;集体创伤;疗伤方法

自1955年出版以来,不少学者、批评家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过大量解读与研究,或许正是由于文本自身的开放性以及各位批评家或左或右批评观点的矛盾性,才引得一代又一代学者从全新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作为文学领域新的研究视角,创伤理论对《洛丽塔》的解读将把其带入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为解读小说文本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以期拓宽其研究视野,更加全面地分析小说人物及其主题。

一、家庭关爱缺失造成的个体创伤

小说由第一人称的回忆录形式展开,叙述者亨伯特从自我立场出发,讲述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而洛丽塔在文中只是“她”“我的小萝芙”。如同橡皮泥,叙述者将她描述成什么样子,她就是什么样子,毫无自我意识,是一位自我存在严重缺失的人物形象。而这一事实毫无疑问成为洛丽塔悲剧的因素之一。

而更值得读者注意的是,洛丽塔生活在一个缺少关爱的家庭:生父早逝而母亲又对其冷淡。这一创伤令洛丽塔比其他孩子更想得到家庭的关爱,然而,母亲为了自己的快活将小小年纪的她送到远方的夏令营,让她独自生活,美其名曰为了锻炼其独立性。母亲死于车祸之后,便跟随继父一起生活,继父的关爱让她感受到家的温暖,然而,却失望地发现继父对自己存有非分之想,继而主动诱惑继父发生两性关系——只为得到亨伯特全部的爱,以此来满足她对父爱的贪心。失望中与奎尔蒂私奔,却发现奎尔蒂也有“少女癖”,最后选择与青年狄克结婚,身怀六甲却穷困潦倒,无奈之中,记忆深处的父爱又被唤起,写信向亨伯特求援,拒绝与亨伯特回到其身边一起生活的要求,最后死于难产。

洛丽塔的一生是充满创伤的一生。由于幼年父亲的离世,父爱就此缺失,洛丽塔不得不用想象将父亲这个角色完美、虚化,同时,由于现实生活中母亲的冷漠,使其更加渴望得到父爱,希望和其他孩子一样得到完整的家庭,得到父母双亲的关爱。可以说,在潜意识中洛丽塔被中年男子深深吸引着。而亨伯特,作为一位体面、谦和、有文化、有教养的中年男性出现于洛丽塔眼前时,加之对自己关爱有加,毫无疑问,洛丽塔被亨伯特吸引了。但是,这种吸引只是洛丽塔心中对父爱的渴望,为了得到亨伯特的爱,为了弥补自己多年丧失父爱的伤痛,洛丽塔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霸占了这一父爱——诱惑亨伯特与其发生关系。[1]她天真的认为,这样继父会守护自己的成长,为自己带来其他孩子一样的家庭温暖,混淆了父爱与情爱的关系,最终导致了她对生活的失望,继而私逃、穷困潦倒的生活境地,加深了其创伤。历经一系列的不如意之后,身怀六甲又穷困潦倒的洛丽塔再一次在记忆深处的父爱再次被唤起,她写信向亨伯特求援,而后者向其提出再次生活在一起的要求,洛丽塔断然拒绝。[2]

小说的最后洛丽塔死于难产。可以说,直至最后,洛丽塔心中对父爱缺失母亲冷漠仍耿耿于怀,这一创伤从少女跟随其至成年。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朱蒂斯-赫尔门在其著作《从创伤到复原》中提到:从创伤到复原需要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便是和过去的自己和解。[3]然而,洛丽塔始终不能与过去的自己和解,沉浸于缺少父爱的创伤中无法自拔,在最后的绝望中,伤痛无法治愈,唯有死亡才得以让肉体解脱。

二、美国青少年的集体创伤

在某种程度上,洛丽塔同时经历着个体创伤和集体创伤,表现出错综复杂的创伤症状。洛丽塔除了经历父爱缺失的个体创伤之外,和其他二战后的美国青少年一样,还历经着学校教育缺失及社会责任缺失的双重集体创伤。可以说,洛丽塔是整个商业化美国社会青少年集体创伤的个体代表。二战后,美国经济飞跃发展,各种商业广告和媒体宣传充斥着青少年的生活,特别是电视媒体的宣传对青少年的成长、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青少年新一代的生活习惯和道德风尚。他们成为商业广告的主要宣传对象,众多追名逐利而力所不及的女孩,在金钱地位的诱惑之下难以抵挡,不惜出卖自己的青春、童贞甚至灵魂,同时受染于电影、杂志、街头巷尾对各种不检点行为的描绘,她们将其推崇为时尚。[4]

受到广告、杂志等宣传的一些内容及观点的影响,在碰上亨伯特之前,洛丽塔就已和自己同龄人尝试过许多无知的游戏。而洛丽塔只是众多二战后美国青少年的一个代表。社会快速发展,以物质为价值取向的道德观、贞操观带给众多青少年许多困惑,让他们是非不分,黑白不辨。对于青少年感兴趣的性问题,电视广播更是明目张胆地为他们极其开放地转述诸多谈论。和洛丽塔一样,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毫不在乎,视童贞为儿戏。正是社会急速发展遗留下的祸根带给美国一代青少年集体创伤,在普遍追求物质享乐、及时行乐的错误价值观影响之下,出现了诸多和洛丽塔一样在生活中迷失自己的青少年。正是社会令他们彻底败坏,他们的命运悲剧也难以挽回。[5]

另一方面,学校教育的缺失也是造成以洛丽塔为代表的一代美国青少年集体创伤的又一根源。教育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而个体的成长过程是与社会的教育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中包括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如同本文第一点论述内容所示,家庭对洛丽塔来说是成长的一个困境,而学校则成为——不仅仅对于洛丽塔来说,而是对于所有美国青少年来说——成长的第二重困境。洛丽塔的母亲为了不使自己的情感生活受到影响,在亨伯特到来之后,便把洛丽塔送到了Q营地去,而Q营地正是众多青少年开始迷失自我,颠覆传统价值观的伊甸园。洛丽塔的母亲深信广告上关于Q营地的宣传:提高孩童的自理能力,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正是在Q营地,洛丽塔以游戏的形式与另一女伴和同一男孩交欢,初尝禁果。其实,冲破道德束缚,尝试这种不检点行为的又何止洛丽塔一人所为?

作为二战后众多美国青少年集体创伤的个体代表,洛丽塔的悲剧正是众多青少年悲剧的缩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三、治疗创伤的有效方式

人们生活在相互联系的社会大家庭中,社会为我们设定同样的价值观和联系以确保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获得安全感和舒适感;同时,社会大环境又为生活其中的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供应和社会联系,换句话来说,社会生活使得人们能够通过亲密感和联系克服过去的创伤,勇敢面对生活带来的不幸。

怀有创伤经历的受创者有刻意将自己从社区中独立出来的倾向,由于遭受到个体创伤和集体创伤的双重打击,洛丽塔向读者展示的创伤症状是错综复杂的。创伤经历撕裂了受害者的身份,使得他们忘记了他们是谁他们知道些什么。创伤一方面使得受害者竭力避免创伤经历,另一方面,他们又不确定他们在社会中的身份。甚至他们对身边的人与社会的观点也发生了变化。

洛丽塔对其不幸的人生在生存困境面前奋起反抗过,她为了逃离亨伯特的占有和控制,毅然选择了与奎尔蒂私奔,之后又逃离后者与青年狄克结婚。然而,更加不幸的是,在这一系列努力的背后,洛丽塔并未成功地愈合创伤留下的伤痛,并最终因逃不出幼时丧父的创伤而唯有死亡来结束其悲剧一生。正是由于孩童时期父爱的缺失留给洛丽塔无尽创伤与渴望——对父爱的渴望,也正是这一原因才造成了洛丽塔对中年男子的偏爱,并因此做出委身继父亨伯特的错误选择;而之后与之私奔的奎尔蒂也是一位中年男子,并且也是只钟情于小女孩的中年男子,两次的错误选择无一不与幼童时期父爱的缺失带来的创伤密切相关。同时,身怀六甲但穷困潦倒的洛丽塔在心中终究抹不去关于父爱的依赖,这也是她为什么又一次写信向亨伯特求援的深层原因。对于受过创伤的洛丽塔来说,记忆是残酷的。记忆让洛丽塔无法忘记曾经受过的创伤;记忆不断涌现于她的脑海,不断在其心中回放过去所受创伤的场景。简言之,记忆不但不能使受创者走出创伤的阴影,反而会加重他们的创伤。

治疗创伤的方法最终是与过去的自己和解。首先,受创者应该建立安全感;其次,主要的任务就是记忆与默哀;最后要勇敢地和社区融合、与人们建立密切的关系网。[6]在洛丽塔治疗创伤的过程中,读者不难发现,受创者始终未能建立安全感:洛丽塔的安全感随着父亲的早逝而丧失殆尽,冷漠的母亲并未带给孩子足够的母爱;随后出现的继父是因对其有非分之想才对其关爱有加;随之私奔的奎尔蒂只是另一位“少女癖”的化身;而婚姻带来的是更加无安全感。故,在洛丽塔治疗创伤的过程中,第一阶段建立安全感的失败导致了她试图遗忘过去,而不是记忆、默哀过去的伤痛。正是这种试图割裂过去、逃避过去的做法使得洛丽塔不能很好地融入到正常人得生活中去,从而导致其社会关系网的断裂,继而毫无保留地失去了一切。直至其在难产中死亡。不能从过去的创伤中走出来,只能悲哀地死去,这是肉体得以解脱的唯一手段。

通过从创伤理论来解读洛丽塔悲剧人生的根源及其试图走出创伤的失败不难发现:洛丽塔只是二战后众多美国青少年的代表,洛丽塔的个体创伤是后者集体创伤的个体代表。由于遭受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的种种创伤,最终导致了小说主人公的不幸。同时,由于洛丽塔始终不能建立起安全感,在一次次努力之后,创伤也最终未能治愈。在这一状况下,唯有死亡,才能使肉体得以彻底解脱。

[1]蒋秀珍,廖志勤.《洛丽塔》的后现代特征[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2]彭国栋.洛丽塔的后现代道德反讽[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3]朱蒂斯·赫尔门.从创伤到复原[M].施宏达,陈文琪,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233-256.

[4]茅丽莎.《洛丽塔》———文学史上的“潘多拉盒子”[J].船山学刊,2005,(2).

[5]郭佳.《洛丽塔》的悲剧解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7).

[6]朱蒂斯·赫尔门.从创伤到复原[M].施宏达,陈文琪,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233-256.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一般项目课题《创伤视域下的(洛丽塔)研究》(14C0948)

郭建飞(1982-),女,河南新乡人,吉首大学国际交流与公共外语教育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洛丽塔继父父爱
洛丽塔裙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不要让父爱成为等待
父爱如山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一头卖不掉的牛
一头卖不掉的牛
迷失的美国丽人
——《洛丽塔》的成长小说解读
一头卖不掉的牛
父爱的反复表达